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与 探 索Study&Exploration
No.2ꎬ2020
Serial.No.295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遣使黑龙江地区考
(1.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ꎬ哈尔滨150080ꎻ2.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ꎬ长春130012)摘 要:明代永乐宣德两朝ꎬ明廷锐意经略黑龙江地区ꎬ不断遣使到黑龙江流域ꎬ使整个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都纳入明王朝的统辖之下ꎮ据考证ꎬ自洪武三十五年明太宗即位起至明宣宗宣德九年止的三十三年间ꎬ明廷向黑龙江地区遣使达二十三批次ꎬ彰显出明王朝对统一黑龙江地区的重视ꎮ
关键词:明代ꎻ永乐ꎻ宣德ꎻ遣使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20)02-0179-09
胡 凡1ꎬ胡 珀2
明廷永乐宣德时期的遣使黑龙江ꎬ实际上是其自洪武时期以来经略黑龙江地区战略行动的继续ꎮ早在洪武十一年ꎬ朱元璋就“遣使赍诏ꎬ往金山谕元将纳哈出”(«明太祖实录»卷一一九ꎬ洪武十一
年八月条)ꎮ洪武二十年十月ꎬ在降服纳哈出后ꎬ朱
情况史籍记载不详ꎮ据考证ꎬ自洪武三十五年明太宗即位起至明宣宗宣德九年止的三十三年间ꎬ明廷向黑龙江地区遣使达二十三批次ꎬ请述其详ꎮ
一
洪武三十五年ꎬ明廷第一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明太宗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即位ꎬ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ꎬ当年九月即“遣使赍诏ꎬ抚谕兀良哈大小头目”(«明太宗实录»卷一二下ꎬ洪武三十五
年九月乙未条)ꎮ此次遣使目的是“抚谕”ꎬ显示出
元璋下诏:“取辽东官军曾往海西野人地方及纳哈出之境ꎬ历涉劳苦者二百六人赴京ꎬ各赐文绮、罗衣、钞锭有差ꎮ”(«明太祖实录»卷一八六ꎬ洪武二十
年十月戊午条)反映出明太祖自经略东北地区以来
就一直向黑龙江流域派遣使者的历史事实ꎮ十二月ꎬ随着野人首领西阳哈来降ꎬ朱元璋又一度在黑龙江地区设置了三万卫(«明太祖实录»卷一八七ꎬ洪
武二十年十二月癸亥条、庚午条)和兀者野人、乞例
朱棣与兀良哈三卫关系匪浅ꎻ十一月又派出裴牙失里到黑龙江地区的兀良哈、鞑靼、野人诸部ꎬ“特令百户裴牙失里赍敕谕尔ꎬ其各居边境ꎬ永安生业ꎬ商贾贸易ꎬ一从所便ꎬ欲来朝者与使臣偕至”(«明太宗实录»卷一四ꎬ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壬寅
条)ꎮ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和十一月两次遣使ꎬ是太
迷、女直军民府[1]ꎬ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不成熟洪武二十一年五月ꎬ朱元璋又“命俺得迷失等往辽东海西等处ꎬ招抚夷民ꎬ各赐衣物”(«明太祖实
录»卷一九〇ꎬ洪武二十一年五月壬辰条)ꎮ这些遣使
而被迫徙于开元城ꎮ为了继续经略黑龙江地区ꎬ
宗即位之后的重大举措ꎬ由此可见他对经略黑龙江地区的重视ꎮ
永乐元年ꎬ明廷第二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此次遣使的规模非常大ꎬ从史籍的记载来看ꎬ前往奴儿干及女真地区的是行人邢枢、知县张斌、佟答剌哈、裴牙失帖木儿、王平住、五秃出、马兀良哈、高阿剌甲等ꎬ前往兀良哈的是指挥萧尚都、镇抚刘忽鲁秃、百户和尚、王阿剌秃等ꎬ这也是两个方向ꎮ
据«殊域周咨录»记载:“永乐元年遣行人邢枢偕知县张斌往谕奴儿干ꎬ至吉烈迷诸部落招抚
179
招抚的行动后来由于西阳哈的降而复叛中断ꎮ
靖难之役后ꎬ明太宗朱棣即位ꎬ立即展开了对黑龙江流域的经略ꎬ其主要方式就是遣使大力招抚ꎬ即后来史料中所说的招谕ꎮ但是遣使的具体
作者简介:胡凡ꎬ1951年生ꎬ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ꎬ历史学博士ꎻ胡珀ꎬ1977年生ꎬ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ꎮ
之ꎮ”该书注释说:“吉烈迷进女色于枢ꎬ枢拒之不受”ꎬ“于是海西女直、建州女直、野人女直诸酋长悉境来附ꎮ”[2]这是邢枢高洁的品行感化所致ꎮ历史上的辽王朝曾经向黑龙江地区派出过“银牌天使”ꎬ到这里就要求女真贵族妇女“侍寝”ꎬ成为辽王朝压迫女真人的一大弊政ꎬ引起了女真人的反抗和辽金王朝的更迭ꎬ而邢枢能够拒绝吉烈迷人所进的女色ꎬ遂有诸部的“悉境来附”ꎬ这也为明太宗经略和统一黑龙江地区打开了良好的局面ꎬ可谓不辱使命ꎮ史载邢枢曾三次往返于明廷与奴儿干之间ꎬ据邢枢家乡的地方志«(正德)长垣县志»记载:“邢枢ꎬ字九成ꎬ德行、文学为后生尊仰ꎮ洪武初ꎬ由明经任行人ꎬ前后三使奴儿干ꎬ尝却吉烈迷国女色、开元人遗布ꎮ同使知县张斌病且卒ꎬ知公素正大ꎬ付白金百两托寄妻子ꎬ既归ꎬ悉还之ꎮ”[3]这里除了“却吉烈迷国女色”之外ꎬ还有“却开元人遗布”ꎬ应该是指元元路的遗民ꎬ还有同行的张斌在出使奴儿干期间因病去世前托邢枢给妻子带银两ꎬ正是对邢枢人品的充分信任ꎬ即“知公素正大”ꎬ所以才有这临终的托付ꎮ«成于正德年间长垣县志»的记载比严从简的记载要早ꎬ但是县志没有说明邢枢前后三使ꎬ县志修奴儿干的时间ꎬ严从简曾经在行人司任职ꎬ当是参考了行人司的资料而确定是永乐元年ꎮ
