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含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

【答案】 (1) biě (2) bó (3).wō (4).pēi (5) wǎng (6) suì (7)fēi

【解析】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本题注意“胚”“惘”“绯”几个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疲惫: 簇新: 迷惘: 绯红: 喷薄:

【答案】 (1) 非常疲乏 (2) 极新(多指服装) (3) 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4)鲜红 (5)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对阅读时遇到的词语要利用工具书解决并进行归类整理。对于重点的词语要作重点识记和理解。如本题中的“簇新”“绯红”“喷薄”等。 3.选词填空。

疲惫 疲倦

(1)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________)。 (2)总理为人民,日夜工作,不知(________)。

悲哀 悲痛

(3)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________)。

1

(4)人们心情非常(________)。

挣脱 挣扎

(5)被压迫的人们(________)枷锁求得解放。 (6)贫困的人们在死亡线上(________)。

深思 沉思

(7)我们做事前要(________)熟虑。 (8)他(________)了片刻,立刻做出答案。

【答案】(1)疲惫 (2)疲倦 (3)悲哀 (4)悲痛 (5)挣脱 (6)挣扎 (7)深思 (8)沉思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选用。第一组,“疲惫”是指极度疲劳。“疲倦”形容十分劳累,困倦。根据语境,“连续不断的考试”重点在于“惫”,选“疲惫”;“日夜工作”重点在“困倦”,故选“疲倦”。第二组,“悲哀”是指伤心、难过。“悲痛”是指悲伤哀痛。根据语境,看到家园破坏后应该感到的是“悲哀”;人的心情描述用“悲痛”。第三组,“枷锁”应该用“挣脱”;人在困境中应该用“挣扎”。第四组,“深思”是深刻地思考或思念,所以做事要用“深思”;“沉思”是指认真、深入地思考。依据词语的搭配,“片刻”用“沉思”。据此理解选择作答即可。

4.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B.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划分应为“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答案】D

【解析】ABC都运用的都是比喻修辞手法,D项没有。

2

6.文学常识填空。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______》(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______》,散文集《______》。 【答案】 (1). 双桅船 (2). 始祖鸟 (3). 心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外国作家要注意国别。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节选取了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表现了祖国的贫困与落后。

B.第二节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一句,紧承上句中“痛苦的希望”,表现了千百年来人们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C.第三节中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思想解放的艰难,以“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希望就在现在。

D.第四节中“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两句,既是写自己,又是写这一代充满希望的青年。 【答案】C

【解析】C项,“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比喻为了实现前方的理想即将开展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8.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的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的诗句后补写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干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 示例: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 (2). (2) 示例: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

【解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3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其主题内容仿写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即可。如,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承载你艰难坎坷的前行。 9.某中学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更好地感受时代魅力,领略大国风采,校团委决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到大礼堂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通知。

(2)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后,某同学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其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尖端科研领域的“振华30”“蓝鲸2号”“天宫二号”等大国重器显露真容,看完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科学家、劳动模范,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______”删掉;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与“______”调换位置。

(3)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请你结合此次活动感想,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答案】(1)示例:

通 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19年5月20日

(2)①…… 的成就 ②助推了中国腾飞 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示例: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解析】(1)考查应用文通知的拟写。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 通知的主要内容。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4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据此拟写即可。

(2)甲句“……等”标点重复,去掉其中一个。缺少与“取得”相搭配的词语,句末加上“的成就”。乙句“助推了中国腾飞”与“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语序颠倒。

(3)座右铭在自己座位右边刻的字一般是警示自己的警句格言。结合此次活动,从家国角度拟写即可。如,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二、课内精读

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0.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吗?

