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习题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习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物态变化

(一)温度及温度计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常用单位是℃,读作___________。

2.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 温度计的使用

(1) 会选:能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___;

(2) 会放: 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要接触容器壁或底部;若测量固体温度可以将固体制成粉末状或与液体共热。

(3) 会用: 一般要使温度计和和被测物体共热5分钟左右,使温度计内的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

(4) 会拿: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体温计可以). (5) 会观察: 观察读数时,视线应与管内液面_______; (二)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m时,斥力起主要作用;当距离大于10m时,引力起主要作用;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加而减少,但斥力减得快。 (三) 物态变化

物质的状态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现象叫状态变化。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状态变化。

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1.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熔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也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晶休的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是相同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晶体熔化成液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要不断地吸收热量。

-10

-10

液体凝固成晶体,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液体温度要达到凝固点;二是液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 2. 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A、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液体蒸发的快慢由下列因素决定:(1)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例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2)在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同种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4)同种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

B、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2)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法,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压缩体积可使气体液化。 3. 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总结上述的物态变化可知,物质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为便于记忆,可用下图帮助你,请填写完整。

( ) ( )

(熔化)(吸热) ( )( ) 气固 气 液 ( )( ) ( )( ) ( )( )

1、(09南昌).今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

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12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图12

(1) ; (2) ; (3) . 2、(09福州市)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3、(09重庆)3.如图2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4、(09四川自贡).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5、(09广州)用图22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2,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化图象如图2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_,理由是_______

6、(09四川绵阳)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 7、(09贵阳).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8、(09贵州安顺).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9、(09广州).如图19,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 10、(09南昌).【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下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1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11、(09福州市)26.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18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图16 图16 图17

图18

12、(09烟台)23.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3、(09泰安)19.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水的温度 0 90 1 92 2 94 3 4 98 5 98 6 98 7 98 8 98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

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14、(09山东潍坊).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 ;② 。 15、(09四川绵阳)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16、(09河南)”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如图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

变化名称)形成。

17、(09山东平原县)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18、(09泰安)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冰的形成 D.霜的形成

19、(09湖南娄底).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C.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20、(09江苏)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1、(09河北).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 (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 22、(09金华)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

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落 23、(09烟台)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图2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24、(09济宁)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25、(09湖州)12.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比热大

26、(09成都). 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图3所示的“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

27、(09河南)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28、(09山东潍坊).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29、(09山东临沂).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30、(09四川绵阳)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31、(09泰安)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32、(09江苏)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3、(09广州)密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的盖子,一会儿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香味扩散得越慢 B.若温度低于0℃,这个现象就消失 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34、(09山东临沂)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的分子式静止的 D.固体和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35、(09河南).如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36、(09四川自贡).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的是 A.荣县旭水大曲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37、(09兰州).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38、(09河北).下图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 )

39、(09烟台)烧菜时,在很远我们就能闻到菜的浓浓香味,当菜凉下来后,所闻到的香味就逐渐变淡,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09济宁)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危害更大,因此公共场所通常有“禁止吸烟”的标志,如图1所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造成其他人吸“二手烟”。这是由于 分子 的结果。

41、(09贵阳)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总

V1+V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

42、(09广州).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1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质子、电子所带的电荷不等 B.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与质子数相等 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所有原子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 44、(09成都).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的电子

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和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则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D.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看到电子

32、(1)与冷空气相遇,降低了暖湿气流的温度(1分),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才会液化成小水珠(1分)。

(2)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或大量的水蒸气)(1分);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1分)时吸收大量的热(1分),使暖湿气流的温度降低(1分)。 评分说明:严格按评分要点给分。 答案:

1:(1)量程不同 ;(2)分度值不同;(3)体温计上有缩口等. 2:B 3:C4:B

5:(1)—8℃ (2)0℃ (3)固液混合 (4) t 3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7:D 8:B

9: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

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

10:【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温度 表面积 猜想二:物质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 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

11:(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98 < (3)保持不变

12:(1)(a)(1分) (2)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 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 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答对其中两项即可得2分) (3)适当减少水量 给烧杯加盖子 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等(答对两项可得2分,其它说法正确也可)

13:(1)96 (2)98 低于 (3)B 14:98℃ 低(小) ①减少水量 ②烧杯加盖 (或增强酒精灯的火焰、提高水的初温等)

15:D 16:汽化 液化 18:D 19:C 20:凝华 放出 21:(1)升华 (2)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等 22:B 23:B 24:D 25:C 26:B 27:D 28:C 29:液化 汽化(蒸发)30:C 31:A 32:A 33:D 34:A 35:A 36:C 37:C 38:D 39:分子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40:做无规则运动 41:< 间隙、空隙、距离、间距、间隔 43:C 44: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