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 灯-9照明 第32卷第3期 表面上而不被反射时,就会射人材料内部,若将棱镜 薄膜作成圆柱空心管,沿管道轴线方向入射的光线 就可通过导光管断面进入,并经多次反射后到达管 道的另一端。这种导光管具有优良的亮度均匀性, 但由于工艺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很难制作大尺度 的棱镜导光管,从而难以解决大面积照明区域的光 通量传播H 。 00o 图2棱镜导光管 2.3定日镜 定日镜是一种跟踪太阳并将阳光反射汇聚到固 定位置的聚光装置。定日镜种类虽多,但大致可分 为采用双轴跟踪方式的传统定日镜和采用单轴跟踪 方式的极轴式定日镜 】。前者分别利用与地球自转 轴平行的赤经轴和位于赤道平行平面内的赤纬轴相 互垂直旋转跟踪太阳,使太阳光始终照射在随两轴 旋转的平面镜上,并经其反射至光学汇聚系统,再通 过导光装置,传播到所需的照明场所。虽然,在跟踪 过程中镜面法线的方向在时刻变化,但反射光的方 向却不会改变。目前,工程中多采用极轴式定日镜 (见图3),这种定日镜只需单轴转动跟踪太阳时角, 由于太阳赤纬角的日变化量很小(约0.4。),只需定 期调整即可,它克服了传统定日镜跟踪装置结构复 杂,造价高的缺点,如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C/ME大 楼,就曾采用极轴式定日镜跟踪阳光,并成功地将其 导人室内空问深处和33.5 m深处的地下大厦。该 工程采用了1O个定日镜和一套光导系统,每面定日 镜约有面积为1.5 In2的椭圆形太阳反射面,其反射 率可达80%,即使整个传递过程中损失掉75%的光 通量,每面定日镜亦能把3.3 In2的面积照亮到1076 lx,即每平方米定日镜反射光照明25 In2面积所产生 的照度比当时的办公室照度标准还高20% 】。 3 导光管照明系统应用于隧道内 的可行性分析 以某公路隧道为例,对其采用导光管照明系统 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该隧道的单行车道为东西走 向,纵断面为直线性,其出人口处地形狭窄,有山地 树林环绕,隧道总长3oo m,洞顶高7.0 m,左右人行 道均宽1.0 m,路面宽7.0 m,洞口立面见图4。 图3极轴式定日镜 图4某公路隧道入口立面图 整个隧道内共分为人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和出 口段4个照明区间。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 规范(JTJO26.1—1999)”中的人口段亮度计算式Ll : k・ (s);(k以双车道单向交通,车流量每小时≤ 7oo辆,车速为60 k h取值, 按洞外实际环境条 件查表取值),可求得Lll-为56 ed/m2,其余照明段的 亮度标准及各照明段长度均按规范要求查表或计算 取值,各区段的路面亮度总均匀度不得小于0.4,亮 度纵向均匀度不得小于0.5。图5为各区段照明指 标直方图。 3.1 入口和出口段的导光管照明设计思路及方法 由于人口和出口段距洞外最近,因此,它们具有 利用天然光照明的最佳条件。采用极轴式定日镜自 动跟踪直射日光,将定日镜反射后的日光经光学系 统汇聚后,再由有缝导光管传往隧道内的照明空间, 应是目前效率较高,相对经济的隧道天然采光方法。 由图5可知,出、人口段具有相对较高的照明标准, 因此,应按标准要求,以定日镜的反射效率及导光管 的利用系数为计算依据,根据隧道照明计算公式: E=N・ ・U・K・K /B・S(1)算得欲达到相应照度标 准所需的总光通量: =E;・B・S/N・U・K・K, (2) 由此确定定日镜及导光管的规格、数量、尺度及安装 方式等(本例中采用的导光管利用系数来源于某工 厂车间的导光管照明装置)。 ・ 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9月 灯-9照明 第32卷第3期 亮度(ed/m 60 50 40 3O 20 jO 2 m 65m 1 【Jm 60m 区段长度 图5各区段照明指标直方图 上面计算式中E一平均照度; 一来自于照明器 管体、管体旋转装置、出光口控制器等主要部件构 或定日镜的总光通量;U一车道上的直射光照明利用 成。日光汇聚箱内设有光学汇聚系统,灯箱内则可 系数;K一减光系数;N一按排列方式确定灯数(1或 安装大功率投光灯(灯具可特制),如高压钠灯或金 2);K。一因相互反射作用使照度上升的系数;B一车 卤灯,其光通量均可直接传往导光管。灯箱内的电 道宽度;s一车道长度; 一由相应的照度标准算得 光源照明设施应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当天然光照 各区段所需的照明总光通量。 度不足时,电光源照明系统便自动启动,使被照区域 如何在既能满足隧道照明标准的前提下,又可 始终保持合适的照度。