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85475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12.09
(21)申请号 201520551267.X(22)申请日 2015.07.27
(73)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
司
地址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杨园和平大
道745号(72)发明人冯光东 邹文静 卢福武 徐立
郭卫炜(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8
代理人张瑾(51)Int.Cl.
G01C 15/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适应于铁路、隧道、桥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领域,提供了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包括:环板、对中调节螺针、衬垫圈、U形架、条形支架和观测标志;条形支架上端与U形架的下端的中点连接,下端固定在高程连接杆的上端;环板与衬垫圈为空心圆柱体形,环板位于衬垫圈的内部,观测标志位于环板的内部;对中调节螺针位于观测标志的中心的水平侧,一端为圆柱体形,固定在U形架上并且穿过U形架,另一端为圆锥体形,圆锥体形的尖端穿过衬垫圈和环板的通孔后与观测标志接触。通过对高程连接杆做了深化研究,使高程连接杆球面中心与平面连接杆的测量中心一致,使测量的目标点三维坐标统一,减少对中误差,可重复使用,节约桩心成本。
C N 2 0 4 8 5 4 7 5 2 U CN 20485475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对中装置包括:环板(1)、对中调节螺针(2)、衬垫圈(3)、U形架(4)、条形支架和观测标志(6);
所述U形架(4)的开口方向为向上;所述条形支架上端与所述U形架(4)的下端的中点连接,下端固定在高程连接杆的上端;
所述环板(1)、所述衬垫圈(3)和所述观测标志(6)固定设置于所述U形架(4)内部中间;
所述环板(1)与所述衬垫圈(3)为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空心圆柱体形,所述环板(1)位于所述衬垫圈(3)的内部,所述观测标志(6)位于所述环板(1)的内部,所述观测标志(6)的中心位于所述环板(1)和所述衬垫圈(3)的轴向方向上;
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位于所述观测标志(6)的中心的水平侧,一端为圆柱体形,固定在所述U形架(4)上并且穿过所述U形架(4),另一端为圆锥体形,所述圆锥体形的尖端穿过所述衬垫圈(3)和所述环板(1)的通孔后与所述观测标志(6)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对称设置在所述观测标志(6)的中心的水平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标志(6)为棱镜或截面为圆形的靶球或圆柱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丝(7),所述条形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高程连接杆后,拧紧所述固定螺丝(7)进行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支架的长度为4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4)的宽度为50mm,高度为40mm,厚度为16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的圆柱体形端的直径为6mm。
2
CN 204854752 U
说 明 书
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隧道、桥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
[0001]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基础控制网(CPI网),第二级为线
路控制网(CPII网)、第三级为基桩控制网(CPIII网),统一采用国家坐标系统。CPIII网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控制点是沿线路方向每隔40-60米成对布设,每对控制点的间距约为15米。
[0003] 随着工程对测量精度要求的提高,测量采用了全站仪、GPS等高精度测量仪器,此前不十分被重视的对点误差现在已逐步突显为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为此,系列强制对中装置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进行对中时经常采用强制对中型标志杆;但标志杆埋设时不同的棱镜高度对测量点的平面位置影响显著。
[0002]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误差大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所述强制对中装置包括:环板1、对中调节螺针2、衬垫圈3、U形架4、条形支架和观测标志6;[0006] 所述U形架4的开口方向为向上;所述条形支架上端与所述U形架4的下端的中点连接,下端固定在高程连接杆的上端;[0007] 所述环板1、所述衬垫圈3和所述观测标志6固定设置于所述U形架4内部中间;[0008] 所述环板1与所述衬垫圈3为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空心圆柱体形,所述环板1位于所述衬垫圈3的内部,所述观测标志6位于所述环板1的内部,所述观测标志6的中心位于所述环板1和所述衬垫圈3的轴向方向上;
