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战略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战略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9年11月 华东森林经理 Nov.2019 第33卷 第4期 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o1.33 No.4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与发展战略

李成惠1 柳丽霞2 郭小华2

(1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遂昌 323300;

2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323300)

摘要:采用“共有因子评价”方法,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风景资源单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有特品级旅游资源4个,优良级旅游资源23个,普通级旅游资源11个,保护区的森林旅游资源等级较高,资源特色明显;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从人才培育、区域联动发展和质量管理方面提出了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保护区;浙江九龙山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743(2019)04-0051-04

1基本情况

1.1地理区位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遂昌县西南部的浙、闽、赣三省毗邻地带,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8°19′10″~28°24′43″、东经118°49′38″~118°55′03″之间。保护区地域集中连片,东西宽8.8千米,南北长10.5千米,总面积5525公顷,其中实验区2656公顷。保护区距遂昌县城妙高镇110千米,距浙江省会杭州市412千米。 1.2森林资源概况 1.2.1森林资源

保护区不但植物种类丰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据最新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土地总面积5525 公顷,其中林业用地

58.0公顷,占98.8%;非林业用地67.0公顷,占1.2%;森林覆盖率98.8%。保护区乔木树种活立木总蓄积31.84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31.72万立方米;林分单位面积蓄积61.5立方米/公顷。区内有毛竹株数5.05万株。 1.2.2森林植被

该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华东地区植被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尤其是600公顷原生状态自然植被在我国东部高密度人口及经济发达地区十分罕见。由于海拔高差大,垂直气候变异明显,保护区植被显示常绿阔叶林典型特征的同时,还存在着较为完整的垂直带谱系列。保护区植被可划分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竹林和灌丛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32个群系组、39个群系和44个群丛组。

收稿日期:2019-08-05 作者简介:李成惠(1967-),男,浙江遂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

51

2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

2.1评价标准

通过实地勘察调研,并结合相关资料,依据《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2.2旅游资源等级评定 2.2.1 等级评定

根根国家标准提供的评价系统对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赋分,由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所(GB/T172-2003)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 2.2资源类型

经统计,保护区共有旅游资源6大类、18个基本类型、38个资源单体,详细情况见旅游资源现状一览表。

表1 旅游资源现状一览表

主类 序号 资源名称

基本类型

位置A 1 神龙背 ACA凸峰 黄基坪

地文景观 2 仙桃岩 ACA凸峰

黄石玄 於3 鸡冠岩 ACA凸峰

黄石玄 於4 燕子崖 ACF岩壁与岩缝 黄石玄 於5 钟石 ACF岩壁与岩缝 黄石玄 於6 鼓石 ACF岩壁与岩缝 黄石玄 於7 一线通天 ACF岩壁与岩缝 黄石玄 於8 石棺材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黄石玄 於9 四方石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罗汉源 10 岩门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黄基坪 11 兽王上山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黄基坪 12 蘑菇岩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黄石玄 於13 罗汉岩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黄石玄 於14 黄基坪 AAA 山丘型旅游地 黄基坪 B 15 平板溪 BAA观光游憩河段 罗汉源 水域景观 16 罗汉源峡谷 BAA观光游憩河段

罗汉源 17 神仙钓鱼池 BBC潭池 罗汉源 18 映日潭 BBC潭池 罗汉源 19 翡翠池 BBC潭池 罗汉源 20 玉女池 BBC潭池 罗汉源 21 燕子瀑 BCA悬瀑 黄石玄 於22 千丝瀑 BCA悬瀑

黄基坪 23 松海明珠 BBB沼泽与湿地 黄基坪 C 24 天坪听涛 CAC独树 黄基坪 生物景观 25 石包树 CAC独树

黄基坪 26 九龙迎客 CAB丛树 黄石玄 於D 27 九龙山日出 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黄基坪 天象与 28 九龙山云海 DBA云雾多发区 黄基坪 气候景观 29 九龙山雾凇 DBE物候景观

黄基坪 30 九龙山雪景 DBE物候景观 黄基坪 G 31 遂昌黑陶 GAF 日用工业品

遂昌县 旅游商品 32 石练菊米 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遂昌县 33 万宝鸟笼 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遂昌县 34 文照竹炭 GAF 日用工业品 遂昌县 H 35 劝农节 HDB 文化节

遂昌县 人文活动 36 石练七月会 HCF 庙会与民间集会

遂昌县 37 正月七祭 HCA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遂昌县 38 遂昌茶灯 HCC 民间演艺

遂昌县

52

得分值确定对应景点的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五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四级旅游资源、三级旅游资源、二级旅游资源、一级旅游资源;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等级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旅游资源质量等级及构成表

