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连云港市云台山不同药剂及方法防治麻栎类蛀干害虫效果研究

连云港市云台山不同药剂及方法防治麻栎类蛀干害虫效果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期 植物保护学 连云港市云台山不同药剂及方法防治麻栎类蛀干害虫效果研究 胡可青 朱静云z许艳 丁春铃 赵新翔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林技站,江苏连云港222042; 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林技站; 连云港市赣榆县厉庄镇农技中心 连云港市连云区农技站; 连云港市锦屏林场) 摘要打孔注射及毒棉签堵孔方式防治连云港市云台山麻栎类蛀干害虫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茵素最适合蛀干打孔法防治害虫,氯胺 磷虽然防治效果稍差,前期杀虫速度较慢,防治效果不理想,但具有持效性,成本低,为了节省成本,生产上对于公益林防治还是以推广氯 胺磷为佳。 关键词 麻栎类蛀干害虫;药剂;防效;江苏连云港;云台山 中图分类号¥763.3:¥481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1—0169—0l 麻栎树是连云港市云台山主要阔叶树种之一,经调 算虫口死亡率或防效。 查,麻栎类主要受云斑天牛、咖啡木蠹蛾、日本双齿长蠹蛀 2结果与分析 干害虫危害。由于连云港市云台山很多地段山高路陡,悬 2.1打孔注射防效 崖峭壁,山路崎岖,人迹罕至,病虫害防治困难,被害树长势 由表1可知,处理A 死亡率为88.10%,显著大于处理 衰弱,特别是几十年生老树,不少已濒临死亡,对云台山林 A 的69.57%,处理A2、 和A 的死亡率差异不是太明显。 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逐渐加大。现展开试验,旨在了 表1不同药剂打孔注射对蛀干害虫的防效 解麻栎类蛀干害虫药剂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和防治技术, 为防治云台山麻栎类蛀干害虫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云台山北侧,选取平均树高8.5 m、平均胸 径15.6 cm、郁闭度0.5左右的林分作为试验样地。株行距 1 mx2 ITI。管理一般,树势中等。供试昆虫为云斑天牛、咖啡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 木蠹蛾、日本双齿长蠹。供试药剂为:30%氯胺磷乳油(浙江 2.2毒棉签堵孔防效 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1.8%浓缩型阿维菌素(河北安格 由表2可知,处理B。与处理B 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二 诺农化有限公司生产),80%敌敌畏(天津海蓝佳豪有限公司 者均与处理C差异极显著,3个处理的防效均极显著高于 生产),10%抗虱丁(河北威远生化有限公司生产),森乐(浙 对照(CK )。处理A防效最高,为93.3%。 江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施药机械为:BG一305D背负式 表2不同药剂堵孔对蛀干害虫的防效 打孔注药机(山东临沂农业药械厂生产),DVD18SA型林木 注药取样机(浙江乐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打孔注射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氯胺磷1:20(A。); 80%敌敌畏1:20(A2);1.8%阿维菌素1:40(A3);森乐1:10 (A4);抗虱丁I:10(A );以喷清水作对照(CK )。棉签蘸药剂 注:同列不同大写字母代表在1%水平上差异显著。 原液堵孔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阿维菌素原液(B ); 3结论与讨论 80%敌敌畏原液(B );30%氯胺磷原液(B3);以清水注射作空 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使用安全,本身是一种优良的 白对照(CK2)。3次重复,每处理1株树,随机区组排列。 抗生素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对人畜及环境安 1.3试验方法 全等优点,用药后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适于蛀干打孔治 试验于2010年7月28日进行。注药时,晴天,微风,最 虫。氯胺磷虽然防治效果稍差,前期杀虫速度较慢,防治效 高气温3l℃。在每块样地中设树干打孔注射、棉签蘸药剂 果不理想,但具有持效性,即在21 d后杀虫效果明显提高。 堵孔试验,并分别以注射、蘸清水为对照,随机排列;用打孔 阿维菌素与森乐同属生物制剂,效果虽好,但成本高,生产 机于树干蛀孔向上20 cm,打孔注药,每孔注药5 mL;药液 上不宜大量推广;抗虱丁为粉剂,渗透性差。敌敌畏易挥发, 注射,注药后用黄泥堵孔。每年结合越冬代虫口基数调查,7 药效难持久。故为了节省成本,生产上对于公益林防治还是 月下旬进行防治。 推广氯胺磷为好。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高山化学防治森林蛀干害虫,采用打孔注射方式及毒 喷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喷药后3O、60d看虫孔是否有新 棉签堵孔方式是常规实用、有效的防治方法【11。打孔注药技 鲜虫粪排出,以判定幼虫是否死亡。记录下虫口死亡数并计 术是对林木的一种特有的防治方法网,与喷雾、喷粉、烟雾等 收稿日期2011-l1—24 (下转第171页) 169 吕道坤等:桑椹白果病综合防治效果研究 表1不同浓度的石硫合剂喷施地面后桑椹白果病发病情况 据多年观察,核盘菌主要危害桑椹,以菌核越冬,菌核 随桑椹落地,翌年3—4月上旬桑树开花时土中菌核抽生 出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孢子随风传播侵染桑花,危害果实 桑椹。