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2015年即将结束。这一年里,我还是和大多数石友一样,捡石、赏石、藏石,同时也参加了一些赏石交流活动。很平凡,很普通,但却很充实,很满足,最重要的是享受了只有石友才能独享的石趣。
捡石之趣。家离黄河滩百余里,今年添置了代步工具,有了车,下河滩更方便了。一年里前后去了黄河滩十余次。不论刮风下雨,烈日暴晒,寒冬凛冽这些恶劣天气如何,始终没有阻挡空闲时下黄河滩的决心和行动。捡石的乐趣在于邀约同道亲友,置身河滩,心无杂念,忘却烦恼,舒活筋骨,一切只为石而来,赏石景,寻美石。期间下河滩,进料厂,爬石堆,刨石沙,不亦乐乎!但是快乐的得来是要付出代价的,同时所受的风霜冷热,饥渴痛累,只有捡石人能体会得到。但没有捡石人会把此种经历看作是苦,相反却视之为最大乐趣而乐此不疲,多少次都是为了心中的目标,哪管东方未既白,不知夕阳已落山。捡石除了身心得到愉悦,身体得到锻炼外,其中享受收获的乐趣是捡石人无以言喻的终极追求。经过人力、财力的付出后,能够享受收获的乐趣是老天对捡石人最大的赏赐。有觅无收是捡石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相反,美石精品偶有斩获,即使不是每每遇到,也足以令人兴奋,乃至手舞足蹈。但这种兴奋来得太不容易了!虽然说“一份辛劳一份收获”,但辛苦一天一无所获也是很正常的,可以说这种收获是与捡石劳动不成正比的。但正是这不成正比,让捡石人真正领悟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蓦然回首,那石就在不远处”的深刻内涵,印证了捡石讲究石缘这句石界箴言,缘份到了好石真的会一个接一个收入眼底。正于此,捡石活动才充满了刺激、充满了诱惑,充满了魅力,让捡石人始终是欲罢不能,期待满满。
赏石之趣。受经济条件的束缚,今年很少网购奇石。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网上赏石,欣赏全国各地石友的精品美石和专家老师们的精美解读和评鉴。石友皆知:赏石是提高自己欣赏水平,提高鉴别奇石之奇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赏石,懂得了质色形纹韵的赏石标准,懂得了一块奇石之奇、之美的要件是什么,精品奇石的要件表现是什么,表现的程度如何等等知识。赏石过程也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精神享受过程。奇石之所以美,重在它通过不同的形状、多样的石质、精美的画面、斑斓的色彩、奇妙的意境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感官,向我们展现了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的人间奇迹,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感受了“奇石尽含千古秀,虽不能言最可人”的赏石至高境界。由于捡石主要是在黄河滩,所以对黄河石特别青睐,尤其是洛阳黄河石。平时赏石时有意无意地更喜欢欣赏洛阳石友老师的藏石,这样更接地气吧。赏石也能很好地指导自己的捡石活动,在捡石过程中,学到的赏石知识会不自觉地应用出来,对捡石大有裨益,可以少走弯路。
藏石之趣。每位老师都会有自己的藏石。尽管档次不同,但在自己的心中那都属于“精品”。 每每觅到“精品”,那种高兴劲就甭提了,立马致以特殊礼遇,捧在手里,视若珍宝,小心翼翼请离石堆,请到车里,请到家中,生怕磕着碰着。之后就是清洗养护,配座命题,高阁收藏。这样的兴奋能持续好长一段时间。由于场地所限,一般美石都是堆在院中角角落落,一堆一堆的,而所藏精品们却在安石居内享受着总统般的待遇,博古架、写字台,藏书柜等显眼位置安放,是谓爱石,珍为藏石。隔段时日还得去尘养护,抚摸赏玩,赋予其更为贴切的主题命名,不断提升其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闲暇时也发网展示,同石友交流,互相赏评,否定认可,见仁见智吧。或是写篇小文,配以相关主题的石图,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藏石。一旦石友造访,这些俨然就成了自己“炫耀”的资本,向石友介绍,讲解,同时尊请石友评鉴,给出意见。然后就是静下心来参悟石道,抛弃已见,综合良见,对比思考,从而对自己的宝贝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准正确的定位,该降格的降格,该典藏的典藏。藏石之路,趣味悠长。通过这些途径,自己的藏石方能得到沉淀,价值才能得到提升,成为名符
其实的精典藏品。藏石之趣还在于很多石友会亲自设计,亲自动手,为宝贝配座。好马配好鞍,当然经济条件许可的还是请专业的老师们配上名座更为合适。自己今年也找了一些木块,尝试着做了十余个底座,受工具和水平所限,做得很粗糙,还把手弄伤了好几次,但看着牺牲休息时间千辛万苦做成的底座,我想也无悔于我的宝贝了!
交流之趣。学习交流是提升赏石水平的必由之路。今年4月份,去洛阳参加了一年一度的奇石展览会,在南关公园的洛阳奇石馆观赏了来自全国很多地区石友老师们精美奇石,近距离地接触和看到这么多上档次、上规模的奇石精品,对我还是第一次,新鲜而震撼,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展会上见到了久闻大名的洛阳赏石协会的祁文石会长,并同他进行了短暂的交流,给出了我走赏石之路的真知灼见,并合影留了念。在祁会长的指导下,我又针对展会写了几篇新闻报道,均发在了洛阳赏石协会网站上,为我们洛阳赏石文化发展也算作了一份微不足道的贡献吧!4月底还拜访了巩义同轩山庄主人张同轩先生,在山庄里,受到了张先生的热情接待。在同轩奇石馆,见到了他收藏的黄河石、荷花石、梨皮石、大化石和巩义当地的造型山石,数量之多,精品之多,都令人折服;在书画馆,见到了张海、陈天然等全国知名书画大家的作品,真品墨迹,原汁原味;在根雕馆,见到了很多获奖的作品,像动物,似人物,活灵活现,维妙维肖。拥有了偌大的同轩山庄,张同轩先生仍不满足,还计划在巩义凤凰山顶上新建一所集奇石、根雕、书画、民俗工艺品收藏于一体的同轩博物馆,他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神让人动容。受张先生的事迹感染,回来后写了篇“同轩山庄藏石情,如游山川怡宾朋”的新闻报道发在了洛阳赏石协会网站上,对张先生的文化发展精神给以发扬。参观之旅,是我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之旅,是高级趣味,追求创新之旅。俗话说“见多识广”,这些参观交流学习活动,同时无疑会开阔我们的眼界,增长我们的见识,对我们走好赏石之路大有好处。
以上所说,纯属本人结合自己2015年有关捡石赏石藏石的生活经历,把所见所感所想的形成文字而已,期待与石友老师们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使自己的赏石之路越走越宽,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梦想:让赏石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更美更精的奇石成为我们钟爱一生的朋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