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实践报告

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实践报告

来源:爱go旅游网
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实践

智障儿童由于脑部受损,因而运动、智力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运动康复作为康复治疗中一项重要内容,它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具体操作,改善智障儿童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医学领域中,运动康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被人们共认为是一种形而有效的康复方法。培智学校面对设备、资金的缺乏、专业人员的缺乏等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运动康复训练呢?多年来,我校致力于此方面的实践探讨,取得了一些经验。

康复的意思是恢复到原来的正常或良好状态,医学领域里,是指功能复原,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使之可能地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目标是消除或减轻患儿功能上的缺陷,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使残、病者能够充分参加社会生活。同其他公民一样,平等地分享社会和经济开展的成果。

一、训练内容

智障儿童由于脑部受损,无论运动,智力方面都受到影响。运动康复是康复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应用各种形式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具体操作,改善智障儿童残存的运动功能,抑制不正常的姿势反射,诱导正常的运动发育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它主要以医学科学和运动科学为根底,是医学和运动科学的结合。根据个体不同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制订运动训练方案。

〔一〕训练人数和训练时间

每次训练最多训练两名到三名学生。康复训练中复杂的动作需要老师的辅助,尤其是一些比拟危险而学生又不能完成的动作需要辅助的地方就更多。在康复训练中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做训练还要帮助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在康复训练中能够正常的训练。所以每次康复训练时学生人数不能过多,否那么训练会顾及不暇,训练效果也就不理想了。因而我的训练时间根据学校课程安排,主要集中在下午一、二节课,全部训练工程加在一起大概一百分钟左右〔两节课〕,在一节课结束时,给学生10分钟的休息时间〔让学生听音乐或自由活动〕,所以真正的训练时间是九十分钟。

〔二〕训练次数与动作方法

康复训练需要一定的运动量,训练的次数不够导致对正确动作产生不正确的记忆,也不能提高需要训练的肌力,训练效果到达不明显。训练的手法要依照学生的情况进行训练,不能够盲目的给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前必须给学生进行评估。动作的错误和训练的次数过多,学生容易引起训练的反作用和身心疲劳,并且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康复训练内容,形成恶性循环。

〔三〕家庭训练

每一次康复训练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只靠在学校的时间训练,训练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来辅助、指导孩子的训练。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总是不愿参与,或者是敷衍了事,形不成那种家校合力,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学生家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训练情况,说明学生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有退步,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2.热情、主动地指导家长坚持家庭康复训练

热情、主动地向家长说明,您的孩子现在的身体运动状况,在家里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哪些方面的训练,并且能够及时向家长传达最新的有关康复的知识及信息,帮助、指导家长能更好地开展家庭康复训练。

说到对学生的了解,没有哪个教师比学生的家长更了解他们了,父母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父母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更多的给家长发言、交流的时机。多与学生家长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特性,而且还能够吸收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珍贵经验。

二、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一〕对学生的根本情况和原始状态进行基线描述和评估 学生运动能力根底性评估表

姓名:许威 年龄:7岁 性别:男 医生诊断:脑瘫

障碍类别: 痉挛型 低张力型 徐动型 协调不良型 僵直型 混合型 现有能力:〔√ 〕翻身 〔 √ 〕坐 〔 √ 〕爬 〔 〕跪 〔 〕站 〔 〕行走 〔 〕蹲足 〔 〕跳

肌张力分布:〔正常〕头颈 〔正常〕躯干 〔正常〕上肢 〔低〕下肢 ; 力量:〔是 〕两侧是否对齐:是;〔〕强、〔〕弱:左侧,右侧

关节活动受限: 上肢:〔 〕肩关节 〔〕肘关节 〔〕手腕 各关节下肢:〔〕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各足趾关节

