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 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C.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D.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2.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D制冷剂干冰 A灌南汤沟酒 B淮牌加碘盐 C汪恕有滴醋 4.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高的是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镏 5.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 6.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汽油 7.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8.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A一定不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不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有一组物质的分类角度与其他各组不同,该组物质是
A铜与铜绿 B 红磷与白磷 C 氧气与臭氧 D 石墨与金刚石 10.如图所示表示1个甲分子,●● 表示1个乙分子。1个甲分子与3个乙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则1个丙分子表示为
11.游戏:看谁连的快
现象 解释要点
(1)墙内开花墙外香 A.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3)水电解后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5)糖水可以通过过滤纸 E.分子很微小 12.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⑴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 ⑵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1
⑶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
⑷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了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13.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图表示的气体物质中:
⑴属于化合物的是___ ⑵属于混合物的是___⑶属于单质的是___⑷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___
14.常温下,碘(I2)与镁化合生成碘化镁(MgI2),但反应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会剧烈反应且形
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此时水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阅读下列文字,用序号填空。
①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CaC2可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化学式C2H2)和熟石灰。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化学性质 ;(3)水的用途 。
(4)试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16.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⑴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⑶上述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填化学式) ; ⑷ 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⑸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17. 2008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1)①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类营养素之一。②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不仅可以 的物质,还可以 的杂质。(3)有一杯主要含有MgCl2和CaCl2的硬水。某兴趣小组设计出软化水的部分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可供选用的物质有:Ca(OH)2溶液、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肥皂水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有白色沉MgCl2+Ca(OH)2=Mg(OH)2 ↓+CaCl2 Ca(0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 淀产生 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滴加 ,直到不有白色沉化学方程式: 再产生沉淀 淀产生 ③过滤 ④ 滤液澄清 证明硬水已软化
参考答案:1.B 2.D 3.D 4.D 5.B 6.C 7.A 8.D 9.A 10.A 11.略 12.(1)过滤 (2)活性炭 (3)ClO2 (4)加热煮沸 13 .(1)A (2)BD (3)C (4)A 14.催化作用
15.(1) ①② (2)⑤⑦ (3)③④(4)略 16.略 17.(1)属于 水分子
2
(2)除去不溶性 除去可溶性 (3)饱和Na2CO3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滤液中加入肥皂水 几乎无浮渣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