以上面的计算结果为依据, 达到良好的照度均匀度,是保证照明质量的关键。 该入、出口段应分别选用三组和两组导光管,导光管 一般来说,在隧道照明中,其路面均匀度的优劣主 直径约45 cm,管体为全密封式(出光口装有透光玻 要取决于灯具的配光及安装方式,灯具间距过大,往 璃罩),可有效防止灰尘和空气氧化对管内反射膜的 往是降低均匀度的主要因素。而有缝导光管具有较 影响。入口段分别采用两侧和顶部安装方式,出口 长的连续光带,不仅避免了常规灯具所难以克服的 段仅采用两侧安装方式(见图4、图6和图7),入、出 间距影响,还可通过对导光管管体的旋转和改变出 口段的导光管单位长度分别以10 m和18 m为一段, 光缝的宽度来调整光通量的分布,使被照面达到良 其短管连接可采用法码盘或嵌入式,管内可用龙骨 好的照度均匀度。 结构或直接加接筘件,以保证光管成型并具有一定 入口和出口段的有缝导光管系统可由日光汇聚 的强度。 箱、灯箱(灯箱用于无直射阳光或夜间照明时需要)、 图6入口段有缝导光管平面布置示意图 54(1(】f) 图7 出口段有缝导光管平面布置示意图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9月 灯与照明 第32卷第3期 3.2过渡段和中间段导光管照明设计思路及方法 段的照明标准有所差异,因此,应以实际所需的总光 过渡段和中间段距洞口较远,天然光传输衰减 通量为依据,由光源功率、导光管数量及安装方式的 较大,难以满足隧道深处的照明要求,且过渡段和中 不同予以控制。鉴于此,本例中的过渡段和中间段 间段对亮度要求不高,故这两区域可完全采用人工 可分别采用两组和单组导光管照明系统(见图8、图 光源的导光管照明方式,即用大功率的高压钠灯或 9),并分别按两侧和吊顶方式安装。过渡段和中间 金卤灯作为导光管的光源。这种方式较常规照明灯 段的导光管长度各为16 m和20 m一段,其规格及利 具,不仅有利于照明质量的提高,更具有节能和降低 用系数与人口和出口段所选用的相同。 材料、安装及维护费用等优点。由于过渡段和中间 图8过渡段有缝导光管平面布置示意图 1 000 20000 20000 40 )()20000 20000 图9中间段有缝导光臂平面布置示忌图 上述可行性分析来源于国内外导光管照明的应 范要求,并以实际隧道为范例,以较强的可行性,阐 用实例,如我国天文界、能源研究部门和中科院建筑 明了导光管照明技术应用于隧道照明中的广阔前 物理研究所等部门,早在九十年代初就进行过“将日 景,以求为广大的照明科技工作者在隧道照明的节 光引人煤矿井下”的研究项目,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能研发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为我国的节能减 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也早已成功地应用导光管 排事业发挥力量。 间,正是这些应用成果为实现隧道内的天然光照明 。, 耄 参考文献:~ “ 奠定了基础。 [1]宁华,杨蔚然.导光管的应用与展[J].中国照明电器: 4 结论 [2]周200科0 (),3 2 道7~ 29照明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07,33(7), 导光管照明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在隧道照明中 20; 99 O0 的应用却有待于开发。尤其是在当今世界能源短 [。 ‘竺 隧道节能照明设计研究[ ]・灯与照明:200 缺,尤为重要。作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清洁环保的太 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显得 [4]三 明电器I,7时刚.导光管绿色照明探讨[J].中国照 :1998年第10期;16 1 阳能则是最好的能源,因此,如何在降低成本,提高 Es]魏秀东,卢振武,刘华.一种新型极轴跟踪式定日镜的 效益的前提下,将其利用于隧道照明中,应是我们的 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6第28卷第6期,573 575 重要研究内容。尽管导光管照明技术已有了一定的 [6]张青文.国内外地下空间天然采光概况[J].地下空间: 应用基础,但在隧道照明中,如何作到真正意义上的 1990年第3期;227—231 经济实用,却还需进行大量的工作。本文根据国内 E7]韩风,张启东,赵亿堂,等.建筑电器设计手册[M].北 外导光管照明技术的发展现状,导光管产品的技术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性能及工程应用实例,结合了隧道照明的特点及规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