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章 总论
1、超声诊断学的临床应用:形态学检测、功能性检测、介入性超声。
2、超声诊断的优势:对软组织分辨良好,特别是含液器官(血管、胆道等)。 3、超声诊断的类型:A型、B型、M型、D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等。
4、超声的定义:是一种传播频率在20kHz以上、超过人耳可听到声波频率范围的机械波,临床最常用的频率是2.5~10MHz。
5、对不足2个月的早期妊娠妇女,尽量不用超声进行常规检查。
6、多普勒血流声像图显示: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向探头,多彩色小点交织表示湍流,亮度表示血流平均速度。
第五章 腹部超声探测方法
1、探头频率的选择: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用于浅表器官;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用于深部脏器。
2、在探头和组织之间涂以医用超声耦合剂,可以减少探头与组织间的空气间隙,减少声阻抗差。
3、受检者准备:
(1)上腹部检查:空腹8-12h(通常在晨起禁食早餐时检查),显示胰腺等脏器可饮水使胃充盈作透声窗。
(2)盆腔检查:需膀胱适量充盈。
第六章 肝超声诊断
一、正常声像图表现
1、正常肝声像图:内部回声细密、均匀,门静脉管壁呈稍强回声,肝静脉管壁不显示明显回声。
2、多普勒血流图:门静脉、肝动脉血流朝向肝,呈红色;肝静脉血流背向肝,呈蓝色。
二、肝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脂肪肝
1、广泛性脂肪肝:肝均匀增大,表面圆钝,肝实质回声增强(“明亮肝”);局限性脂肪肝:花斑样或不规则片状高回声(脂肪浸润区)。 2、血流信号较正常少。 (二)肝炎后肝硬化
1、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 2、肝表面不光整或凹凸不平,表面外围可见腹水。 3、胆囊壁充血水肿出现“双边影”。
4、门静脉内径增大,并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三)肝囊性病变
1
1、肝囊肿: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后壁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明显。 2、肝浓重:边界不清,壁厚,内壁不规则,呈虫噬样,超声造影现实蜂窝样表现。 3、肝包虫病:囊肿无回声,典型表现是“大囊套小囊”。 (四)原发性肝癌
1、低回声结节,侧壁回声失落,结节周围有低回声声晕,有门静脉癌栓。 2、血供丰富,内部显示线状,分支状彩色血流。 3、常伴有肝硬化特征。 (五)转移性肝癌
1、结节大小不一,呈弥漫多发,很少有肝硬化。
2、肿块依原发灶不同而表现各异:如乳腺癌肝转移(“牛眼征”)。 (六)肝血管瘤
1、小型肝血管瘤以高回声多见。呈细网格状。 2、内部无血流信号。
第七章 胆囊和胆管超声
一、胆道超声基础
1、检查前准备:受检者24h内禁食高脂肪食物,严格禁食8h以上。 2、应在X线钡餐胃肠造影3天后、胆系造影2天后进行。 3、标准切面及其特征:
(1)剑突下横切:门静脉左支的“工”字形结构。 (2)右肋间斜切:门静脉右支的“飞鸟征”声像图。
4、正常胆囊声像图:轮廓清晰呈明亮线状,囊内为无回声区。
二、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胆囊结石
1、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团(带),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发生移动。 2、胆囊内充满结石:WES征(囊壁、结石、后方声影三联征)。 (二)急性胆囊炎
