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明清小说、诗文一览表

明清小说、诗文一览表

来源:爱go旅游网
明清小说一览表 序号书目作者罗贯中版本 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共24卷240则(最早的刊刻本,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  万历《三国志传》20卷;  李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120回,回目由单句变为双句;  毛评本《三国演义》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评本为基础参考“三国志传”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增删,做了详细的点评(为三百年最流行本子) 思想内蕴 1) 2) 3) 4) 5) 推崇“仁政”; 宣扬“忠义”; 歌颂“智勇”; “拥刘反曹”; 道德悲剧意识 艺术特色 1) 虚实结合,“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2) 宏伟壮阔的艺术结构:规模宏大而不散乱,结构严谨而不呆板; 3) 出色的战争描写; 4) 特征化的艺术典型; 5) 历史演义体的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简洁明快 一 《三国志演义》二 《水浒传》三 《西游记》 施耐庵 繁本:71、100、120回三种。 1) 忠臣义士的悲歌;  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2) 英雄好汉的颂歌; 庵水浒传》为70回缺本,3) 农民起义的史诗 是清三百年最流行本子;  万历间天都外臣序的《忠义水浒传》最早,是缺本;  《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为繁120回,是全本。  简本;102回、110回、115回、124回五种  注;简本是繁本的节本;缺本是全本的缺本,缺平田虎和王庆的故事  繁本;百回本,最早刻本是明万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共20卷  简本;有两种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10卷69则,朱鼎臣编辑,万历间刻,有唐僧出生故事。  《西游记》中杨志和的《西游记传》,共4卷41回,篇幅与朱本相近,无唐僧出生故事。一般认为简本是繁本的删节本。 1) 《西游》“幻”之内涵; 2) 《西游记》与心学; 3) 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4) 呼唤有理想、有能力、有个性的人性美; 5) 整体性寓意与局部象征。 1) 2) 3) 4) “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 成熟的白话语体; 珠串式线性结构; 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吴承恩1) 2) 3) 4) 5) 极幻与极真; 物性、人性、神性的统一; 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 曲折巧妙的结构 四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词话本(万历本)《新刻金瓶1) 梅词话》,共100回。更接近原著;  崇祯本《新刻绣像批金瓶梅》,2) 与词话本内容基本相同,但对部分章回内容加以修改。且回目对仗工整,文辞修饰较多;  张竹坡批评本《第一奇书金瓶3) 梅》;  洁本;清同治年间,蒋蹲复(字剑人)据张本删减秽亵文字而成《绘图真本金瓶梅》,是《金瓶梅》第一部洁本  删节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排印,通行本 全书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 还描写了西门庆及其妻妾的家庭活动,反映了正常人性惨遭扭曲和异化的过程; 整部小说充满了悲剧意义;  人性失落、  灵魂扭曲、  心理变态、  行为丑恶、  没有光明和希望,没有理想和前途 1) 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中国长篇小说的传统模式,在艺术上较之此前的长篇小说有了多方面的开拓和创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演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 在创作题材上,从描述英雄豪杰,神仙妖魔转向家庭生活、平凡人物; 3) 在创作主旨上,从立意歌颂理想变为着重暴露黑暗,从表现美转为表现丑; 4) 在人物塑造上,从单色调变为多色调,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5) 在叙事结构上,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 6) 在语言艺术上,从说书体语言发展为市井口语 无奇之所以为奇 将平凡的故事写的曲折工巧:  常采用巧合误会手法,使情节波谲云诡、曲折多变;  善将悲喜剧情节相互穿插,使作品愈加曲折奇巧,趣味横生; 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 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 体式上:“入话”删减大量游离内容;正文删除大量累赘韵文;结尾不再说套话;  语言上:消除文言奥语,陈词滥调,代之以清新活泼,富于表现力的口语、通俗语。