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方案研究

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方案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方案研究

作者:孟红霞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11期

摘 要:目前学生就业和创业中存在许多问题,除了技能不足和实践能力薄弱外,还缺乏必要的创新实践平台来实现。在严峻的问题面前,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方案研究,对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武汉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自动化专业课程特色、大学生创新实践发展现状和构建创新实践平台方案的研究,探讨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控制理论;检测及自动化

近年来,高校改革都朝着创新、实践的方向发展。创新实践平台的建立是为了培养高校创新人才,充实人力资源培养体系,成功实践科学组织模式。 一、自动化专业课程特色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后,自动化渗入到工业、农业及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应顺应形势的发展,在培养人才方略上不断推陈出新。武汉动力与机械学院在自动化专业发展上,也在朝着应用型、复合型、实践型方向发展。学院设专门用于实践的社团或者部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发展现状

现代自动化践发展的理论来源是现代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在系统研究上,主要突出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践,需要融合理论、方法、技术等专项能力和技能的提升。

大学生目前的实践创新依赖于大学讲师的课内讲解,都是在教学大纲的研究范畴之内,寻求自身发展的一项活动。学生除了在实验课上能直观感知知识外,在培养科学、实践动手能力上,撰写的报告及实验改进意见都还流于形式。即便是有图书馆浩大的参考资料为指导,学生在实践规模和实效上,还处于初始化阶段。高校专职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学生实践技能薄弱。在实践平台课程建设上,着重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忽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自动化专业创新实践平台方案 1.建立职权明确的平台领导保障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的素质教育课程中,引入大学生创新实践课程,是以制度实现发展的重要方略。融合课改和实践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解决实践活动中众多问题的机制保障。学校教务处和学生处都要发挥相关职能,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尤其要发挥其指导作用,这是基于实践经验,开展实践活动的有效方略。加强校企联合,聘请企业高管传授实践技能理解,联系企业现实,启迪大学生智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创新思维,模拟企业现状,以多元化教学平台,搭建领导、企业、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的桥梁,培养出合格的、具备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2.创新学习社团

辅导员要积极引导自动化专业学生参加自动化相关模拟实践课程,增强实践管理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以协会激发学生兴趣,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在社团的积极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创业实践竞赛

该项策略是基于中国社会主流竞争意识而产生的,将自动化相关知识渗透到商业计划竞赛中,这是挖掘自动化专业教学重点,将学生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体验相结合,积累创业经验和就业实践的主要方略,这会直接刺激学生学习,对学生未来生活大有裨益。 4.以实践实训项目成就大学生实践

新课改对大学生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实训项目发挥带动作用,可以为学生带来质的飞跃,让学生体验创业就业的成就感。实践平台方案的设定,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贯彻素质教育新理念,开拓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让学生体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产生效应的方式。 5.递进式模式构建创新实践平台

构建创新实践平台要迎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合理统筹大学生的知识情况和时间安排,结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整体弥补自动化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实战技能匮乏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大一抓起,重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让他们正视就业现实,最终实现自身统一发展。

武汉动力与机械学院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是基于专业课程特点及其实践平台发展问题而采取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建立职权明确的平台领导保障机制,以社团促发展,以创业竞赛为媒介,以实践实训项目为依托,最终以递进式模实现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自动化专业大学生在不断累积的实践中总结出了经验,加上相关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高校自动化类专业建设的良方,也是校企联合下全面塑造人才的创举。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张庆英,葛艳红,陈焰,张鹏.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209.

[2]赵立永,邓永红,黄成玉.大学生科技创新电气技术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3,(02):187-189.

[3]丁左武,屈敏,徐开芸.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20),44-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