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文学考研基础知识

古代文学考研基础知识

来源:爱go旅游网
古代文学(一、二)

(这部分是借别人的,欢迎大家补充) ★★★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一.《诗经》★★★★

1.编定和体制(风雅颂,305篇)

2.内容和艺术特点(赋比兴手法,四言为主)

3.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抒情、风雅精神、比兴手法)

二.《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

1.《左传》的叙事特征和记言文字(儒家、编年史) 2.《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纵横家) 3、《国语》的文学成就(儒家、记言) 4.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三.《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论语》和《老子》 2.《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3.《庄子》哲学的诗意表现 4.《荀子》《韩非子》

四.屈原与楚辞★★★★★ 1.楚辞的含义和编撰

2。《离骚》:美政思想,香草美人意象,骚体 3.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 4.楚辞的流变、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一。 秦及西汉散文、辞赋 1。 秦代文学《吕氏春秋》

2. 贾谊的政论文、贾谊赋 3、司马相如和西汉辞赋 三.司马迁和《史记》★★★ 1.叙事艺术、人物刻画、风格特征 2.地位和影响

四.两汉乐府诗:展现的艺术画面.叙述手法 五.东汉辞赋 1.京都赋的崛起

2.抒情赋的勃兴:纪行赋,述志赋 六.《汉书》:与《史记》的比较 七.东汉文人诗

1.班固、张衡、秦嘉诗歌 2、《古诗十九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绪论: 1、魏晋风流 ★★

2.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 3.乱世文学共同形成的主题 4、文学家族

二.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1、曹操、曹植、王粲、刘桢及蔡琰

2、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3、阮籍、嵇康及正始诗歌★ 三、两晋诗坛

1、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繁缛)★ 2、左思与刘琨,郭璞的游仙诗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山水诗兴起

四、陶渊明★★★

1、陶渊明的思想性格 崇尚自然

2、陶诗题材的分类(田园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3、陶诗艺术及其渊源(自然、平淡)

五、南北朝民歌:《西洲曲》、《刺勒歌》、《木兰辞》 六、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1、谢灵运与山水诗(摹象、写实) 2、鲍照及其创新

七、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1、沈约、谢眺与永明体(讲究声律和对偶) 2、宫体诗(重要名解)

八、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前后期诗文的不同 九、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怪、志人小说 2、刘义庆《世说新语》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一.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1.初唐诗坛:四杰

2.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复归风雅;《感遇》) 3.张若虚与盛唐兴象《春江花月夜》 二.盛唐的诗人群体★★

1.王维和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2.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3.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三.李白★★★★★

1、乐府和歌行(拟古,抒情,豪迈飘逸) 2、绝句(境界清新,飘逸潇洒)

3、艺术个性和影响(主观色彩,想象奇特,壮美意象,明丽色调) 四.杜甫★★★

1.诗史性质 三吏 三别 2.律诗及其艺术风格 五、大历诗风★★★ 1、大历诗歌冷寞寂寞情调 2、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3、顾况和李益

六、韩孟诗派与刘柳等诗人★★

1、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雄奇怪异) 2、韩孟诗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 3、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七、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1、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 《新乐府》 2、感伤诗:《长恨歌》 《琵琶行》 3、白居易的闲适诗 八、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1、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文以明道,创新) 2、韩柳成就的艺术成就 九、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1、唐传奇(兴起到末期几个阶段,代表作品) 2、俗讲与变文(名词解释) 十、晚唐诗歌

1、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2、苦呤诗人(贾岛、姚合) 3、爱情题材与艳体诗风(温庭筠) 十一、李商隐★

1、李商隐的诗歌内容(政治诗,咏史诗,咏物诗,爱情诗) 2、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脱(用典、意象、表现心灵)

3、凄艳浑融的风格 4、李诗的贡献

十二、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

1、词的兴起(在唐五代被成为曲子或曲子词) 2、温庭筠和其他花间词人 《花间集》 3、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古代文学(三、四) ★★第五编 宋代文学

