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3)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3) 一、选择题  A型题

1.藏象的基本含义是( )

A.五脏六腑的形象 B.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 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 D.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E.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在下列形成“阳偏胜”的病机中,最主要的是( )

A.感受阳邪,从阳化热 B.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 C.气郁化火 D.瘀热在里 E.痰食积滞,郁而化热 3.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

A.肾中精气的盛衰 B.心肺的功能状态 C.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 D.肝肾精血互化的状态 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的功能状态 4.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 )

A.张仲景 B.陶弘景 C.陈无择 D.巢元方 E.刘完素 5.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生活与工作环境 E.体质与精神状态

6.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7.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

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E.十二经脉 8.体质是指人体的( )

A、身体素质 B.身心特征 C.形态结构 D.遗传特质 E.心理素质 9.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10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二)B型题

A.气陷 B.血热 C.出血 D.气脱 E.血瘀 1.气滞会引起( ) 2.大出血会引起( ) 3.气不摄血会引起( )

A.阑门 B.贲门 C.魄门 D.幽门 E.吸门 4.大肠与小肠交接处是( ) 5.小肠与胃交接处是( ) 6.会厌是

A.孙络 B.浮络 C.别络 D.正经 E.奇经 7.行于浅表而常浮现的是( )

8.主要加强相为表里两经间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 ) 9.在人体上肢无分布的是(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0.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 ) (三)D型题

1.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 )

A.正气 B.邪气 C.体质 D.精神状态 E.饮食习惯 2.决定体质强弱的主要因素( )

A.精神状态 B.先天禀赋 C.生活习惯 D.饮食营养 E.劳逸适度 3.疾病的轻重,除机体的正气状态外,常与什么有关( )

A.邪气的种类 B.邪气的性质 C.感受阴邪 D.感受阳邪 E.治疗不当 4.宗气的主要功能是( )

A.主管语言 B.温煦肢体 C.调节心脏的搏动 D.走息道以行呼吸 E.贯心脉以行气血 5.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精 E.津液 6.固摄血液的重要因素是( )

A.心主血脉 B.肝主藏血 C.脾主统血 D.肺朝百脉 E.肾主封藏 7.与人的生殖功能有关的主要是( )

A.肝血 B.天癸 C.肾阳 D.肾中精气 E.肾阴 8.“水谷之海”是( )

A.脾 B.胃 C.大肠 D.太仓 E.小肠 9.以热治热适用于( )

A.阳气虚极,浮越于外 B.阳热偏盛 C.里热盛极,格阴于外 D.真寒假热证 E.真热假寒证 10.以寒治寒适用于( )

A.阴寒偏盛 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 C.真热假寒证 D.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E.真寒假热证 (四)X型题

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

A.主宰水液代谢 B.闭藏先天之精 C.贮藏尿液 D.受五脏之精而藏之 E.主纳气 2.与津液的生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脾 B.胃 C.小肠 D.大肠 E.三焦 3.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督脉 4.外环境中影响发病的因素( )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生活环境 D.工作环境 E.情志因素 5.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热性干涩 B.热为阳邪 C.易扰心神 D.易生风动血 E.善行数变 二、填空题

1.广义的神,是指 。

2.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的功能。 3.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的作用。

4.根据五脏主五华的理论,可致发枯、脱落。 5.实证,是指的一种病理反映。 6.寒邪称为中寒。

7.中医认识病因,通过分析疾病症状、体征来推求,这种方法称之为。 8.七情致病对脏腑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脏腑 。 9.小肠的生理功能是 。

10.瘀血所致的疼痛,性质一般多为 。 三、判断题

1.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脏腑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

2.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故“实而不能满”。()

3.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故“满而不能实”。() 4元气根源于肾。()

5.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6津液的生成主要是靠小肠主液和大肠主津来实现的。()

7卫气营血传变,“顺传”多为渐进传变;“逆传”多为暴发而形成。( ) 9.秦医医和提出了“六气病源说”。()

10.人身之“三宝”即精、气、神 。 () 四、名词解释

1中焦如沤 2 津液 3 十二经脉之海 4 华盖 5 因人制宜 五、简答题

1脾主升清的内涵是什么? 2疾病复发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3十二经脉有几对表里关系,有何意义? 4血的濡养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

1试述精、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三焦通行诸气的生理功能?

3试述皮部的含义、生理功能以及皮部理论在中医诊断治疗上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