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公元67年,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为弘扬佛法,派遣李靖等率领大军亲征西域,途中在这里曾歇马驿站,为僧人们设斋饭。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里的山明水秀、气候温和、环境宜人、景色优美,便决定在此修建寺庙。于是他将当时的皇城寺改为白马寺。
白马寺现存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殿内供奉着一尊释迦牟尼佛的真身铜像,高约9米。佛像结跏趺坐在蒲团上,左手置于膝上,右手结施无畏印。整个佛像神情庄严肃穆、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形体逼真。佛像的后面墙壁上还有一幅描绘白马驮经的壁画。据说当年白马寺建成之后,为了弘扬佛法、超度亡灵、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于是便有了这幅壁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