夔辩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问一问。 我们通过现场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方式,对成都及周边一些大城市的高层综合楼的白领进 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如下 性别 年龄 单位性质(政府私营企业) 职位(保安普通员工单位中层及以上的管理人员) 单位所在楼层 l、了解你所在大楼的疏散通道个数吗? A、是:B、否 2、是否怀疑过自己所处环境的消防安全状况? A、是:B、否 3、大楼管理者提供的疏散通道平面图自己留意 过吗? A、是;B、否 ‘ 4、你是否走过大楼的这些疏散通道? A、是:B、否 5、自己走疏散通道计过时吗? A、是:B、否 6、消防通道被阻塞,你是否向大楼的管理部门 反映过? A、是:B、否 7、对被阻塞的消防通道,若大楼的管理部门对 反映情况置之不理,你会向有关执法部门举报吗? A、会:B、否 8、这座大楼上班后参加过消防演习吗? A、参加过:B、否 9、试想,听到你所在大楼上有火灾发生的传闻 时,你的第一反映是: A立即什么也不顾就往楼下冲 B想确认消息是否属实 C关上电1j卤、抽屉等,带上重要物品再出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设计这个问卷之初,我们是站在大多数人都不了解消防 疏散通道的角度去设计题目的,事实上,这次小小的抽样调 查的统计结果还是让我们感到很欣慰。 我们共发放了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受访人 员全部在私营企业工作,其中34名女性,42名男性;20— 29岁的46名,30—39岁的26名,40岁及40岁以上的4 名:26名是单位中层及以上的管理人员。 第1题。有7 【提示 4人选择A。 走道。专业人士提醒:只有让人们每两年进行一次完全或者 部分疏散演习,才能保证大楼中的大多数人至少一次完整走 过楼梯走道。 第2题。有6 0人选择B。 看来大家对自己所处的消防环境满意度比较高。 第3题。选择A的有 0人。 【提示 1消防疏散通道平面图是一张印有本楼层 J平面示意的图纸,它不起眼,只在关键 时刻起作用,在发生火灾等意外事件的时候,熟悉它的人会 比较容易并且迅速地找到最近的疏散出路。紧急时刻,人们 往往不冷静,更不会也来不及看图,内部空间简单的情况下 还容易找到楼梯,否则会很被动。所以,平时有空读懂这张 图,大有好处。 此外,还应留意门上、墙下绿色应急指示牌。在火灾 发生时,为了避免更大的意外,正常的照明用电会被切断, 这些接有应急照明的绿牌子会显得异常明亮。按照它们的 引导,无论在走廊、餐厅还是会议室等公共空间里,都能 以最便捷的路线找到出口。公共部分的大房间里,这个牌 子通常在门的上方,表明从这里出去;到了走廊里,它通 常在墙的下方,因为发生火灾时,有毒气体在上方,人们 应该俯身或匍匐前进,指示牌位于距地面几十厘米的高度 刚好方便看到。 第4题。选择A的人有64名。 第5题。【提示 选择A的人有42名。 第3题、第4题、第5题选择“是”的比例就比较高。 第6题。选择A的人有5 6名。 第7题。选择A的人有68名。 第6题、第7题选A的比例较高,使我们感到很欣慰。 只有大家都重视疏散通道的畅通,才可能真正使之畅通。 第8题,选择A的人有56名。 第9题。选择A的人有1 2名。 选择C的有1 2名。有5 2人选择了B。 如此高的比例选择B,让人想起了去年海啸大灾难时, 许多人也是在确认消息是否属实中错过了逃生的最佳时间。 一份2001年的社会学研究显示,当人们被告知飓风、 洪水即将来袭时,多数人会和4个或更多的消息来源核实这 个消息,然后再作出决定。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 在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倒塌后,寻访了近900名幸存者。调查 发现:事故发生后,他们平均花费了6分钟才决定从楼梯逃 生。而且他们做出决定的时间长度相差巨大。 根据NIST的调查,约1000人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甚至 没忘记关闭电脑。而该机构曾做过火灾燃烧实验,纪录了真 实的大火蔓延过程:在一问房中,由圣诞树灯饰短路引起的 大火把一切都吞噬了,却只用了40秒。如此快速的燃烧, 唯一要做的就是最快速度离开,人的任何犹豫迟缓,都会带 来极大的危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月24日下午,我们来到城南的一座20多层高的商务 参考价值。 楼,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一座高层商务楼,较快地逃生需要 多长时间。当我们到达时,成都市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的两 名特勤队员也如约而至,一位是21岁的尹伟,另一位是20 岁的罗金斌,在消防技能高手如云的成都消防支队,他俩在 【理 由 嘉 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37人。公安部四川消防科研所从 多次人员疏散演习实验中归纳得出:人员在楼梯内自由移动 业务比武中曾分别获得过挂钩梯、二节拉梯连挂第一名,30 速度0.5~1.0(m/s),向下疏散速度约为0.5~0.6(m/s o这 米板障第二名。 幢23层高的大楼约为80米,普通人员逃生的理想时间约为 按照我们事先的设想,两名消防特勤队员和商务楼内普 3分钟,每下一层楼约需7秒。而事实上,逃生时人员的身 通工作人员参与,分别从最高一层办公室,通过疏散楼梯下 体状况、装束,疏散通道的光线、畅通程度都会影响逃生速 到大楼外门,然后得出专业人员(消防战士)、专职消防队 度。在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中,成功逃出世贸 员(保安)和普通工作者的通过时间。 中心的大约有15410人,他们每下一层楼平均要用1分钟的 计划发生了变化,大楼的物业公司挺配合的,可大楼里 时间,这比救灾工程师设想的速度要慢上一倍。 的工作人员均以工作太忙为由,不愿参加测验。最后,只好 让两名大楼保安和两名消防特勤队员分成两组。第一组开始 大楼逃生要点: 下楼时,我们则乘电梯下楼。电梯中途各上下过两次客人, 1、记得遵守消防演习的流程,在自己的大脑中保留一 坐电梯再到大门外一共用了1分20秒。这时,第一组两人 套“逃生程序”。 先后达到用时为1分47秒、1分48秒;紧接着,第二组也 2、一双平底鞋:如果你在高楼里工作,别忘了在身边 先后用了1分18秒、1分50秒冲下楼来。哇,不到两分钟 准备双平底鞋,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 就可以从23层高的楼上逃生呀!然而,在进行了专业咨询 3、轻装简从:逃生时,能有多快就多快,千万别想还 后,我们发现,我们测试出的这个数据对逃生而言没有多少 该还带上什么随身物品。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火灾逃生中的五种错误行为 登上房顶或在房间肉采取有效的薪姬、防火措施后等待裁 原路脱险 这是^们最常见的必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 劫内部的平噩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 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一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 反应太多还是比较理智 分析与判断。但是 当选择的路 逃生失破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 愈太,烟雾愈来愈浓时.^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 生火灾时,^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选 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八口。殊不 知.此时已失云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 大楼或宾馆时, 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 解与熟悉,以备不测。 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压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粟 冒险行为.以避免未八火海而摔下地狱 ■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 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因为在人们心 中.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 路、避免瞎接乱撞而更易逃生。但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 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 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相关链接 盲目追随 当^的生命哭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 去正常的 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 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 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 要前面有,k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言 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1薛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 :调.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 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 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 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 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