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松香知识

松香知识

来源:爱go旅游网


松香知识

松属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称为松脂。从化学组成来看,松脂主要是固体树脂酸溶解在萜烯类中所形成的溶液。松脂被加工后,挥发性的萜烯类物质称为松节油,不挥发性的树脂酸熔合物称为松香。松脂刚从松树树干的树脂道流出时,无色透明,其萜烯含量可达36%。在与空气接触后,萜烯挥发很快,同时树脂酸呈结晶状析出,松脂本身逐渐变得浓稠,呈蜂蜜状的半流体。从林区送到工厂的松脂,常常含有各种机械混合物,包括松针、树皮、木片、昆虫和灰尘等。马尾松松脂一般组成为:

松香 72—75%

松节油 16—20%

水分 4—6%

杂质 0.05—0.3%

松脂静置时,树脂酸的结晶从松脂中析出下沉。上层常呈现一层黄色的液体,它是由液体萜烯和一些难于结晶的物质组成。上层液体中松节油含量可达50%,其他的物质主要是氧化树脂酸。

如果松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松节油逐渐挥发、氧化,并将部分氧转给树脂酸,松脂颜色变黄而干涸,这种松脂通常称为“毛松香”。毛松香加工时得到的松香、松节油产量和等级都要降低。因此,采得的松脂应及时加工,以保证松香、松节油的品质。

松脂的用途是经加工除去杂质,并用蒸馏的方法,生产出合格的松香、松节油产品,这两种产品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

什么叫采脂?广东有哪几种采脂树种?

松属树木的木质部有树脂道,在树脂道中聚集着松脂。当人们在活的松树树干上有规律地定期开割伤口,割破树脂道,使松脂大量从伤口流出,并收集松脂的作业,称为采脂。采脂是采割松脂和松脂采割的简称。

有人说,“采脂不过是在树上开割伤口”,似乎很简单,好象一看就会。实际上并非如此,往往在同样的松林,同等的劳力,由于采脂方法不同,采割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差异,所以采割出来的松脂质量和产量却大不相同。为了合理利用松林资源,提高松脂质量和产量,提高采脂的劳动生产率,脂农上山采脂之前,最好应经过学习和训练。

广东的松脂加工,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广东可供采脂的树种除马尾松外,还有从国外引种的湿地松、加勒比松和火炬松,近年来开始投入采脂生产,其产脂量将逐渐增大。广东西部还有南亚松可供采脂。下面对马尾松等三种松树的生长特点和产脂能力作扼要介绍。

马尾松是广东主要采脂树种,90%以上的松脂采自这种松树,产脂量较高,一般单株年产脂量3—5公斤,高的达10公斤以上,个别可超过50公斤。

马尾松生长较快,每年可增粗直径1厘米左右。马尾松适应性强,除盐碱土外,都能生长,最适于酸性沙壤土和粘壤土。球果在秋末冬初成熟,种子有翅,能随风散播,可“飞子成林”。只要有母树,封山就可育林。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部,是外引的优良国外松,有生长快,干形直,材质好,松脂含量高,质量好等特点,而且松脂含β—蒎烯32—39%,松香不易结晶,是很有价值的采脂树种。

南亚松是典型的热带松类,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及广东西部。南亚松是我国产脂力最高的松树,每

2

株年产 松脂14公斤左右,松脂含油高,松香不结晶,酸值高,含有二元酸为其特征。

为什么松树能产生松脂?

松树能产生松脂是因为它的木质部具有一种特有的结构,称为树脂道。树脂道有纵生、横生两类。在与树干相垂直所锯成的横切面上,用肉眼或放大镜仔细观察,在边材的晚材部分,可以看到许多淡黄色或白色的小点,其形状如针孔,单个为主,偶有成对;在剥去树皮的树干表面上或在树干的弦切面即与木射线垂直并与年轮成切线相切的平面上,树脂道就成为褐色的线条,这类树脂道与树干主轴平行,称为纵生树脂道。在木射线中,与树轴成辐射状排列,在木段表面或弦切面上观察即为带褐色的斑点,在径切面即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与横切面成直角所锯成的平面上是一些浅棕色的线条,这类树脂道称为横生树脂道。纵生、横生树脂道在木质部互相连接沟通,形成树脂道系。因此采脂时只须割伤树干表面,即可使离得较远的木质部中的松脂分泌出来。