1、囊壁充血水肿,呈现“双边影”(或多边影),胆囊体积扩大。 2、囊内云雾状,有时可见结石影。 3、超声墨菲征阳性。 (三)慢性胆囊炎
1、后期可见胆囊缩小变形、萎缩成高回声带。 2、胆囊壁增厚,囊内云雾状。
3、高脂肪餐试验可见胆囊收缩功能减退或消失。 (四)胆囊癌
1、蕈伞型:弱回声或中等回声蕈伞形肿块,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2、厚壁型:胆囊壁增厚,胆囊僵硬变形。 3、实块型:胆囊腔消失,呈低回声实块影。
三、胆管疾病超声诊断 (一)胆管结石
1、有强回声影,后方伴声影。
2
2、阻塞肝内胆管扩张,与门静脉形成“平行管征”。
3、肝外胆道结石:脂肪餐后强回声影发生位置变化,发生阻塞与门静脉呈“双管猎枪征”。 (二)胆囊壁
1、浸润癌: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呈鼠尾状。
2、乳头状癌:管腔可见高中回声实质肿块突入,无声影,不可移动。 (三)胆道蛔虫病
1、胆道扩张,可见平行的双线状虫体回声,为无回声区。 2、若蛔虫死亡过久,呈高回声影。
第八章 脾超声诊断
1、脾肿大:轮廓饱满清晰,上下极圆钝,实质回声无明显改变(点状中低回声)。 2、脾破裂
(1)真性脾破裂:脾包膜连续性中断,脾周围出现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周围积液)。 (2)中央型脾破裂:实质内出现片状或团块状增强回声(新鲜出血血肿),包膜不破。 (3)包膜下脾破裂:包膜下方低回声。
3、脾梗死:脾大,或有变形,实质内有楔形回声减低区,陈旧梗死可有纤维化钙化。
第九章 胰腺超声诊断
一、胰腺超声基础
1、正常胰腺显像:轮廓边界清晰,内部均匀中等回声(较肝脏强)。 2、准备工作:检查前空腹8h以上,可饮水500ml做透声窗。
二、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急性胰腺炎
1、水肿型:弥漫性增大,胰腺回声减低,轮廓清晰整齐。
2、出血坏死型:肿大,轮廓不规则、不清晰,实质回声减低伴不规则粗大强回声或中强回声斑块、斑点。 (二)慢性胰腺炎
1、大小大多正常,边缘不清晰、不规则。
2、实质内部回声增强,呈不均匀点样、细条样(小结石、钙化)。 3、胰管内多发结石,胰管扩张。
第十章 泌尿生殖系统超声诊断
第一节 肾超声诊断 一、正常肾声像图
肾窦:位于肾中央处,高回声
肾实质:低回声,肾皮质回声略高于肾髓质 二、肾疾病超声诊断 (一)肾积水
肾窦回声分离,肾实质萎缩变薄,肾窦无回声区呈菱角样(轻度)、花朵样(烟斗样,中度)、调色板样(高度),积水无回声区相通。 (二)肾囊性病变
3
1、单纯性肾囊肿:肾实质无回声,各无回声区互不相通。 2、多发性肾囊肿:肾实质多个无回声区,多为单侧发病。
3、多囊肾:多个囊状无回声区,肾实质高回声,多为双侧发病。 (三)肾肿瘤
1、肾细胞癌:肾实质异常回声肿块,血流信号类型多样。 2、肾盂肿瘤:肾窦异常肿块回声,肿块突向肾盂,少血流型。 3、肾错构瘤:肾实质内强回声肿块,后方无回声衰减。 (四)肾结石
肾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第二节 输尿管超声诊断 一、正常输尿管超声
一般不能显示,饮水后可见中间无回声明亮条带状回声 二、输尿管疾病超声诊断 (一)输尿管结石
扩张的输尿管远端弧形增强,后方伴声影 (二)输尿管囊肿
膀胱三角区有圆形无回声区
第三节 膀胱超声诊断 一、正常膀胱超声
1、检查前准备:适当充盈膀胱(憋尿、饮水至有尿意)。
2、正常声像图:膀胱内尿液呈无回声,膀胱壁呈光滑带状回声。 二、膀胱疾病超声 (一)膀胱结石
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结石能随着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形态不发生改变 (二)膀胱憩室
