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检测(八)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值:150分
第一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警惕“娱乐化解读”
如果说“恶搞”是三年前的热点名词,那么“娱乐化解读”将会是当下的热点名词了。这些名词都是潜藏在网络空间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络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可以称之为“实时对接”或者“无障碍阅读”、“娱乐化解读”。各种新名词发展神速,常常是让你没办法不感兴趣的“事儿”。比如炒作得火热的《明朝那些事儿》,一时间成为网民热读和谈论的话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这本书竟然在市场上畅销到百万册。阅读后人们惊诧道:“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写!”从此以后,又有了《大清那些事儿》、《三国的恐怖事儿》……甚至还有以现实体裁写出的《警察那些事儿》、《女人那些事儿》等。
对上述现象基本上有两种声音的评论,有人说:“一样是说史,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另有人说:“探寻历史真相的过程是沉重的,是需要我们用思考去慢慢体会的。和娱乐化解读历史方式的外壳相比,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这才是‘以史为鉴’的意义所在。而《明朝那些事儿》过多纠缠于如何现代化娱乐化包装历史的讲述方式做法,距离清醒的历史守望者已经很远很远……”
我比较认同后者的说法。作为现代人,今天我们如何消费历史?怎么理解历史?所说的“娱乐化解读”,应该针对的是历史事件的讲述方式而言,而不应该是随意的娱乐,这样会造成对历史的误读和误解。近两年来,中国大地上刮起了“重读”、“戏说”风,按理说,如此“繁荣”的学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热的景象,是值得国人高兴的事儿。可是,我们看到,除了史学界、文学界之外的研究人员们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以“或正说解读、或调侃恶搞”的形式纷至沓来,再加上出版界、电视和网络等媒介的宣传造势,出现了很多“戏说类”书籍,这种形式的书籍很快被大众所接受。在大学校园中,很多学生把像《明朝那些事儿》等网络文学下载到手机上,为的是上课时“悦读”。
阅读,变成了“悦读”。阅读变成了一种让人轻松的“精神按摩”。这样的阅读已不再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同时一些人在“悦读”中还会染上对知识、对历史不恭的游戏状态。“娱乐化解读”和“恶搞”的游戏性一样,最突出的表现为:戏拟经典故事,将历史遗产颠覆成为一种“大杂烩”,东拼西凑之后取悦大众。
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中,文学和历史都具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基本功能。然而,在消费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却极度膨胀。解读历史和阅读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针对传统的经典名著和历史故事,原那么上是不能歪曲、不能篡改、不能恶搞的,要强调和弘扬传统文学经典名著的精神,让古人行现代人之事、说流行话语,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读者来说,可能是图一时好读、好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消费历史,不但削弱了教育作用,对于所承载的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也会受到影响,其后果无法补偿,这是很可怕的事。
(2017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
1、以下有关“娱乐化解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娱乐化解读”是一种借助网络传播技术的阅读方式,也称“无障碍阅读”。 B、“娱乐化解读”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是一种潜藏在网络空间中的特殊文化现象。 C、“娱乐化解读”应是讲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方式,而不应该是随意的娱乐。
D、“娱乐化解读”折射了消费时代的文化背景下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的极度膨胀。 2、以下有关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解读历史和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是原那么上不能歪曲、不能篡改、不能恶搞。 B、已不再承载更深刻的思想和沉重的文化使命的“娱乐化解读”和“恶搞”的游戏性一样。
C、史学、文学界的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对中国历史、文学的研究,他们或正说解读、或调侃恶搞,出版了不少深受大众欢迎的“戏说类”书籍。
D、“以史为鉴”的意义在于关注历史发展的深层客观规律以及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某种借鉴和参考。
3、本文题为“警惕‘娱乐化解读’”,请结合全文,概括“娱乐化解读”造成的不良影响。(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①
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那么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那么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假设,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那么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那么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那么《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
③
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特:只,不过 .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道:道理 .C、惟稍夺其权稍:渐渐地,慢慢地 .D、上素嫌其人,不与与:赞成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使一举而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上因晚朝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岂得以喜怒专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D、那么《论语》二十篇也假设民,那么无恒产,因无恒心 ....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才归第,那么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秋晚书怀 高士谈①