松树还有这样的特性,在采脂时或松木受到其他机械损伤、菌类侵害、严寒与干旱胁迫等都可形成受伤树脂道。在采脂伤口的上方和下方沿着割面的一条垂直线形成了大量的受伤树脂道。受伤树脂道与树脂道系相连接,在松脂分泌上有很大作用。受伤树脂道的增加促进了采脂时松脂产量的提高。

在显微镜下观察松木的切面时,可以看见树脂道是由3—4个泌脂细胞的侧壁互相紧挨围成一个孔道所构成,松脂贮藏在其中。

松脂的形成,一般认为松树叶子中的叶绿体在日光照射下,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叶绿素和酶的作用下,把从周围环境中所获得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于能量的有机化合物即糖和蛋白质等,同时放出氧气。松树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糖类,再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在木质部的分泌细胞中形成松脂。

松脂由分泌细胞通过细胞壁渗入树脂道中,当树脂道在充满松脂的情况下被割破时,松脂便从树

3

脂道的割口处流出来。由于分泌细胞的膨胀,使树脂道口收缩,松脂流量减少,再加上松脂中的松节油挥发,导致松脂干固,堵塞树脂道口,松脂便停止流出。分泌细胞又开始形成新的松脂,并重新充满树脂道。当再次割破树脂道时,松脂又源源流出来,如此往复有节奏地采割松脂,这就是松树能不断产脂的原因。

怎样合理开辟采脂林道?

对于天然更新的松林,树木十分分散,分布于山坡低谷,一个采脂人员每天要跑几十里路,不但管理不便,而且工效很低。为了减少采脂人员跑路的时间和便于管理,采脂前,对采脂林分应当进行很好的勘查和规划。只有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把采脂林分的地势、道路、山谷、河流、林木分布、大小和疏密情况、产脂力高低等情况弄得一清二楚,才能搞好规划。一般说来,大片集中的松林,可先划定采脂林班,每个林班内再划分为若干小班,小班内再划分为若干条采脂林道。小片林区,有时只能划分几个小班。疏林地只能开辟一、二条采脂林道。一条林道为一个采脂工人半日或一日工作量所采割的株数为宜。

要合理开辟采脂林道,应着重以减少采脂工人的跑路时间,提高工效为目的。一般的采脂能手,在采脂前都很重视开辟采脂林道这一准备工作。采脂林道的开辟应当掌握短、多、平、宽、近五个字。“短”是指采脂林道的线路要短。“多”是指通过所规划的采脂林道能够采割的松树要多。“平”和“宽”是指所规划的林道要较为平坦和宽阔,一般路宽为50—60厘米,以便步行。“近”是指进出口处距离住地要近。通常,一条林道多开成“之”字形,迂回上山后,又迂回下山,并注意路线要短而平,尽量不要走陡坡,更不要开岔道,遇到天然形成的岔路也要堵死,以免采割时,误入歧途,增加跑路时间。这样规划的采脂林道,一般可节省步行时间20—30%,甚至达到40%。即使生人入道内,也不会晕头转向而迷路。

采脂林道和采脂林木四周的杂草、灌丛要砍除干净,防止毒蛇潜伏;道上不能遗留耳形的竹木槎桩,以防刺伤脚板;林内枯立木、倒挂木及其他危险物应清除;陡坡和行走不便之处应挖修坡坎,确

4

保行走安全。采脂林道开辟时,应检查并记录松林和可供采脂的株数;如有不当,要及时改道。

采脂需要什么工具和用具?各有什么用途?

采脂需要刮皮刀和割刀等工具。需要的用具是受脂器。

现将它们的用途介绍如下:

刮皮刀又称刮刀。是用来刮除松树鳞片状粗皮的工具。最常用的是双柄刮皮刀,刀的形状好象半弯月形,刀长度约40厘米,宽度约5厘米,两端有木质手柄。在高割面,则多用刮皮铲刀。刮皮铲刀其形状像木工师傅用的宽口凿子,刀口宽约10厘米,木质手柄长20—30厘米。

割刀是用来开割中沟和侧沟的工具。常用的割沟工具有镰式割刀和铲式割刀。镰式割刀适于拉割,在胸高以下部位拉割起来省事省劲。铲式割刀适于推割。在高割面使用较多。割刀的刀口做成“V”字形。