膀胱壁周围有囊状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与膀胱有交通口,排尿前后有大小变化 (三)膀胱肿瘤
膀胱壁肿块,等回声为主,肿块基底部与膀胱壁相连,不随体位变化移动
第四节 前列腺超声诊断 一、正常前列腺超声
1、检查前准备:充盈膀胱 2、探测位置:直肠探测最佳
3、正常声像图:横切面栗子状,内部低回声分布均匀,宽、长、厚为4cm、3cm、2cm。 二、前列腺疾病超声 (一)前列腺增生
以前后径增大为主(>3cm),形态饱满,有增生结节,多发于移行区 (二)前列腺癌
周缘区低回声结节,低回声结节处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增强,中晚期前列腺边界不争齐,包膜不完整
第十一章 妇科超声诊断
4
一、妇科超声基础 1、探测途径和方法
(1)经腹壁探测:需提前2小时饮水充盈膀胱 (2)经阴道探测:需提前解尿排空膀胱 2、正常子宫声像图
浆膜强回声带,肌层中低回声,内膜随月经周期变化: (1)卵泡早期:线状中低回声
(2)卵泡晚期:“三线两区”征(一条高回声宫腔线,两条内膜肌层交界线,两条弱回声区)
(3)排卵期:“三线两区”征更明显
(4)黄体早期、晚期:内膜回声增高,“三线两区”征消失 3、正常卵巢声像图
椭圆形,表面白膜线状回声,皮层卵泡无回声,髓质中低回声,黄体中强回声
二、妇科疾病超声 (一)子宫肌瘤
子宫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肌瘤结节表现为低回声 (二)子宫内膜癌
子宫饱满增大,宫腔内病灶呈中高回声,多普勒显示子宫动脉血流量增加 (三)卵巢成熟畸胎瘤
1、脂液分层征:线上为脂质成分,线下为浆液低回声 2、面团征:囊性肿块内含毛发和脂肪(高回声)
3、壁立性结节:内壁突起结节状强回声(牙齿、骨骼等) 4、线条征:短线状强回声(毛发) 5、杂乱结构征
第十二章 产科超声诊断
第一节 正常妊娠声像图 一、早期妊娠超声表现
1、妊娠囊:位于内膜偏心一侧,内部无回声,囊壁强回声 2、卵黄囊:位于妊娠囊内,内部无回声,囊壁中等回声
3、胚芽:中等回声,有波动性彩色血流成像,其长度和头臀径(CRL)用于确定孕龄4、胎盘:半月形中等回声,内部有细密光点,逐渐增多增粗 5、羊水:围绕胚芽周围的无回声区
二、中晚期妊娠超声表现和观察内容、指标 (一)丘脑平面
测量双顶径、头围,后者用于估计胎头大小和胎儿生长情况 (二)小脑平面
1、双侧小脑半球呈对称圆形低回声,后颅窝池呈“弯刀形”无回声区
2、需测量小脑横径和后颅窝池宽度,并观察有无小脑畸形(如“香蕉小脑”) (三)四腔心观
房室隔上卵圆孔血流自右向左,左右半心房室瓣血流方向一致
5
三、胎盘
妊娠晚期可见逐渐增多的点状、短线状高回声 四、脐带
1、长轴切面:长条麻花形
2、横断面:一根脐静脉,两根脐动脉,呈品字形排列 3、彩色多普勒:脐静脉(粗)、脐动脉(细)内部血流颜色相反 五、羊水
胎体周围的无回声区,晚期可有点状回声漂浮物(浑浊度)
第二节 异常妊娠声像图 流产的超声表现
1、先兆流产:与正常宫内妊娠接近,有胎心搏动,可有宫腔积液 2、难免流产:流产不可避免,有两种类型
(1)妊娠囊下移至宫腔下段或颈管口,宫颈扩张
(2)妊娠囊在宫腔内,但无增大且变形,无胎心搏动
3、不全流产:宫腔内和颈管内有妊娠残留物,呈不规则回声
4、完全流产:子宫大小接近正常,宫腔内容物已排尽,宫颈口关闭
第三节 胎盘异常声像图 一、前置胎盘
胎盘位于子宫各壁的下段,距离子宫口小于70mm 二、胎盘早期剥离
胎盘后出血血肿形成,基底膜和肌层之间有无回声、中低回声或中高回声影
第四节 胎儿先天性畸形超声诊断 一、无脑儿
1、露脑畸形:无颅骨光环显示,仅有一团米老鼠样脑组织暴露在羊水中(早期)
2、无脑儿:无颅骨光环,无脑组织显示,仅有头面部结构,双眼呈蛙眼样改变(晚期) 二、脑膨出(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
局部头颅光环不连续,局部缺损处突起一囊状肿物或包块 三、开放性脊柱裂 1、脊柱节段性缺损
2、局部缺损处突起混合性包块(中低回声)
