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操作系统通过( )来扩充主存空间。 A.对内存的管理 B.分页管理 C.固定分区管理 D.虚拟存储管理
2. 单道程序系统一般采用下列哪种存储管理方式( )。 A .固定分区 B. 一个分区 C. 可变分区 D. 分页式管理 3. 操作系统使用( )技术使计算机能实现进程的并发执行。
A. 中断 B. 查询 C .同步 D. 互斥 4. 固定分区一般采用( ) 进行主存分配。 A. 首次适应分配算法 B.最优适应分配算法 C. 最坏适应分配算法 D.顺序分配算法 5. 静态重定位是装入作业时,需要( )。 A.执行 B. 地址转变 C. 修改变量 D. 不需要任何改变 6. 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 )中进行的。 A .编译过程 B. 装入过程 C.修改过程 D. 执行过程 7. 编程过程所涉及的地址称为( )。 A. 物理地址 B. 逻辑地址
C .程序地址 D. 一段非连续的地址
8.关于存储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 B.以软件为主,硬件为辅 C. 以软件实现 D. 不需要任何软件
9. 主存分配算法可以提高( )。
A.内存的调用速度 B. 设备对内存的反应 C. 内存的利用率 D.CPU的利用率 10. 效率最高的主存分配算法是( )。 A.首次适应分配算法 B.最佳适应分配算法 C.最坏适应分配算法 D.不能确定 11. 快表属于( )的一部分。
A.内存 B. 硬盘 C .高速缓存 D. 寄存器 12.( )页面淘汰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 A.先进先出 B.最近最少使用 C.最不经常使用 D.最佳 13. 对于缺页中断,操作系统( )。
A. 必须处理 B.不必处理
C 可处理也可不处理 D. 视情况而定 14.下面关于碎片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碎片不可能大于页 B 在段式存储管理中,碎片不可能大于段
C 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都可能产生碎片 D 碎片一但产生就不可再使用
15.在段式存储管理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段长度不一
B. 利用段表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 C.段间绝对地址一定不连续 D.可利用快表来提高计算机的速度 16. 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 )
A重定位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地址机构 D目标程序
17.由固定分区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A);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 ,进而以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分别是(B)和(C)。 A~C:① 提高主存的利用率; ② 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③ 满足用户需要;
④ 更好地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需要; ⑤ 既满足用户要求,又提高主存利用率。 18.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
A相同且固定 B不同但固定 C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且固定
19.关于非虚拟存储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要求作业在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运行中也一直驻留内存
B. 要求作业在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运行中不必一直驻留内存
C.要求作业在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运行中不必一直驻留内存
D. 要求作业在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运行中必须一直驻留内存
20.静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A)中进行的,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B)中进行的。
A、B:① 编译过程; ② 装入过程; ③ 修改过程; ④ 执行过程 二、填空题
1. 主存储器空间一般分成( )和( )。
2.存储管理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方便用户和( )。
3.采用( )重定位的系统不支持“程序浮动”。 4 .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的工作叫做( )或者( )。
5. 重定位的方式有两种( )和 ( )。
6.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依据“下限地址<=绝对地址<=( )实现存储保护。
7.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需要访问内存( )次。
8.很好的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
9.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 )理论/原理。 10.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内存等分成( ),程序按逻辑模块划分成若干( )。
11.如果按分页式存储管理的方法对内存实现管理,每一页的大小为256个字节,已知某一逻辑地址为(094A)H,则其中对应的页号为( )页内偏移地址为( )。 12. 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每道程序都有一个( )表和一组( )表。
13. 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为( )。 14.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分区链用表是按( )顺序链接的。 三、判断题
1.即使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用户也能设计用物理地址直接访问内存的程序。
2.内存分配最基本的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其所
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3.为了提高内存保护的灵活性,内存保护通常由软件实现。 4.交换技术已不是现代操作系统中常用的技术。
5.地址映射是指将程序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为内存空间的物理地址。
6.虚拟存储器是物理上扩充内存容量。
7.为提高请求分页系统中内存的利用率,允许用户使用不同大小的页面。
8.在段页式系统中,以段为单位管理用户的虚空间,以页为单位管理内存空间。
9.每个作业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地址空间中的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0\"单元开始的,因此逻辑地址就是相对地址。 10.零头也称为碎片,它一但产生之后就不可再利用。 四、问答题
1.固定分区、可变分区、页式、段式4种管理方式的地址如何转换?
2.对“碎片”的理解。 3.分析移动技术的利弊?
4.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虚拟存储器,其最大容量和实际容量分别由什么决定?
5. 实现虚拟存储器要那些硬件支持? 五、计算题
1.某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为装入主存的一个作业建立了下表所示的段表。
回答:计算该作业访问[0,432],[1,10],[2,500]和[3,400]时的绝对地址。 段号01234段长660140100580960主存起始地址221933009012371959 2.表中给出了某系统中的空闲分区表,系统采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策略。现有以下作业系列:96K、20K、200K。若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来处理这些作业系列,试问哪一种算法可以满足该作业序列的请求,为什么?
分区号 1 2 3 4 5 大小 32K 10K 5K 218K 96K 起始地址 100K 150K 200K 220K 530K 3.某系统中,采用固定分区分配管理方式,内存分区情况如图所示。现有大小为1K、9K、33K、121K的多个作业要求进入内存,试画出它们进入系统后的内存分配情况,并说明主存浪费有多大?
0 20K 28K 60K 操作系统 第一分区 第二分区 第三分区 180K 第四分区 512K-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