肃肃霜秋晚,荒荒寒日斜。 老松经岁叶,寒菊过时花。 天阔愁孤鸟,江流悯断槎②。 有巢相唤急,独立羡归鸦。
【注】①高士谈:宋宣和末期任忻州(今山西忻县)户曹参军,出使金国,被留,官至翰林直学士。后因参与宇文虚中密谋南归而被拘,遭杀害。②断槎(chá):槎,木筏。张华《博物志》记载,海边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来,于是备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银河)之上。因为槎断,自然无法归来。
8、诗歌颈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两种并加以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作中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做五小题)(5分)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2)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4)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5)______________,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6)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简洁是最美的生活
肖复兴
①简洁不是简单。简单,有可能是贫乏或单薄,甚至有可能是可怜巴巴的寒酸。简单,如同枯树枝子,只能够用来烧火,别无他用。
②简洁也不是我们传统意思上艰苦朴素中的朴素。朴素,当然也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朴素很可能是洗旧的衣服,被阳光晒得发白而缺少了应该具有的色彩。
③简洁的洁,不仅仅是干净的意思,这里的洁,包括着美的意味。因此,对比简单或朴素,简洁表达更多的是美,而这种美不是唐朝美人那种臃肿肥胖的美,而是那种以简洁线条勾勒出来的现代美。
④简洁所呈现出的美,是齐白石和八大山人用最少的笔墨留出最大的空白所画出的写意式的美,是米罗和蒙德里安以干净爽朗的线条色彩和几何图形所构筑的象征性的美。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是简洁;“行到闲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更不是简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简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⑥简洁,对应的不仅是物化的奢侈豪华,同时也是精神的杂乱无章。千树万树,沉醉酣醉,正是生活坐标系简洁所对应的那奢靡的一极。现代的生活,拜物教的侵蚀,犬儒主义的盛行,人们越来越崇尚物质的占有和享乐,酒池肉林,娇妻美妾,香车豪宅,千金买笑,百杯买醉……欲望像是追求的无底洞,贪婪成了成功的光荣花,赚钱变为了人生第一的需要和幸福的唯一标志。人为物役,钱为君主,心被挤压得千疮百孔尘垢重重,离简洁怎么能不越来越远?甚至以简洁为丢脸而不屑一顾,视简洁为简单而不值一提,都是很自然的事情,一点不足为奇。
⑦不要说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大款富婆,他们的日子已经发霉,他们生活的字典里早没有了简洁的字眼,酒嗝中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就是在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和简洁也越来越背离,将简洁越来越遗忘,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⑧在我看来,起码有这样三点:一是我们的吃饭,越发变得繁文缛节起来,为吃饭花的心思、浪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二是房屋的装修,越发不知节度,巴洛克雕饰罗马柱,红木家具羊皮欧式灯,以豪华以金碧辉煌为傲为荣。三是女人的打扮,脸上化妆的脂粉越发厚重,走起路来粉末飞扬,手上脚上的金银饰品越发繁多,不走路都叮咚作响,不是为了点缀而是为炫耀。这些早已和简洁背道而驰,可是我们还以为这样的生活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幸福和美的生活。
⑨简洁的生活,看似简单,其实是多么的不容易做到,即使我们只是普通人。因为我们就被这样崇尚奢华制造奢靡繁衍奢侈的生活包围着,“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要想跳出这样的包围,该需要多么坚定的定力。
⑩这种定力,就是要求我们认定:简洁的生活,其实是最美的生活。这是因为这种美里包含着对现代越发堕落的生活的沉淀,沉淀下那些侵蚀我们的杂质和腐蚀剂。
⑪简洁,有时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就像毫不值钱的麦秸,简洁几下,可以做成漂亮的麦秸画;就像毫不起眼的石头,简洁几斧头,可以做成精美的雕塑;就像毫无色彩的芦苇,却可以做成洁白的纸张;就像毫无分量的竹子,只要简洁地凿几个眼,可以做成能够吹出美妙旋律的笛子。
⑫没错,简洁的生活,其实是以少胜多的生活,少的是我们对物质的贪得无厌,少的是
对心灵和精神自由展开的空间,让我们的心里多一些音乐般美好的旋律。
⑬简洁,看起来是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审美的一种要求;其实,更是现代精神自由的一种表达,是价值体系平衡的一个支点。
(选自《我的人生笔记》,有删改)
1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中“精神的杂乱无章”怎么理解?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①~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提出“简洁……是价值体系平衡的一个支点”的观点。这里的“价值体系”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的这一观点所蕴含的人生哲理。(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以下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蕴藉慰藉工夫功夫茶轶事卷帙浩繁 B、振幅辐射照相摄像机汇合融汇贯通 C、诀窍抉择叶片百页窗部署按部就班 D、搏弈脉搏掉价掉书袋倍加备尝艰辛
16、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随着精细化问题的解决,天气预报在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气象保障服务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种大而化之的天气预报已成历史。 ....
