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这一媒介于2011年走进我的生活,刷微博成了每日生活必需,关注社会动态,了解新闻信息,时不时参与互动。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微博影响着上亿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2012年第三季度腾讯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7亿,微博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
自从微博落户,闭塞的信息渠道突然打开。以前的了解信息的渠道就是传统媒介电视或报纸,或者偶尔看看电脑和手机新闻。因为没有一个直接的工具,所以了解信息也就成了一个间接吸收,并未真正参与其中。微博的出现,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大量关注民生的新闻,让我真正感觉新鲜和有趣。不得不说,我们这一代属于被家长,学校和社会压制下长大的一代,从小学习都是为了升学,从未考虑过社会与自己的关系。透过微博,我却开始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那些与我无直接关系却又有着间接联系的事件。
微博给我的影响远大于传统媒介的影响,全民互动的平台,让人参与其中,真切感受到了自己也算是大家族中的一份子。以我个人为例,在微博之前,关注最多的是明星八卦,却自微博之后,政治和民生的关注上升,现在都只是粗略浏览。在微博上,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不管是日常琐事、热点话题、新闻资讯还是明星动态,都可以
11新闻1班 代涛 2011024143
在微博上很快的发布和接收。微博使各个圈子之间构成了互有连接的小世界网络状态。这既有助于交往圈子的交流和扩大,又能加速信息的流动和观念的传播,是网络上不可逆转的新型发展趋势。所以我个人对于微博的前景很是看好,但同时微博传播信息速度很快,对于微博信息的监管将可能面临挑战,并且微博上的负面因素明显可以影响民众对微博的认同。物极必反,一些虚假报道,水军异军突起,给微博造成不可避免的乱象。
微博对自我认知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微博作为一个媒介,加强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开阔视野。微博在使用者生活中渐渐趋向为一个向别人展示自我的信息互动平台,大学生们可以在微博上和自己的粉丝,甚至和明星名人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考,加深对于社会的接触与了解。
二、微博极大地扩大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传播方式,增加信息来源。微博所发布的信息量占据了使用者日常生活获取的大部分关于各方面的信息,它以简短的形式,让我们一目了然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浏览海量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知识面拓宽很多,极大的扩大了信息获取量和信息来源。
三、微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公共事件和时事热点的关注,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上面分析数据的第三大点,可以从五个事件的关注度中发现大学生的感兴趣的是哪些方面,微博作为一个公众参与的传播方式,更有利于让社会听到大学生的心声,参与讨论,发挥主人翁精
11新闻1班 代涛 2011024143
神。
四、微博作为一个公开,较为宽广的交友平台,有利于扩大社交范围,形成固定的社交圈,加强了大家的互动与交流。微博只言片语的“语录体”更 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
五、微博的时效性很高,消息速度传播十分快,大学生可以解除到更多第一手的资料。
微博对青年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微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比较容易干扰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微博只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媒介,能传播任何信息,微博里面的观念多元化,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一些腐朽思想,校级价值观念,甚至色情暴力的内容也会在其中。微博所发布的信息有一部分难以分辨其真伪,大部分微博传播的流言谣言都很难识别以及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在虚拟的空间中人与人的交流都是随意的,没有现实的压力与约束。
二、微博使用的方便性和隐蔽性会使大学生对微博信息获取产生依赖性、高估了微博效用,对微博产生了归属感,养成了微博“瘾”,削弱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微博可以通过手机就可以登录,很多学生在上课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实现虚拟交流,导致一些学生失去自控二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社交,对现实生活中与朋友、老师的交流反而无暇顾及,在行为上迷失自己,影响学业。
三、部分大学生在微博与现实中显现“双重个性”。在虚拟世界中,有很多人会混淆真实社交和虚拟社交的界限,在微博上表现出来的自
11新闻1班 代涛 2011024143
我和现实生活中也许相差很大。
微博与自我认知的影响,作为大学生的我,归纳总结一下方面: 一,大学生拓宽了的信息来源渠道,加快了现代观念更新,满足了情感心理需求,扩大了社交圈子范围。
二, 与传统媒介相比,既有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环境,扩大关注范
围,反映了我们最关心的话题。
三,就我们参与微博的状况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诚信缺失、黄色信息污染和泛娱乐化的问题。问题出现与诸多因素影响有关,主要有互联网环境尚待规范、社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微博环境尚未完善和大学生群体具有独特心理特点。
对微博这一媒介对我们认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提高公共信息透明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让微博运行有章可循;采用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综合管理微博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微博行为的引导管理,辩证看待微博对我们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学生加强自律,正确健康使用微博工具。大学生作为微博的主要参与者,应该正确认识微博工具,扬长避短;健康使用微博交流,遵守网络公德;自觉避免微博沉迷,争做微博主人;微博行业加强自律,从源头上遏制不良信息;报纸、杂志和影视等传统媒体提高自律水平,发挥大众媒体教育功能;普通网民约束自己的言行,也要发挥公众监督的功能。
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里说:“一种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它所传递的内容,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播速度、信息的来源、传播数量以
11新闻1班 代涛 2011024143
及信息存在的语境。”因此,在新媒介的糖衣炮弹式的冲击下,正确选择,规范使用和利用微博这一媒介是至关重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