受脂器是接受从侧沟流出来的松脂的盛器。它由受器,导脂器和盖子三部分组成。

受器是接受松脂的盛器。一般直径不超过10厘米,长不超过30厘米,以能盛放0.5—1公斤的松脂为好。

导脂器是用来把割沟分泌出来的松脂导流到受器中。

盖子是盖在受器上,以防松节油挥发及杂物掉入受器中,可用小径木锯成小圆饼即可。

掏脂器是用以掏出受器内松脂的一种工具。

5

制作受脂器的材料多种多样,我国过去多用竹子制作,也有用陶瓷或塑料制作的。各地应就地取材,用坚固耐用、价格低廉,又能保持松脂质量的材料制作。

用竹壳、树叶、塑料薄膜作受器接受松脂,松节油易漏失挥发,松脂含油约比用陶器、毛竹作受器的少50%,用半边竹筒、饭碗及木盒接受松脂,也因挥发面过大,松节油散失严重而不可取。

如何确定割面的高度、宽度和长度?

割面的高度指第一对侧沟夹角处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其高度根据采脂年限确定。新采脂的松树,用下降式采脂时,第一年的割面高度不得低于2.2米。长期采脂需适当提高,短期采脂则酌情下降。

已采脂的松树长期采脂时,每年均需紧接上年割面的正下方配置新割面,继续用下降式采脂,直至离地面20厘米为止。

上升式采脂,第一年的割面高度离地20厘米,下一年的新割面在上年度的旧割面正上方,随后逐年的新割面都在前一年的旧割面正上方延伸,直至2米以上。

无论下降式、上升式或其他的采脂方式,各年的新割面都应与上年度的割面对正,形成一条纵列的割面带。如割面带歪斜,会破坏营养带,妨碍松树的生长,并降低产脂量。如果割面歪斜严重,采脂就会割断营养带,妨碍松树养分的输送,严重时造成松树的死亡。

割面的宽度割面的宽度通常根据采脂年限、树木直径和树干外形确定。割面宽度的总和占树干周围长度的百分率称为树木的割面负荷率。不同采脂年限割面负荷率及允许最大的割面如下:

采脂10年以上,割面负荷率应小于40%,最大的割面宽度不大于25厘米。

采脂6—9年,割面负荷率可达40—60%,最大的割面宽度不大于30厘米。

6

采脂3—5年,割面负荷率可达60—70%,最大的割面宽度不大于35厘米。

采脂1—2年,割面负荷率可达70—80%,最大的割面宽度不大于45厘米。

在规定的负荷率内和允许的割面宽度下,大树可并列开几个割面采脂,开割几个窄割面,树木养分、水分供应较好,产脂量较高。

割面的长度每年割面的长度根据侧沟的步距及当年采割的刀数而定,下降法采脂每年消耗的割面长度为15—20厘米,加15厘米的后备长度,一般为35厘米左右。

什么叫下降采脂法?割面怎样配置?

下降采脂法是割面的位置从树干高处开始,每年采脂的新割面位于旧割面之下,割面从上往下延伸,一般割到距离地面上20厘米为止。在割面上,第一对侧沟开在割面的顶部,第二对侧沟开在第一对侧沟的下方,从上往下开沟,这种采脂的作业方法称为下降采脂法。

下降采脂法割面的配置是,第一年的割面在树干高度2.2 米以上,以后每年的割面都在上一年割面的正下方,从上往下开割,一直割到离地面20厘米为止。

在割面上割沟的配置是,在割面的中央与地面垂直开割深入木质部宽约1—1.5厘米,深约1.0厘米的割沟,称为中沟。中沟的沟槽应外宽中窄而光滑,以便松脂畅流到受脂器中。在中沟的顶端开割第一对侧沟。第一对侧沟开割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采脂的效果,应掌握如下要点,首先第一对侧沟所形成的夹角称为割面角,以90度左右为宜。其次侧沟深度,应较中沟稍浅,以利于松脂的下流,侧沟以深达木质部0.3—0.4厘米为宜。再次,侧沟必须割得挺直、光滑,侧沟角即侧沟与中沟交界处的角度,要割成圆钝状,勿留棱角,以免松脂外流。