在档案史料中的履历记载着女真官兵参加永乐元年招谕行动的情况ꎬ佟答剌哈的先人“满只ꎬ洪武十六年归附”ꎬ这里反映的是洪武时期招抚黑龙江地区女真人的成果ꎬ满只去世后ꎬ佟答剌哈“失帖木儿是垛集充军ꎬ“永乐元年招谕前(元)店(秃ꎬ)升小旗哈千户所达鲁花赤”[4]138ꎮ裴牙ꎬ
洪武十七年垛充小旗ꎬ二十年钦除三万卫中所世袭百户ꎮ三十二年调三万卫后所署千户事ꎮ永乐元年ꎬ钦升三万卫中所副千户ꎬ仍往忽剌温招谕野人万户锁失合等赴京ꎬ钦升三万(卫)指挥佥事”[4]139载他于永乐元年十二月赴京朝贡ꎮ这个锁失合应该就是锁失哈ꎬ贡马百三十匹ꎬ实录中ꎬ
太宗朱棣为此置兀者卫ꎬ以“锁失哈为指挥同知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明太宗
实录»卷二六ꎬ永乐元年十二月辛巳条)ꎮ这里一则显
示出这次遣使招谕的成果ꎬ二则显示出招谕行动180
是在当年返回的ꎮ王平住是在永乐元年归附ꎬ实录在永乐元年五月五日载:“女直野人头目买里的、平住等二十九人来朝ꎬ赐之钞币ꎮ”(«明太宗实
录»卷二〇下ꎬ永乐元年五月乙未条)据今人鞠德源先
生研究ꎬ“平住即王平住ꎬ王为明朝赐予的汉姓”[5]谕的成果ꎮ平住的来朝应该是洪武三十五年遣使招ꎬ值得注意的是ꎬ档案记载王平住以“本年黑龙江招谕野人功ꎬ二年除辽东三万卫左所正千户”[4]149参加了永乐元年的奴儿干招谕行动ꎬ说明平住在五月接受赏赐后马上就ꎬ因而才有永乐二年职位的晋升ꎮ女真人“五秃出ꎬ永乐元年招谕ꎬ授副千户职事”[4]180哈ꎬ永乐元年招谕野人头目ꎻꎬ建州女真人升百户”ꎻ女真人“马兀良“高
阿剌甲ꎬ永乐元年招谕有功ꎬ二年升副千户”[4]198谕ꎬ升总旗ꎮ”而王阿剌秃则是[4]188“永乐元年兀良哈招哈官军人等曰:‘朕嗣位之初ꎮ«明太宗实录ꎬ已尝诏谕尔众»载:“敕谕兀良ꎮ后辽东守臣言:尔等俱欲来朝ꎮ今遣指挥萧尚都、镇抚刘忽鲁秃、百户和尚往谕朕意ꎬ但来朝者悉授以官ꎬ俾仍居本地ꎬ岁时贡献ꎬ经商市易ꎬ一从所便ꎮ’”(«明太宗实录»卷二〇下ꎬ永乐元年五月乙未条)据此可知ꎬ永乐元年明廷一方面派邢枢出使黑龙江奴儿干地区ꎬ一方面派萧尚都、刘忽鲁秃、和尚携王阿剌秃出使兀良哈ꎬ两方面都成效显著ꎮ又据王圻«续文献通考»记载ꎬ这次遣使是走水路ꎬ即“遣将领舟师至江上ꎬ召集诸酋豪ꎬ饵以官赏ꎬ于是野人东旺、佟答(哈)剌[哈]、王肇州、琐胜哥四酋率众降”[6]因繁体字“東”和ꎮ“康这里的东旺应该是康旺之误”字形相近而混淆ꎬ佟答剌哈ꎬ也不是在当时投降的明朝“ꎮ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奴儿干是用船走水路遣将领舟师至江上”ꎬꎬ这显然是明朝继承了元朝说明永乐元年邢枢的出使开通黑龙江地区水陆交通路线的成果ꎬ元代在黑龙江下游吉列迷地区设立东征元帅府ꎬ史载:“东征元帅府道路险阻ꎬ崖石错立ꎬ盛夏水活ꎬ乃可行舟ꎬ冬则以犬驾杷行(水)[冰]上ꎬ地无禾黍ꎬ以鱼代食”ꎬ忽必烈特使硕德“乃为相山川形势ꎬ除道以通往来ꎬ人以为便ꎮ”[7]正是利用了元人开通的交通路线ꎬ明人才有可能在当年往返奴儿干地区ꎮ
前往兀良哈方向的萧尚都当年没有返回ꎬ永乐元年十[一月二日ꎬ“兀良哈头目哈儿兀(反礼部赐钞币歹]遣其部属脱忽思等二百三十人来朝贡马)
、袭衣ꎬ并偿其马直”ꎮ这应该是萧尚ꎬ命都招谕的成果ꎬ太宗借此再次对兀良哈部阐明:“今仍旧制ꎬ设泰宁、福余、(孕)[朵]颜三卫ꎬ俾尔等统属军民ꎬ镇守边境ꎬ旧尝授官者ꎬ列名以闻ꎬ咸复之ꎮ若头目人等ꎬ前未授官ꎬ于今当授者ꎬ亦第其名来闻ꎬ朕即授之ꎬ俾世居本土ꎬ安其生业ꎮ”(«明太宗实录»卷二五ꎬ永乐元年十一月辛卯条)
永乐二年ꎬ明廷第三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其一为佟答剌哈ꎬ他在永乐元年的招谕行动后升为小旗ꎬ参加了永乐“二年”[4]138招谕的行动后ꎬ在永乐四年升为总旗ꎬ他出使的方向应该还是奴儿干地区ꎻ其二为董弼ꎬ永乐二年差往哈剌温地面招谕ꎬ回来后由正千户晋升为本卫指挥佥事[4]156大兴安岭ꎬ他出使的方向哈剌温地面[8]在史籍中无载ꎮꎬ这一年的遣使规模看来不大ꎬ就是今天的只是在档案中留下了蛛丝马迹ꎬ所以ꎮ
永乐三年ꎬ明廷第四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ꎬ这在三个人的档案中有记载ꎮ其一为马噉答ꎬ他于洪武六年归附明朝ꎬ洪武二十年升为三万卫前所世袭百户ꎬ永乐三年因招到阿必察功升副千户[4]176二月ꎬ“嘉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阿必察等二十八ꎮ这个阿必察在实录中有记载ꎬ永乐四年人来朝贡马ꎬ命置嘉河、哈密、干[斡]难河三卫ꎬ兀的罕千户所ꎬ以阿必察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ꎬ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明太宗实录»
