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患者及牙龈肿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以脏腑经
络为主线指导中医辨证论治,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研究组治疗的痊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
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以脏腑经络为主线的整体观指导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能够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 脏腑经络;中医辨证论治;腹痛泄泻;牙龈肿痛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9-0145-02临床症状并不一定是病情本质的真实反映,所以看病不能 痛,泻下稀薄便且有不尽感。再思为何每晚下半夜2-3点钟必
发腹痛腹泻,联想到中医十二经络流行顺序,下半夜2~3点钟
有成见在先,临证一旦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即容易为成见误导, 将思维引入歧途,易犯“虚虚实实”之戒,所以,凡皆症状均要一
分为二看,不能死搬硬套,故经常要脉证合参。特殊情况下还要 舍证从脉,或者是舍脉从证。任何企图把中医进行系统化套路
正是足厥阴肝经的经气运行时间,询问患者得知平时学习压
力过大,经常自觉胸闷不舒,善太息,平素性情易急躁,但月经
正常。可知时有肝气郁结,木气过旺则易犯脾,故肝脾失和,脾
胃运行失司,气机通行不畅,每当运动或快步走时,气血运行 加速,而肝气郁结未解则气机愈滞,故每于运动后加重即可解
化,用固定的规律和框架套用的做法,或者想对它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包括诸如模仿老中医思维,利用现代诊疗设备检验结
果进行电脑开中药处方,终将因不符合中医这种发散的、跳跃 释。治则应以疏肝理脾、行气导滞兼健脾祛湿清热为法,方选
痛泻药方合四逆散加减处方3剂。陈皮15g、白术15g、白芍 15g、防风15g、柴胡15g、枳壳15g、炙甘草6g、当归10g、麦芽 30g、神曲10g、砂仁10g、连翘15g、黄苓15g、救必应20g、车前
的、灵动的诊治过程而失败,我们应该正确掌握中医诊病之法,
就是要忠实于本来的病情,通过调用脏腑经络理论来分析,随
症加减,处方用药时把所有理论束缚抛开,根据事实自如搭配 组合,这样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我的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廖
子20g。3剂后症状完全缓解,诸症悉平,效不更方,守上方再 服3剂,后随访未再复发。1.2.2牙龈肿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以脏腑
世煌教授经常教导我们“读懂经典就是要读懂病机,察色按脉
从细节着手,注重从脏腑经络理论辨证”,并指出“《金匮要略》
就是学脏腑经络辨证的典范”。本文以脏腑经络为主线的整体
观指导中医辨证论治,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12月收治的30例腹痛泄泻
经络为主线的整体观指导中医辨证论治。观察症状左脸颊属
肝,牙齿属肾,口腔黏膜属脾,左侧脸颊及牙齿肿痛应为肝肾阴
虚火旺,加之连及左侧头及左眼亦痛,头面疾病,中医认为高巅 之上唯风可到,故应属风火牙痛,但此风非是外风,而是肝阴虚
火旺,阳亢化风所致的肝风,也叫内风。此火亦非实火,而是脾
患者及牙龈肿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
组15例。对照组7例腹痛泄泻,8例牙龈肿痛;年龄15-68岁;
男性6例,女性9例。研究组6例腹痛泄泻,9例牙龈肿痛;年龄 17-65岁;男性8例,女性7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Q0.05,差
胃虚弱,湿邪内生,郁而化热产生的湿火,故口腔及牙龈呈现暗
红而肿。同时大便硬也说明合并有阴虚,晨起腰酸痛也是提示
脾虚有湿,舌有齿印,苔白腻是湿,边尖红是肝阴虚,脉细滑,脉 证相符。故该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火旺兼脾虚有湿化热,治则
异无统计学意义。1.2治疗方法121腹痛泄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以脏
以滋补肝肾之阴、降虚火、祛风止痛兼健脾祛湿清热为法,方以
知柏地黄丸加减处方5剂。熟地15g、知母20g、黄柏15g、牛膝
20g、地骨皮15g、白芷15g、细辛9g、白漠藜15g、慧仁30g、酸枣
腑经络为主线的整体观指导中医辨证论治。观察症状与西医
的肠易激综合征相似,胃纳欠佳,不思饮食,食则易饱.饱则腹 仁20g、柏子仁20g、川太30g、升麻15g、白芍15go5剂后头面牙
龈肿痛消失,诸症悉平。二诊,半月后,再次因牙痛复诊.刻症
痛,大便偏稀,明显属脾胃虚弱,运化水湿功能失调,故口干
渴,但又饮不止渴。水湿停留肠间.郁久化热,故见大便前腹见:自诉左下颌有两颗牙齿松动,牙龈肿痛.因有上次牙痛药方
故照上方抓药1剂,不料服后肿痛更加剧烈,夜难安寐,茶饭不
△项目名称及编号:广州市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项目编号
思,查:下牙床及左侧口腔黏膜淡白漫肿,舌胖苔白有齿印,舌
苔黄白相间,苔滑,胃纳欠佳,但有饥饿感,大便成形、质偏
GZYC03201612)作者简介:曾伟权(1979-),男,汉族,广东梅州人,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医 教科副科长(兼)。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医骨伤及中西医结合骨伤研究。