割好第一对侧沟后,应按开沟间隔期有规律地依次向下钩割新的侧沟。下一对侧沟应紧挨上一对

7

侧沟,不留间距。每对新侧沟均应与第一对侧沟等长、等深、平行。侧沟深0.3—0.4厘米,宽0.1—0.2厘米,笔直而光滑为优。

松香、松节油

松香,是用天然松树脂经蒸馏提炼而成。把松脂用水蒸气蒸馏,随蒸气出来的是松节油,剩下的是松香。

松香是由多种树脂酸构成的透明、硬脆的固体熔化物,淡黄或黄褐色。常温下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并具特有的化学活性。有防潮、防腐、绝缘、乳化、粘合等性能,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造纸、油漆、医药、印染、涂料、纺织等工业行业。罗定产的松香大部分供出口,少量内销。出口部分主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罗马尼亚、西德、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及港澳地区。

松节油是用松脂加工松香时的伴生产品。一般加工一吨松脂可产松节油150公斤左右。它是一种挥发性油,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广泛用于油漆、制革等工业,在医药上用作抗毒剂、皮肤兴奋剂,还可制香料。

松香、松节油是市内较大宗的林副产品。罗定林产化工厂是国家二级企业,是松脂深加工、脂松香出口的国家定点厂,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和产品检测设备先进,全厂推行TQC管理,产品质量稳定。现主要产品有脂松香、黄药、ACR助剂等10多种。其中优质选矿药剂乙基钠黄药、丁基钠黄药、异丁基钠黄药、异丙基钠黄药、2号选矿油等系列产品,年产量超万吨,在用户中享有很高的信誉。

浅谈我国松香行业发展

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8

全世界脂松香年产量约为60-70万吨,中国是脂松香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占世界松香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脂松香主要生产地为广西(梧州、玉林、南宁地区)、广东(封开、德庆、信宜、紫金等地区)、福建(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江西(安远、会昌、寻乌、崇义等地区)、云南、湖南等省区,其中广西、广东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因此素有“两广平,天下宁”之说。

一直以来,我国脂松香国内需求不大,主要依赖于出中,大部分出口到欧美、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是我国脂松香最大的消费国,近年来从我国进口松香在5万吨左右。黄埔港是我国松香出口的主要港口,所以松香市场价格一般指黄埔码头交货价(人民币价格)或者黄埔离港FOB价格(美元价)。

中国松香行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对其发展变化特点进行总结和阐述,进而对未来几年松香行业的发展趋势进持预测,以期为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阶段划分

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松香行业可分为3个阶段:

1、计划经济调控松香生产阶段

1997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计划经济调控松香生产阶段。当时,松香生产企业基本是一县一厂,产权大多属当地政府所有,松脂资源不能自由流通,松香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全国大约有30家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和外贸企业控制着松香的出口。

2、松香生产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阶段

1988年至2001年,为第二阶段-——松香生产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阶段。该阶段国家政策有

9

较大调整,属松香行业发展的过渡时期。一是原有的国有成分逐步退出,原国有松香厂实行国退民进的改制,资不抵债者,依法破产。二是取消松香出口许可证制度。三是松脂管理逐步放开,松脂逐渐自由流通,并分步骤地取消松脂特产税。

3、松香行业新格局逐渐形成阶段

2002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松香行业新局逐渐形成阶段。2002年之后,是中国松香行业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民营与合资企业全面替代原来的国有松香厂,松香价格基本由市场因素决定,市场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目前,中国松香行业的新格局已见雏形,计划经济调控松香生产已成为历史。

二、中国松香行业发展特点

从中国松香行业发展变化各阶段情况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松香行业的计划经济时期”松香生产量相对平稳,价格变化的规律性相对较强。

松香是一种季节性生产的资源型产品,松香产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每年6—11月是松香生产季节,其中7、8、9、月是生产旺季,月产量最大,这一阶段,全国松香产量维持在35—45万T之间,1997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50万T。

1997年以前,中国的松香生产企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并且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如西江流域的广西梧州、苍梧、广东封开、德庆、怀集以及粤西的信宜等地区的松香厂都是年产万吨以上的松香大厂。松香产要生产原料是松脂,松脂特产税是县财政的重要税源之一。松脂特产税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是厂家代扣代缴,一般来说,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利益,通常都对松脂的流通实行管制,限制松脂自由流通,松香生产基本上是各县域范围内进行的。

