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老龄化地区社区养老设施现状及规划策略 口 奚雪松,王雪梅,王凤娇,宇 啸 [摘要]新世纪以来,国家和北京市陆续出台的与人IZl老龄化相关的文件均明确了以社区为主导的养老模式。因此, 摸清城市社区养老设施现状与老年人需求的规律,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战略迫在眉睫。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通 过对三个典型片区的调研发现,目前高老龄化地区养老设施普遍存在设施类型与数量短缺、配建规模偏低、功能不全、供 网技术实现养老设施智能化的四大规划战略。 需不平衡等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体系、调整社区养老设施配套标准、优化社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和应用物联 [关键词]城市高老龄化地区;社区养老设施;供需现状;规划策略 [文章编号]1006-0022(2013)01-0054-06[中图分类号]TU984.14[文献标识硼B Senior Community Facilities Status And Planning Strategies/Xi Xuesong,Wang Xuemei,Wang Fengjiao, Yu Xiao 哦h删In the new century.the national govemment has issued a number of policies and documents stating community dominated retirement life services.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a survey on senior ommunicy tlife servies cand senior people’s life arce needs.The service provision system,improving servie cprovision standards,improving spatial layout,and using intemet based intelligent services. paper studies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s retirement services and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four planning strategies:integrating 咖 Senior people onccentrated area,Retirement facilities,Demand and supply status quo,Planning ̄rategies 1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 提高的过程。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 市已步入高老龄化城市行列,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 老龄化程度较高且增长速度较快,且空巢化、高龄化并 行,失能失智老人增多。2010年纯老年家庭人口约为 43.6万,占老年人口的18.6%。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 口占总人口的1O%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 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均称为老年型人口国家 或地区。如果老年人口比例超出这个指标的3%~5%, 就是“高老龄化”[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 口为1 257.8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35万 口达到34.8万,占老年人口的14.8%;预计2020年 高龄老人将达到6O万,2050年将突破100万。不能完 全自理的老人已占老年人口的14%,其中近一半为失 能失智老人[ 。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了劳动力供给的 数量和年龄结构,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更为沉重的支 (比上年增加8.4万),占总人口的18.7%,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12.7%)。在1990年~2010年的20年间, 付压力,并将引起社会养老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 ,这 将成为北京建设宜居城市、世界城市的巨大挑战。相 北京市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O.6%,高于3.3%的总 人口增长率。据预测,202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达到 350万一400万,约占总人口的20%;2050年老年人口 将超过650万,占总人口的3O%。以上数据表明,北京 [基金项目]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资助项目 关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设施的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 以下方面:①设施数量较为短缺[4 ;②设施配建规模普 遍偏低,难以达到配套标准要求[ 6 ;③尚未实现功能 分类,护理型养老机构偏少,护理人员配比不足[7-8 ; [作者简介]奚雪松,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王雪梅,博士,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朝阳分局党组、。 王凤娇,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字啸,注册规划师,美国汉通设计集团规划所所长。 54规划师口LRnn£ s ④设施入住率低,配置不足与资源闲置 并存Eg];⑤城市内部的设施空间分布欠 合理[10—1 。 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 以5'1、的常营片区是北京市朝阳区老龄化 程度最高且最为集中的三个片区(图1)。 从时间发展序列上看,团结湖及其周边 街道大部分居住建筑于2O世纪80年代 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这一系列举措 为北京市社区养老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了 重要的支持。 