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实验版 学 校: . 教 师 课 时 年 级 五 2课时 课 题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5讲 容斥问题 本讲是在学生理解容斥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讲学习了两种分教材分析 类的容斥原理。本讲的基本思路是:先画图,后计算。计算时,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其中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除出去,就可以使计数的结果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本讲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题意,在解决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目标 数学思考 知识技能 1.能根据题意正确画出示意图; 2.能根据示意图列出算式,解释算式含义;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思考能力。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容斥原理的思考方法,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问题解决 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应用题的能 力。 情感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容斥原理,会画“韦恩图”分析其中关系,正确的找出答案。 教学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的画出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二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对容斥原理问题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进入练习中检验一下大家,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老师提前将全班分成两个小组,并让学生取好队名(限五个字)。这节课采取小组PK比赛的形式,要求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每道题。老师说明比赛规则如下:全班分成A小组和B小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每道题,完成后坐端正举手,小组内所有成员都完成才算小组完成。两组成员都完成后,相互检查,比较正确率(正确率=正确人数/总人数),正确率高的小组点亮一颗小星星,正确率相同时,用时短的小组点亮一颗小星星,最后点亮星星数的多小组获胜。 积分表说明:获胜队一方点亮一颗星星。 (本次积分分为四个环节,闯关1,闯关2,闯关3,闯关4,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将闯关5列入积分环节。) 二、大胆闯关,巩固提升。 (一)大胆闯关5 5.一个棋类俱乐部正在同时举行多场比赛,其中参加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赛的共有24人。所有参赛选手中不是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有40人,不是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有32人。参加其他棋类比赛的有多少人?(因为同时举行,每人只能参加一种棋类比赛)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 2.教师引导。 师:通过读题,你获取到了哪些对解题有帮助的关键信息? 生1:每人只能参加一种棋类比赛; 生2:参加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赛的共有24人; 生3:不是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有40人; 生4:不是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有32人。 师:获取到了这些关键信息,既然每人只能参加一种棋类比赛,教学过程 那么你是如何理解“不是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有40人”呢? 生:参加除中国象棋比赛类的其他棋类人数为40人。 师:根据题意,现在我们将棋类比赛整体分为几类? 生:三类,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其他棋类。 师:那么“除中国象棋比赛类的其他棋类人数为40人”用式子如何表示? 生:参加国际象棋比赛人数+其它棋类比赛人数=40人 师:同样的道理,根据“不是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有32人”如何列式? 生:参加中国象棋比赛人数+其它棋类比赛人数=32人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可以将这两个式子做怎样转换? 生:因为已知了“加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赛的共有24人”,所以可以将这两个式子相加起来,未知的就是2×其它棋类比赛人数,进而可以求出其它棋类比赛人数。 师:我们通过文字的方式分析了题目,大家可以自主尝试用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韦恩图”进行分析。 3.同桌之间相互讲解。 4.总结交流。 答案: (40+32-24)÷2=24(人) 答:参加其他棋类比赛的有24人。 三、课堂总结 1.容斥原理,基本思路: 根据题意画出韦恩图 根据韦恩图列式计算 2.注意: “-”重复计算的 “+”漏算的 3.两个对象: 总数=A+B-A、B重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