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开展防空鼓开裂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防空鼓开裂专项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关于开展“防空鼓、开裂”专项整治活动的工

作方案

各在建项目:

现阶段各项目正处于抢抓生产任务的黄金期,为保证施工质量,减少空鼓、开裂现象的发生。同时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高品质建造能力提升”活动要求,切实防范质量通病的发生,针对墙面、楼地面抹灰、找平层空鼓、开裂、楼面混凝土开裂等现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范围

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 二、总体目的

通过深入开展预防空鼓开裂现象发生的专项整治,强化质量监督,提高作业人员施工水平及工艺水准,重点解决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不到位、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等突出问题,有效减少空鼓、开裂现象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本次活动公司成立“防空鼓、开裂”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xx 成 员:

xx及各项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生产

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工程管理部,办公室主任由王勇兼任,办公室成员为公司工程部全体人员,主要职责为督促、指导项目开展“防空鼓、开裂”专项整治活动。

四、实施时间

11月1日至12月31日。 五、整治重点

(一)各项目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可能发生空鼓、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逐一应对。以下总结的空鼓、开裂原因(但不限于以下原因),仅供参考。

1.墙面抹灰层及地面找平层空鼓、开裂原因。 (1)基层处理不当。

①抹灰基层如过于干燥,则砂浆中的水份很快就会被基层吸收,影响粘结力;

②基层浮灰或松散砂浆,砼块未清理干净,易造成抹上去的砂浆无法与基层粘结牢固;

③基层太光滑未进行甩浆凿毛处理或有油性物质未清除干净,则抹灰层易产生空鼓现象。

(2)抹灰砂浆材料比例不按设计或规范比例进行搅拌。 ①水泥用量过多或过少,易造成砂浆强度过高或过低,过高则易产生开裂,过低则易产生空鼓;

②水分比例过高或过低,过高则水灰比过大,造成砂浆

稠度下降,粘结力很差,粘不住,易往下掉,过低则砂浆太稠,施工操作困难,因水泥水化热过程中需要大量水份,砂浆太稠则砂浆中水份太少无法满足水泥充分水化热的需要,因而砂浆的强度无法达到设计强度需要,与基层粘结牢固程度降低,易产生空鼓;

③基层偏差太大,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较大易产生空鼓和裂缝。

(3)原材料材质品种不符合质量要求。

①水泥标号太高,设计要求为32.5号,实际使用的标号过高如为52.5号或62.5号,但砂浆用料比例又不变,则造成砂浆强度过高,抹灰层易产生开裂;

②水泥已过期失效,还在使用,造成拌出来的砂浆没什么强度,甚至没有多少粘结力,这样的砂浆抹上去就会空鼓甚至脱落。

③干混砂浆配合比不当或骨料级配不良造成的开裂。 (4)工人抹灰施工操作方法不当。

①一次抹灰层过厚,没有分层分遍进行粉刷,砂浆较重易产生侧倾力,与基层粘结不牢剥离基层,及砂浆干缩过大, 易产生空鼓和开裂;

②底层灰太干未经处理就跟着抹中层灰,底层灰很快就把砂浆中水分吸干,造成与底层灰粘结不牢易产生空鼓现象。

(5)后期养护方面。

抹灰面完成后,在规定时间内没进行浇水养护,不能及时提供砂浆中水泥水化热所需水分,砂浆干缩过快,易产生开裂。

2.楼面混凝土开裂原因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①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②骨料中含泥量过多,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③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④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2)施工质量方面

①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②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④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好施工

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⑤楼面垫层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⑥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如施工发生的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⑦上人过早施工、加荷导致裂缝:为了抢工期,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钢管、钢筋板等。过早的加荷引

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⑧混凝土养护不当导致楼板裂缝:养护不当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混凝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另外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⑨混凝土浇筑不及时导致楼板裂缝: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楼板新旧混凝土出现冷缝,在混凝土强度形成过程中形成裂缝。

(二)重点检查内容。

1.是否编制了《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公司审批,方案中是否有专项防空鼓开裂措施,是否就质量通病防治进行了专项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中是否有专项防空鼓开裂措施。

2.项目中存在大体积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是否编制了《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了公司审批,是否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了专项技术交底。

3.各分项工程施工是否严格按规范及专项方案要求进

行现场施工,并有相关验收记录及影像资料。

4.是否与材料供应商沟通并实地查验相关分项工程施工所用的材料及配合比,从材料使用的源头控制空鼓、开裂的发生。

5.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空鼓、开裂的部位,有针对性的与业主、设计、监理沟通,通过设计变更形式对已发生的部位进行加强处理。

6.是否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易发生空鼓、开裂的部位,采取了相应的施工措施。

7.是否在施工后,采取了有效养护及成品保护措施。 8.发现空鼓、开裂后,项目是否召开了专题分析会,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解决相应问题。

六、工作安排

(一)部署自查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各项目部要结合规范、标准、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司的要求,动员全体项目人员,高度重视空鼓、开裂的严重危害性,提高对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项目部要从人员进场到现场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梳理现场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防空鼓、开裂”工作的部署和落实,严防空鼓、开裂现象的发生。项目部应将方案留存备查,过程专项整治工作形成文字台账并存档,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于11月30日前发至公司工程部杨意东(qq: 1285528430)处。

(二)专项督查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各项目部应将“防空鼓、开裂”工作列为项目管理的常态化工作,公司工程部将在项目季度考评和例检期间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防范空鼓、开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不力、流于形式、提出问题后不及时整改或虚假回复、不认真总结的,导致发生质量事件的,公司将对相关责任人员按照事故管理规定予以严厉追责。

xx公司

xx年10月2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