10

长期以来,松香以出口为主,内销为辅,主要出中地为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国家对松香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松香出口基本由全国30家左右有松香出口经营权和公司控制,其中大部分是外贸公司。

在松香价格方面,松香价格基本由出口市场决定,并随松香生产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每年1—4月份没有新香上市,出口基本上先靠库存,所以价格较高:而到4月底至5月初是松香青黄不接的时候,库存基本卖完,新的松香尚未上市,松香价格最高,这后的6—9月份松香价格较低。总体而言,松香的可预见性强,生产的经营基本在垄断的方式下进行。

在这种计划经济模式下,国有生产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一般都是负债经营,有的已经资不抵债,企业负担沉重。松香国有企业在经历了1997年松香丰产、价格猛跌的情况下暴露出诸多问题后,为了增加企业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潮,松香生产企业认识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2、松香国有企业改制过渡时期松香价格在低迷中徘徊

1997年至2001年期间,国家要求在三年内完成中小型企业,已不可避免地面对发送革浪潮。所以国有松香厂纷纷进行形式多样的改制,或破产,或承包,或外资并购。与此同时,随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的“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思想的提出,民营松香厂在这个时期发展速度也很快,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和加速了原来部分国有松香厂被逐渐淘汰也局。

这个时期之所以成为松香行业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内因和个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因来看,因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国家在“抓大放小”和指导思想下,部分松香企业逐渐成为了“放小”的对象,以前仅仅依靠银行货款,负债经营的经营模式已难维持下去。同时,国家为鼓励出口,进行一步放宽了松香出口经营权的门槛,在2001年年底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取消松香出口许可证制度。这样松香行业的主体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两种主流松香生产企业,以松香为主营产品出口和外贸企业作用在削弱,松香行业在经历改革的阵痛。

11

除了内因这外,还有外因,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松香价格自1997年以来一落千丈。再也没有回到5000元/吨以上,甚至在生产旺季屡创新低,最低曾达3300元/吨。据海关统计数据,1997—2001年我国松香出口情况如下表:

年份 松香出口量(t) 出口额(美元) 平均出口价(美元/t)

1997 204692 159388897 778

1998 253938 135563981 533

1999 261060 141678374 542

2000 281419 138771935 493

2001 302279 141747029 468

从上表可看出,自1997—2001年松香出口量增加了将近10万吨,但出口总额却比原来还少将近2000万美元,可见情形是相当恶劣的,不仅出口企业经营效益每况愈下,国家的出口创汇也受到影响。这一阶段,依赖松香产品出口的生产企业可谓举步维艰。

松香似石油不断创新高

松脂(pine oleoresin)

[sōng zhǐ]

开割松树树体后流出来的含油树脂。树木生理活动的产物,主要由萜类化合物组成。刚流出的松

12

脂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后随萜烃化后物的逐渐挥发而变稠,最后成为白色或黄色的固态物质——毛松香。松脂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形成和组成 松树针叶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的糖类,再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在木材的薄壁细胞中形成松脂,它通过泌脂细胞壁渗入树脂道。树脂道是松树特有的结构,在木质部、针叶和初生皮层中形成 3个独立的系统。木质部的树脂道有纵生和横生两种,它们在木材中互相沟通形成树脂道系。采割松脂时,只要割伤树干外缘木质部,松脂就会通过树脂道系外流。

松脂主要由树脂酸和萜烃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杂质和水分。树脂酸和萜烃的含量因树种、产地、采脂方法和贮存期而异。马尾松松脂一般含75%左右的树脂酸和20%左右的萜烃,其余为水分和杂质。松脂中树脂酸有两类:①枞酸型酸,包括枞酸、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新枞酸、去氢枞酸,是树脂酸中的主要部分。②海松酸型酸,包括海松酸、异海松酸。马尾松松脂中含有较多的左旋海松酸,但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异构成其他枞酸型酸,所以松香中基本上不含左旋海松酸,而含较多的其他枞酸型酸,特别是枞酸。南亚松松脂含有二羧基树脂酸。松脂中的萜烃主要是 a-蒎烯和β-蒎烯。两者含量随树种和地区等变化较大。此外还有β-水芹烯、莰烯、香叶烯、双戊烯、长叶烯、石竹烯等。中国产松脂含蒈烯甚少。