以社区为主导的养老模式新趋向为 解决日益严峻的老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但目前对城市社区的老年人现状结构与 发展趋势、各种养老设施的建设现状问 为应对这一问题,新世纪以来国家 和北京市陆续出台了相关与规划。在 国家层面,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 以前建成,是北京市较早建成使用的居 住社区;望京片区大部分居住区于20世 纪9O年代末开始建设,是北京市开发最 意见 (国办发E2006:]6号)指出,人13老 龄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 早的综合性大型社区;常营片区大部分 社区均为2000年以后始建,是目前北京 重要国情之一。积极扶持和大力发展养 老服务业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 题与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养老设施规划 的依据、建设标准等城市社区养老设施 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规划体系等的探索 还比较缺乏,难以有效地解决当前的问 题。因此,摸清社区养老设施现状与老年 人需求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且 市面积最大的保障房社区及老年公租房 社区。因此,本文选择这三个典型片区 展开社区养老设施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基本保障措施,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 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12]。发 展养老服务业要按照引导、扶 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 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 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 系。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了“老年医疗卫生保健”“老年家庭 建设”“老年服务”“老年人生活环境”等 11项主要老龄任务[13]。北京市各级  ̄lSl'3积极响应了国家号召,近几年陆续 发布了 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 实施性强的规划策略迫在眉睫。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为对象展开研 究,下辖的43个街道和乡镇从地域E涵盖 了从城市中心地区到城市边缘地区的各 类地区。从2010年底的人口数据看,北 京市朝阳区户籍总人口为188.6万,其中,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1万,占户籍总 人口的21.74%;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30.6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6.24%。由 意见 (京民福发E2oo8-}543号)、 北京 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等 系列文件,明确建立集中照料服 务与社区居家服务互为补充的养老服务 此可见,北京市朝阳区已经成为高老龄 化地区。 从空间位置上看,地处城市中心地 体系[¨_]5 ;实施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 务(“九养”)办法。此外,北京市还提出了 “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到2012年, 9O%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 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购 区、三环与四环之间的团结湖及周边街 道,地处城市副中心地区、四环与五环之 间的望京片区,地处城市边缘地区、五环 图1朝阳区6O岁以上社区常住老龄人口密度图 表1研究区域医疗设施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研数据整理 2 01 3年第1期第2 0卷55 (站)均有数量不足和建设规模不达标的 情况,城市副中心地区和城市边缘地区 (1)医疗设施。社区医疗设施主要由 究区域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看,三个片区 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团结湖及其周边街 的数量缺失率相对于城市中心地区更高; 从配建内容看,很多老年人活动中心 (站)的功能都较为单一,多以活动室为 主体,缺少阅览、保健和室外活动场地 等功能(表2)。 (3)教育设施。社区老年人教育设施 道虽然设置有托老所和养老(助残)餐桌, 但数量不足,日均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日 街道级的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级的卫生 服务站组成。从研究区域内社区医疗设 益增长的需求;望京片区有养老(助残)餐 桌,但也存在数量不足、日均服务能力远 施的建设现状看,三个片区中均有卫生 服务中心(站)数量不足和建设规模不达 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并且托老 标的情况(表1)。在已有的医疗设施中, 除望京片区的个别社区外,其他社区中 医疗设施的人员配置基本达到规范指标 要求。Il设施配套功能上看,三个片区中 绝大多数社区医疗设施中都以治疗常规 病症的部门为主体,缺少专门针对老年 病的部门设置。 (2)文体设施。社区老年人文体设施 所均严重缺失;常营片区养老(助残)餐桌 及托老所均严重缺失(表4)。 主要包括老年大学及老年。从研究 区域教育设施建设情况看,除团结湖及周 边街道有一所老年大学外,其余片区均缺 乏针对老年人群的教育设施(表3)。 (4)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主 要包括社区托老所、养老(助残)餐桌。托 老所是提供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 社区养老服务场所,以生活照料为主,可 分日托和全托两种。养老(助残)餐桌主 要依托有关部门补助,为老年人(残 疾人)提供午餐、晚餐及送餐服务。从研 (1)医疗保健类设施需求。随着医疗 卫生水平及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 断提高,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服 务需求非常迫切。