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知道自然对象在使用拟人手法后会富有人情味,变得更有趣。
2、 学会用眼、眉、嘴、手等有表情的器官和服饰把自然对象设计成平面和立体的拟人形象。 过程与方法:
1、 欣赏经典动画片中的拟人形象,感受与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 2、 范例分析和学生作品欣赏,知道拟人化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3、 通过观察与尝试,学会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拟人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拟人化形象的传情与生动,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体验创造的快乐。
2、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与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拟人手法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
2、难点:发挥想象,根据自然对象的特点进行生动有趣的形象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具:示范用品、练习纸等 2.学具:勾线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 从表演入手,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实物,以人的方式表演,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拟人的形象》。
2欣赏海绵宝宝图片,
A说说为什么叫海绵宝宝,从哪些地方把它变成了“宝宝”呢?(五官,动作,表情,衣着,四肢等) B 模仿海绵宝宝的样子,增加课堂氛围和创意。
二、 引导设计拟人的形象的要点及步骤
1.提问
如何把身边的材料变成人的样子?
将本不具有人类特征的事物加入人的形象特征,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形式,使其人格化. 2.说说如何添画一个拟人的形象 3.欣赏各种拟人形象
认识各种各样的拟人形象,开拓眼界。 各组交流:A你看到哪些种类的拟人形象?
B用什么方法来画拟人的形象?
小结:种类不一,
(1)古书《山海经》的拟人形象。 (2)动画片中的拟人形象 (3)生活中的拟人形象。 (4)广告中的拟人手法
4.示范讲解:师生交流、探讨拟人形象的表现方法。 (1)四图简笔画讲解构图要点。
(2)师:拟人的形象是用什么方法产生的? 以水滴为例子。(教师演示) (3)总结方法: A添加人的表情(五官)。 B添加人的动作(手脚)。 C添加服饰。 D添加背景。
6、布置练习:尝试画一个拟人的形象,可以互相讨论交流后再开始创作。 步骤:
1、选择形象(动物,植物,物品,任选一样) 2、添加拟人手法; 3、完成绘画作品。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及时给以帮助,引导和鼓励。 四、评价
1、 作品展示并介绍创意。 2、 点评:造型特点;装饰手法。 3、小结,鼓励孩子创造美,表现美!
五、拓展
出示用手工制作的拟人形象,鼓励学生尝试。
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简析】
动画形象即是拟人的形象,在当今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甚至成了孩子们精神世界的“伙伴”,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动画形象,更是赢得几代人的喜爱。本课抓住孩子们热爱的这些拟人形象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欣赏拟人化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在日常中观察过的动画造型,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一个动画形象,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创新能力,造型表现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拟人化的形象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以此提高学生艺术创作的兴趣。更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生活是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的。
【设计思路】
我努力在上每一堂课都希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只有这样,孩子放松了,师生的互动才会更加良好和谐,课堂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开头我以孩子们熟悉的“海绵宝宝”这一形象,让孩子们模仿海绵宝宝,调动课堂气氛和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重点是如何引导孩子设计一个拟人的形象。通过欣赏、示范、讲解,引导孩子观察、讨论、分析、比较等手段来引导孩子们打开想象的翅膀。在示范这个环节,通过四幅图的对比,直观和快速的表达构图知识。
在引导孩子创作时,考虑到孩子们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对造型的
认识比较有限,所以,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实物,增加创作对象,辅助孩子们打开思维。以此创作出丰富的作品。
最后的评价主要是让孩子们自己来介绍,老师在做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即可。
执教者简介:
林琳,女,小学一级教师。1992年7月毕业于泉州师范美术专业,后来又通过大专和本科的专业进修学习。热爱儿童,二十三年来从事小学儿童美术教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对此写了相应的《把美术课变成拍卖会》等多篇论文。对通过儿童美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疗愈孩子的某些缺陷,帮助其更健康快乐成长有一定的积累和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