采集 开割松树树干,收集泌出松脂的全部作业,简称采脂。中国采脂用的主要树种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云南松(P.yunnanensis)、思茅松(P.kesiya var.langbianensis)和南亚松(P.latteri)等。

采脂方法 一般在松树胸径达20厘米以上开始采割。按割期长短分长期采脂(10年以上)、中期采脂(6~9年)和短期采脂(3~5年);按采割特征有常规法、化学法和强度法。常规法有两种:①下降式采脂,中国以此法为主。在疤节较少的向阳面树干上刮去粗皮,制作供开中沟和侧沟用的刮面。粗皮刮到无裂纹即可,残留粗皮厚度不超过 0.4厘米,然后在刮面正中开中沟,长约25~35厘米,宽约1.5~2厘米,沟槽外宽内窄,笔直而光滑,深度以不伤及内皮为宜。第1对侧沟开在中沟顶端,侧沟夹角为90°,沟深0.3~0.4厘米,宽度不超过0.2厘米。第 2对侧沟开在第1对侧沟的下方,依次由上

13

往下开侧沟,此法因而得名。两次开割侧沟的间隔时间随树种而异,马尾松1~2天,云南松2~3天,要求所开侧沟等长、等深、平行。侧沟所占部位称割面,割面比刮面每边窄 2厘米,割面长度约20厘米。第 2年的割面紧接在上一年割面的正下方。如此逐年采割,直到离地面20厘米左右为止。第一个割面在树干上的高度按采脂期限决定,如以10年为期,应距地面220厘米以上。10年以后,割面可配置在树干的另一方或第一年割面的上方。割面宽度占树干周长的百分率叫割面负荷率,根据采脂年限、树干直径和外形确定。采脂年限在10年以上者,负荷率为40%;6~9年者为60%以下;3~5年者为70%以下;1~2年者为80%以下。一般一树一个割面。树径大当一个割面超过50厘米时,配置两个平行的割面,割面间留有不小于10厘米宽的垂直营养带。用下降法所得松脂质量较好。②上升式采脂。与下降式相反,第 1对侧沟配置的刮面的下部,以后由下向上顺次开割新侧沟,侧沟夹角60°,不开中沟。侧沟间留有不带皮的条纹,以利松脂经过它流入受脂器。上升式开沟较易,割面处于有利于营养物质供应的位置,产量较下降法采脂的高。但松脂易流经割面,且较长时间停留在割面上,松节油挥发量大、松脂质量较差。

化学采脂是用化学药品刺激松树,使其多分泌松脂,延长流脂时间,提高松脂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方法有:①以亚硫酸盐制浆蒸煮废液生产酒精后的醪液(简称亚硫酸盐酒精醪液)等刺激松脂分泌。即在下降式采脂的每对侧沟上喷0.5~1.0克比重约为1.05的亚硫酸盐酒精醪液,可提高松脂产量30%左右,适用于10~15年采脂期。②以硫酸黑膏刺激松脂分泌。即用具有涂嘴的聚乙烯瓶将硫酸和载体配成的黑膏挤成条状涂布在割沟上,割沟深 0.2~0.3厘米,宽1.0~1.5厘米,割沟间留2.5~3.5厘米的树皮带,排成鱼骨状。割面负荷率可提高到70~80%,割沟流脂期长,间隔期马尾松取6~8天,云南松取15~20天。此法适用于伐前1~3年采脂,又叫强度化学采脂。

强度采脂采用加大割面负荷,增开割面,缩短间隔期等办法,适用于伐前1~3年松林。

采脂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在中国一般以日平均气温在12~15℃以上为宜。刮皮最好在冬季或早春进行,这时树液流动量少,不易伤及内皮。夏季气温升高、雨量多、湿度大、光合作用强、树液流动快、产脂量增加,是最好的采脂季节。

14

采脂工具除刮皮刀外,还有割刀导脂器和受脂器。导脂器安在刮面底部或中沟下端,受脂器在导脂器的正下方。

松树单株脂产量因树种品系、树龄、生长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以及采脂技术等而有很大差别。马尾松、云南松用常规方法的单株年产脂量为3~5千克,思茅松为4千克,南亚松 8~10千克。松脂质量按颜色、含油量、杂质和水分等划分等级。优等松脂外观为微黄色或白色液体,不夹杂块状松脂,含有较多的松节油,少量的水分和机械杂质。