B、作家要善于从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中,挖掘其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赞颂从他....们身上溢发出来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C.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D、大学生读经典需要社会氛围,需要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尤其是要让教育不再功利化,只有这样,这件事才不会独木难支。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画也强调“模仿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艺术家不能停留在这里,否那么就是自然主义。____________。气韵,就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气”的节奏、韵
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气韵生动,这是绘画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 ②它要求艺术家睁眼看世界的形象和颜色,并把它表现出来 ③绘画有气韵,才能给欣赏者一种音乐感 ④六朝时谢赫提出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就是“模仿自然” ⑤艺术家要进一步表现出形象内部的生命,即“气韵生动”的要求 A、②④①⑤③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⑤③①D、④②①③⑤
18、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32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对“天然湖”作简要的介绍。(4分)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闪的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2017年皖北地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状况统计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7年皖北地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状况统计 指标 皖北 同比增 皖江示 同比增 同比增 全省 (亿元) 地区 长(%) 范区 长(%) 长(%) 工业增 525.7 27.8 2613.9 24 3882.5 23.6 加值 财政 173.6 33.5 956.7 28.7 1509.3 31.7 收入 固定资 1018.9 38.2 6062.3 35.6 8557.3 33.9 产投资 【注】皖北地区GDP占全省为20%,皖江示范区约为66%。 2017年皖北地区前三季度经济发展呈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仿照下面的例如,以“勤”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例如大致相同。(6分)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9月,两名赤裸上身的男子在嘈杂、凌乱的屋子里翻唱汪峰的《春天里》。沙哑沧桑的声音让这段视频走红网络,网络转载破两百万。“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很多网友都被他们的经历和歌声中的苍凉所触动。而且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相似或者类似的经历,“旭日阳刚”的执著是他们所没能坚持的,“旭日阳刚”的今天是他们曾经向往的。在鼓励、支持“旭日阳刚”的同时,很多人都在找寻、激励着自己继续追求自己的“春天”。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天”,也生活在自己的“春天里”,不管是过去、
现在,还是未来。
请以“活在春天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有关的经历或对此的看法。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阶段评估检测(八)
1、B【解析】强加因果关系,“‘娱乐化解读’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它是一种潜藏在网络空间中的特殊文化现象”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此其一。其二,“娱乐化解读”实质是人们如何对待文学与历史的问题。
2、C【解析】原文是“除了史学界、文学界之外的研究人员们也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 3、①造成对历史和文学作品的误读和误解。②产生对知识、对历史不恭的游戏心态。③削弱了文学和历史的教育作用,影响历史和思想价值的传播。
4、B【解析】道:方法。
5、B【解析】均为介词,趁机。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C.介词,凭;动词,认为。D.连词,表因果,原来是;连词,表并列,就。
6、A【解析】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7、(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每句1分)
(2)(石、王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每句1分)
(3)刚刚回到家,就急忙关上门,打开箱子拿出一本书读,有一整天,即使家人也不能猜出(他读的是什么)。
【参考译文】
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帝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帝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第二天,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
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8、【答案】比喻,“孤鸟”比喻淹留金国的孤独的诗人自己。拟人,赋予鸟以人的情感“愁”。用典,“断槎”妙用典故,这不再如期而来的木筏子,比喻与故国隔绝,无法归回。反衬,以天空的广袤衬托飞鸟的孤单。寓情于景,作者的漂泊无依、思念故国之情寄托在广袤的天宇中一只孤飞的鸟儿之上。(每答一点并言之成理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总分值)(4分)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侧重于表达技巧。考查的范围在颈联,技巧有多种。鉴赏的时候,可以回忆平时学习的“技巧”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再结合诗句仔细甄别。
9、【答案】岁月流逝,对自己行将干枯的伤感;有国难归的孤寂无奈;对故国家园的无尽思念。(2分)
