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4《孙权劝学》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给下列的字注音。(3分)

卿( ) 岂( ) 邪( ) 涉( ) 孰( ) 遂( )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5分)

(1)《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_______(朝代)政治家、________家。 (3)吕蒙(178-219),字子明,_________(朝代)孙权手下的将领。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权谓吕蒙曰 谓: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 ..(3)孰若孤 孰若:____________________(4)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____ ...(5)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_ (6)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__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____________(8)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积累——默写句子。(4分)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2分)

(1)比喻人学识尚浅。( )

(2)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 二、课内阅读(15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8.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样劝说有什么好处?(3分)

9.谈谈你对“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理解。(2分)

10.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认为读书有哪些益处?联系你读书的体会说一说。(4分)

11.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12.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问,是东吴周瑜之下的二号人物。从鲁肃主动“拜蒙母”“结友”这两件事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3分)

三、拓展阅读(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 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及鲁肃过寻阳( ) ..(3)然今遣汝者( ) (4)力改故习(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4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看,又有何不同?(3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外出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如果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就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不务正业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及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早起晚睡,勤奋学习,不要辱没、愧对了你的父母!”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四、综合性学习(10分)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学完《孙权劝学》一文后,遵义某校七年级(6)班决定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7.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2分)

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针对以下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得体。(4分)

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 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1)向校长提建议:

(2)向同学提建议:

19.学校将在4月25日开展读书分享会,但张伟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本次活动,请你代他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一天。(4分)

参考答案:

1.卿(qīng) 岂(qǐ) 邪(yé) 涉(shè) 孰(shú) 遂(suì) 2.(1)编年体 五代 (2)北宋 史学 (3)东汉末 3.(1)谓:对……说,告诉 (2)辞:推托 (3)孰若:谁,哪一个比得上 (4)乃:于是,就 .(5)及:到,等到 (6)更:重新 (7)见:知晓 (8)遂:于是,就 4.(1)博士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

(2)但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

5.(1)你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 (2)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吴县的阿蒙了! 6.(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1)吴下阿蒙 (2)刮目相待

8.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现身说法,这样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显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9.“三日”是概数,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10.读书可以丰富学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读书可以提高修养,读书可以增加思想的深度等。(意思对即可)

11.不赞成。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12.①有才华,有学识(爱学习)的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③位高者应该敬才、爱才。 13.(1)用,拿 (2)经过 (3)派 (4)旧的,原来的

14.(1)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你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2)如果你爱好学习,在家里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

15.【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吕蒙如今当权管事,不能不学习。【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责备;三是在家没有朋友一起探讨,不能增长见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都是在劝谏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从写法看,【甲】文既有委婉的劝谏,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 17.读好书,读书让思维变得缜密。

18.(1)校长您好,我们学校每周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吗?

(2)同学,俗语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读书要有所选择,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 19. 请假条

陈老师:

我因要参加书法比赛而无法参与25日学校开展的读书分享会,特向您请假一天,请批准。

请假人:张伟 2018年4月24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