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的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字,了解斤偏旁的含义;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住新、她、些、仔、每、平几个字的字形,并能口头组词等。
抓住独体字结构特点,指导写好“文、平、办”三个字,重点指导写好半包围结构“包”。
(2)用联系生活实际方法了解平平安安的意思。
(3)观察课文插图方式反复练习读课文,达到通顺、流利,能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重点】1.会认“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字,了解斤偏旁的含义;2.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住新、她、些、仔、每、平几个字的字形,并能口头组词等。3.抓住独体字结构特点,指导写好“文、平、办”三个字,重点指导写好半包围结构“包”。
【教学难点】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语感。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生词卡片、课件,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的文具盒里都摆着铅笔、橡皮,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吗?
2.教师归纳: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真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哪!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教师板书文具)
3.认识“文具”:
(1)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
(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横。
2.八笔写成。
(出示捡到的文具)可是这些小伙伴却被他们的小主人弄丢了,它们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找个家吧!(板书课题:文具的家)
二、课文练读查读。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一拼,多读几遍。
3.标段、圈生字词,把难读的句子多读直至读通顺。 遇到读不通的句子,一直读到通顺为止。
4.检查读:同桌互读。同桌有困难,请你帮帮他,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
5.全班齐读、分行齐读。
三、随文识字学词。
1.课件出示句子: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2.找学生读句子。
3.谁来领读一下这些词语:指名领读,学生跟读。再齐读一遍。
文具、一次、丢失、仔细、检查、所有、他们、每天。
4.游戏 “闪电读词” :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5.用各种方式识记生字。
(1)猜字谜
“去字头上一把刀”(丢)
(2)加一加,减一减
亲+斤=新 女+也=她 此+二=些 人+子=仔
海-三点水=每 苹-草字头=平
(3)形近字比较
具---真 次---吹 丢---去 她---他 哪---那
6. 你们真聪明,再出示词语,!那这些词语能不能熟读了。学生领读,然后齐读。具:文具 工具 家具 具体 新 :新年 新手 清新 新书
些:这些 一些 哪些 那些 平:平安 平时 平常 平地
7.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整体感知)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 )和( )之间发生的事。( )总丢文具,( 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 )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
四、写字指导说清楚观察的关键点。
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 3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告诉
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学生书空,注意占格位置。
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
找:右边的“戈”字, 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
办:教师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
3.学生描一对二写三。
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等13个生字。会规范地书写“次、平、让、包”等4个生字,掌握含有(“斤”旁)这类字的书写规律。(积累“平平安安”这类叠词)等词语,会用(一……就……)关联词说话。
(2)根据标点读好节奏。抓住贝贝和妈妈的对话等句段,借助插图和句子中的提示语等方式,朗读感悟,感受人物的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
(4)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根据标点读好节奏。抓住贝贝和妈妈的对话等句段,借助插图和句子中的提示语等方式,朗读感悟,感受人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心乐园:它们长得很像,但是不一样哟。请你给它们分别组个词。课件出示
丢( ) 干( ) 安( ) 目( )
去( ) 平( ) 字( ) 具( )
2. 听写生字。
二、精读指导
1.课件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呢?
2.师:文具们可伤心了,怎样把它们送回家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
3.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
4.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出示句子: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找学生读。出示句式:一……就……(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出示句子: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的回家。你要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谁来读一读妈妈说的话。我们看这个句子里有一个词语“平平安安”谁能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
5.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
6.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
7.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读后评。
8.觉得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粗心、知错就改、友爱……)
9.完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我们应该像贝贝一样养成爱护文具的好习惯)
10.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教师范写,生书空。
2.描一对二写三。
3.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次“平”“让”
4.展示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
四.课堂小结: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
五、拓展延伸 评价鼓励
1.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
2.学生整理书包。
3.评价、表扬、鼓励。
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
板书:
文具的家
铅笔 橡皮 转笔刀——文具盒
仔细检查—— 平平安安回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