[0009] 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位于所述观测标志6的中心的水平侧,一端为圆柱体形,固定在所述U形架4上并且穿过所述U形架4,另一端为圆锥体形,所述圆锥体形的尖端穿过所述衬垫圈3和所述环板1的通孔后与所述观测标志6接触。[0010] 进一步的,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对称设置在所 述观测标志6的中心的水平两侧。[0011]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标志6为棱镜或截面为圆形的靶球或圆柱体。[0012]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丝7,所述条形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高程连接杆后,拧紧所述固定螺丝7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条形支架的长度为40mm。[0014] 进一步的,所述U形架4的宽度为50mm,高度为40mm,厚度为16mm。[0015] 进一步的,所述对中调节螺针2的圆柱体形端的直径为6mm。
[0013]
3
CN 204854752 U[0016]
说 明 书
2/3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001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对高程连接杆做了深化研究,将其进行延长,使高程连接杆球面中心与平面连接杆的测量中心一致,这样使测量的目标点三维坐标统一,减少对中误差,可以取代现有的预埋桩心,可重复使用,节约桩心成本,应用前景广。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0] 其中,1为环板,2为对中调节螺针,3为衬垫圈,4为U形架,6为观测标志,7为固定螺丝。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3]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所述对中装置包括:环板1、对中调节螺针2、衬垫圈3、U形架4、条形支架和观测标志6。
[0024] U形架4的开口方向为向上,条形支架上端与U形架4的下端的中点连接,下端固定在高程连接杆的上端。[0025] 环板1、衬垫圈3和观测标志6固定设置于U形架4内部中间。[0026] 环板1与衬垫圈3为轴向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空心圆柱体形,环板1位于衬垫圈3的内部,观测标志6位于环板1的内部,该观测标志6的中心位于环板1与衬垫圈3的轴向方向上。
[0027] 对中调节螺针2位于观测标志6的中心的水平侧,一端为圆柱体形,固定在U形架4上并且穿过该U形架4,另一端为圆锥体形,该圆锥体形的尖端穿过衬垫圈3和环板1的通孔后与观测标志6接触。
[0028] 通过旋转该对中调节螺针2露出U形架4的一端,使与该对中调节螺针2接触的观测标志6移动,改变观测标志6的对中中心的位置。
[002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对高程连接杆做了深化研究,将其进行延长,使高程连接杆球面中心与平面连接杆的测量中心一致,这样使测量的目标点三维坐标统一,减少对中误差,可以取代现有的预埋桩心,可重复使用,节约桩心成本,应用前景广。[0030] 进一步的,对中调节螺针2的个数为两个(图中未示出),该两个对中调节螺针2
4
CN 204854752 U
说 明 书
3/3页
对称设置在观测标志6的中心的水平两侧。
[0031] 观测标志6为棱镜或截面为圆形的靶球或圆柱体。[0032] 条形支架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丝7,条形支架固定连接在高程连接杆后,拧紧该固定螺丝7进行固定。[0033] 进一步的,条形支架的长度为40mm。U形架4的宽度为50mm,高度为40mm,厚度为16mm。对中调节螺针2的圆柱体形端的直径为6mm。[0034] 具体的,该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的制作过程中,在图纸的设计阶段要进行优化,保证使用功能及精度前提下,减少装置的连接环节,可以使机械加工简化,从而提高装置的精度。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作产品,各个阶段进行精度检验,特别是旋转中心与对中的中心点一致性,这一点对机械加工的精密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反复的实验和改进。最后将合格的产品进行美观处理,锐化和去毛刺,表面喷丸处理等。[0035] 实施例一
[003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观测墩似强制对中装置的使用实施例:
[0037] 使用时,将装置连接到预埋套筒内,采用测量机器人对装置进行对中和整平操作,反复 旋转该装置的对中中心,若装置旋转中心与对中中心偏差在误差容许范围内,则该装置满足设计要求。再对不同的装置做可替代性试验,要求产品出厂检查时满足设计要求,即使用不同的样品做同一个点的测量时,误差要在设计范围内。[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0485475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