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红楼梦》 前80曹雪芹后40回高鹗 抄本80回,有脂砚斋评语,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本,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等 刊本120回,“程甲本”和“程乙本”合称“程高本” 1. 2. 3. 4. 1. 悲剧意蕴 爱情和婚姻悲剧 人生悲剧 女子的悲剧 家庭和社会的悲剧 理想色彩 宝黛爱情熔铸的理想和追求 序号 名称派别 时间 1 吴中四杰 明初 明清诗文流派一览表 风格 代表人理论主张 成就 物 豪健秀高启、兼师众长,随高启为明代诗文逸 杨基 事模拟 之冠,杨基咏物诗成就很高。 影响 高启的乐府创作对元明的复古浪潮起到了“驳前启后”的作用。 2 台阁体 3 茶陵派 4 前七子 5 后七子 永乐、弘治 平正典杨士 丽 奇、杨荣、杨溥 成化、弘治 典雅华李东阳 强调宗唐法丽 杜,着眼于音调、法度 弘治、正德 李梦阳李梦文必秦汉、诗豪放雄阳、何必盛唐 奇,何景明 景明清新 嘉靖年间 风格雄李攀总体继承前健 龙、王七子的复古世贞 主张 嘉靖年间 风格简归有淡 光、唐顺之、王慎中 平庸 使诗坛萎靡不振,陷入低潮。 主持文坛数十年,有不少诗摆脱了台阁体束缚 总体成就不高,但诗歌笼罩一时 1 唐宋派 2 吴中四才明代中叶 子 语浅意隽 3 童心说 嘉靖、万历 文风质朴直率 晚明时期 清新轻逸 4 公安派 5 竟陵派 晚明时期 幽深孤峭 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 祝允抒发真情,追艺术上市民气息明、唐求个性 浓厚,风格清新自寅、文然。 征明和徐祯卿 李贽 “童心“ 诗歌袒露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袁宏道 独抒性灵,不袁宏道诗歌成就拘格套 不高,但是其小品文清新自然,轻快洒脱 钟惺、引古人之精其诗文虽有奥涩谭元春 神、以接后人之弊,但也显示出之心 独特的风格 成为当时文坛正宗,有的拟古作品锻炼精纯,值得一读。 归有光摆脱了道学束缚,成就最高,被誉为明文第一 对台阁体产生一定的冲击,其理论主张被前七子吸收 他们在复古的旗帜下,努力为文学寻求一席独立的地位,增强对文学的理解,但同时陷入了拟古的误区。他们的理论主张也直接间接的影响了后世的文人作品与理论主张。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的桐城派由重大启迪和影响。 对晚明公安派、竟陵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观念对当时文坛由启蒙作用其学说被公安派接收。 冲击了拟古文风气,也对竟陵派产生有一定影响。 客观上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拟古的流弊有积极作用,但偏执于追求孤行静寂的境界,晚明文学创作中的激进精神开始衰落 将文学创作重新带入现实主义创作的轨道上来。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激起了一些反清的爱国热情。 在当时激励了汉人的反抗精神,也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转益多师的主张确立有清一代诗风,延引后进,其家乡受其影响建立了常熟派 6 复社 7 几社 明末时期 明末时期 简洁 8 遗民诗派 清初 9 清初 宗宋派 张溥、兴复古学、务陈子龙《秋日杂张采 为有用 感》十首唱歌当悲凉苍陈子与复社相同 哭,悲凉苍劲,夏完淳诗歌散文悲劲 龙、夏壮感人,可称为不允彝 朽之作 沉痛悲顾炎诗主性情、不其诗反映易代之壮 武、黄贵奇巧,反对际惨痛的史实与宗羲、摹拟 民族共具的感情,王夫之 肇开清诗发展的新天地 宏伟、钱谦益 转益多师、有其组诗《后秋兴》沉郁、本、有物 显示出炉火纯青典丽 的艺术造诣 10 娄东派 清初 11 山诗派虞清初 与钱谦益 12 神韵派 清初 13 阳羡词派 清初 14 浙西词派 清初 15 纳兰性德 清初 16 学人之文 清初 17 文人之文 清初 18 性灵派 清中 声律妍吴伟业 推崇前后七他的诗歌从不同秀、华子,不排斥公角度反映了明清艳动人 安派所提倡易代之际社会的的性灵,取法动荡局势和亡国唐诗却又能之痛、各色人等的吸收宋诗精不同处境和心态华 等,有“一代诗史”之誉。