11.诗中“迷惘”“深思”“沸腾”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

12.本首诗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3.第三节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指出并具体分析。

14.请结合诗歌运用的意象,具体分析第三节诗中诗人书写的情绪。

15.结合全诗理解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意象在诗中的具体象征义。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

5

(2)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

10.诗作中的“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指中国文人群体,乃至华夏儿女,是“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中的“我”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既是指自己,更是指文人群体,还指所有的中华儿女。诗歌中的“我”是和祖国的形象熔铸在一起的。“我”代表了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发展承担起责任,是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的一代人。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11.这不仅仅是走过“文革”的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歌中的“我”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既是指诗人自己和“文革”的青年一代文人群体,还指所有的中华儿女。诗歌中的“我”是和祖国的形象熔铸在一起的。所以,诗歌中的“迷惘”“深思”“沸腾”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历程。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12.原因:一是以“小我”之情反映“大我”之情,感情深刻真挚,将历史的纵深感和现实的超越感合二为一,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二是诗人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抒情手法并发展了它,运用了如象征、隐喻,尤其是新鲜、准确、包容性很强的意象,使表述极具张力,给读者的“再加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文字所负载的信息更加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创作手法的理解。此诗的艺术力量不仅在于诗人用新奇意象来关照内心的情感记忆,描绘了祖国深重的灾难与贫困,以及新生的希望,光明的前程,以“小我”之情反映“大我”之情,感情深刻真挚;而且还在于诗人把自己摆进历史与未来相交错的现实中,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抒情手法,对祖国的过去和将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深挚的热爱和献身的决心;三是结构上,一反过去某些诗歌的浮泛与“神话”式的歌颂,从一个别致的角度来吟唱赞美祖国母亲的歌,表现经过十年浩劫后人们对于祖国的认识、思考和情感。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13.比喻,如“我是你簇新的理想”等,形象生动地描摹出新生的充满希望的祖国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诗句中把“我”喻为“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的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祖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

14.第三节诗主要运用了“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等意象,这些意象都具有崭新、希望的特点,这恰是诗人从痛苦压抑走向希望的表现,她为祖国的复苏而兴奋不已。

6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作者情感的理解与分析。诗歌的第三节描写现实,以“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一系列密集的意象,表达了刚从“大跃进”“文革”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实事求是,思想解放后的那种“带泪的笑”。走过艰难和曲折,在新的时代来临之 际,“我”将带着“簇新的理想”和祖国一起奋飞和奔跑,表达了诗人的希望和欢欣。据此理解作答即可。15.(1)“水车”代表的是农业生产方式,而“破旧的老水车”则表示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 (2)“熏黑的矿灯”表示工业生产方式的落后。象征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是意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1)诗句中的“水车”代表的是农业生产方式,用“破旧”加以修饰,则表示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和落后。(2)“矿灯”表示工业生产方式,用“熏黑”加以修饰,则表示工业水平的落后。象征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双桅船 舒 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7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6.仔细阅读诗歌,体会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①“船”象征: ②“岸”象征: ③“风暴”象征: ④“灯”象征: 作者借助这些象征性形象,是为了鼓励人们________。

17.双桅船在一个纬度告别,又相约在“另一个纬度相遇”,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一片又一片“心爱的岸”,“不怕天涯海角”,甘愿“再分东西”,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写照呢?

16.【答案】①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 ②人的生活境界和不断升华的审美理想 ③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 ④一种希冀,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困难前面不畏缩,应怀着希望继续前进!

【解析】从全诗来看,①“船”象征:人的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品质 ②“岸”象征:人的生活境界和不断升华的审美理想 ③“风暴”象征: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和挑战 ④“灯”象征:一种希冀,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作者目的是:困难前面不畏缩,应怀着希望继续前进!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17.【答案】这是一种不断充实、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生命不止,前进不止,有价值、有作为的人生写照。 【解析】双桅船在一个纬度告别,又相约在“另一个纬度相遇”,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一片又一片“心爱的岸”,“不怕天涯海角”,甘愿“再分东西”,这是不断充实、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生命不止,前进不止,有价值、有作为的人生写照。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