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来源:爱go旅游网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探讨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在其他经济体部分地执行起了国际货币的一些职能,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有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国际国内金融形势,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必要条件与实现途径三个方面,论证了人民币国际化是正确的选择路径,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现实选择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张。人民币已经开始在其他经济体部分地执行起国际货币的一些职能,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得到进一步推进。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人们对人民币信心倍增,认为人民币正在开始“世界货币”之旅。基于上述情况,笔者结合目前国际国内金融形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有不可阻挡的趋势,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

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早在1999年就发文指出,到2020年,世界上将只剩下几种货币。在美洲大陆,美元将成为通用货币;在亚洲,中国的人民币可能击败日元而占有主导地位;而在欧洲非洲,欧元将成为主要货币。2001年,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也预言30年后,世界上将可能存在美元、欧元、人民币这三种主要货币。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研究很多。张适兆认为次贷危机使欧美等地区的国际金融机构备受重创,将加快发达国家主导的旧国际金融格局的瓦解,但同时也是中国金融资本迅速崛起、参与构建国际金融新格局的良机。次贷危机的爆发和深化更突显出中国金融资本的实力。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危机同时为中国金融资本的崛起提供了机会。沈小燕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除国家综合实力外还需要历史时机,而全球目前的金融形势创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想时机。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全球金融危机已从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础的松动,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会。作为位居全球第二的大经济体,中国的主权货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人民币已经逐步地能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所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和人民币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一)稳定的国家政治格局

稳定的政治格局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基础。货币发行国拥有较强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不但能维持国内政治稳定,还能使该国免于其他国家的战争与动乱的影响,保证本国的国家安全和货币安全。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国际地位明显大幅度提升,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日益趋于成熟、稳定。同时,中国的军力和国家安全防御能力也有所增强,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和军事、外交影响力上升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更加坚实。 (二)强大的经济实力,宏观经济保持稳定

2011年2月14日,日本内阁公布2010年经济数据,其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2亿美元,低于中国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表明中国已经超过日本,跃居称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10年末已达到了2.8473万亿美元的空前规模,占世界外储总额的三成以上,而且中国早在2009年就跃居为世界第一出口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并以此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充足的国际储备健全的金融体系

国内金融改革效果显著,金融市场开放进程加快,金融制度日益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足够规模的、产品多样的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改革必须坚持国际化、市场化和系统化方向,不断充实人才,汲取有用信息,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改革方面,四大国有银行已实现商业化改革目标;在加强金融市场基础性建设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另外,利率改革也在加快进行;总之,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发展水平大大提升,进一步增强了银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打下较为良好的金融基础。随着中国人民银行向世界先进中央银行的目标迈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加速处理,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业务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的形成。同时,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为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兑换要求,要求一国政府必须要有充足的国际储备,尤其是外汇储备。根据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一般应维持在30%左右。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并远远超过了同期进口额的30%,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个需要基于市场的自然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政府主导并精心规划不断推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人民币遵循一般货币国际化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由于其自身面临特有的约束条件,又会表现出它所特有的特性。同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发展模式,即选择合适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路径有助于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使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笔者认为认为,人民币应该依循两个“三步走”策略来完成其的最终国际化。一是地域的“三步走”,二是货币职能的“三步走”。下面从六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一)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用

目前,人民币正处于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国际化程度仍很低。究其原因,人民币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提升人民币国际信用使之成为国际“硬通货”成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必要前提。从1994年1月起,我国开始汇率并轨,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过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多年来维持了汇率的稳定,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稳定了亚洲经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各国人民树立了“硬通货”的形象。我国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消除制度障碍,为人民币国际化“松绑”。

(二)扩大双边贸易结算及交换范围

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的流通成为人民币向作为国际通用的结算货币迈进了一大步,虽然目前流通范围主要发生在与中国关系较为紧密的地区或是在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发展中国家,例如香港和新加坡是境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在人民币实际首付业务中合占88%。但是毋庸置疑,人民币的结算范围将更加扩大。2001年以来中国已和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白俄罗斯、阿根廷等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了双方在进行贸易结算时的中介货币,为扩大了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了资金来源,也强化了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功能。

(三)尝试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先通过一个可靠的、可行的离岸市场试行,在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设立既互通又可以监管的人民币流动渠道,从而有效降低境外人民币业务对内地金融市场的影响与冲击,同时可以利用离岸市场的优势,弥补国内金融市场在法律和市场设施方面的发展中的时间差。

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的主要积聚地,在地缘、金融体系、产品业务体系等方面独具优势,香港市场将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这一转变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一国两制下香港和大陆两个金融市场相互平行的特点,以及香港完善的金融

体系和先发的业务优势,笔者认为香港应当发挥境外人民币资产投放目的地,境外人民币交易市场,境外人民币回流枢纽的作用。具体到操作层面,香港可以通过合理引导供给,发展多层次人民币交易市场;配合内地金融开放,疏通人民币内外循环;配合内地金融改革,提供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四)扩大开放国内投资渠道

通过总量控制适度开放国内投资渠道,解决境外人民币回流问题。保证境外人民币回流国内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实力,将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严格分离,采取分账处理,在此前提下,根据经济发展中的引资需要,允许一定比例的离岸账户资金流入,国家通过总量控制来防范风险。同时,不断完善金融管理制度,逐步扩大流入规模额度,直至最后逐渐消除限制。 (五)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还不具备同时完全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我国有选择、分步骤地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具体的策略安排上,我国可以从资本账户的具体子项和具体国别两个维度,选择资本账户的某些子项,适度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同时选择人民币流通范围较广的国家和地区,作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试点区域,间接地推动与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同时,国家要加强人民币汇率的理论研究,匹配运用利率等各种金融手段,实现所谓的“均衡汇率”,使汇率的变动与经济内部和外部关系获得一种协调、合理的关系,充分发挥汇率在国民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通过适度的浮动汇率制度,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 (六)推动企业“走出去”

加快推动内地企业“走出去”,增强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功能。在现行的经济制度下,企业大规模“走出去”投资,带动人民币走出国门,促进了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支付结算,同时也为即将建立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交易规模的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依赖企业“走出去”的程度,扩大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一定意义上扩大了人民币在境外的结算、互换的影响,增强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功能。加大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必将大大增加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资本需要,使人民币有机会获得更多国际金融市场份额。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步跟进,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又能反过来促进中国资本走向世界。 结语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一个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增强而出现的新课题,也是我国政

府面临的一个极具前沿性和挑战性的新课题。由于中国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是正确的选择路径,人民币必将会成为与中国经济实力相映衬的国际货币。

参考文献:

[1]王川.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0. [2]张适兆.次贷危机下的人民币国际化[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

[3]曹勇.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与经济双重视角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2):1-2. [4]钟伟.人民币国际化可分享铸币税好处[N].投资者报,2010-08-1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