子囊孢子侵入1个或多个雌小花或小核果,产生大 量菌丝,果肉肿胀、腐烂,呈乳白色,捻破后可闻到腐烂臭 气l 5】。菌丝体不断扩大,吸干病果内的水分,围绕花轴形成 表2不同药剂组合对桑椹白果病的防效 黑色干硬的大菌核,整个病果质地坚硬,并不立即从枝干 上脱落,随夏季雨水增多,病果才逐渐落地,一部分融人泥 土,一部分存于表土,外表呈黑色,僵硬,至第2年春季桑 树萌芽时,随气温升高,再次成为侵染源。防治桑椹白果 病,主要以观察地下菌核发生时间为主要技术,以早春初 花期为主要观察时间.在第1次看到菌核长出后3~4 d为最 佳防治时期,可用3~5。B6石硫合剂全面喷地面,做到周密 细致,不留死角嘲。 丁聚糖水剂基本能控制发病89%以上,以加30%百养醚菌 酯悬浮剂1 500倍液和0.5%太抗几丁聚糖水剂500倍液效 果佳。 3结论与讨论 4参考文献 [1】罗太明,苏政荣.果桑菌核病的调查与防治[J】.蚕学通讯,2005(1): 43—44. [2】胥忠坤.盐城地区桑疫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19):208,210. 桑椹白果病综合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唑酮和腈菌 唑对桑菌核发生均能起到抑制效果,以腈菌唑为最佳,防治 效果好,果实未变小;第1次防治时间选择在初花期,配合 百养醚菌酯和太抗几丁聚糖水剂间隔5~6 d连续喷树3次, 均能起到良好效果。主产区在病菌防治时需要做到统一、同 [3】鲍善尧.大10果桑菌核病防治适期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 (18):186,189. [4】吴振锋.几种药剂综合防治果桑菌核病的试验报告『J].河南农业, 2011(4):27. [5】宫增勇.50%美派安对果桑菌核病的防治效果【JJ.浙江柑橘,2009(2): 44-45. [6田秀铭.6]温室果桑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北方蚕业,2009(3): 6】. 时喷药,以防止病菌相互间传播。 (上接第168页) 表3不同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测产结果 草,应在玉米二至三叶期、一年生杂草二至四叶期,推荐用 量为40%烟嘧・莠去津水分散粒剂2 374.5 g,hm 对水喷雾。 4参考文献 【1】王恒亮,吴仁海,张永超,等.烟嘧磺隆与几种除草剂联合作用效果研 究 .河南农业科学,2010(1O):76—79. 【2张富荣,程玉臣,贾永红.2]42%异丙草胺・莠去津悬乳剂防除春玉米田 杂草药效试验[J】_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68—69. 【3]姚献华,芦连勇.50%禾宝乳油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lJ】.河南农业 科学,2002(6):22. I4】赵国顺,陈素省,宋丽娜.新型玉米除草剂的防效与评价研究[J].华北 农学报,2006(S2):203-205.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40%烟嘧・莠去津水分散粒剂防除玉米 田一年生杂草有一定的优越性,杀草谱较广,对玉米田一年 生禾本科杂草(狗尾草、稗草和马唐等)和阔叶类杂草(青 葙、鸭跖草等)均有较好的防效,对玉米生长安全。保产效果 显著[7-81。40%烟嘧・莠去津水分散粒剂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 (上接第169页) 【5]程玉臣,自全江,曹春梅,等.60%乙草胺扑草净EC防除春玉米田杂 草试验『J1.内蒙卉农业科技,2005(5):25,6O. [6】樊翠芹,王贵启,李香菊,等.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除草效果及其残留 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J].华北农学报,2006(S2):196—202. [7]孙建伟,汤常青.30%氰津莠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及安全性试验[J]. 河南农业科学,20o3(4):19—21. [8】丁国荣,景治忠,杨海燕,等.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J1_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4):60—62. 持林分的稳定性。营造混交林时,应采取针阔混交,提高林 木的抗虫能力。 4参考文献 【1】耿立君,张连翔.林果蛀干害虫防治方法[J].辽宁林业科技,2008(1): 58-60. 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具有防治效果好,不污染环境,不杀伤 天敌,用药量少,成本低,药效期长,可防治多种害虫,受气候、 环境的影响小,不受树种、虫种、地理环境的限制等优点 。 防治森林蛀干害虫应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将性诱捕器 诱杀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配合使用,可以大减少农药用 量,这对保护害虫的天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都十分有利翻。 另外,通过营林措施加强蛀干害虫防治[5-61。一是首先对 [2】薛勇.蛀干害虫防治新法[J】.河南农业,2002(1):19. 【3】黄金水,何益良.福建沿海防护林蛀干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J].福建 林业科技,1990(1):28—33. 【4牛广瀑,4J张忠清.国槐锈色粒肩天牛物候预测方法及防治[J].昆虫知 识,2002,39(1):65—66. 危害严重、密度过大的栎类林区及时清除有虫枝条和卫生 伐除枯黄的濒死木,降低虫口密度,控制传播蔓延:二是在 发生区和潜在分布区,采取混交林和增强树势的方法.以保 【5】万少侠,张立峰.应用野生芫花防治林木蛀干害虫技术[J1.中国森林 病虫,2005,24(2):29. 【6】薛勇.毒签熏蒸法防治蛀干害虫[JJ.河北农业科技,2001(7):45. 1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