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聊斋对志怪题材的继承和发展 聊斋对传奇笔法的继承和超越 情景离奇曲折,富于变化 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 五 “三言”六 “二拍”七 《聊斋志异》 冯梦龙编纂凌蒙初编撰三言;《喻世明言》(《古今小说》)、1) 商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总称, 鲜明的重商思想; 1) 每集40篇,共120篇  全新的价值取向;  “三言”商人多“重义”多为善良致富,辛苦发财。“二拍”商人更加“逐利”,常投机致富,冒险发2) 财; 3) 二拍;凌蒙初“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2) 张扬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 称  肯定以“情”抗“礼”,张扬执着真爱;  从破贞洁观念,主张男女平等;  抨击负心薄幸,维护女性尊严; 青柯亭本(非全本)16卷431篇 铸雪斋抄本:实存474篇 手稿本:残存4卷237篇 三会本(会注、会校、会评)(张友鹤)  揭露社会黑暗,赞扬被压迫者的反抗  广泛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 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 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 1. 2. 3.  蒲松龄 八 《儒林外史》吴敬梓巾箱本56回  塑造科举迷形象,深刻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摧残,使人神魂颠倒,愚昧无知  通过描写淳朴青年的蜕变过程,深刻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灵魂腐蚀,它使人道德堕落,廉耻丢尽  把批判科举制度同批判理学、礼教相结合,使他揭露性更强,反映社会内容更深广。  把批科场与批官场结合,有利说明科举培养出的不是贪官酷吏就是土豪劣绅。  热情歌颂了一些反对科举,鄙弃功名,具真才学,性情孤傲、善良正直人物,以寄托作者理想 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 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 2. 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使其既是儒林“丑史”又是儒林“痛史”  讽刺手法 1. 对照法 2. 夸张法  《儒林外史》的艺术结构 1. 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敷陈大义”“隐括全文” 2. 第二到三十回以分类编排对比映照为主,分写形形色色的儒林人物 3. 第三十一到五十四回,大体上以“自况”人物杜少卿经历、交往关系为线索,写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  人物有丰富的个性与复杂性  语言特色 1. 比较纯熟的白话 2. 语言准确有力,简洁洗练,含蓄风趣而富于形象性        1. 2. 3. 4. 人物塑造 注意形象的真实和自然 写出性格的复杂和发展 注意个性的独特与鲜明 注意内心的冲突与微颤 艺术结构 总体结构 多线交叉,网状平铺 “注此写彼,手挥目送”,一事多义,转换自然 小矛盾凝聚大矛盾,小事件积累大事件,波澜起伏,连环勾牵 全书情节以甄世隐、贾雨村起结,首尾圆通;贾府兴衰与刘姥姥三进府串联,匠心独运 语言特色 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古典书面语精粹,经高度提炼加工而成。生动形象、准确精炼、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

九 《红楼梦》 前80曹雪芹后40回高鹗 抄本80回,有脂砚斋评语,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脂本,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等  刊本120回,“程甲本”和“程乙本”合称“程高本”  1. 2. 3. 4.  1. 悲剧意蕴 爱情和婚姻悲剧 人生悲剧 女子的悲剧 家庭和社会的悲剧 理想色彩 宝黛爱情熔铸的理想和追求   序号 名称派别 时间 1 吴中四杰 明初 明清诗文流派一览表 风格 代表人理论主张 成就 物 豪健秀高启、兼师众长,随高启为明代诗文逸 杨基 事模拟 之冠,杨基咏物诗成就很高。 影响 高启的乐府创作对元明的复古浪潮起到了“驳前启后”的作用。 2 台阁体 3 茶陵派 4 前七子 5 后七子 永乐、弘治 平正典杨士 丽 奇、杨荣、杨溥 成化、弘治 典雅华李东阳 强调宗唐法丽 杜,着眼于音调、法度 弘治、正德 李梦阳李梦文必秦汉、诗豪放雄阳、何必盛唐 奇,何景明 景明清新 嘉靖年间 风格雄李攀总体继承前健 龙、王七子的复古世贞 主张 嘉靖年间 风格简归有淡 光、唐顺之、王慎中 平庸 使诗坛萎靡不振,陷入低潮。 主持文坛数十年,有不少诗摆脱了台阁体束缚 总体成就不高,但诗歌笼罩一时 1 唐宋派 2 吴中四才明代中叶 子 语浅意隽 3 童心说 嘉靖、万历 文风质朴直率 晚明时期 清新轻逸 4 公安派 5 竟陵派 晚明时期 幽深孤峭 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 祝允抒发真情,追艺术上市民气息明、唐求个性 浓厚,风格清新自寅、文然。 征明和徐祯卿 李贽 “童心“ 诗歌袒露自我,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袁宏道 独抒性灵,不袁宏道诗歌成就拘格套 不高,但是其小品文清新自然,轻快洒脱 钟惺、引古人之精其诗文虽有奥涩谭元春 神、以接后人之弊,但也显示出之心 独特的风格 成为当时文坛正宗,有的拟古作品锻炼精纯,值得一读。 