一、宋初文学(重要诗派)★★★ 1、白体诗人与王禹城 2、晚唐体诗人 3、西昆体的盛衰

二.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1.对五代词风的因革(晏殊、欧阳修) 2.开拓词境的尝试(张先、王安石) 3.柳永词的新变

三.欧阳修及其其影响下的诗文创造 1.欧阳修的散文辞赋 2.欧,梅,苏的诗歌

四.苏轼★★

1、古文,辞赋,四六, 2、诗:清雄的风格

3、词:以诗为词 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4、意义和影响

五.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1.黄庭坚,陈师道的诗歌

2.江西诗派的形成,演变 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活法说

六.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1.黄庭坚和晏几道,秦观,贺铸 2.周邦彦(清真词 ),与柳永词区别

七.南渡前后词风的转变 1.李清照的词论: 别是一家 2.朱敦儒,张元干等词人 3.李纲,岳飞等词人

八、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1、陆游诗歌的特点和成就 2、杨万里和范成大 诚斋体

九.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1、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社会忧患意识) 2、辛词的艺术成就(意象的转换,以文为词,风格多样) 3、辛派词人:先驱张孝祥,中坚陆游 十、姜燮,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十一、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1.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注意解释) 2.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第六编 元代文学 一、绪论

1.代戏剧的两种类型(杂剧、南戏) 2.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自然、显畅)

二.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1.说话艺术,小说话本,讲史话本,说经话本 2.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三.关汉卿

1.《单刀会》《西蜀梦》《救风尘》 2.《窦娥冤》与关汉卿的悲剧剧作 3.其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

四.王实甫的《西厢记》 1.作者及其莺莺故事的创新 2.戏剧冲突

3.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五.白朴和马致远(元剧四大家) 六.北方,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

七.南戏的兴起和《琵琶记》 悲剧意蕴,艺术成就,四大南戏

★★第七编 明代文学 一.绪论: 1.小说艺术的发展 2.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二、《三国演义》和历史演义的繁荣 1.在理想和迷惘中重塑历史 2.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历史画面

三.《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 1.奸逼民反和替天行道

2.用白话塑造传奇英雄的群像

四.明代前期的诗文★★ 1、明初诗歌和散文 2.台阁体(二杨) 3、茶陵派(李东阳)

3.明代的八股制义文(归有光、茅坤)

五.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 1.李梦阳和前七子的文学复古 2.王世贞和后七子的文学复古 3.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和影响 4.归有光和唐宋派

六.明代杂剧的演变 1.宫庭派,杂剧转型

2.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四声猿》

七.汤显祖

1.至情论的主要表现

2.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戏剧冲突,风格) 3.“临川四梦”中的其他三部戏

八.《西游记》和其他神怪小说 1.富有人生哲理的游戏之作 2.神幻世界的奇幻美和诙谐性

九.《金瓶梅》和世俗小说的勃兴 1.封建末世的世俗人情画 悲剧意义

2.白话长篇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十、“三言”“二拍”和明代短篇小说 1.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2.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3.“无奇之所以为奇”

十一、晚明诗文★★★ 1。李贽的\"童心说” 2.袁宏道和公安派 性灵说 3.钟惺、谭元春和竞陵派

★★★第八编 清代文学 一。清初诗文的繁荣和词学的复兴 1。遗民诗人 王夫之等 2.钱谦益和虞山诗派 ★ 3.吴伟业和“梅村体\"★ 4。词的中兴和纳兰兴德 6.王士祯 神韵说 ★

二。清初戏曲和《长生殿》《桃花扇》

三.《聊斋志异》

1。狐鬼世界的重建和内涵 2.文言短篇的艺术创新

四。《儒林外史》 1。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 2。理想文士的探求

★ 3。叙事艺术

五。《红楼梦》★★★

1。贾宝玉和《红楼梦》的悲剧世界 2.《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3.叙事艺术

六.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 1.流派纷呈的诗坛和袁枚“性灵说” 2.桐城派和其他散文(方苞等) 3.浙派词和常州词派(周济、张惠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