松脂的贮运和加工 松脂贮运时应注意防止松节油大量挥发损失和氧化变质;最好勿与铁器接触,以防松脂颜色变深。贮脂地点应严禁烟火。中国主要有两种加工方法:①蒸气法。先将松脂与适量松节油加热溶解成含油量达38%左右的脂液,同时加水洗去有色物质。如脂液的颜色深,需加少量草酸等脱色,经过滤、澄清除去杂质和水分。最后进行间歇式或连续式水蒸气蒸馏,馏出的挥发组分冷凝后为松节油。馏余物松香,趁热放出。此法生产的松香质量好,生产安全,适于大、中型工厂。②直接火法。将松脂装入蒸馏锅内,用直接火加热至一定温度后滴入适量清水,水受热成蒸气将松节油蒸出,最后将锅内松香趁热放出,滤除杂质即为成品。此法简易,适用于就地加工松脂,但产品质量较难控制,生产不太安全。

世界生产情况 生产脂松香的主要国家有苏联(年产20万吨左右)、葡萄牙(10万吨左右)、墨西哥和印度等。国外普遍采用化学采脂,劳动生产率较高。美国最早采用割皮硫酸刺激采脂(伐前强度采脂),湿地松每株年产松脂 6千克,每一工人每年生产松脂20吨。苏联主要用亚硫酸盐酒精醪液刺激采脂,每人每年采脂可达 5吨。葡萄牙推广窄割面化学采脂,以硫酸黑膏为刺激剂,每株松树年产松脂 2千克。世界松香年耗量长期维持在 110万吨左右。由于浮油松香和木松香的原料日趋短缺,有依靠脂松香来满足需要之势。

作用助焊剂

15

助焊剂通常是以松香为主要成分的混合物,是保证焊接过程顺利进行的辅助材料。焊接是电子装配中的主要工艺过程,助焊剂是焊接时使用的辅料,助焊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焊料和被焊母材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表面达到必要的清洁度.它防止焊接时表面的再次氧化,降低焊料表面张力,提高焊接性能.助焊剂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质量.

(1)助焊剂成分

近几十年来,在电子产品生产锡焊工艺过程中,一般多使用主要由松香、树脂、含卤化物的活性剂、添加剂和有机溶剂组成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这类助焊剂虽然可焊性好,成本低,但焊后残留物高.其残留物含有卤素离子,会逐步引起电气绝缘性能下降和短路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电子印制板上的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物进行清洗.这样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清洗松香树脂系助焊剂残留的清洗剂主要是氟氯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大气臭氧层的损耗物质,属于禁用和被淘汰之列.目前仍有不少公司沿用的工艺是属于前述采用松香树指系助焊剂焊锡再用清洗剂清洗的工艺,效率较低而成本偏高

免洗助焊剂主要原料为有机溶剂,松香树脂及其衍生物、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活化剂、防腐蚀剂,助溶剂、成膜剂.简单地说是各种固体成分溶解在各种液体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混合溶液,其中各种成分所占比例各不相同,所起作用不同

有机溶剂:酮类、醇类、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常用的有乙醇、丙醇、丁醇;丙酮、甲苯异丁基甲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作为液体成分,其主要作用是溶解助焊剂中的固体成分,使之形成均匀的溶液,便于待焊元件均匀涂布适量的助焊剂成分,同时它还可以清洗轻的脏物和金属表面的油污

天然树脂及其衍生物或合成树脂

表面活性剂: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强,助焊能力高,但因卤素离子很难清洗干净,离子残留度高,卤素元素(主要是氯化物)有强腐蚀性,故不适合用作免洗助焊剂的原料,不含卤素的表面活性剂,活性稍

16

有弱,但离子残留少.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脂肪酸族或芳香族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减小焊料与引线脚金属两者接触时产生的表面张力,增强表面润湿力,增强有机酸活化剂的渗透力,也可起发泡剂的作用

有机酸活化剂:由有机酸二元酸或芳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如丁二酸,戊二酸,衣康酸,邻羟基苯甲酸,葵二酸,庚二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其主要功能是除去引线脚上的氧化物和熔融焊料表面的氧化物,是助焊剂的关键成分之一

防腐蚀剂:减少树脂、活化剂等固体成分在高温分解后残留的物质

助溶剂:阻止活化剂等固体成分从溶液中脱溶的趋势,避免活化剂不良的非均匀分布

成膜剂:引线脚焊锡过程中,所涂复的助焊剂沉淀、结晶,形成一层均匀的膜,其高温分解后的残余物因有成膜剂的存在,可快速固化、硬化、减小粘性.