基本类占基本类单体 占旅游资源

等级 型数量型总数比数量单体总数比

(个)率(%)(个) 率(%) 五级 3 16.7 4 10.5 四级 5 27.8 6 15.8 三级 10 55.6 17 44.7 二级 8 44.4 10 26.4 一级

1

5.6

1

2.6

保护区有特品级旅游资源4个,优良级旅游资源23个,普通级旅游资源11个。 2.2.2旅游资源评价

(1)资源组合良好。保护区的森林旅游资源类型包括6大类18个基本类型38个资源单体,山、水、林、石等资源丰富,组合情况良好。既有钟鼓石、神龙背这样的地文景观资源,又有罗汉源、西坑里这样水质极佳的溪涧,还有黄基坪这样特色明显的度假场地,共同营造着九龙山的“古老、神秘”,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资源分布集中。保护区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罗汉源和黄基坪周边,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最佳组合和开发,形成规模效益。

(3)资源等级较高。保护区的森林旅游资源等级较高,有特品级旅游资源4个,优良级旅游资源23个,资源特色相对明显。

2.3 SWOT分析 2.3.1优势

遂昌县非常重视保护区的建设,多次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会议研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同时要求各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加快项目的筹备、建设步伐,抓紧落实,以改善、美化环境,旅游收益也为自然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但旅游也会同时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不文明的旅为和活动、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保护区造成干扰。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开发就是一种挑战,要统筹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推动这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保护区内林木葱茏、物种丰富、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环境条件。保护区成立三十余年,与周围群众关系融洽,对保护区景点开发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3.2劣势

保护区地处山区,外部交通条件较差,县城至保护区的行程时间较长,距离高速公路、省道也较远,对旅游开发的影响较大,交通不便是制约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最主要因素。保护区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旅游品牌效应,旅游市场知名度低,影响力小,游客对保护区的旅游产品知之甚少,缺乏产生前来旅游的动机。生态旅游开发区域分散,对交通组织和游览线路安排造成负面影响。 2.3.3机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稳定的旅游业发展大环境为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3.4挑战

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旅游不同于一般的生态旅游区,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一大挑战。旅游开发既可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3 发展战略

3.1人才培育战略

人力资源的建设是保障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将来的运营,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的人才队伍。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涉及的人才队伍包括森林经理、企业管理、项目策划、促销宣传、生态旅游导游等一系列的专业人才。在组建之初,需引进人才,通过不断摸索、培训、学习,形成一支团结协作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开发人才队伍。这支队伍要有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在保护的前提下,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推向市场,确保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使保护区显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3.2区域联动发展战略

保护区要通过加强区域联系,统筹区域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通过互惠互利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通过区域合作和融合发展,建立资源互补、互为依托的良好合作关系。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统筹,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改善当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村庄发展第三产业,有力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同时,保护区生态旅游要与交通、商业、房地产、服务、金融、信息等行业联动发展,通过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各行业层次的提高,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53

3.3质量管理战略

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进行研究协调。为促进其顺利发展,应加强行政管理,建议由遂昌县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协调小组,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同时,要加强规划实施的质量管理,制定相关,强化质量意识,开展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与监督,通过行政的、法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管理手段,保障各项建设能按照经批准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顺利实施。

规划建设,进一步统筹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增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建成特色明显、景色优美、环境优良、旅游产品丰富、服务功能完善、在长三角地区具一定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地。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九龙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R]. 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森林公

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 1999.

[3] 郭彦丹,张玉钧.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以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4 结论

根据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逐步挖掘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旅游景点、旅游产品、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

(上接第50页)

如公益林的生态疏伐强度偏低,施工中木材、采伐剩余物很难清理;又如林木采伐强度小,彩色落叶树种普遍喜阳,伐后林分要保持0.6的郁闭度,影响树种选择和补植树木生长,也影响彩色森林景观改造。因此,需要对彩色森林建设中林地和林木采伐管理所存在问题进行调研,进一步改革、调整、完善相关的林木采伐和公益林管理办法。 6.3完善彩色森林作业设计的管理

建议彩色森林作业设计应由具备丙级以上(含丙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造林作业设计现多由市场上的设计单位设计,技术参差不齐。审批前,应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委托技术

河北林果研究,2015,(2).

[4]刘惠.广东乳源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

SWOT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19). [5]贾桂康,欧钟慧.大王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 [6]于洪贤,戴放.安邦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

源评价与开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2).

协会、林学会组织专家修改、评审,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有作业设计后才能施工。如因故需要变更的,须提交变更原因和变更设计,并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参考文献:

[1] 张剑,张志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

讨[J].园林园艺,2014,4 (35 ).

[2] 方炎杰.浙江省“彩色健康森林”建设浅析[J].

林业勘查设计,2016,179(3 ).

[3] 杨德勇,肖文美.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

改进意见[J].林业调查规划,2010,35(3). [4] 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S].2009. [5] 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森林抚育工程预算定额

[S].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