归有光摆脱了道学束缚,成就最高,被誉为明文第一 对台阁体产生一定的冲击,其理论主张被前七子吸收 他们在复古的旗帜下,努力为文学寻求一席独立的地位,增强对文学的理解,但同时陷入了拟古的误区。他们的理论主张也直接间接的影响了后世的文人作品与理论主张。 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论调,对晚明公安派、清中叶的桐城派由重大启迪和影响。 对晚明公安派、竟陵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观念对当时文坛由启蒙作用其学说被公安派接收。 冲击了拟古文风气,也对竟陵派产生有一定影响。 客观上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拟古的流弊有积极作用,但偏执于追求孤行静寂的境界,晚明文学创作中的激进精神开始衰落 将文学创作重新带入现实主义创作的轨道上来。创作的爱国主义诗歌激起了一些反清的爱国热情。 在当时激励了汉人的反抗精神,也对后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转益多师的主张确立有清一代诗风,延引后进,其家乡受其影响建立了常熟派 6 复社 7 几社 明末时期 明末时期 简洁 8 遗民诗派 清初 9 清初 宗宋派 张溥、兴复古学、务陈子龙《秋日杂张采 为有用 感》十首唱歌当悲凉苍陈子与复社相同 哭,悲凉苍劲,夏完淳诗歌散文悲劲 龙、夏壮感人,可称为不允彝 朽之作 沉痛悲顾炎诗主性情、不其诗反映易代之壮 武、黄贵奇巧,反对际惨痛的史实与宗羲、摹拟 民族共具的感情,王夫之 肇开清诗发展的新天地 宏伟、钱谦益 转益多师、有其组诗《后秋兴》沉郁、本、有物 显示出炉火纯青典丽 的艺术造诣 10 娄东派 清初 11 山诗派虞清初 与钱谦益 12 神韵派 清初 13 阳羡词派 清初 14 浙西词派 清初 15 纳兰性德 清初 16 学人之文 清初 17 文人之文 清初 18 性灵派 清中 声律妍吴伟业 推崇前后七他的诗歌从不同秀、华子,不排斥公角度反映了明清艳动人 安派所提倡易代之际社会的的性灵,取法动荡局势和亡国唐诗却又能之痛、各色人等的吸收宋诗精不同处境和心态华 等,有“一代诗史”之誉。《圆圆曲》为其代表作。他的诗歌多为五言七言古体,尤长七肓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 沉丽细冯班 反对七子、竟诗坛旗鼓,遂凌中密、锤陵派、严羽原而雄一代 炼藻绘 《沧浪诗话》 冲和淡王士祯 兴会、神到、其诗含情绵渺而远、风不着一字,尽出之纡徐曲折,惨致清新 得风流 淡经营而不露斧凿痕迹,词句明隽圆润,音节流利跌宕 苍凉豪陈维崧 尊词体,以词作词一千八百余放 并肩经、史,首,居古今词人之摈弃小道和冠,继承新乐府精词为艳科的神,词被称为“词观念 史” 精工隽朱彝尊 以姜夔、张炎具有古雅峭拔格永,清为宗,主张雅调疏淡清远意境,丽流畅 正矫显露,要严谨和谐音律 求“字琢句炼,归于醇雅” 凄婉 纳兰性主情致,不事其词真挚自然,婉德 雕琢,反对模丽清新,善用白仿 描,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纯任感情在笔端倾泻,还吸收李清照、秦观的婉约特色,铸造出个人独特的风格。 严肃多黄宗从文章内容 理 羲、顾上抨击晚明炎武、散文的空疏,王夫之 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强调经世致用 清新奇侯方从文章风格魏禧以观点卓越、峭、自域,魏上力戒晚明析理透辟见长,汪然流禧,汪文章的纤佻,则写人状物笔墨畅、明琬 提出恢复唐生动,侯继承韩、理致事 宋散文的放欧传统,融入小说诞与华丽文笔法,流畅恣肆,风基本上被委曲详尽。被誉为荡涤肃清。 “清初三大家” 清新隽袁枚 提笔先须问其诗具有感情奔在清人宗法唐人的诗路中,吴伟业为开导先路者。 冲破“诗庄词媚”的畛域,对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他在宋明之后异军突起,成为清词的一面旗帜,集结大批阳羡派词人,为词的振兴做出重要贡献。 是一种革新精神,有妙 19 格调派 清中 雍容典沈德潜 雅 20 肌理派 清中 理致无翁方纲 文 21 浙派 清中 幽隽清厉鹗 冷 22 常州词派 清中 俊逸深张惠沉 言、周济 清真雅方苞、正、雅刘大洁 櫆、姚鼐 23 桐城派 清中 阳湖派、清中 湘乡派 24 25 博雅放纵 恽敬、曾国藩 性情、诗人放、议论新颖、笔一定进步意义,但是者,不失其赤调活泼、矜新晓它也有缺乏深刻社子之心者也。 畅、句法灵巧等特会内容的局限性。 点,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创新。 诗贵性情,亦选辑《古诗源》、对神韵说的空疏浅需论法 《唐诗别裁集》、陋有所补救。诗选、《明诗别裁集》树诗评影响很大。 立学习的范本。一些诗歌也讽刺官吏跋扈、反映民生疾苦。 为诗必以肌诗歌无成就 影响产生道光、咸年理为准、义理间的学人之诗和宋之理,即文理诗运动 之理,即肌理之理也。 写心之所欲擅长水光山色的 出,而取其性描绘,意境清秀空之所近 灵,体现浙派清空的审美追求。 注重比兴寄《词选》成了一面有力的荡涤淫词、鄙托、主张意内开宗立派的旗帜。 词、游词的词坛三弊言外 在当时直到晚清都有巨大影响。 文即言有物、桐城派以文法为桐城派的“载道”思法即言有序 基础,发展成具有想,适应清朝统治者严密体系的古文提倡程朱理学的需理论,切合古代散要;“义法”理论,文发展的格局 也能为“制举之文”所利用,故得以长盛不衰。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方苞《书柳文后》)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流传尤广。 同上差不多 比正统古文要恣 肆不拘,富有词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