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来源:爱go旅游网
《江西畜牧兽医杂&}2009年第2期 ・畜牧生产・ 文章编号:1004—2342(2009)02~0018—02 中图分类号:¥81-05 文献标识码:B I 辫穗爨鞲熬藏瓣瓣素势耩麓辩繁 薛文佐,王昭海,罗士仙 (泰和县畜牧兽医局,江西泰和 343700) 近年来,养猪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 注意场址的选择,大多在公路两旁或村庄内搭建临 途径,许多农民因此走上了富裕之路。但是,也有不 时猪舍,有的甚至在自家院内利用破旧的房屋养 少农民辛辛苦苦养了几年猪,经济效益很差甚至亏 猪。猪舍建筑结构与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保温隔 损。笔者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对其产生的原因 热性能差,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粪污随地排放.加 及对策作一简述,供同仁参考。 上清扫不及时,不仅不能为生猪生长提供舒适的生 1影响养猪效益的因素 活环境,而且夏天容易引起中暑.冬天易诱发感冒 1.1品种不对路.商品猪品质差 和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无法充分发挥其生产潜 种猪的优劣是决定养猪效益高低的基本条件 力,导致生猪生产周期过长,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 之一。要取得最佳效益,必须有优良的品种做保证, 的浪费。 而目前农村地方杂种猪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三元杂 1.3传统养猪观念严重,市场风险意识差 交猪所占比例并不高。虽然有些养户走自繁自养之 有的养户喜欢把猪养到春节前出售.集中上 路,但近亲繁殖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在选购仔猪时 市,供大于求,势必引起肉价回落,减少收益;有的 只求价格便宜,不问品种优劣,导致猪生长缓慢、瘦 养户喜欢喂养超大猪,把猪饲养到140kg以上才出 肉率低、饲料报酬差、售价不高。 售,这些猪后期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不仅浪费了 1.2猪场选址不科学,生产力低下 人工和饲料,而且一旦遇到突发疾病,损失惨重;有 由于近年来生猪市场行情一直看好,一些小规 的养户根本没有风险意识,看到仔猪贵便盲目发展 模的生猪养户也随之不断增多.而大部分养户又不 母猪,看到市场肉价上涨便盲目扩大商品猪生产规 染不发病的情况,且发病后其临床症状与猪的高热 breeding and raising farms[J].Bed Munch Tierarztl Wochen. 病相似,如猪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猪瘟等。因此. schr,2005,118(9 ̄10):399-403. 在临床上要正确诊断该病,并注意与其他高热病的 【10]Venturini M C,Bacigalupe D,Venturini L,et a1.Sero. prevalence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SOWS from slau【ghterhouses 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而影响诊断和治疗。 and in pigs from an indoor and an outdoor farm in Argentina 参考文献: [J】.Veterinary Parasitology,2004,l24(3~4):161—165. 【1】高健,于庆华,朱凤民,等.猪弓形体病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措 【1l】李宝良,李卓,汪俊韬,等.微量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弓 施[J】.南方养猪・猪场兽医,2006,(203):48~49. 形体IgG抗体[J】.q-华传染病杂志,1986,4(3):142 ̄143 【2】于恩庶.弓形体病学fM】.福建:福建科学出版社,1992,3~6. [12】赵仲堂,郝凤荣,古新民,等.酶连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血 [3】傅斌,赵玉强,杨宝金,等.山东省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研 清弓形体IgG IgM抗体的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5,8(3):205~207. 1989,27(2):36-38. 【4】杨廷忠,刘虎守,李占嵘,等.西宁地区猪弓形体病的血清学 【13】罗新萍,罗新华,黄美芳,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 调查及防治『J1.中兽医学杂志,2004,(6):10~12. 凝试验检测猪弓形虫病的比较『J1.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15 【5】冼琼珍,蔡明福,王淑敏,等.猪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调查【J1 .(1):59-61.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11):103—104. [14】向选东,段少君,欧阳颗.血液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调 【6]江涛,何会时,赵年彪,等.湖北省部分猪场弓形虫感染的血 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1):55~56. 清学调查『J].湖北畜牧兽医,2007,(6):10~12. 【15】罗新华,黄美芳,程道新,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 【7】谭其军,李艳,聂奎,等.重庆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 凝试验检测猪弓形虫病的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15 查【J】.动物医学进展,2008,29(7):109~110,1l5. (1):59 ̄61. f8】汤海平,陈祝茗,许中山.闽南地区猪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调 [1 6]马悦,刘辉.研究生免疫教程 .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68. 查与分析fJ].福建畜牧兽医,2005,27(6):14. [171杨廷忠,刘虎守,李占嵘,等.地区猪弓形体病的血清学调 【9]Schulzig H S,Fehlhaber K.