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必要专门针对 主要包括街道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社 区级的老年人活动站及室外的设施活动 场。从研究区域内老年活动中心(站)建 设情况看,三个片区的老年活动中心 老年人易患病的情况开设老年门诊,他 们希望获得的服务包括老年人基础医疗 表2研究区域文体设施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研数据整理 56 ̄pbRnnEas 表4研究区域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课题组调研数据整理 暂 锄 _ ;盛 -需要 ■■■■●嘲 0不太需要 不需要 代 ■■■■■●目 50 1oD O0 图2老年人希望设置的文化教育设施 图3老年人很少使用文化教育设施的原因 图4不同家庭结构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服务的 需求情况 服务、上门就诊服务、老年人病后康复 服务、心理测试及咨询服务、临终关怀 服务等。 (2)文化教育类设施需求。户外活动 的老年人中有82%的老年人需要生活照 料服务。由此可见,无论在何种生活自理 人进行健康检查等;文体设施包括老年 活动中心(站)及室外活动场地,提供康 状况下,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都比较 大(图5)。 体养生、讲座报告、图书阅览和棋牌娱 乐等多样化的功能设施;在教育设施方 面,可开设老年大学和老年,为 老年人提供学习与教育机会,实现“老 有所教”的工作目标:服务设施涵盖托 场地、体育健身场馆、老年餐桌、老年大 学和图书馆是老年人文化教育需求中最 对于社区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老 年人的需求按比例排列分别是日常维修、 受关注的对象(图2)。得不到需要的服 务、距离太远不方便、设施环境太差和知 晓程度不高是造成老年人不满意文化教 育类设施现状的主要原因(图3)。 紧急求助服务、健康护理服务、洗衣打扫 卫生服务、送餐做饭服务、帮助采购生活 必需品服务及聊天服务等(图6)。 一一 老所和养老(助残)餐桌等内容,为老年 人提供家政和送餐等服务。 5.2调整社区养老设施配套标准 现状设施的配建规模评价主要以住 (3)生活照料类设施需求。在针对不 同家庭结构的老年人调查中发现,无论 是独居户、夫妻户、两代居户还是三代居 5。1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体系 构建以医疗、文体、教育和服务四类 社区养老设施为基础的完善的设施体 系,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 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 城镇养老设施 规划规范 (GB50437—2007)为依据, 户,需要生活照料服务的老年人都占了 5O%~67%的比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 缺少养老(助残)餐桌等设施的标准以及 老年大学和老年等设施的配套标 准。在针对三个片区的调查中发现,很 多与老年人医疗、文体、教育和服务活 动相关的设施功能之所以没有在实际建 因在于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不愿意 加重子女的生活负担等(图4)。 在针对不同生活自理状况的老年人 调查中发现,在能自理的老年人中有51% 的老年人表示需要生活照料服务;在能够 基本自理的老年人中有76%的老年人表 示需要生活照料服务;在大部分不能自理 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 总体目标(图7)。医疗设施主要由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构成, 囊括的老年专科、老年住院部及设 立家庭病床等功能设施,并建立与居住 区内老年居民的定向联系,定期对老年 设中加以落实的原因正是配套标准的缺 失。因此,建议根据已建立的基于“持 续照顾”的养老设施类型体系,对现有 2 01 3年第1期第2 9卷57 送餐、做饭等 洗衣、打扫卫生 都能自理 帮助采购生活必需品 -需要 基本自理 -不太需要 ・不需要 有人来陪聊天 健康护理服务 蟹急救助服务 日常维修 六 个 老 有 大部分’ 不能自理 ... ————————.. ——一——图5不同生活自理状况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情况 表5社区养老设施规范修正建议 虽 50 ’00% 15O% 一 图6老年人对生活照料服务项目的需求情况 图7社区养老设施体系框架图 注:表中▲为应配建,△为宜配建;资料来源于婷 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一5043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一50180)、 E京市居住公A-N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和《【老 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规范进行修正调整,为未来控制性规划 的强制性或指导性要求增加合理的配建 标准(表5)。 5.4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社区养老设施 智能化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 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 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 络[16]。在社区服务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指 的是通过将电话、传真和计算机网络等 间的紧密联系,形成集社区老年人基本 信息、社区养老设施信息及联通设施等 子系统于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管 理智能系统。届时老年人只要在家里通 过手机或是互联网的求助专线,就可以 接通社区养老设施的管理系统,系统将 显示出老年人所在的具体位置、身体状 况和需求等基本信息,并根据老年人发 5.3优化社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 医疗、文体、教育和服务四类养老 设施按街道级(居住区级)和社区级(小 区级)两个层级进行集中布置。居住区 多种信息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通过“一 站式”的信息服务平台,使社区居民、组 织都能够享受到物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 和实惠,可以高效、快捷地传递和处理社 区服务供需关系信息及业务[17]。 级养老设施主要根据人口规模设置,按 1O分钟~20分钟的中长距离步行时间, 以1 00O m为服务半径进行布局。小区 出的需求信号,对应地为老年人提供医 疗救助、社区文体教育活动及生活照料 等服务。