卷五一ꎬ永乐四年二月甲申条)ꎮ其二为白撒里ꎬ他于
洪武二年归附明朝ꎬ洪武二十九年充土军ꎬ永乐三年到不剌花等处招谕[4]272其三为高阿剌甲ꎬ他因永乐三年招谕有功ꎬ永乐四年晋升小旗ꎬ永乐四ꎮ
年升为正千户[4]198地区的就是阿必察任指挥的嘉河卫ꎮ这里能够确证招谕黑龙江ꎬ其地在“今黑龙江省宾县东枷板河流域”[9]244撒里和高阿剌甲也当是与此相同ꎮꎬ在以此推测白«明太宗实
录»中ꎬ永乐三年正月设立失里绵卫、虎儿文卫ꎬ二月设撒力卫ꎬ三月里朱棣“遣使赐失里绵卫指挥使绰鲁不乃、虎儿文卫指挥使也儿古尼等绮帛ꎬ时二卫新设故也ꎮ奴儿干卫指挥同知把剌答哈及兀者左卫头目木答忽等九十七人来朝ꎬ赐之钞
币”[10]在“今乌ꎬ这是一条明确遣使的记载苏里江与牡丹江之间ꎬꎮ兴失里绵卫地凯湖北一带”[11]江和乌苏里江流域ꎮ据此ꎬ明廷既然遣使到了松花江ꎬ也可能就和奴儿干卫指挥同、牡丹知把剌答哈一起再下行到了奴儿干ꎮ
永乐五年ꎬ明廷第五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这次的遣使仍然分为两个方向“因差往哈剌温等处地面招谕回还永乐五年五月ꎬ刘卯罕系三万卫前所流官百户ꎬ其一是刘卯罕:ꎬ先次钦升本卫ꎬ所副千户ꎮ”[4]155这是又一次前往大兴安岭地区招谕ꎮ其二是忽乞ꎬ他“原系兀里奚山卫女直ꎬ永乐五年蒙内官亦失哈前来招谕赴京ꎬ授指挥佥事回还”[4]208谕赴京的ꎬ时间是在永乐五年ꎮ这里的重点在于忽乞是由亦失哈招ꎬ这是有据可查的亦失哈第一次出使黑龙江地区ꎬ方向是黑龙江下游ꎬ因为永乐六年初设立的一批女真卫所大多是在黑龙江下游地区ꎬ应该是亦失哈这次招谕的成果ꎮ
永乐七年ꎬ明廷第六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据档案史料记载:“答剌ꎬ原系海西亦马剌卫女直ꎬ永乐七年招谕来降赴京ꎬ钦除指挥佥事ꎮ”[4]213这里的亦马剌卫亦作亦马剌山卫ꎬ地处“有就是佟答剌哈今黑龙江省巴彦县西集以北野马山ꎬ他因永乐二年的招谕之功而在”[9]247ꎮ再永乐四年升为总旗ꎬ接着参加“黑勒若招谕ꎬ除都指挥佥事”ꎮ据鞠德源先生的研究ꎬ“‘黑勒若’当是‘黑勒里’或‘黑勒尔’的讹写:黑勒里(尔)为黑龙江下游吉列迷各部所居之地ꎮ可以断定佟答剌哈的‘黑勒若招谕’ꎬ就是到奴儿干地区招谕ꎮ受命的时间当在永乐七年”[5]就是本年奴儿干都司的设立ꎮ史载:永乐七年四ꎬ其理由月二十一日ꎬ“奴儿干鞑靼头目忽赖[剌]东奴等六十五人来朝ꎬ置伏里其、乞勒尼二卫ꎬ敷答河千户所ꎬ命忽剌冬奴等为指挥、千百户ꎬ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明太宗实录»卷九〇ꎬ永乐七
年四月癸巳条)ꎮ闰四月七日ꎬ在忽剌冬奴的建议
下ꎬ朱棣“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ꎮ初ꎬ头目忽剌冬奴等来朝[ꎬ已立卫ꎮ至是复奏其地冲要ꎬ宜(令)指挥同知立]元帅府ꎬ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ꎬ故置都司ꎬ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ꎬ统属其众ꎬ岁贡海青等物ꎬ仍设狗站递送”(«明太宗实录»
181
卷九一ꎬ永乐七年闰四月乙酉条)ꎮ这则记载反映的是明朝在设立奴儿干都司的同时ꎬ就在元代交通路线的基础上开通了到奴儿干地区的陆路交通ꎬ即““仍设狗站递送”ꎮ奴儿干都司的具体位置在的特林地方黑龙江下游ꎮꎬ特林下距黑龙江口约当黑龙江与阿姆贡河汇合口右岸150公里ꎬ上距吉林船厂约2500公里”[9]236永乐八年ꎬ明廷第七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
ꎮ
据«三万卫选簿»载:永乐三年曾往不剌花等处招谕而升为小旗的白撒里ꎬ又因永乐“八年ꎬ奴儿干招谕ꎬ十年ꎬ升总旗”[4]272招谕ꎮ马兀良哈在永乐元年因招谕而升百户后ꎬ这明确表示是奴儿干ꎬ
永乐“八年招谕万户ꎬ升三万卫中所副千户”[4]187升指挥佥事ꎮ再有”[4]144“歹羊哈钦除木束河卫指挥佥事ꎮ忽鲁答ꎬ永乐八年招谕赴京”[4]207“永乐八年招谕赴京ꎬ钦ꎬ乐八年间招谕赴京ꎬ除吉河卫指挥佥事ꎮ不颜帖木儿”[4]208ꎬ“们应该是这次招谕的成果ꎬ木束河卫的位置在ꎮ永“他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支流穆逊河流域”[9]263位置在今“吉林省东丰县觉河流域”[9]246ꎬ吉河卫的乐八年明廷遣使黑龙江地区由南向北的行程路线ꎬ可证永ꎮ
二
