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墩村钢架拱棚瓜菜示范点
两茬种植调查报告
(临泽县平川镇 顾 杰)
为了总结和掌握五里墩村钢架拱棚瓜菜两茬种植情况,实现拱棚瓜菜两茬种植技术不断推广的目标,为2012年扩大基地规模,提质增效打下基础。对拱棚瓜菜两茬种植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总结了两茬种植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措施。现将这次调查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五里墩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以钢架大拱棚瓜菜、高原夏菜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全村集中连片修建钢架大拱棚153座,种植高原夏菜630亩。按照统一经营、分户生产的组织形式, 积极与西瓜种植专业户陈军合作,春季种植拱棚西瓜,待7月份西瓜收获后,再种植二茬蔬菜,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引进金密2号、墨童无籽、翠平、黑王子、金太阳无籽、懒汉王等西瓜新品种6个,种植品牌西瓜187亩,其中拱棚西瓜50亩,露地直播137亩。50亩拱棚西瓜2月底育苗,3月底移栽,6月上旬上市销售,所生产的拱棚西瓜亩均收入在5300元以上,西瓜收获后种植高原夏菜,主要娃娃菜、西葫芦、青笋等品种,亩均收入预计可达2500元,共计收入7800元。以4社农户李吉金为例,种植1.8亩西瓜,收入10195元,亩均收入5663.9元,西瓜收获后,二茬种植西葫芦,收入5300元,亩均收入2944元,亩均总收入8607.9元。根据对种植农户的调查,今年拱棚瓜菜两茬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一是充分发挥了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优势。2011年在五里墩村东林场规划建设大拱棚西瓜种植基地。5月份注册成立了陈军西瓜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200万元。合作社主要从事西瓜生产、销售,为社员提供西瓜种苗、农资、实用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提供市场价格营销信息服务等业务。实行生产经营“五统一”,即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合作社通过品牌化、标准化生产,提高西瓜市场竞争力。
二是完善的技术服务是种植户增收的保障。年初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品牌西瓜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合作社理事长陈军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和服务。在运营方面做到产销一条龙,建立成员田间生产管理手册,做到购买有记录、销售有签名,安全责任到人的生产要求。农户种植的西瓜新品种全部采用有机质育苗,所施用的肥料是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和生态肥,基本不施用化学肥料,防止化肥对土壤和灌溉水的污染;以无污染的深井水为作为主要灌溉水源;在病虫害防治上,主要施用生物农药和低毒高效无残留农药。西瓜秧不打叉整枝,省工省时,并在瓜秧扯蔓时节全部用麻油灌根,严格遵守西瓜原生态生产模式,保证了品牌西瓜较好的原汁原味品质。
三是突显了品牌商标优势。注册的“陈军牌”西瓜,糖分高,口感清爽、香甜可口,味美纯正,品质好。一上市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价格较普通西瓜高30%到50%,给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四是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该示范点的经营模式为平川镇乃至周边各村发展大拱棚果蔬生产和两茬种植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植规模小,今年该示范点种植西瓜187亩,其中拱棚西瓜只有50亩,作为提前上市的优势品种,种植面积过小。
第二.销售渠道少,卖菜难的问题突出。至10月中旬,80%的秋茬蔬菜尚未销售出去。
第三.品牌知名度低,需加大宣传力度。虽然注册了商标,但是果蔬销售仍以瓜贩、菜贩上门收购为主,品牌的作用没有突显出来。
第四.专业合作社经营运作模式处在摸索阶段。今年是专业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许多参社农户在价格高和价格低时都不愿出售,究其原因,价格高时想要更高的价格,价格低时又不愿卖,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今后发展的建议
一是要扩大种植规模,2012年力争拱棚西瓜种植面积达到100亩,总面积达300亩。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品牌的辐射效应,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产品包装,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处在摸索阶段,许多参社农户没有真正理解到合作社与自己的关系,专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明显,需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