3、相应头颅改变:“柠檬头”征,“香蕉小脑”征(颅内压改变所致)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心脏超声诊断
第一节 正常心脏超声 一、二维超声心动图
1、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室间隔
2、胸骨旁心底短轴观:主动脉瓣、右心房、房间隔、右心室、肺动脉瓣、左心房、主动脉呈人字形(舒张期)或近似倒三角形(收缩期)
3、心尖四腔心(五腔心)观:LA、LV、RA、RV、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腔(第五腔)
6
二、M型超声心动图 1、心底波群(4区):主动脉根部动脉壁两线,收缩期向下,舒张期向上;主动脉瓣收缩期呈六边形,如右图,舒张期呈一条单线 2、二尖瓣前叶波群(3区):有一高一矮两个高峰,E峰最高,表示心室舒张期二尖瓣开放的最大幅度,A峰次高峰表示心房收缩时二尖瓣开放,如: E 3、二尖瓣前后叶波群(2b区):与前叶波群呈镜像关系 A 4、心室波群(2a区):测量心腔大小和心室壁厚度 F
D 5、心尖波群(1区) C 三、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 1、二尖瓣:LA →LV,红色 2、三尖瓣:RA →RV,红色
3、主动脉瓣:收缩期LV→AO,蓝色;舒张早期可见逆流AO→LV,红色 4、肺动脉瓣:收缩期RV→PA,;蓝色;舒张期可有逆流PA→RV,红色 四、频谱多普勒波形
1、二尖瓣:双峰,E峰较高(舒张早期),A峰较低(舒张末期) 2、三尖瓣:与二尖瓣波形相似
3、主动脉瓣:收缩期有一向下空心三角形 4、肺动脉瓣:与主动脉瓣波形相似
第二节 心脏疾病超声诊断 一、心脏瓣膜病 (一)二尖瓣狭窄
1、定量指标:正常4~6cm2,解剖狭窄2~4 cm2,轻度狭窄1.5~2 cm2,中度狭窄1.0~1.4 cm2,重度狭窄<1.0 cm2
2、二维超声:二尖瓣开放时呈鱼口形,面积<2.0 cm2,轻度狭窄呈气球样改变,重度狭窄呈漏斗状狭窄,左心房、肺静脉、肺动脉、右心室相继扩大,左心房可有高回声血栓
E 3、M型超声:出现城墙波,即E、F段斜率减低,E、A间凹陷消失,如: A 4、彩色多普勒:以红色血流为主的五彩血流信号,血流流速很高 (LA→LV)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二维超声:二尖瓣瓣叶增厚,前后叶不能对合,左房、左室增大 2、彩色多普勒:LV →LA,蓝色血流为主的五彩反向信号(收缩期) (三)主动脉瓣狭窄
1、*定量指标:正常3.0cm2,狭窄<1.5cm2
2、二维超声: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收缩期瓣口呈“圆顶状”,左室肥厚 3、M超:出现纽扣样波形
4、彩色多普勒:收缩期五彩血流(LV→AO)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二维超声: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回声增强,舒张期对合欠佳,左室扩大 2、彩色多普勒:舒张期五彩反向血流(AO→LV) (五)二尖瓣脱垂
1、二维超声: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和后叶向左房膨出
2、M型超声:CD段收缩期向下凹陷呈吊床样改变,如: 3、彩色多普勒:收缩期左房内有五彩反向血流
7
二、先天性心脏病 (一)房间隔缺损
1、二维超声:房间隔回声中断,断端回声增强呈火柴头征,右房、右室扩大 2、彩色多普勒:早期红色为主穿隔血流(LA→RA,左向右分流) 晚期蓝色为主穿隔血流(RA→LA,右向左分流 (二)室间隔缺损
1、二维超声:室间隔回声中断,左房、左室扩大,肺动脉高压 2、彩色多普勒:红色为主五彩血流从左室进入右室 (三)动脉导管未闭