永乐九年ꎬ明廷第八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这次遣使实录无载“ꎬ但是有«永宁寺记»的记载:人永乐九年春ꎬ巨船二十ꎬ五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艘ꎬ复至其国ꎬ开设奴儿干都司ꎮ”[12]可证确实遣使到了奴儿干ꎮ另ꎬ«三万卫选簿»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印证ꎬ如指挥使王廷相的四辈王景履历中载:“旧选簿查有曾祖阿剌孙ꎬ原系奴儿干女直头目ꎬ永乐九年招谕赴京ꎬ除授指挥同知ꎮ”[4]142“牌万户外黄查有ꎬ永乐九年赴京:陈钺ꎬ奴儿干人指挥使陈尚忠履历中载:ꎬ除指挥同知ꎬ曾祖阿剌孙原系金ꎮ”[4]146前述的王平住ꎬ在永乐元年参加了黑龙江招谕野人的行动后ꎬ又因永乐“九年ꎬ奴儿干开设衙门ꎬ升指挥佥事”[4]149京的忽乞ꎬ授与指挥佥事后回还ꎮ前述永乐五年曾由亦失哈招谕赴ꎬ永乐“九年ꎬ又蒙招谕前来”[4]208秃出ꎬ永乐九年招谕赴京ꎮ指挥佥事赵应奇的ꎬ除副千户”[4]217“始祖玉182
ꎮ女真人“亦合加ꎬ永乐九年招谕赴京ꎬ除指挥佥事”[4]210赴京ꎬ除授本卫指挥佥事ꎮ海西女真人你里乞”[4]158“永乐九年蒙招谕受“永乐九年抚谕有功ꎬ十三年升小旗ꎮ汉族军人王仲”[4]197刻史料和档案史料互证ꎬ相得益彰ꎮ
ꎮ碑永乐十年ꎬ明廷第九批次和第十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我们这里之所以说永乐十年有两个批次的遣使ꎬ是基于对档案、实录及碑刻史料的综合分析ꎮ先说第九批次ꎬ这应该是在永乐十年的春夏秋三季进行的ꎬ相关的档案史料有达官指挥使康济远的始祖脱因不花ꎬ“永乐八年除今卫指挥同知ꎬ十年奴儿干招谕ꎬ升指挥使”[4]136确说的是“奴儿干招谕”ꎮ又ꎬ“必隆哈ꎬꎮ原系海西这里明随满河卫女直头目ꎬ永乐十年招谕赴京ꎬ除本卫指挥佥事”[4]201当年到了京城ꎮꎮ他应该是这次招谕的成果«明太宗实录»永乐十年十月八ꎬ并在日有一条:“辽海卫指挥王谨等百六十六人奉命招谕奴儿干还ꎬ赐钞币、表里有差ꎮ所招野人女直付羊古等ꎬ悉授督罕河卫指挥、千户等官ꎬ有言愿居辽东开原者ꎬ从之ꎬ循例给赐ꎮ”(«明太宗实录»卷
一三三ꎬ永乐十年十月庚申条)“行应该是在春夏秋之间招谕奴儿干还”ꎬ可证永乐十年第九批次招谕之这里明确说明王瑾是
ꎬ在秋末的九月回到辽东后入京复命“赐钞币ꎬ第九批次结束ꎬ第十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表里有差ꎮ”
因此有十月八日的ꎬ据«永宁寺记»中
记载:永乐“十年冬ꎬ天子复命中官亦失哈等载至其国ꎮ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ꎬ赐男妇以衣服器用ꎬ给以谷米ꎬ宴以酒馔”[12]明确记载为“十年冬”ꎬ而且看望了“海外苦夷诸ꎮ碑记中民”ꎬ即登上了库页岛ꎮ那么朱棣为什么在第九批次的使臣刚刚回来ꎬ就又在冬季遣使奴儿干呢?原来在永乐十年的八月ꎬ“奴儿干乞里迷、伏里其、兀剌、曩加儿、古鲁、失都哈、兀失奚等处女直野人头目准土奴、塔失等百七十八人来朝ꎬ贡方物”ꎬ明廷据此“置只儿蛮、兀剌、顺民、囊哈儿、古鲁、满泾、哈儿蛮、塔亭、也孙伦、可木、弗思木十一卫”(«明太宗实录»卷一三一ꎬ永乐十年八月丙寅条)ꎬ这里的囊哈儿卫地在“今库页岛西岸北部朗格里”ꎬ古鲁卫地在“今黑龙江中游左侧支流枯鲁河
(““阿姆贡河口北岸的莽阿臣噶山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对岸)流域”ꎬ”ꎬ满泾卫地在“今黑龙江口外南波波瓦河口附近哈儿蛮卫地在属俄罗斯境今黑龙江下游右岸塔附近”ꎬ塔亭卫地在)ꎬ可木卫地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县科”(以上五卫现在木地方”ꎬ弗思木卫地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9]267-270该是王谨在春夏期间带船到黑龙江下游地区进行ꎮ如果做一“理证”推测的话ꎬ应招谕ꎬ在接受明廷的招抚后ꎬ这些女直人的头目先期乘船到明廷朝贡ꎬ明廷因以设卫ꎬ而王谨稍晚在秋末回到明朝ꎬ所以才有十月八日实录中王谨招谕奴儿干还、领取赏赐并由朝廷给随他而来的女直野人授官的记载ꎮ由于新设立的几个卫最远的在库页岛ꎬ为了安抚他们ꎬ所以朱棣决定在冬天派亦失哈出使黑龙江地区ꎮ为此明廷十五日ꎬ“置辽东境外满泾等四十五站ꎬ敕其提领那可、孟常等曰:‘朝廷(说)[设]奴儿干都司并各卫ꎬ凡使命往来ꎬ所经之地ꎬ旧有站赤者ꎬ复设各站ꎬ头目悉恭命毋怠’”(«明太宗实录»卷一三三ꎬ永
乐十年十月丁卯条)ꎮ这是继续将元代的交通路线
重新恢复ꎬ以便亦失哈使团通行使用ꎮ再说到辽海卫指挥王谨ꎬ在永乐十一年的«永宁寺记»中ꎬ刻有王瑾的名字ꎬ说明他也参加了第十批次的遣使ꎮ这里实际可能的情况是王瑾八日领取了赏赐ꎬ经过简短的休整ꎬ就又随亦失哈踏上了巡视奴儿干地区的路途ꎬ或者是他在永乐十一年开江后又和其他中使率领船队航行到了奴儿干ꎬ因此在永乐十一年的碑记中ꎬ才会有指挥王瑾的名字ꎮ这里一方面明廷在库页岛上设置了卫所ꎬ另一方面又命令恢复旧有的站赤ꎬ再加上是冬天出发ꎬ所以这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ꎬ只能走陆路ꎬ到黑龙江下游的狗站乘雪橇到达奴儿干ꎮ另外ꎬ从黑龙江口到库页岛也只有在冬季鞑靼海峡结冰后比较方便通行ꎬ如«元文类»载元世祖时征讨库页岛上的骨嵬人ꎬ“至元十年ꎬ征东招讨使塔匣剌呈:前以海势风浪难渡ꎬ征伐不到 因、吉烈迷、嵬骨等地ꎮ去年征行至弩儿哥(奴儿干)地ꎬ问得兀的哥(乌底改)人厌薛称:欲征嵬骨ꎬ必聚兵ꎬ候冬月赛哥小海渡口结冻ꎬ冰上方可前去”[13]的“赛哥小海”即是指今天的鞑靼海峡ꎬꎮ海峡平时
