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教学习】如何当好课改中的教师(新课程培训心得)
2010-06-29 11:13
我很幸运地成为XX区教师新秀第二期培训班的学员,这次培训,无疑更拉近了我与新课程的距离。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当好一名教师?席卷而来的课改给我起了指路引航的作用。
一、开放心态,转变自我角色。
“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那就是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是师生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尊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为此,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积极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学生和接纳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二、链接生活,促成自主探索。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新课程更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它倡导让学生学习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努力让教材内容回归儿童的生活,变“僵硬的知识”为“生活化的知识”、“有生命力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致用”。
三、关注学生,唤醒自我意识。
新课程充满了人文关怀,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关注全体学生,在课上既要关注一些积极的参与者,还要重视那些被动参与者,并通过积极的观察、思考和有效的工作,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四、建立规则,注重评价艺术。
新课程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为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新课程倡导多元评价,以呵护孩子的自尊。这就需要我们批判地继承原有评价体系,建立起符合新课程的课堂规则。比如说,倾听的规则,守信用的规则等等。
以上,是我结合平时的零星思索和这次的培训而得出的几点体会,也许我的理念还不够成熟。但令我庆幸和欣慰的是,我还很年轻,而又在旧有的课程观还没能在头脑中成形的时候,赶上了新课程实验浪潮,我多么期盼新学期的到来,让我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