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复习
梳理知识:一、货币(一)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1.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区分物品、劳动产品、商品 3.货币发展阶段: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交换----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的交换 (二)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1.货币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 2.区分货币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和其他职能 (三)纸币: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1.纸币发行量的确定: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3.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4.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四)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经济往来中的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 2.经济往来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3.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掌握汇率的计算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二、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影响,最终由其价值决定。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易出计算题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易出材料题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2)某种商品价格变化,与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化成正相关,与其互补品需求量的变化成负相关。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消费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居民当前收入、预期收入、人们的收入差距、物价总体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未来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就可能高;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就会降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完善收入分配,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2.消费类型 (1)按照消费方式: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优化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总家庭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与生活水品成反比。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具体分析 求异心理——考虑社会认可和代价 攀比心理——不健康 求实心理——理智 2.做理智的消费者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总量×平均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假如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00亿元,由于大量商品涌入该国,待售商品总量增加50%。为了保持该国商品平均价格水平的稳定,下列说法可行的是:①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应减少1 500亿元
②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货币的供应量应增加1 500亿元③如果货币的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的流通速度要提高50%④如果货币的供应量保持不变,货币的流通速度要降低50%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7年12月6日,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据此回答2~3题。2.西成高铁西安北至成都东全程二等座票价为263元。1月5日,在D1935次列车上,72岁的市民雷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回汉中宁强老家费时费钱,“没想到现在只花了127块钱、不到两小时就到了”!请问这里
的263元、127元分别是货币在履行_____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 ②贮藏手段 ③支付手段 ④流通手段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西(安)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西安至成都只需4小时便能到达。西成高铁的开通使西安到成都的航班受到很大影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下列图示最能反映的这种影响的是:
4.为了缓解大气污染,改善环境,2017年9月河北省实施了“煤改气”工程。在环保部公布的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2+26”城市)最新空气质量排名中,2017年10—11月石家庄市PM2.5平均浓度降幅第一,下降44.8%。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此可推测出:
A.当煤的价格上升时,天然气的需求量会增加B.当煤的价格下降时,天然气的需求量会增加 C.当天然气价格上升时,煤的需求量会减少D.当天然气价格下降时,煤的需求量会增加
5.近年来,人们开始怀念传统老口味儿蔬菜,北京郊区正在恢复种植部分优质传统蔬菜品种,让老味道回归餐桌。虽然价格是同类蔬菜的几倍,但2017年基地试种的老口味儿蔬菜还没采收就被预订一空,2018年种植品种和面积都翻了一番。由此可见:
①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 ②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④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在“不健康”的声誉和网络外卖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下,曾在我国物资匮乏年代被视为“奢侈品”的方便面,不可挽回地变成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销量已经连续五年下跌。这表明: ①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比降低 ②我国食品供应更加丰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③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多样,网络消费成为主流④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更新,更注重健康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各地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不断上涨,价格居高不下,大批厂家纷纷投入生产。这表明( )①价格是价值的变化引起的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价格 ④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2017年11月,某市再出楼市监管新政。对非该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该市购买首套住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提高为4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房贷首付比例的提高:
①促进商品房价的提高 ②导致商品房需求量减少 ③导致商品房购置成本增加 ④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9.近年来,智能家居在我国开始悄然流行。消费者只要身边有一部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就能远程操控家电、照明、安防等,即时管理监测家居环境,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由此可见,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①取决于人们消费观念更新和消费方式转变②决定着人们家居消费的种类、质量和水平 ③能够推动产品和产业升级,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 ④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0年中国将建成贯穿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四纵四横高铁网,这意味着我国将步入高铁时代。随着高铁的普及,飞机原有的优势逐渐减弱,航空客流犹如沙漏般流向高铁。这将可能产生的影响: ①航空票价可能会下调,消费者受益 ②高铁票价在短时间内会全面大幅度提高 ③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将取代航空 ④高铁在中短途中的替代效应将逐步显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海信集团十多年来投入资金15亿元,自主研发出我国第一款高清晰、高画质数字视频媒体芯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为企业赢得了巨额利润。这表明,商品生产者如果率先改进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
生产的:A.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C.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D.单位商品价值降低,商品价值总量增加,交换中获利就会增大
12.某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若将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 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
①引导居民参与环境保护 ②培养了居民的节约意识 ③杜绝了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 ④减少了社区垃圾的总体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冬眠山药”是山东省单县农民为避开高峰上市,将本该秋末收获的山药,封上30厘米厚的垄,使山药在土下“冬眠”,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冬眠山药”表明: ①商品价格影响市场的供求 ②山药冬眠前后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
③市场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④商品价格有时由价值决定,有时由供求关系决定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假如1件衣服=6双鞋符合等价交换原则。当生产衣服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50%,鞋行业的某生产企业劳动生产率也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件衣服换________双鞋。 A.6 B.4 C.2 D.3
15.2017年12月28日,一篇名为《中国消费者如今已经统治了世界》的报道称,中国的消费性质出现了改变,即消费不再围绕着生活必需品,不断增加的可支配性收入流向了电影院、旅游和保健产品。由此可以看出: ①我国居民生存资料消费需求下降,享受资料消费需求上升
②从整体上看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结构优化③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居民收入增长 ④我国生活必需品生产将萎缩,精神文化商品的市场将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下表是某地阶梯电价的实施方案:
各档电量 每度电价 第一档:1~180度 0.522 4元 第二档181~280度: 0.622 4元 第三档:281度及以上 0.822 4元 (注:电价调整前均为每度0.55元)该方案实施对居民经济生活的影响是:
①普通居民对替代品的需求量必然增加 ②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量不会因此减少 ③所有居民的生活支出会因此增加 ④引导居民树立节能观念,环保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A.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增加B.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 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C.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D.市场上牛羊肉价格上涨,会导致鸡肉等家禽价格下跌
18.苹果iPhone X手机配备双面全玻璃设计、无线充电、人脸识别技术等功能,售价近万元。网络调查显示,消费者充满心理矛盾:因性能好想入手,又因贵而深感无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优质优价——使用价值越大的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格就越高 ②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品价格影响其需求 ③量入为出——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攀比心理引发流行趋势——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序号: 班级: 姓名: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0 2 11 3 12 4 13 5 14 6 15 7 16 8 17 9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