史料中“了海势风浪难渡ꎮ所以碑记所说的亦失哈”ꎬ而当冬季结冰以后就可以通达“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ꎬ正说明他们是在冬季出行ꎮ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次跨年的行动ꎬ亦失哈使团在永乐十年冬天出使奴儿干地区ꎬ在这里一直盘桓到永乐十一年建立永宁寺碑ꎬ即永乐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以后才返回明朝ꎬ他们不可能在永乐十年冬天来了之后再返回ꎬ又在永乐十一年再来到奴儿干地区ꎮ更可能的情况是亦失哈在冬季到了奴儿干和库页岛ꎬ开春以后就在满泾一带选择建造永宁寺的地址ꎬ盛夏时明朝的船队载着建寺的工匠和材料来到奴儿干ꎬ施工到秋季永宁寺完工ꎬ所以才有碑刻下面诸多落款的工匠名字ꎮ
永乐十二年ꎬ明廷第十一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在«三万卫选簿»中ꎬ指挥佥事赵文举的先人“谕羊哥ꎬ起取赴京ꎬ原系海西哈儿分卫女直ꎬ除授本卫指挥佥事ꎬ永乐十二年蒙招”[4]200太宗实录»ꎬ永乐十二年九月十五日有“女直野人ꎮ考«明头目阿路秃等百十五人来朝ꎬ设塔速儿河、五屯河、玄城、和卜罗、老哈河、兀列、兀剌忽、哈儿分八卫ꎬ命阿路秃等为指挥、千百户ꎬ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ꎮ这里明廷设立的八个卫中有哈儿分卫ꎬ其地在“今黑龙江下游右侧阿纽依河口”[9]271-272案记载相合ꎮꎬ设立时间是永乐十二年九月又ꎬ指挥佥事佟世勲的先人ꎬ“与档虎鲁罕ꎬ原系女直头目ꎬ永乐十二年招谕赴京ꎬ除指挥佥事”[4]215应该是这次招谕行动的成果ꎮ这里明确说的是永乐十二年赴京ꎮ考«明太宗实录»ꎬ记载ꎬ在永乐十二年九月初一日有“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等来朝ꎬ贡貂鼠皮等物ꎬ赐赍有差”的记载ꎬ十八日有“上闻弗提斤六城之地肥饶ꎬ命指挥塔失往治弗提卫城池ꎬ令军民咸居城中ꎬ畋猎孳牧从其便ꎬ各处商贾欲来居者亦听ꎬ仍命行在兵部榜谕之”(«明太宗实录»卷一五五ꎬ永乐十
二年九月辛未条ꎬ戊子条)“先尝与兵二百命辽东都司以兵三百往奴儿干都司获的记载ꎮ闰九月十二日有
ꎬ至是都指挥同知康旺请益[ꎬ护故有是]印ꎮ命ꎬ且敕旺踰二年遣还”(«明太宗实录»卷一五六ꎬ永
乐十二年闰九月壬子条)的记载ꎮ综合上述史实ꎬ笔
者认为第十一批次的遣使还有在永乐十二年冬季
183
出发的ꎬ走的仍然是陆路的海西东水陆城站ꎮ因为太宗发布护印命令的时间已是闰九月中旬ꎬ时间已近入冬ꎬ封江在即ꎬ船队行动已不方便ꎬ所以走陆路比较稳妥ꎮ
永乐十三年ꎬ明廷第十二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在档案史料中ꎬ前述的白撒里在永乐十三年去世ꎬ由“白都伦代充总旗ꎬ本年奴儿干招谕ꎬ升试百户”[4]272永乐十五年ꎮ
ꎬ明廷第十三批次遣使黑龙江地
区ꎮ档案史料中永乐九年因参加抚谕而在十三年升为小旗的王仲受ꎬ又在“十五年奴儿干招谕ꎬ升总旗”[4]197永乐十六年ꎮ
ꎬ明廷第十四批次遣使黑龙江地
区ꎮ前述的马兀良哈ꎬ“永乐十六年奴儿干公干ꎬ副千户升正千户”[4]187的另一种表述ꎮ
ꎮ这里“公干”是招谕行动永乐十八年ꎬ明廷第十五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档案史料中记载:“木当哈永乐十八年前往奴儿干招谕ꎬ升指挥佥事ꎮ”[4]167为此明王朝曾派刘清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阿什村松花江两岸开设船厂造船ꎬ至今在阿什村松花江右岸的石壁上还保存着两处明代的摩崖石刻ꎬ摩崖石刻记载着永乐十八年、洪熙元年、宣德七年刘清领军到此督造船只的史实ꎬ这是接续永乐初期的造船活动ꎬ维修旧船并建造新船ꎮ
永乐十九年ꎬ明廷第十六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档案史料中记载ꎬ有富顺县人程海保“永乐十五年升小旗ꎬ十七年升总旗ꎬ十九年奴儿干招谕有功ꎬ宣德二年升试百户”[4]191十九年奴儿干招谕ꎬ升试百户”[4]257ꎮ又有张效“永乐达摩崖石刻刻于永乐十九年ꎬ说明在松花江造船ꎮ另ꎬ阿什哈以支持奴儿干招谕的活动在持续进行中ꎮ
永乐二十年ꎬ明廷第十七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档案史料载白都伦在“永乐二十年仍往奴儿干招谕ꎬ宣德二年升实授百户”[4]272ꎮ
三
«明宣宗实录洪熙元年»ꎬ在洪熙元年十一月二十日有明廷第十八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敕辽ꎮ
东都司ꎬ赐随内官亦失哈等往奴儿干官军一千五184
十人钞有差”的记载(«明宣宗实录»卷十一ꎬ洪熙元年
