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小衔接识字教案——目耳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目耳

来源:爱go旅游网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目耳

幼小衔接识字教案——目耳 活动目标:

1.认读两个汉字并掌握其书写方法。

2.学会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合理安排间架结构,按笔顺正确书写。

活动重点:认读汉字并学会书写。 活动难点:

1.合理安排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比例适中。 2.按笔顺正确书写。 活动准备: 1.字卡。

2.硬纸板剪出的母鸡一只,鸡蛋两个(鸡蛋后面分别贴有今天所学汉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母鸡妈妈,课前先将两个鸡蛋贴在背面:母鸡妈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鸡妈妈下了几个蛋。教师模仿鸡妈妈的语气:咯咯哒,咯咯哒,我的蛋宝宝出来啦!(教师拿出第一个鸡蛋)鸡妈妈:咯咯哒,咯咯哒,又生出来一个蛋宝宝!(教师出示第二个鸡蛋)教师模仿鸡妈妈的语气:下完蛋了,我该出去找食吃了,为了不和其他鸡妈妈的蛋宝宝弄混,我得给我的蛋宝宝做个标记。对了,就写字吧。第一个蛋宝宝我要写上目标的“目”,第二个蛋宝宝写上耳朵的“耳”。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汉字,组词并造句。 1.教师拿出第一个蛋宝宝。

教师:小朋友们还记得鸡妈妈在第一个蛋宝宝上写了什么字吗?这个字一共有几画?(5画)分别是由哪些笔画组成的?(竖、横折、

横、横、横)

2.教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个“目”字指的是我们头上的一种器官,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的脸,然后猜一猜,“目”指的是哪种器官?(眼睛)

3.教师:小朋友们真是聪明,你们是怎样猜出来的?(“目”字很像眼睛)

4. 教师: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目”是象形字。现在你们知道了“目”的意思,你们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或者说一句话吗?(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给予纠正与指导)

2.同样方法认识汉字“耳”,组词并造句。 (二)书写。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象形字,以后我们只要一想起眼睛和耳朵的样子,就会想起“目、耳”的字形,现在跟老师一笔一笔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1.教师板书汉字“目”,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字形较窄,不宜写得过宽。中间两横短,不与右边的笔画相接。整个字的横向笔画向右上方倾斜,间距相等。)教师:这个字一共由五笔组成,笔顺依次是:竖、横折、横、横、横;小朋友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中间的两笔短横不要与右边的笔画相接。

2.教师板书汉字“耳”,一边写一边口述书写要领。(首横略短,起笔轻;第二竖比第一竖长;中间两横短,不与右竖相接;最后一横长。所有横向笔画间距相等。)教师:这个字一共由六笔组成,笔顺依次是:横、竖、竖、横、横、横;小朋友们在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第三笔的竖是悬针竖,收笔要出尖。

三、组织游戏,巩固所学。

游戏过程:教师手持两张字卡,全体幼儿起立,请两名幼儿站在前面做“枪手”。如果教师举起“目”,幼儿需要迅速摸自己的眼睛;如果举起“耳”,幼儿则需要迅速摸自己的耳朵。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有幼儿动作和教师字卡内容不相符,“枪手”需要用手模仿手枪,迅速向动作错误的幼儿开枪,并大声喊出“啪”,被瞄准的幼儿需要

坐下,表示被击中。

活动延伸:成语故事欣赏《掩耳盗铃》 参考资料: 掩耳盗铃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偷东西。小偷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他心里高兴极了,就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自己吓了一大跳。小偷十分惊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他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小偷越听越害怕,不由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儿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我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到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棉花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小偷放手砸起钟来,一下又一下,响亮的钟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