同时,通过电视网和互联网发 布、更新各类养老设施的基本信息和最 级养老设施主要结合老年人平均每分钟 步行50 m~60 m的行为规律,以500 m 为服务半径进行布局,形成层级有序、 建立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以电 话网、电视网和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 为纽带,构建社区老年人需求与医疗、 文体、教育、服务四类社区养老设施之 新动态,使老年人能够及时地掌握相关 服务信息和,从而可方便、快捷地 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应用物联网技术使 科学合理的三种布局模式,将设施布置 在步行1O分钟的范围之内(图8)。 各类养老设施高效地提供相应的服务, 58规划师PLRnFIER5 [2]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北京市2010年老年人 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11. [3]林宝,张妍.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 及应对策略 ].社会工作,2010,(9):27—30. [4]谢钧,谭琳.城市社会养老机构如何适应 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天津市社会养老机构 及入住老人的调查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 I厂—厂] 医2000,(9):66-69. 卜 开设施I文体设施I [5]梁鸿,程远,于娟,等.养老机构发展 主要问题及公共福利建议——浦东新区案 I教育设琏I服务设施l 例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柢2003,(1):63-66. [6]李民等,辛培彦.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现 状调查及管理对策臼].北京物价,2003,(2): 16-19. [7]何文炯,杨翠迎,刘晓婷.优化配置加快发展 ——浙江省机构养老资源配置状况调查分析 [J].当代社科视野,2008,(1):30-33. [8]陈雪萍,许图8社区养老设施布置分析图 虹,王先益,等.浙江省养老机 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与对策[J].健康研究, 2OlO,(1):35—38。 [9]孙树菡,葛英.我国社会养老机构发展探讨 [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4):28—31. [10]陈子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研究[D].中 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1]王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州市社区老年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D].中山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8. [1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 养老服务业的意见[R].2006.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R].2011. [14]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 的意见[R].2008. 图9社区养老智能化模式图 [15]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 业发展规划[R].2011. 116]刘云浩.物联网导论IN].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以此全面地实现社区养老设施的智能 化(图9)。 远远大于设施供给。 (2)本文提出了构建以医疗、文体、 [17]岳闽。信息技术对社区服务质量的影响研 究——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例ID].上海交通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教育和服务四类社区养老设施为基础的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城镇老年人设施规 ⑥结语 (1)如何通过社区养老的方式解决日 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城市规划领 完善的设施体系、调整社区养老设施配 套标准、优化社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和 划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19]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养老(助残)餐桌、托 老(残)所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IS]. 2011. 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养老设施智能化四 大规划战略,并在具体的空间策略上加 域的全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朝阳 区3个典型片区62个社区的调研,发现 目前普遍存在设施类型与数量短缺、配 建规模偏低及功能不全等问题。通过对 665位老年人的调查问卷,发现老年人在 设施的类型、功能、可达性、环境条件和 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从整 体上看,目前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养老设 以落实。让未来96%的老年人能够有效 地通过社区服务设施的方式解决其养老 问题,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 [2O]刘云浩.物联网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1]岳闽.信息技术对社区服务质量的影响研 究——以嘉兴市南湖区为例[D].上海交通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的总体目标。n [收稿日期]201 2—11—06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口司经济社会事务部.老龄问题国际 行动计划[R].1982. 施呈现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设施需求 2 0i 3年笫i期第2 g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