十一月乙卯条)ꎮ明确说这些人是因为跟随亦失哈
出使奴儿干而得到赐钞ꎬ按照明代的惯例ꎬ这种赏赐都是在完成任务之后给予的ꎬ反映的是亦失哈在洪熙元年确曾奉命出使ꎮ与之相印证的材料一是亦失哈侄子武忠的墓志铭中也有记载ꎬ“洪熙乙巳(1425)ꎬ奴儿干梗化ꎬ命亦失哈招抚ꎬ公从之有功”(黎淳«黎文僖公集»卷十二)ꎻ二是阿什哈达摩崖石刻第二摩崖中有刘清于“洪熙元年领军至此”[14]的记载ꎬ说明这次的巡边走的是水路ꎬ并在当年封冻之前返回了辽东都司ꎬ所以宣宗才在十一月里“敕辽东都司”赐钞ꎮ可见这次出使出发时是奉明仁宗之命到奴儿干地区宣告新皇帝即位ꎬ其时是在春夏之际ꎬ等他们回来时却是新皇帝已经去世ꎬ而由新皇帝的儿子又即了皇帝位ꎬ时间已到秋冬ꎮ
宣德元年ꎬ明廷第十九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在档案史料中ꎬ前述的佟答剌哈“宣德元年奴儿干公干ꎬ升都指挥同知”[4]138元年奴儿干招谕ꎬ升小旗”[4]247ꎮ镇江人耿旺建永宁寺记»明确载有“宣德初ꎮꎬ复遣太监亦失哈更重要的是“宣德«重部众再至”[12]区的行动ꎮ考辽宁鞍山出土的ꎬ可知宣德元年确有出使奴儿干地“昭勇将军崔公墓志铭”中有崔源在“宣德元年ꎬ同太监下奴儿干等处招谕“«崔源墓志过去在ꎬ进指挥佥事满洲金石志»以及«辽东文献征略”的记载ꎬ冯永谦曾经谈道«满洲金石志稿»«辽阳县志»上著录过»和:但所录碑文间有脱漏、错字和不识等ꎬ致使不能通ꎮ
读全篇ꎮ这次整理材料ꎬ设法找到原件ꎬ经仔细辨认ꎬ终于将墓志全文释出”[15]文是经过一番考订的可信之作ꎬꎮ因此崔源的墓志罗福颐在对墓志进行校录时谈道:“志称源以宣德元年同太监下奴儿干等处招谕ꎬ即重建永宁寺碑所载宣德初复遣太监亦失哈部众再至奴儿干事ꎬ故重建永宁寺碑末有源题名ꎮ”[16]罗福颐所言甚对ꎬ将亦失哈在宣德初年再至奴儿干的时间放在宣德元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ꎮ
需要强调的是:宣德元年的出使黑龙江地区是一次跨年行动ꎬ而且规模很大ꎬ这从宣德二年的实录中可以得到印证ꎮ宣德二年八月五日ꎬ“辽东都司(实际应是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考郎兀等卫指挥佥事克彻、屯河等卫指挥佥事不颜秃、辽东东宁卫指挥金声等来朝进马及方物”ꎬ这说明出使黑龙江地区的亦失哈使团已经返回明朝ꎻ八月二十一日ꎬ“命奴儿干等处来朝野人女直头目者得兀为可令河卫指挥佥事、儹卜为弗提卫指挥佥事ꎬ俱袭父职ꎻ斡冬哈、僧住、可忙哈、帖木儿哈、傅剌察等俱为副千户ꎬ孟常、三哈、可里因答、忽亦思答、乃答、哈剌、脱欢、出忽失、塔加、塔什、哥里、忽失答、答必纳等俱为百户ꎬ赐赉有差”ꎮ这些来自奴儿干地区的野人女真头目ꎬ应该是随同亦失哈使团来到明朝的ꎮ在档案史料中有指挥使郎惟俊先“祖郎三哈ꎬ宣德二年招谕赴京“三哈ꎬ除授百户”ꎬ或许是实录在誊抄时把”[4]147ꎬ他很可能就是实录中所说的也未可知ꎮ二十三日ꎬ明廷“赐“郎奴儿干都司”字丢掉了ꎬ
都指挥同知康旺、考郎兀等卫指挥佥事克彻、屯河等卫指挥佥事不颜秃、东宁等卫指挥金声等钞、彩币、表里有差”(«明宣宗实录»卷三十ꎬ宣德二年八月庚
申条、丙子条、戊寅条)ꎮ九月二日ꎬ宣宗“升辽东(实
际应是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为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王肇舟、佟答剌哈为都指挥同知、东宁卫指挥使金声为都指挥佥事ꎬ旺等累使奴儿干招谕ꎬ上念其劳ꎬ故有是命”ꎮ这是因往奴儿干招谕之功而得到的提升ꎮ十七日ꎬ“赐往奴儿干及招谕回还官军钞ꎬ千户一百锭ꎬ百户八十锭ꎬ旗军四十锭ꎬ命辽东都司给之ꎮ”这里说的“招谕回还”ꎬ是事后的奖励ꎮ二十日ꎬ户部尚书夏原吉奏请“差往奴儿干官军三千人ꎬ人给行粮七石ꎬ总二万一千石ꎬ宜循例于辽东都司支给”(«明宣宗实录»
卷三一ꎬ宣德二年九月丁亥条、壬寅条、乙巳条)ꎬ得到宣
宗批准ꎬ这里的钞和行粮ꎬ都是对亦失哈使团人员的物质奖励ꎮ而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也了解到了这次出使的规模之大ꎬ官军达到三千人ꎬ应该是明廷巡视黑龙江地区人数最多的一次ꎮ对这些官军的赏赐一直迁延到十月份ꎬ十月二十六日ꎬ宣宗还“差赐差往奴儿干”(«明宣宗实录[都»卷]三指挥佥事金声等官军钞有二ꎬ宣德二年十月庚辰条)ꎮ
另ꎬ在亦失哈侄子武忠墓志铭中载其“宣德丁未归ꎬ授锦衣卫百户”ꎬ这里说的丁未即是宣德二年ꎬ可以印证我们的跨年推测ꎮ焦竑«国朝献征录»中亦载“武忠ꎬ先女直人ꎬ宣德中遣使奴儿干ꎬ授锦衣卫百户”ꎮ正与墓志铭相合ꎮ
明廷第十九次遣使黑龙江地区之所以规模这么大ꎬ显然与明宣宗登基有关ꎬ遣使是代表新登基的皇帝前往奴儿干地区进行宣谕镇抚ꎮ这样的事在此之前亦有例证ꎬ如永乐元年ꎬ明太宗朱棣“遣行人邢枢偕知县张斌往谕奴儿干”ꎬ其时朱棣刚刚夺位成功ꎬ派邢枢和张斌前往奴儿干地区宣谕的目的也在于晓谕奴儿干地区各部落新皇帝登基的消息ꎮ洪熙元年也是如此ꎮ宣德元年的这次巡边ꎬ如果按照每条船四十人来计算的话ꎬ船队的规模应该达到七十五条船(当然这是推测ꎬ也可能最多只五十条船)ꎬ所载的物资也更多ꎬ三千人在冬季分乘雪橇ꎬ可以到达很多夏季不容易行走的地区ꎬ这是东北亚水上丝绸之路和冰雪丝绸之路沟通边疆与内地的重大行动ꎬ标志着黑龙江下游地区与王朝巨大的物质文化交流ꎮ