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sero— 查及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04,(06):14-16. prevalence of Toxoplasma gondiiinfectionin folit German pig (收稿日期:2009—01—15) .】8.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OO9年第2期 模.把握不了养猪业发展的市场规律,结果形成“多 养多赔、少养少赔、不养不赔”的恶性循环。 1.4免疫程序不科学,疫病防控意识淡薄 预防接种是确保猪只健康生长的首要措施,而 有些饲养了母猪的养户不按科学的免疫程序对仔 猪进行免疫接种,认为仔猪过早打预防针会影响其 生长,通常要饲养到两个多月、体重达20kg以上出 售时由防疫员当场打猪瘟疫苗,表面上看仔猪健康 买者放心,其实这些仔猪一旦因应激将导致其免疫 力差,最容易患病。 消毒灭源也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而有些养户却忽视了消毒灭源工作,认为消毒没有 多大作用.抱有侥幸过关心理,猪舍很少消毒,猪舍 进出El也不设置消毒池,加上潮湿、卫生条件差,人 员进出频繁,遇到环境突变,时常诱发疫病,有的养 户即使对猪舍进行了消毒,但药物的配制浓度和使 用方法不当,也达不到应有的消毒灭源效果。 1.5种猪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性能差 在饲养方面主要表现为小农经济意识强,盲目 追求低成本,体现在随意减少13粮中鱼粉、预混料 等昂贵原料的添加量,或以霉变的饲料喂猪。在管理 上主要表现为种猪利用不当,种公猪配种过早,利 用过度,导致公猪早衰而被迫频繁淘汰;种母猪哺 乳期过长,导致母猪体质变差,断奶后发情延迟,有 的甚至导致不育;后备母猪配种过早,生长发育不 全.终身繁殖力降低。 2提高养猪效益的思路与对策 养猪业是一项科学性强、见效快但风险性较大 的农村致富产业,要提高养猪效益,必须转变观念, 依靠科学,强化管理。 2.1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品种优良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基本条件,所以, 种猪的选择应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种母猪应选留长 大二元杂交母猪,公猪应选用杜洛克。优良品种的 种猪产仔数多,其后代商品猪饲料利用率高、生长 速度快、瘦肉率高,可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有条件的 养户要坚持自繁自养。这样既可节省开支。又能有 效防控仔猪因应激而导致疫病的发生与传染。 2.2切实加强种猪的饲养管理 2.2.1确保种猪饲料营养均衡。饲养种猪应根据其生 理阶段不同,按标准供给全价饲料.保证日粮质量 安全,切勿饲喂掺假或霉变及刺激性强的饲料。 2.2.2合理利用种公猪。合理利用种公猪是提高母猪 受胎率和产仔数,保证猪场均衡高效生产的重要措 ・畜牧生产・ 施。因此,必须做到配种、营养和运动三者之间的平 衡与协调。其配种频率要因公猪年龄、体重而定,如 青年公猪一般每周配种1—2次,壮龄公猪一般每天 1~2次,连用3d中间要休息1 d,公母比例不超过1: 20.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对外配种,以免传播疾病;其 配种量要视膘情而定,保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每 天喂量以3 kg为宜,过肥者要加强运动,瘦弱者每 天要增加0.5 kg左右的饲料喂量,并适量补充鱼粉、 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元素等。 2.2-3加强母猪管理。母猪哺乳期不宜过长,在仔猪 早期补饲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其体重大小可 适当提前断奶.防止母猪过瘦而影响发情与受胎, 肥者限饲,瘦者加料。 2.3牢固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观念 一方面.要彻底改变“有病治病、无病不防”的 做法。要积极主动了解周围疫情,根据本场实际制 定并认真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切实做好口蹄疫、 猪瘟、丹毒、肺疫、副伤寒、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 和细小病毒等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尤其要做好猪 瘟的免疫接种工作。同时,提倡乳猪超前免疫。即新 生仔猪在未吃初乳前注射猪瘟疫苗,注射后24h再 喂给初乳,30~35日龄进行二次免疫。场内不能饲养 其他动物,不要到集市或其他专业户购买仔猪,对 购进的种猪要先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无病后方可 混群.种公猪和母猪每半年要接种1次猪瘟疫苗。 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消毒灭源工作。要建立健全 动物防疫卫生制度,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定期驱 虫灭鼠,消灭蚊蝇,猪舍进出口要设置消毒池,安设 消毒警示牌。同时,要正确使用消毒药品,最好要选 购2~3种消毒药物交替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 2.4改变传统养猪方法,发展生态养猪模式 养猪业是一个高污染行业.随着人们对环保意 识的不断增强.养猪业排泄物中的有害成份如重金 属、兽药、消毒药等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及病原体引 起的公共卫生问题正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必须改 变传统的庭院式养猪法,选择具有天然生物防疫屏 障的山塘、水库边或远离交通要道、村庄、学校,土 质透气透水性好的向阳地带建设猪场,猪舍要东西 走向坐北朝南,确保猪舍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在发 展模式上要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相结合,发展 “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渔”生态养猪模式。这样,不仅 有利于生猪疫病的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保护 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资源,提高养猪生 产效益。 (收稿日期:2009—02—20)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