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启示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启示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启示

作者:宋悦华 吴宗哲 徐文佳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05期

摘要:智库在政府咨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和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对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智库建设的理论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运行因素进行分析,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智库; 公共政策 一、问题提出

2013年4月,*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这是中央最高领导首次专门就智库建设做出的最为明确、内涵最为丰富的批示,标志着中国智库建设黄金时代的来临。在权威智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发展报告》中,我国以426家智库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但是智库的数量和规模不是衡量其综合实力的唯一指标,在这份报告中,我国仅有6家智库位列全球顶尖智库前100名,且这6家智库均来自党政军和社会科学院,行政依赖色彩浓重。这影响了智库作用的发挥,影响公共政策变迁的方向,影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智库在政府咨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视和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对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理性建议。

二、智库的理论依据 ;;; 1.多元主义

杜鲁门、罗伯特·达尔等人提出多元主义理论,认为社会由多元权力主体构成,国家权力受众多社会主体权力制约,公共政策是社会中为数众多的利益集团间斗争的产物,主张社会众多权力主体分享国家权力、参与公共决策。公共政策代表了各有关社会集团之间分歧最小的意见,有利于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在多元主义的理论背景下,智库在政治系统中保持独立的立场,有效地减少政府共谋和异化的可能性,为公共决策提供科学化的咨询意见,能够很好地表达和制衡公共利益诉求。 ;;2.精英主义

精英主义理论由多姆霍夫提出,认为政府决策是由少数社会精英掌控,政治结构是由少数统治阶层主导进行运作的机制。戴伊认为,作为精英中的一部分,智库在掌权阶层制定政策过程中起协调作用。智库所属研究人员属于对公共决策有一定影响力的精英,精英主义理论要求智库成员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职能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无效或负效的状态。政策制定中,作为制定者的政府官员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他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所产生的政治行为有可能偏离公共利益,产生政府失灵。这就需要第三部门——智库成为公共权力的载体,通过权力的博弈,防止政府失灵;同时,通过公共利益诉求的实现,弥除社会问题,推动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

笔者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突破原有智库的制度体系、运行过程等体制障碍,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结合国情,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意见、提升国家软实力产生积极影响的具有自主创新的独立型社会组织。学者詹姆斯·迈克甘指出,影响智库建设的主要因素有政治体制、公民社会、言论环境、经济发展程度、慈善文化、大学的数量和独立性等。结合我国国情,按照智库建设的理论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界定,大体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运行因素两方面。 ;1.外部影响因素

(1)政府决策行为因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需要提高政府公共决策行为,增强公共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随着社会精英利益需求的多元化,我国重大政府决策行为由传统的政府精英决策模式逐渐转变为多种利益主体互动合作模式,开始倾向依靠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进行决策,政府决策行为的转变要求智库参与公共决策,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纠正政府失灵、辅助政府宏观调控等作用。

(2)政策制定因素。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求政策制定者对信息充分地分析和整合,但每一个行政决策涉及的目标群体都相当广泛,面对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借助智库的专业优势和属性优势,整合、分析、加工社会各个阶层的意见信息,进而形成决策方案,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惠民性。

(3)利益需求因素。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满足公众利益略显薄弱,需要借助公众的力量群策群力。智库既能代表公共利益,又能分析政策需求,由智库作为政策供给者参与公共政策产品的制定,能增强政策的社会认同度,也会大大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和阻力。

2.内部运行因素

在经济利益多样化、公众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要保持独立性、非营利性的根本属性,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意见。良好的运行状态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智库要立足于会集多领域专家学者,依托信息化、数据化,运用先进决策思想、手段和方法,提高决策和评估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和决策风险,从而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启示

通过分析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注重智库的独立性。成熟完善的智库机构无论是在选择政策研究项目、开展研究工作、选取研究手段、确定研究方法上还是在收费标准上,都体现出完全的独立性。作为现代社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角色,保持政治中立是智库参与政治活动的前提。

第二,合理的组织体制和人员结构。管理体制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应采用扁平化的结构模式,政府与智库展开利益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人员结构上,智库成员应具有交叉学科背景,运用多学科思维为政府献计献策,这是保持竞争力的必备条件。

第三,多渠道的筹资机制。通常来说,智库的影响力越大,筹款越容易;筹得的款项用于科学研究,进一步增强智库影响力。因此,对于智库面向社会的资金筹集,政府应鼓励、支持,还要给予诸如免税等财政优惠政策,使智库资金筹集处于良性的循环体系之中。 第四,健全的宣传推广机制。智库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成果传播的职责,一方面通过多渠道的交流形式,有利于消除政府和公众认知上的差异,化解因政策制定而产生的误解和分歧;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机制能使知识和权力得到有效的融合,为信息共享和政策设计提供平台。

综上,在智库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于决策者来说,有利于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规范性;对于公众来说,有利于表达公共利益诉求,提高舆论自由度;对智库来说,有利于发挥功能属性,提高其专业性、独立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

(宋悦华,1974—,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吴宗哲,1989—,男,辽宁岫岩人,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徐文佳,1987—,女,辽宁朝阳人,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城市化与城市治理。) 参考文献

[1]达尔.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6-57

[2](美)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里根年代[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26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James G. McGann,Comparative Think Tanks,Polities and Public Poliey, Edward Elgar,2005

[4]丁煌.美国的思想库及其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3):31-37 参考文献

[1]许萍,赵永乐.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与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9(9):81

[2]李原,孙健敏.组织中心理契约的变化——当代人力资源管理面对的挑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4):95

[3]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6):11 [4]胡晓.浅谈现代企业管理——心理契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3(8):3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