宣德三年ꎬ明廷第二十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据«明宣宗实录»载ꎬ宣德三年正月初七日ꎬ宣宗“地命都指挥康旺ꎬ建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王肇舟、佟答剌哈往奴儿干之ꎬ并赐都司银印一、经历司铜印一”ꎻ两天后的初九日ꎬ又“遣内官亦失哈、都指挥金声、白伦等ꎬ赍敕及文绮表里ꎬ往奴儿干都司及海西弗提等卫ꎬ赐劳头目达达奴、丑秃及野人哥只苦阿等ꎬ嘉其遣人朝贡也”(«明宣宗实录»
卷三五ꎬ宣德三年正月庚寅条、壬辰条)ꎮ此次遣使在
武忠墓志铭中同样有记载:“戊申(1428)ꎬ再随亦失哈往奴儿干ꎬ中道奉勅谕山后有功ꎬ赏彩币ꎮ”这里关注的重点在于“戊申”和“再随亦失哈往奴儿干”ꎬ戊申正是宣德三年ꎬ适足以和实录相印证ꎮ这次宣宗发布命令的时间是在冬季ꎬ所以相应的出使人员只能是走海西东水路城站的陆路ꎮ在宣德三年闰四月有一条记载:“赐纳剌吉河等卫野人女直指挥佥事沙隆葛等及原差招谕指挥佥事施者因帖木儿等一百人钞、绢、彩币、表里等物有差ꎬ以沙隆葛等招谕初至也ꎮ”(«明宣宗实录»卷
四二ꎬ宣德三年闰四月戊子条)笔者以为这可以作为
宣德三年正月遣使的一个注脚ꎬ可能的情况是亦失哈使团在陆路行走的过程中随处招谕ꎬ有愿归
185
附者就留下一部分人马领其入朝ꎬ所以才有“原差招谕”和“招谕初至”的说法ꎬ想必亦失哈也是在当年的秋季由船队接应回到了明朝ꎮ
宣德五年ꎬ明廷第二十一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史载宣德五年二月ꎬ宣宗“赐屯河卫指挥佥事都伦帖木并福余卫鞑鞑(靼)指挥佥事那米纳等五人钞、彩币、表里等物ꎬ盖都伦帖木赍敕招谕那米纳等来朝ꎬ故并赐之”(«明宣宗实录»卷六三ꎬ宣
德五年二月戊子条)ꎮ这条史料说明ꎬ明廷是在任用
少数民族首领进行招谕ꎬ这里的都伦帖木是“赍敕招谕”ꎬ这也相当于皇帝的特使ꎬ而且招谕的对象是福余卫的指挥佥事ꎬ反映出遣使的方向是兀良哈地区ꎮ宣德五年八月二日ꎬ宣宗“敕遣都指挥康旺、王肇舟、佟答剌哈仍往奴儿干都司ꎬ抚恤军民ꎮ又敕谕奴儿干、海东、囊阿里、吉列迷、恨古河、黑龙江、松华江、阿速江等处野人头目哥奉阿、囊哈奴等ꎬ令皆受节制”(«明宣宗实录»卷六九ꎬ宣德
五年八月庚午条)ꎮ有人对宣德五年的遣使黑龙江
是否成行表示怀疑ꎬ笔者认为应该是成行了ꎬ因为当时的八月虽已进入秋季ꎬ但还没到封江的时候ꎬ所以船队仍然可以从松花江往黑龙江下游航行到奴儿干ꎬ但是当年若想返回则无法实现ꎬ因此这应该是一次跨年的行动ꎬ即康旺等人应该是在宣德六年夏天回到了明朝ꎮ考«明宣宗实录»宣德六年六月载:宣宗“命都指挥同知佟答剌哈侄胜袭为都指挥佥事ꎮ佟答剌哈永乐中在边ꎬ多效劳勤ꎬ升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佥事ꎬ后升都指挥同知ꎬ于三万卫带支百户俸而卒ꎮ胜告袭ꎬ行在兵部言:都指挥流官ꎬ不应袭ꎮ上曰:怀抚远人ꎬ勿拘常例ꎮ特命袭都指挥佥事ꎬ仍食百户俸”(«明宣宗实录»卷八
十ꎬ宣德六年六月癸丑条)ꎮ按明廷的规定:流官不得
世袭ꎬ但是宣宗批准了佟答剌哈之侄佟胜承袭为都指挥佥事ꎬ这是一种破格的特批ꎬ一方面是怀柔远人ꎬ另一方面也是对佟答剌哈多年往返奴儿干地区辛劳的慰抚ꎮ值得说明的一点是:宣德五年八月宣宗派遣的三个是康旺、王肇舟、佟答剌哈ꎬ这证明当时佟答剌哈还是健在的ꎬ转年到宣德六年六月他去世而由其侄袭职ꎬ应该是和这次跨年行动的辛勤劳瘁有关ꎬ所以其侄才得到破格的待遇ꎮ
宣德六年ꎬ明廷第二十二批次遣使黑龙江地186
区ꎮ据档案史料记载:指挥同知李孟寅之始祖木当哈“宣德六年ꎬ又往奴儿干招谕ꎬ升指挥同知”[4]167又ꎬ“木当哈原钦除指挥佥事ꎬ奴儿干招谕ꎬ升前职ꎮ
(城卫女直人指挥同知)”ꎻꎬ父阿鲁台再ꎬ“三万卫带俸指挥佥事咬失ꎬ宣德六年招谕到京ꎬ除三万
ꎬ玄卫带俸指挥佥事”[4]220有“招谕到京”ꎮ显示这是一次完整的招谕行动ꎮ这里有“往奴儿干招谕”ꎬꎬ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当年完成的一次行动ꎮ
宣德七年ꎬ明廷第二十三批次遣使黑龙江地区ꎮ据«重建永宁寺记»载ꎬ这次出使依然由钦差都知监太监亦失哈率领ꎬ“上命太监亦失哈同都指挥康政ꎬ率官军二千ꎬ巨舡五十再至”ꎮ此次到达奴儿干都司之后ꎬ亦失哈等人发现“民皆如故ꎬ独永宁寺破毁ꎬ基址犹存”ꎬ询问之后才知道是当地的吉列迷人将寺庙毁坏ꎬ亦失哈等并未惩罚破坏寺庙的土人ꎬ而是“体皇上好生柔远之意ꎬ特加宽恕”ꎬ并且对于前来拜谒的当地居民“仍宴以酒ꎬ给以布物ꎬ愈□抚恤”ꎬ出现了“于是人民老少ꎬ踊跃欢忻ꎬ咸啧啧之曰:‘天朝有仁德之君ꎬ乃有贤良之佐ꎬ我属无患矣’”的局面ꎬ由此可以看到亦失哈等人巡边的效果ꎮ对于残破的永宁寺ꎬ亦失哈委任专职负责重建ꎬ修庙塑像ꎬ且规模比以前更宏大‘ꎬ当地居民“无远近皆来顿首谢曰时间应该是在宣德七年封冻之前我等臣服ꎬ永无疑矣!’”重建永宁寺工程完竣的:ꎬ而刻石立碑的时间则是在宣德八年三月初一日“ꎬ即碑记的落款知大明宣德八年癸丑岁季春朔日立ꎬ这确实是又一次的跨年行动ꎬ即在宣德七年的”[12]ꎮ据此可夏秋季奉命航行到奴儿干地区后ꎬ虽然修建好了永宁寺ꎬ但立碑行动因冬季的到来而推迟到明年开春ꎬ所以碑文的落款是宣德八年三月初一ꎮ又据档案史料记载:前述王阿剌秃去世后ꎬ“王茂代役ꎮ宣德七年斡木河招谕ꎬ升百户ꎻ本年斡木河招谕ꎬ九年升副千户”[4]188刻»载:“钦委造船总兵官ꎮ、再据骠骑将军«阿什哈达摩崖石、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永乐十八年领军至此ꎻ洪熙元年领军至此ꎻ宣德七年领军至此ꎮ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ꎬ宣德七年重建ꎻ宣德七年二月三十日ꎮ”[17]从这里可以清晰地了解明廷出使奴儿干的轨迹ꎮ
