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校德育活动方案

学校德育活动方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校德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做人

第一”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求学”的校训,在 新道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让道德教育沿着 “活动——体验——领悟——内化” 的基本思路,力争实现由接受道德到体验道德、发现道德、建构道德、实践道德 的飞跃。积极探索“从道德走向知识”的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的全面提高。

二、活动目的

以养成教育为抓手, 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 通过抓活动落实、 抓主体

体验、抓评价推动, 探索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实现“人人好习惯、个 个重责任、事事讲诚信、处处有关爱、天天有进步、生生知感恩”的德育目标, 进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三、活动思路 (一)、总体思路

1、在活动设计上做到目标明确具体、内容丰富多彩。

2、在具体实施上,做好对学生的发动和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主题

教育活动的意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

3、及时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使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二)、具体思路

1、抓活动落实,促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

学校在三个年级分别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并将主题教育活动贯穿整个学期,

渗透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召开誓师大会, 进行主题教育总动员, 形成强

大的舆论氛围;借助主题班会、主题演讲、道德之星评比、凡人哲语征集、德育

案例征集、文体活动、文化建设、综合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因养成

良好习惯带来的益处, 因形成了良好习惯、 诚信、自信的心态而获得的成功快乐,

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健康的心理、 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 获得进

一步发展的激情和动力,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校风和班风。

2、抓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德育教育的舆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陶冶和塑造学生美好

的心灵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具有 “五化” 特色的德育文化

建设体系,即“主题序列化、设计立体化、参与全员化、实施规范化、成果特色

化”,主题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让校园每一面墙壁,让每一间

教室成为隐性的教育资源。

3、抓课堂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要求任

课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狠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

成,并按学校要求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 每个学期的道德教育主题要走进

2

学科、走进课堂,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格局,让学生既学文化知

识,更要养成良好学习品质, 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校将把此项工作纳

入对教师评价。

4、抓评价激励,促道德内化

德育教育强调知、行、意、情相统一,对学生的外部约束机制和自我教育内

驱机制相结合, 才能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促其内化的生成。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

完善学校德育评价系统, 进一步丰富道德教育评价的内容, 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

道德教育的导向、激励和强制作用,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

谐发展,通过“德育评价课”落实好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

价相结合,进一步探索质性评价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评价评出学生健康的心理、

健全的人格, 评出学生良好的习惯,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为学生未来

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活动总体规划

本学期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拟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第 7 周):

1、召开班会,传达德育主题活动方案; 2、制定本年级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第 8-9 周):

1、班级“德育主题”文化建设,完成教室文化建设。 (第 8 周)

2、德育主题“凡人哲语”征集,评出 30 条优秀凡人哲语。(第 9 周)

第三阶段:深化拓展阶段(第 10-11 周):

3

1、主题演讲; 2、主题教育班会。

第四阶段:反思提高阶段(第 12-14 周):

1、开展一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 2、“德育之星”评选。

第五阶段:总结验收阶段(第

15-17 周):

1、师生案例征集;

2、撰写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3、召开主题教育活动总结及表彰班会。 六、主要活动措施及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提高对主题教育活动的认识, 要积极发动、 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实施主题

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 ,“德”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

素,没有德育的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德育教育的实践已经证明, “从道德走向知识、走向学科”是一条更有效的

教育之路;学生做人的良好品质一旦形成, 就会化为学习的巨大动力, 大大提高

自己的学业成绩; 对一个班级而言, 良好的班风是良好学风形成的基础, 学生良

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是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基础。

2、抓活动促内化

没有实践的德育教育往往流于空口说教, 无法保证教育效果, 必须设计丰富

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活动, 努力把握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

合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4

——在感悟中内化”的过程,让德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将道德知

识转化为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活动的最大效能,从而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3、抓评价促提高

评价是对学生行为作出的一种结论, 能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各年级要高度

重视德育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调控作用, 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 做

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自律与他律结合, 使良好行为不断得以强化、 德育品质不

断得以提高。

通过自主评价, 发挥学生的自我约束作用, 使学生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或活动

结束后,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状况,及时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促进自身不断

完善。各班在进行活动时, 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 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积极地自

我发展,同时,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重视质性评价,通过质性评价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 及时肯定学生好的行为、

好的做法,推动整个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4、坚持师生同步、教学相长

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教师不但提高学生, 也在

提高自己,从而获得共同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要做德育教育的楷模、

学生身边的

榜样。

5、加强管理,抓好调控

将主题教育活动列入重要日程, 狠抓落实,突出实效, 活动开展情况要在每

周班级例会上作出总结。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