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植物病原菌物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原菌物学》教学大纲

来源:爱go旅游网
GDOU-B-11-213

《 植物病原菌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学分 2 总学时 36 理论 24 实验/上机 12 Plant Pathogenic Mycology 开课系 生物技术系 修订时间 2006年 10 月 日 课 程 简 介

本课程为植物保护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主要介绍真菌的分类现状分类依据及其原则;重点讲解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营养和代谢、真菌的生殖、遗传和变异、真菌的生态和演替、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真菌的分类和命名等,通过实验课教学,熟悉真菌研究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技术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普通真菌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应用真菌教学研究的基础。系统地学习真菌的分类系统,真菌的生理学、真菌的生态学及真菌的遗传等。为深入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诊断和完成毕业论文而开设。以便学生掌握真菌学分类理论与操作技能。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讲授真菌的分类系统,真菌的形态、分类、生理、遗传、生态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真菌营养体的基本结构、营养方式、生长生理、繁殖类型等基础知识。熟悉真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极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对真菌分类学的新近展作一般的了解。

掌握真菌各大类群中常见的病原真菌的形态识别特征,扎实培养学生在真菌标本采集、分离、培养方面的专业基础技能。 三、面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

四、先修课程:微生物学 、普通植物病理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概论(1学时) 真菌的发展史(A)、真菌与人类的关系(A),我国真菌学的发展概况(B)。重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章真菌的营养体 及细胞结构 ( 2学时)

丝状真菌的营养体(B) ,真菌的细胞结构(A) , 菌丝体(A)、变态及组织体(A),细胞结构(A),代表的真菌(A)

第三章 真菌的营养( 2学时) 真菌的消化和吸收(A)、碳素营养(B)、氮素营养(B)、无机营养(B)、维生素和生长因子(B)。 第四章、真菌的生长与代谢 (6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真菌的生长方式、菌丝生长测定和真菌代谢。了解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 第一节丝状真菌的生长(0.5学时) 丝状真菌的生长(A),真菌的分枝生长(A)

第二节单细胞真菌生长及丝状真菌的两性生长与生长测定(2学时) 酵母菌生长方式(A)、酵母菌的生活史(B),丝状真菌的两性生长(A),真菌的生长测定(A)、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A);

第三节碳和氨基酸代谢(1.5学时) 发酵和呼吸的概念(B),糖酵解(B),真菌的发酵(A)、有氧呼吸(A)、脱氨和转氨反应(A)、氨基

酸的生物合成(A);

第四节脂代谢和次生代谢(2学时) 脂类的分解代谢(A)、脂肪酸的生物合成(A)、真菌产生的脂类(A),类胡萝卜素(B)、赤霉素(B)、青霉素和头孢霉素(B)、黄曲霉素和甾体转化(B); 第五章真菌的遗传 (4学时)

第一节无性繁殖和孢子类型(0.5学时) 无性繁殖和孢子类型(A)

第二节有性生殖和孢子类型(0.5学时) 有性生殖和孢子类型(A)

第三节生殖器官的形成及影响真菌生殖的营养条件和物理因素(1学时) 有性器官的形态建成(A),绵霉(B)、异水霉(B)、毛霉(B)和酵母(B);影响真菌生殖的营养条件(A)和物理条件(A);

第四节真菌的遗传学特点(1.学时) 脉孢菌极其遗传分析(B),异核现象和准性生殖(A) 第五节细胞质遗传和丝状真菌的DNA转化(1学时) 转化的方法(A)、转化应用(A)

第六章 腐生真菌和真菌毒素 (3学时) 第一节分解作用(1学时) 物质分解过程(A),腐生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A), 第二节土壤腐生真菌(1学时)

土壤腐生真菌的分离方法(A) 土壤真菌(B) 第三节真菌毒素(1学时)

毒素产毒条件,饲料中毒素的种类

第七章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及其分类 ( 6学时) 第一节真菌在自然界的地位(1学时)

第二节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1学时) 第三节真菌的命名和分类(4学时) 真菌的命名(A)、分类(A)、壶菌门(B)、结合菌门(B)、子囊菌门(B)、担子菌门(B)、半知菌类(B)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1 选择性培养基的制作 实验名称 学时 3 实验类别 设计性实验 2 3 4 5 真菌的单孢分离技术 真菌标本的采集 标本制作,鉴定 3 3 3 设计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选择性培养基的制作

实验目的:掌握选择性培养基制作的基本原理,组织分离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疫霉菌的分离培养 实验要求:分离得到纯培养 实验2 真菌的单孢分离技术

实验目的:掌握单孢分离的方法, 实验内容:玉米大斑病菌的单孢分离 实验要求:培养出单菌落。 实验3 标本的采集

实验目的:使同学掌握标本采集的方法。

实验内容:重点采集大田作物、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病害的标本。掌握标本采集的部位。

实验要求:根部标本、叶部病害的标本和维管束病害的标本的采集、记录和保存,采集20种真菌病害的标本,

实验4标本制作,鉴定及菌种保藏 试验目的:掌握标本的制作、鉴定

试验内容:干标本的制作方法,真菌病害的一般鉴定方法。

试验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鉴定10种病害,并制作成干标本,记录要求有采集地点、时间、寄主和病害的拉丁学名。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普通真菌学

主编:邢来君 李明春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考试

实验课考核方式:考查(以实验报告为主占总成绩的20%)

执笔:于莉 审核: 批准人: 时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