〔二〕制定方案

学生运动康复训练方案

姓名:许威 年龄:7岁 性别:男

该生属于低张力型脑瘫〔软瘫〕,在南京康复医疗机构康复过一段时间,主 具备了一定的坐、爬的能力,但是由于手臂力量很差,四点支撑比拟吃力。颈要 部比拟灵活,力量奇缺,尤其以下肢及腰部为甚,肌张力低,下肢关节无支撑,问 足内翻现象严重,经过一年的训练,腰部力量有所增强,足内翻现象有所缓解。题 暑期去南京进行了针灸治疗,由于属于软瘫,肌张力弱,故效果不明显,需要加大训练量。 训 练 计 划 1.腰部力量训练〔本学期〕 2.下肢力量训练〔本学期〕 3.爬行训练〔本学期〕 4.分腿训练〔本学期〕 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 9月:通过训练,能坚持分腿训练15分钟,爬行100米,仰卧起坐20次〔外力帮助〕,站姿训练10分钟,踏步器1阻力80次。 10月:通过训练,能坚持分腿训练20分钟,爬行通过本学期的训120米,仰卧起坐30次〔外力帮助〕,踏步器1阻力100练,使该生能够在原次。 有训练根底上有一定11月:通过训练,能坚持分腿训练20分钟,爬行的提高,特别是下肢 120米,仰卧起坐40次〔外力帮助〕,站姿训练8分钟力量能得到一定的提踏步器1阻力120次。 高,足内翻病症缓解,12月:通过训练,能坚持分腿训练20分钟,爬行保持正确的站姿到达130米,仰卧起坐40次〔外力帮助〕,站姿训练8分钟规定的时间。 踏步器1阻力150次。 1月:通过训练,能坚持分腿训练20分钟,爬行150米,仰卧起坐45次〔外力帮助〕,站姿训练10分钟,踏步器1阻力15次。 〔三〕训练过程 1.坚持每天按时锻炼

运动康复中,应该对每位学生每天训练工程进行记录,如下表:

第 周 一 二 三 四 五 第 周 一 二 三 四 五 仰卧起坐 臂力器 下蹲起立 爬行训练 走楼梯 坐姿矫正

2.做好每日学生的训练记录

对于来参加训练的学生,应认真、平等地对待,积极做好他们的机能训练记录。每训练一次,就应及时作好训练记录,没有参加训练的,应当写明原因,以便今后总结和更正确地观察训练效果。

3.及时对每个学生的训练情况作阶段性分析

在训练过程中,做到每星期一汇总,每月一训练小结,总结这一个月学生训练情况〔任务〕,并与先前的做一次比照,看是否有进步。如果这一训练工程对该学生帮助较为明显,那就说明这一工程对他有一定的效果,下半月继续加强该项康复训练;如果这一训练工程对该学生的帮助不大或者有退步,那就说明这一工程对他并不适宜,在日后的训练中我就会对训练工程进行适当的调节,再在下半月中对整改正的工程进行测评、筛选。

三、训练考前须知

1.教师、家长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与其建立比拟融洽的关系,特别是家长要多参与,鼓励学生刻苦训练。

2.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作为康复指导老师时刻注意训练学生的精神状况,尽量减少学生的反感情绪。精神状况好,适宜多训练一点;反之,我们可以适当减少训练的量。

3.在对学生康复训练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姿态的正确性,防止日后出现畸形现象。

4.家长应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其中,利用教师提供的方法抓好家庭训练,以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

四、训练反思

经过几年对学生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康复训练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康复训练的进程是漫长的过程,由于有些学生年龄较大了,错过最正确训练期,训练效果不一定很明显,可能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你想要到达的效果是不理想的或者是失败而告终的,千万不要灰心,哪怕有一点点进步都是成功的,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积极提高训练效率。康复者年龄越小,训练效果就越好。如训练时间有限,就应多投入时间在年龄比拟小的孩子身上。最后,多与家长联系,加强家校合作。为了更好地提高训练效果,应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与理解支持,鼓励家长与教师共同训练,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