(2)常用助焊剂的作用

1)破坏金属氧化膜使焊锡表面清洁,有利于焊锡的浸润和焊点合金的生成。

2)能覆盖在焊料表面,防止焊料或金属继续氧化。

3)增强焊料和被焊金属表面的活性,降低焊料的表面张力。

4)焊料和焊剂是相熔的,可增加焊料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浸润能力。

5)能加快热量从烙铁头向焊料和被焊物表面传递。

17

6)合适的助焊剂还能使焊点美观。

(3)常用助焊剂应具备的条件

1)熔点应低于焊料。

2)表面的张力、黏度、密度要小于焊料。

3)不能腐蚀母材,在焊接温度下,应能增加焊料的流动性,去除金属表面氧化膜。

4)焊剂残渣容易去除。

5)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和臭味,以防对人体的危害和污染环境。

(4)常用助焊剂的分类

助焊剂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有机、无机和树脂三大系列。

树脂焊剂通常是从树木的分泌物中提取,属于天然产物,没有什么腐蚀性,松香是这类焊剂的代表,所以也称为松香类焊剂。

由于焊剂通常与焊料匹配使用,与焊料相对应可分为软焊剂和硬焊剂。

电子产品的组装与维修中常用的有松香、松香混合焊剂、焊膏和盐酸等软焊剂,在不同的场合应根据不同的焊接工件进行选用。

(5)如何选择合适的助焊剂

18

对于使用厂商来说,,因为助焊剂的成份是没有办法做出测试的.如果要想了解助焊剂溶剂是否挥发,可以简单的从比重上测量,如果比重增大很多,就可以断定溶剂有所挥发.

选择助焊剂时,有以下几点建议给使用厂商:

一,闻气味,初步断定是用何种溶剂如甲醇味道比较小但很呛,异丙醇味道比较重一些,乙醇就有醇香味,虽然说供应商也可能用混合溶剂,但要求供应商提供成份报告,一般他们还是会提供的;但是,异丙醇的价格大概是甲醇的3-4倍,如果和供应商压价的厉害,可能这里面的东西就不好说了

二,确定样品,这也是很多厂商选择助焊剂的最根本的方法,在确认样品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参数报告,并与样品对照,如样品确认OK,后续交货时应按原有参数对照,出现异常时应检查比重,酸度值等

三,目前助焊剂市场是良莠不齐,选择时对供应商的资质应该进行确切了解,如有必要可以去厂商去看厂,如果是不正规的焊剂厂商,是很怕这一套的

(6)助焊剂原料

丁二酸(Succinic acid ) 别 名:琥珀酸 分子式:C4H6O4 分子量:118.09

性 状:无色结晶体,熔点185oC,沸点235oC(分解为酸酐),比重1.572;溶于甲、乙醇、异丙醇、醚、酮类,不溶于苯、四氯化碳。

应 用:丁二酸主要用在电子化学品、助焊剂、锡膏上用作助焊酸,有良好的助焊、酸化活性作用,配合己二酸及一定的表面活性剂和一些助剂即可提高助焊能力和配制可焊性好的,优质的松香型、环保型助焊剂。丁二酸在化学工业中用于生产染料、醇酸树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离子交互树脂及农药等;在医药工业中用于合成镇静剂、避孕药及治癌物等,此外,还可用于分析试剂、食品铁质强化剂、调味剂以及配制电镀药水和PCB线路板药水

19

助焊剂的作用概括来讲主要有“辅助热传导”、“去除氧化物”、“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去除被焊接材质表面油污、增大焊接面积”、“防止再氧化”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中比较关键的作用有两个就是:“去除氧化物”与“降低被焊接材质表面张力”。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