《圆圆曲》为其代表作。他的诗歌多为五言七言古体,尤长七肓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 沉丽细冯班 反对七子、竟诗坛旗鼓,遂凌中密、锤陵派、严羽原而雄一代 炼藻绘 《沧浪诗话》 冲和淡王士祯 兴会、神到、其诗含情绵渺而远、风不着一字,尽出之纡徐曲折,惨致清新 得风流 淡经营而不露斧凿痕迹,词句明隽圆润,音节流利跌宕 苍凉豪陈维崧 尊词体,以词作词一千八百余放 并肩经、史,首,居古今词人之摈弃小道和冠,继承新乐府精词为艳科的神,词被称为“词观念 史” 精工隽朱彝尊 以姜夔、张炎具有古雅峭拔格永,清为宗,主张雅调疏淡清远意境,丽流畅 正矫显露,要严谨和谐音律 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 凄婉 纳兰性主情致,不事其词真挚自然,婉德 雕琢,反对模丽清新,善用白仿 描,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纯任感情在笔端倾泻,还吸收李清照、秦观的婉约特色,铸造出个人独特的风格。 严肃多黄宗从文章内容 理 羲、顾上抨击晚明炎武、散文的空疏,王夫之 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强调经世致用 清新奇侯方从文章风格魏禧以观点卓越、峭、自域,魏上力戒晚明析理透辟见长,汪然流禧,汪文章的纤佻,则写人状物笔墨畅、明琬 提出恢复唐生动,侯继承韩、理致事 宋散文的放欧传统,融入小说诞与华丽文笔法,流畅恣肆,风基本上被委曲详尽。被誉为荡涤肃清。 “清初三大家” 清新隽袁枚 提笔先须问其诗具有感情奔在清人宗法唐人的诗路中,吴伟业为开导先路者。 冲破“诗庄词媚”的畛域,对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他在宋明之后异军突起,成为清词的一面旗帜,集结大批阳羡派词人,为词的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是一种革新精神,有妙 19 格调派 清中 雍容典沈德潜 雅 20 肌理派 清中 理致无翁方纲 文 21 浙派 清中 幽隽清厉鹗 冷 22 常州词派 清中 俊逸深张惠沉 言、周济 清真雅方苞、正、雅刘大洁 櫆、姚鼐 23 桐城派 清中 阳湖派、清中 湘乡派 24 25 博雅放纵 恽敬、曾国藩 性情、诗人放、议论新颖、笔一定进步意义,但是者,不失其赤调活泼、矜新晓它也有缺乏深刻社子之心者也。 畅、句法灵巧等特会内容的局限性。 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创新。 诗贵性情,亦选辑《古诗源》、对神韵说的空疏浅需论法 《唐诗别裁集》、陋有所补救。诗选、《明诗别裁集》树诗评影响很大。 立学习的范本。一些诗歌也讽刺官吏跋扈、反映民生疾苦。 为诗必以肌诗歌无成就 影响产生道光、咸年理为准、义理间的学人之诗和宋之理,即文理诗运动 之理,即肌理之理也。 写心之所欲擅长水光山色的 出,而取其性描绘,意境清秀空之所近 灵,体现浙派清空的审美追求。 注重比兴寄《词选》成了一面有力的荡涤淫词、鄙托、主张意内开宗立派的旗帜。 词、游词的词坛三弊言外 在当时直到晚清都有巨大影响。 文即言有物、桐城派以文法为桐城派的“载道”思法即言有序 基础,发展成具有想,适应清朝统治者严密体系的古文提倡程朱理学的需理论,切合古代散要;“义法”理论,文发展的格局 也能为“制举之文”所利用,故得以长盛不衰。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方苞《书柳文后》)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流传尤广。 同上差不多 比正统古文要恣 肆不拘,富有词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