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划分,不包括。 A:国家级规划 B:区域规划
C: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规划 D:市县级规划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3、证券承销业务、证券自营业务和证券资产管理业务。 A:分开办理,不得混合操作 B:混合操作,不得分开办理 C:严格按照拟定的优先次序进行 D:不能分开办理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4、国家级专项规划要突出。 A:权威性、预测性、宏观性 B:指导性、权威性、宏观性 C:指导性、预测性、宏观性 D:指导性、预测性、权威性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5、我国区域规划是以为对象编制的规划。 A:特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B:特定流域范围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C: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D:特定领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6、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 A:有所提高 B:有些提高 C:提高不大 D:明显提高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7、在我国,再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个月。 A:2
B:3 C:4 D:5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区域开放格局特点的是。 A:优势互补 B:分工协作 C:均衡协调
D:主体功能定位清晰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9、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A:资源节约和产业优化 B: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C:环境保护和产业优化 D:产业优化和宏观调控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0、支柱性产业的是。 A:制造业
B:战略性新兴产业 C: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D: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1、一般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以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A:年度货币供应量 B:利率 C:汇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2、国家总体规划由决策。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中共中央
D: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3、”十二五”时期,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要按照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A: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 B: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 C: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D: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4、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的自主行为实现。 A:市场主体 B:市场客体
C:人民群众 D:规划部门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5、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的排放强度。 A:废气 B:废渣 C:废物
D:温室气体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6、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 A:进一步扩大
B: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C:位居世界前列
D:位居新兴国家前列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7、下列关于“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说法中,针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是。
A: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B: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
C: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D: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8、与现货交易相比,期货交易的实物交割量占交易量的比重很小,一般小于。 A:3% B:5% C:6% D:8%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19、我国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坚持的责任原则。 A:共同 B:有区别
C:共同但有区别 D:积极合作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0、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这体现了金融风险中的。
A:金融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运营风险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1、期货交易的对象是。
A:商品 B:掉期合约 C:标准化合约 D:远期合约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2、”十二五”时期,我国将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等产业。 A:渔业、油气、运输 B:渔业、油气 C:油气、运输 D:渔业、运输、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3、”十二五”时期,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外来人口落户条件。 A:放开 B:放宽 C:放松 D:从严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4、政府与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对话、交流形成共识,统筹兼顾、综合协调各方面的需求,是规划的。 A:综合性 B:协调性 C:导向性 D:衔接性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25、”十二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目标为。 A:7% B:7.5% C:8% D:8.5%
E: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十二五”时期,推动重大科学技术突破,取得新突破的领域包括。 A:现代农业和装备制造 B:生态环保和能源资源 C:信息网络和新型材料 D:公共安全和健康 E: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
2、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规划引导 B:财政扶持
C:政策激励 D:组织协调 E:信贷支持
3、根据国家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再利用和资源化规定,国家鼓励各类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
A:废物交换利用
B: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 C:能量梯级利用 D:废物回收利用 E:土地集约利用
4、限制开发区域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现有产业,要通过等手段,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或关闭。 A:设备折旧补贴 B:设备贷款担保 C:迁移补贴 D:土地置换 E:设备贷款
5、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的用地主要包括。 A:保障能源产业用地 B:保障工矿产业用地 C:统筹安排交通用地
D: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
E: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用地管理
6、十二五时期,继续推进费改税,要全面推进的改革。 A:资源税 B:房产税 C:关税
D:耕地占用税 E:土地增值税 7、”十二五”时期,要加强工业节能减排,以下属于要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的是。 A:现役燃煤机组
B:单机容量30万kW及以上燃煤机组 C:新建烧结机 D:新建燃煤机组 E:新型干法水泥窑
8、中部地区崛起,重要的是把中原城市群建设成为。 A:先进制造业基地
B: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重要的城镇密集区 C: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D:宜居的生态城市圈 E: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9、东北地区扶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主要包括。
A:推进内蒙古东部地区能源重化工基地、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工基地和辽西北煤化工基地建设
B: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有影响、有规模的特色产业园区,加快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发展
C:依托原材料加工基地的优势,努力发展下游特色轻工产业 D:依托北方中药材资源优势,发展现代中药(北药)产业
E:依托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和资源开发合作 10、在区域产业政策中,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项目实行不同的强制性标准,包括等强制性标准。
A:占地、耗能、耗水
B:资源回收率、资源综合利用率 C:地区生产总值 D:工艺装备、“三废”排放 E:城镇化率
11、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主要包括。 A:优化发展钢铁工业
B:积极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 C:加快发展石化工业
D:大力提升建材工业水平 E: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
12、振兴东北地区,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主要措施包括 A: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B:做优做强支柱产业 C: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D: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E: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3、全国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分为。 A:水源涵养型 B:水土保持型 C:防风固沙型 D:封山育林型
E:生物多样性维护型
14、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包括。 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C: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D:公共森林公园 E:国家地质公园 15、”十二五”时期,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领域是。 A:物质科学 B:信息网络 C:空间科学 D:地球科学 E:纳米科技
16、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的特点包括。
A:分级指挥 B:部门协作 C:反应迅速 D:协调有序 E:运转高效
17、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培育等城市群增长极。 A:武汉城市圈 B:中原城市群 C:长株潭城市群 D:皖江城市带 E:滇中地区
18、下列各项中,属于“五纵”综合运输大通道的是。 A: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 B:京沪运输大通道
C:青岛至拉萨运输大通道
D: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 E: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
19、引导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要合理调整城镇用地供应结构,优先保障建设用地,切实保障民生用地。 A:基础设施 B:公共服务设施 C:廉租住房
D:经济适用住房 E:商品房 20、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土地利用区,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有。
A:行政管理能力 B:资源条件
C:土地利用现状
D: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E: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21、中部地区崛起中要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形成的“四散化”粮食物流体系。 A:散储 B:散运 C:散装 D:散卸 E:散销
22、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的加大补充耕地力度措施,主要有。
A: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B: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C:积极改造山坡地
D: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 E: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
23、”十二五”时期,要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对有以下情况的城市将暂缓审批该城市项目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建设资金。 A: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B: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政策不落实
C: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 D:城市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
E:城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连续两年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
24、我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为重点。 A:综合运输大通道
B: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C: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 D:综合交通枢纽
E: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体系 25、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的方针有。 A: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B: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C:政府推动、市场引导 D:政府激励、市场引导 E: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