首联借肃肃秋风、荒荒寒日渲染出一片晚秋萧条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悲切的感情基调。颔联以“老松”“寒菊”自喻,写自己已风烛残年,行将干枯。颈联借用典故,表达自己故国难归的孤寂伤感。尾联写鸟儿尚有巢,而自己却只能孤独地羡慕它们,抒写了对故园无尽的怀念之情。(2分)(能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侧重于对诗作思想感情的分析。首先要意识到“思想感情”可能是多角度的,其次要结合具体的意象和意境做具体的分析,即运用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么样的意境,传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
10、(1)勇者不惧(2)善假于物也(3)一蓑烟雨任平生(4)死当结草(5)满地黄花堆积(6)此时无声胜有声(7)赢得仓皇北顾(8)孤舟一系故园心
11、【答案】①先从概念上阐释简洁表达出来的是一种美;(2分)②再谈现实社会崇尚奢靡,已经远离了简洁;(2分)③最后提出要坚定地提倡简洁的生活方式,因为简洁的生活才是最美的生活。(2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侧重于理清行文的线索和思路脉络。全文共13个段落,考生需要给文章划分层次,并从逻辑上理清作品的思路脉络。这里提倡考生运用读段的方式解答。
12、【答案】①心被物质的贪欲所挤压,丧失了精神的追求,弄不清楚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和美的生活。(2分)②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简洁的美过渡到简洁的生活;(2分)内容上,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表达了作者反对物质奢华、崇尚精神追求的思想。(2分)
【解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侧重于语言的思想内容,要结合第⑥段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侧重于考查“语言表达艺术”,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虑。
13、【答案】①用对比手法,鲜明地揭示出“简洁”的内涵。简洁与简单、朴素的对比,唐人臃肿肥胖的美与现代人匀称俊逸的美对比,繁复艳丽的意境与婉曲简约的意境对比,“千树万树梨花开”、“红莲沉醉白莲酣”的意境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意境对比。(3分)②用比喻手法,化抽象的概念为生动的形象。把“简单”比作“枯树枝子”,说明“简单”缺少内涵;把“朴素”比作“洗旧的衣服”,说明“朴素”缺少色彩;把“简洁的美”比作“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写尽简洁美的特征和意蕴。(3分)
(手法、作用、举例各1分,如果答“引用”,也可以给分)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侧重于考查散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拟写此题答案,需要完成三个步骤的思考:一是从文章中仔细辨析出表现手法是什么;二是这种手法是怎么用的,例如比喻,用什么比喻什么;三是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14、【答案】(1)价值体系指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总体看法和评价,这里主要包括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两个方面。(2分)
(2)①人除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之外,更要有精神方面的追求。②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奢侈豪华,势必会累及心灵和精神的自由伸展。③物欲的诱惑会滋生堕落和腐败,提倡简洁的生活方式,能让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解析】此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并有个性地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价值体系”的理解,要扣住原文,即弄清楚作者在文章中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不能背诵政治课本;探究作品蕴涵的人生哲理,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提倡个性化解读,但要言之成理,并符合基本的社会道德、伦理、法律准那么。
15、A【解析】B项“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C项“百页窗”应为“百叶窗”;D项“搏弈”应为“博弈”。
16、C【解析】A、大而化之: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B.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前文既然已有平凡普通之词,这里就不能用“芸芸众生”了。C.运斤成风: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D.独木难支: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用错对象。
17、C【解析】第④句举例证明上句观点,第②句进一步解释“模仿自然”的内涵,第⑤句承接上文提出“气韵生动”的要求,第③句指出“气韵”的重要性,第①句对“气韵生动”作出总结和评价。
18、【答案】天然湖在天山高处,面积很大,湖水明净,湖面幽静,湖色多变。 (“天然湖在天山高处”“面积很大”1分,“湖水明净”1分,“湖面幽静”1分,“湖色多变”1分,四点写满可得4分)
【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介绍性的文字,要注意它描写的对象一共写了哪几个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19、【答案】例如: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及固定资产投资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分)但与皖江示范区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中的比重仍较低。(3分)
【解析】观察此表格的统计数据,要注意找有规律的数据现象,可以发现皖北地区的各项指标数值都增长了,且幅度都较大。然后做横向比较,可以发现,皖北地区的指标增长幅度大,但实际增长值与皖江示范区比还较低。
20、【答案】例如: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楼梦》
【解析】此题考查仿用句式。主题是“勤”,即“韦编三绝”是孔子“勤”的表现,“也才有了……”是孔子“勤”的结果。
21、【审题提示】①“活在春天里”这句话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结合材料学生要能够准确地把握到其象征意义——“看到希望”、“执著追求”、“要有梦想”、“敢于抗争”等;②要求考生结合自己或社会生活谈自己的认识、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