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107
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评价
李惠平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急诊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作用效果以及对预后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急诊处理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采用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急诊护理干预,对比评价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为(91.23±2.32)分,优于对照组的(74.4±6.63)分,两组预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广大临床积极借鉴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107.0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况十分凶险,易出现休克或昏迷状态[1],需格外把握好急诊抢救的时间及方法,及时对患者进行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地保障其生命安全及预后质量。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急诊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比评价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效果,具体如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急诊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具体观察评价的指标有危险脱离率、并发症出现率、生存质量评分。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利用本院自制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进行统计,总分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则表明其预后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我院急诊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急诊处理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研究组男12例,女9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7.54±4.62)岁;对照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6 ̄70岁,平均年龄(57.47±4.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而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急诊护理干预,对比评价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从而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效果。研究组采用的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有:①病情评估:患者入诊后,立即了解其病情发展的程度及病症表现情况,紧急观察患者有无意识、语言、呼吸、肢体活动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并结合患者身体状态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配合开展相应的急诊护理干预;②体位调整:指导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体位,尽可能避免移动或碰撞患者,保证患者的头部抬高15°~30°[2],并通过放置冰枕、冰袋来预防其病情的加重;③病情干预:建立完善监测系统,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控制患者的血压,及时清理口鼻腔内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吸氧、气管插管等,并根据病情的变化特点,对症使用药物干预,尤其要精心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肢体的活动状态,以预防及控制病情的发展;④对症干预:针对给予补液、脱水、降低颅内压、消除颅内血肿等处理,注意应确定患者的病况后进行止血及抗凝处理,另对躁动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3]。
2 结 果
2.1 危险脱离率
经急诊护理干预3~7天后,研究组患者成功脱离危险的比率为85.71%(1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14/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急诊护理干预8~14天后,研究组患者成功脱离危险的比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17/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出现率
在急诊护理干预期间,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9.52%,即1例脑疝)显著低于对照组(23.81%,即2例呼吸道阻塞、3例脑疝、4例脑水肿),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生存质量评分
研究组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为(91.23±2.32)分,优于对照组的(74.4±6.63)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高血压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颅内小动脉破裂出血,起病十分急骤,绝大多数患者的病况都极为凶险,其临床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是一种后果极为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极高的和死亡率。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抢救中,急诊护理干预工作必不可少,其为成功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大的可能及更多的时间,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并使预后生存质量更高。
(下转第110页)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110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8 年 9月 C 第 6 卷第 27期Sep. C 2018 Vol. 6 No. 2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状况对比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tP
n100100
焦虑水平
预约时59.63±6.8158.92±5.971.46670.0715
实验组及对照组在检查预约及检查前30 min时分别进行焦虑调查及测心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检查预约时,焦虑水平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查前30 min时,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心率(次/min)
检查30 min前51.52±6.1246.53±5.4711.3732<0.0001
预约时112.32±6.57111.84±5.791.02540.1528
检查30 min前116.74±2.46102.28±1.9686.0070<0.0001
2.2 两组患者检查成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96例患者1次检查成功,成功率为96%,对照组患者87例患者1次检查成功,成功率为87%,实验组患者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x
2
n100100
1次检查成功
8796
1次检查成功率
96.087.05.20370.022
P
3 讨 论
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纤维支气管镜会刺激患者气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应激性症状例如咳嗽、疼痛等,严重者可引起气管痉挛等严重并发症,更有甚者会引起患者死亡[2]。究其根本,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检查方式较容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恐慌、惧怕心理,这些心理因素的产生则会影响镜检效果,并且会增加患者术中镜检并发症的发生,例如检查后出现呛咳、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甚至由于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影响而导致检查不能进行或完成[3]。因此,目前提出在操作前后有必要对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应用一定的心理干预手段提高患者对于该项检查的接受及患者心理应对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慌心理,以促进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检查及治疗[4]。其虽然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但因其有创性及操作方式不能被患者很好的接受,
从而引起多种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患者焦虑、恐慌从而降低检查成功率及增加检查后并发症发生率。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后,护理人员作为直接并全程接触患者的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的态度对患者检查心理、精神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检查前后,护理人员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水平,使得患者检查成功率升高及检查后并发症减少。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预约检查时焦虑水平为(58.92±5.97),心率为(111.84±5.79)次/min,与对照组患者无差异,在护理人员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水平及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1次检查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水平及提高检查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2] [3] [4]
马苗苗,葛淑华.认知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减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焦虑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5,(33):216-216,217.
邝巧明.纤维支气管镜代胸腔镜微创手术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61.
冯秀琴.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J].心理医生,2017,(33):236-237.
杨 利,刘海燕,孙启玉.心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4):3153-3155.
本文编辑:刘欣悦
(上接第107页)
综上可知,急诊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质量,若进一步采用系统性急性护理干预,则更能够有效提高此病患者成功脱离危险的机率,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对改善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2]
刘桂欣.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的影响[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6,2(3):186-189.
王梅林.急诊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8):23.
本文编辑:刘欣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