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五华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测试
11.四、古代诗歌阅读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13.述怀(节选)①
14.魏征
15.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16.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17.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②。
18.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19.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20.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21.[注]①这首诗创作于魏征投奔唐朝之后,准备出关去山东招降瓦岗军残部之前,所以此诗又名《出关》。②九逝魂,这里指旅途遥远而艰险。
22.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3.A.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准备出关去山东之前,前四句的景物描写是虚写,想象了出关后征途的艰险景况。
24.B.唐王以国士之礼相待,诗人要报其知遇之恩,故面对荒凉的沿途景象和艰辛的旅途,诗人并不感到担心害怕。
25.C.九、十两句赞美重诺守信行为:诗人借此表达要像季布那样,一诺千金;像侯赢那样践言而舍生。
26.D.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显著特色是气势雄伟,意境开阔。景物描写意境雄浑,情感抒发悲壮而不消沉。
27.16.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节选部分简要分析。
28.五、情景默写
29.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30.(1)李白《蜀道难》中,化用晋人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诗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的噓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15.B
16.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郁纡……”等二句,从视觉写因为山路萦回,崎岖不平,所以平原时隐时现、时出时没;“古木……”等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来渲染旅途的荒凉凄楚。这四句形象地暗示出完成使命的艰难和诗人心情的沉重。
②直接抒情。中间四句诗人表示,虽然此去一路荒凉冷落的景象令人凄伤,旅途遥远而艰险,令人心惊,他也害怕路途的艰险,但他更感恩朝廷对他的恩遇。
③用典抒情。九、十两句中,季布、侯蠃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重视信义、不图功名的思想感情。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故面对荒凉的沿途景象和艰辛的旅途,诗人并不感到担心害怕”错。“既伤”二句既表现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艰险,个人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故选B。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手法、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四句,表明作者在路途中的艰险景况。
“郁纡”等二句,从视觉写因为山路萦回,崎岖不平,行迹在群山中放眼望去,那些平原时隐时现、时出时没,反衬出作者心情因任务艰巨,前途未卜而起伏不平,忐忑不安。
“古木”等二句,从听觉的角度来渲染旅途的荒凉凄楚。这四句形象地描写了古老的丛林里寒鸟悲啼,深山夜间猿猴哀鸣,构成了一幅荒无人烟,战乱留给人民的是一片凄凉。诗人把复杂的心情,都融汇到生动的旅途景物描写中,做到意境两浑,情景交融,形象地暗示了完成使命的艰难和诗人心情的沉重。
(2)直接抒情
中间“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四句,既有对出关前景的展望,也有其肺腑的坦露。“既伤”二句既表现作者不但知道前途的艰险,个人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伤千里目”是说远望心里伤感的意思。“岂不”二句的自问自答,显示出诗人胸襟的坦荡,更突现了他重意气、报太祖的知遇之恩。
(3)用典抒情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两句中,季布、侯赢都是千金一诺的人物。用典抒情,以季布、侯赢自比,表达了自己既然请缨就决不负使命的决心。“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是直抒胸臆,表明了作者重视信义,有恩必报,不图功名的思想。“人生感意气,名谁复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重视信义、不图功名的思想感情。
17.【答案】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儿寒乎 欲食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匪”“豺”“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