硬、顺畅、日1次,睡眠欠佳,前额痛。牙齿属肾,牙齿松动,当责
146内蒙古中医药第 38 卷2019 年 9 月第 9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9 2019维就是整体关联性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发散思维,同时又有
之于肾,口腔黏膜及牙龈均淡白漫肿,提示明显非热,而有阳 虚,舌胖苔白有齿印,胃纳欠佳均为脾虚有湿之象,有饥饿感,
很强的逻辑推理性,所有辨证关联点存在于中医经典《黄帝内
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等著作里面。说明合并有胃火,但舌苔有明显黄白相间滑腻苔,结合牙
龈在上属胃、在下属大肠的经络循行理论,说明脾虚生湿,湿邪 留于肠间.郁久化热,故合并有大肠湿热,湿热伤阴故大便硬。
“凡中医治病,必先以脏腑经络辨证为第一步,当症状复杂 一时思维比较混乱难以定夺时,可以借用八纲六淫气血辨证模
前额亦痛,前额为足阳明经循行之处,更加印证与足阳明胃经 和手阳明大肠经相关。综合分析辨证为:脾肾阳虚兼有胃火夹
大肠湿热。与上一次牙痛病机完全不同,故服前方必然无效且
糊推断,以保证大方向不会出错,再基于细节精确找到反映脏 腑经络定位的蛛丝马迹。辨证从细节处着手,不放过任何细节
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要搞清楚,才能辨准。第二步是五脏相关必
加重病情。为何短时间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病机呢?询问患者得 有最关键的一环,因此分清主次,坚持抓主要矛盾,但同时也不
要放弃次要矛盾的处理,并且要懂得矛盾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可以发生根本性转化,因此要有恒
之,因牙痛愈后自认为菊花泡水可有清热作用,每日菊花加黄 茂泡水饮用,菊花性寒,久服伤阳,故有此患。由是可以解释病 情。治疗当以健脾祛湿清胃热、温肾壮阳引火归元。处方:白术
15g、iKlS仁30g、石斛20g、石膏20g、牛膝20g、细辛9g、熟附子 5g、骨碎补10g、炙甘草6g、黄苓15g、白芷15g、白芍20g。服1剂
动发展,一分为二两分法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辨证论治是法,而不是招,有法必有招,而不是以招代法。 万法同源,万物同宗,世间所有问题可能蕴含同样一种浅显的
症状明显缓解,2剂而收全功,嘱其不得常饮菊花水,后未再发。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痊愈时间及复发率。道理,唯有靠学习者体会其中奥义。辨证时从脏腑经络辨证入
手,分清脏腑才能分析病机,才能找准经方。清朝名医王孟英曾 说过:“使用经方必须先辨病机,先论病证,随载自制方,后附古 方,非敢稽越古人,后先倒置,欲令阅者先将病证及治法了然于 胸中,然后取古方。”如遇重症危象者,必须抓主要矛盾用药,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才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能药简量大效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用药简单才能用 大剂量药,才能进行适当准确的加减,而平时的慢性迁延消耗
见表lo表I两例治疗效果观察性疾病,则必须通盘考虑,全局观念在此就显得更重要一些,不
复发率(%)3(20.00)0(0.00)组别对照组研究组例数(n)1515痊愈时间(d)8.45±1」53.76±2.15能抓一漏万,如此才能收到良效。但是,关于药量的问题,国医
大师王绵之也曾说过:“很多时候药物的剂量多少并不是取效
的关键,关键是药物的比例搭配恰当,另外不能邀功心切,用药 过于孟浪反而欲速则不达。”吹4.6250.0235.235P3讨论0.026综上所述,以脏腑经络为主线的整体观指导中医辨证论治
的思维方法,在临床运用中是行得通的,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 个人中医能力和临证水平的途径,值得传承发扬。辨证论治可以首先从八纲入手,分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则大的原则方向不会搞错,然后进一步理顺脏腑经络的问题,
参考文献把疾病进行坐标定位,最后论治时就要善于联系经典理论全面
系统动态看待疾病的起因发展预后转归,重视中医的五脏相关 学说在临床的指导意义。反之,如果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则思
⑴付丝羽,程绍民,沈鹏英.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新模式的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19(6):9-11.[2]付桥桥,王希胜,谷浩荣.关于《伤寒杂病论》\"方证论治”内涵
维会陷入定势,从而影响中医疗效的最大发挥。中医的临床思 的认识[J].中医杂志,2019,60( 10):3-4,7.膏方制剂质量影响因素刍议张宏武葛新春(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如何确保膏方制剂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其药味庞杂、剂量较大且制备工艺复杂,因此膏方的前期准备工
作以及主辅料的前处理等,直接关乎到膏方最终的成品质量。鉴于此,笔者对膏方的主要配制环节及主辅料的前处理等加以阐 述,以探讨膏方制剂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关键词膏方;质量;彩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9)09-0146-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