1、二维超声:降主动脉与主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道,左房左室扩大,肺动脉增宽 2、彩色多普勒:早期红色为主五彩血流DAO→PA(收缩期),晚期PA→DAO (四)法洛四联症
1、概念: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室间隔缺损
2、彩色多普勒:缺损部双向分流,收缩期LV→AO & RV→LV→AO,舒张期LV→RA
第三节 心功能测定 一、左室收缩功能测定
1、M型超声描记收缩末和舒张末的室壁厚度和左室内径
2、二维超声显示射血分数EF(50%~70%)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27%~50%) 二、左室舒张功能测定
多普勒二尖瓣频谱:舒张早期(E峰)>舒张晚期(A峰),E/A>1
第十六章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第一节 甲状腺超声 一、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1、包膜:薄层高回声,光滑、整齐 2、实质:细密点状回声,分布均匀 二、甲状腺疾病超声
(一)甲亢(T3、T4↑ ) 1、均匀性肿大,边缘不规则 2、内部实质回声不均匀
3、彩色多普勒显示弥漫的点状、分支状血流信号,呈“火海征”或“海岛征” (二)单纯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缺碘型甲状腺肿) 1、弥漫均匀肿大
2、实质回声不均匀,有多发性结节,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 (三)甲状腺腺瘤
1、大小正常或呈局限性增大,实质回声均匀 2、腺瘤多为单发,边缘有特征性的晕征 3、结节周边血流环绕,血流信号丰富 (四)甲状腺癌
1、甲状腺可肿大可正常,实质回声均匀
2、癌结节以单发为主,形态、边界不规则,呈“蟹足样”向周围浸润
8
3、病灶内有砂砾样钙化灶,可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4、有包膜外延伸则可能是滤泡状癌 5、结节内血流分布混乱
第二节 乳腺超声 一、正常乳腺超声 1、脂肪组织呈低回声
2、纤维组织呈高回声,肌肉组织呈纹理高回声 3、腺体呈相对低回声 二、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乳腺增生症
1、单纯性增生:纤维组织增厚增粗,呈“斑马纹”状、管状暗条回声 2、囊性增生:散布多个囊性无回声大小不等囊肿,呈“叠瓦状” (二)纤维腺瘤
1、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低回声为住 2、血流信号较低 (三)乳腺癌
1、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呈毛刺状、蟹足状表现 2、纵横比>1
3、内部多为低回声,可伴有点状强回声钙化灶 4、血流信号丰富
5、乳腺癌淋巴转移:同侧腋下或锁骨上有圆形椭圆形低回声
第三节 淋巴结
一、正常淋巴结超声表现
卵圆形,包膜中高回声,边缘皮质低回声,纵横比>2 二、异常淋巴结超声表现
1、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均匀肿大,血流信号丰富,淋巴结门结构清晰
2、结核性淋巴结炎:多个淋巴结受累,形态不规则,淋巴结门消失,内部低回声,可见斑块状高回声坏死区,常见周围软组织水肿
3、淋巴瘤:纵横比<2,边缘锐利,淋巴结门消失,实质内有微小高回声结节,血流信号丰富 4、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纵横比<2,外形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乳头状癌转移可见高回声,可见钙化,淋巴结门消失,血流阻力较良性淋巴结高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