据«明宣宗实录»载:宣德六年十月ꎬ宣宗“命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康旺致仕ꎬ以其子福代为本司都指挥同[知]ꎮ旺本鞑靼人ꎬ洪武间以父荫为三万卫千户ꎬ自永乐以来频奉使奴儿干之地ꎬ累升至都指挥使ꎮ至是ꎬ复命往奴儿干设都司ꎬ旺辞疾ꎬ乞以福代ꎬ故有是命”[18]时间是宣德六年十月(ꎬꎮ宣宗发布命令的武忠归来的时间是宣德八年宣德六年1431)ꎬ复随亦失哈往奴儿干武忠墓志铭也记载“辛亥ꎬ即“癸丑归ꎬ”ꎬ献海青但是三百余ꎬ赏金织袭衣及彩币”(«黎文僖公集»卷十
二)ꎮ这种出入的合理解释是ꎬ这次出使是在宣德
七年进行(德六年十月康福代为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辛亥)康福获任之后ꎬ但是决定及准备工作开始于宣德六年ꎮ诚如前述实录的记载ꎬꎬ宣接过了宣宗“复命往奴儿干设都司”的使命ꎮ此前在宣德六年的六月ꎬ佟胜接替了佟答剌哈的职务ꎬ到十月康福接替了康旺的职务ꎬ奴儿干都司高层的人事变动之后ꎬ应该有一个交接准备和熟悉的时间ꎬ所以此次巡边应该是决定于宣德六年十月ꎬ成行于宣德七年的夏季ꎬ而武忠应该是在宣德六年获准参与其中ꎬ故此墓志铭将此次巡边的时间记载为宣德辛亥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ꎮ正因为佟胜接替了佟答剌哈ꎬ康福接替了康旺ꎬ所以在«重建永宁寺记»中有康福、王肇舟、佟胜三人的名字ꎮ
结 论
以上通过对史料的爬梳我们可知ꎬ明代在永乐、宣德两朝曾经二十三次遣使黑龙江地区进行招谕ꎬ反映出最高统治者对黑龙江流域的重视ꎮ正是在这样频繁遣使的背景下ꎬ黑龙江地区在永乐年间建立了165个卫、14个千户所、5个地面ꎬ遂使整个黑龙江流域都纳入了明朝的版图ꎮ
参考文献:
[1] «明史»卷四一ꎬ«地理二山东辽东都指挥使
司»ꎬ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ꎬ第957页ꎮ[2] 严从简京:中华书局:«殊域周咨录1993年版»ꎬ卷二十四第733页ꎬꎮ
余思黎点校ꎬ北
[3] «(刊»(正德第)50长垣县志册)ꎬ1982»卷七年重印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
1964年据明嘉靖二十年重刻正德本影印本ꎬ第48页ꎮ
[4] «大学出版社中国明朝档案总汇2002年版»ꎮ
(第55册)ꎬ桂林:广西师范
[5] 鞠德源区的经营:«»ꎬ«从‹三万卫选簿文物集刊»1980›看明朝对奴儿干地
年第2期ꎮ
[6] 王圻1991:«年版续文献通考ꎬ第3594页»卷二三八ꎮ
ꎬ北京:现代出版社[7] 黄溍(第1323:«金华黄先生文集册)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卷二五ꎬ«续修四库全书2013年版ꎬ第
»
[8] 343«3140元史页ꎮ
页»ꎮ
卷一二八ꎬ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ꎬ第[9] «‹央民族学院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集›1988释文汇编年版ꎮ东北卷»ꎬ北京:中
[10] 1962«明太宗实录年版ꎬ第662»卷四十页ꎮ
ꎬ台北:中研院语言研究所[11] «版社东北历史地理2013年版ꎬ»第(下册598页)ꎬꎮ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
[12] 钟民岩校释»ꎬ«、那森柏考古学报、金启孮»1975:«年第明代奴儿干永宁寺碑记
2期ꎮ
[13] «590元文类页ꎮ»卷四一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ꎬ第[14] 李澍田1985年第:«阿什哈达摩崖考释1期ꎮ»ꎬ«社会科学战线»[15] 冯永谦物»1978:«年第鞍山倪家台明崔源族墓的发掘11期ꎮ
»ꎬ«文
[16] 罗福颐1976年版:«ꎬ满洲金石志第562页ꎮ»卷六ꎬ台北:艺文印书馆[17] 李兴盛是学刊:«»1988阿什哈达摩崖碑及其勒石者刘清年第4期ꎮ
»ꎬ«求
[18] «1962明宣宗实录年版ꎬ第»1930卷八四页ꎮ
ꎬ台北:中研院语言研究所
[责任编辑:修 磊]
1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