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结合数码印花产业人才需求对纺织品设计专业建设的探索——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结合数码印花产业人才需求对纺织品设计专业建设的探索——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爱go旅游网
廖 素 2013年5月 University Education 结合数码印花产业人才需求对纺织品设计专业建设的探索 ——以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毕能能章峰 绍兴 312000)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摘要]目前,数码印花因能有效解决纺织品贸易面临的单个纺织品花型订单越来越小,交货期越来越短,生产成本和环保 要求越来越高的局面,得到快速发展,但数码印花人才需求紧缺严重。高校现有的纺织品设计专业建设中对数码印花技术涉及较 少。只有从课程调整、产业调研、校企合作等方面对纺织品设计专业进行建设,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 [关键词]数码印花纺织品设计人才需求 [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9—0034—02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印花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元化的 追求、个性化的设计、锐变性的周期使得追求稳定和批 量的传统印花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花型 年的发展,数码印花技术在国外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在 国内也有着高速的发展。目前,数码印花技术在印染业 内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也是我国纺织企业打破“非贸 易壁垒”阻碍的法宝,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成为主流技 订单越来越小,交货期越来越短,印花成本越来越高,环 保要求越来越高,这为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找到了契 机。而现在大多数高校与数码印花技术对应的纺织品设 计专业都无法跟上其人才需求的步伐,很多高校纺织品 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过旧过杂,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迫 在眉睫。 一术。以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数码喷印 VEGA系列产品为例,最高印花速度达每小时400平方 米;采用8色印花颜色模式配置,使印花效果逼真、绚 丽;适合各种不同厚度面料的打印要求,对厚重织物同 样也可以喷印鲜艳、饱满的图案。 (二)数码印花技术的特点 、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纺织品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掌 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熟练的纺织品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 践能力,具备家用纺织品纹样设计、室内配套设计、电脑 花样设计、产品检验等纺织品生产管理能力的人才。 应该说,纺织品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问题往往出现在专业核心课程上,大多数高校目前 仍然在开设分色、描稿类课程,这些课程只是针对传统 的平网、圆网印花技术,而没有把数码印花等已日趋成 熟的先进技术课程放入其中,这使得学生和市场人才需 求脱节。 二、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过程及人才需求特点 (一)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过程 数码印花技术的特点是:1.印花速度快,已可以和 传统的丝网印花媲美;2.打破了传统生产的套色和花回 长度的限制,可以使印花质量优良,可替代平板丝网印 花;印花效果逼真、绚丽,可达到高端设计要求;3.印花 宽度达195厘米,并对花型的最大尺寸无限制;4.具备 印花成本低及生态环保优势,降低水电用量,提供总体 灵活度。数码印花采用的环保墨水实现了绿色印染,且 色泽浓郁、褪色率低,减少了胶片、丝网和染料等材料的 消耗;5.在设计和色料方面不受限制,色彩更换可直接 进行,有利于设计者的创作;6.机器体积小,占地面积 小,对场地要求不高。 传统印花工艺的套色限制、制版工艺、印制原理决 定了印花图案只能局限于简单图案,而不能印制复杂的 图案和艺术品。数码印花的图案印制则不受任何限制, 可以是油画、国画、摄影作品、动漫作品,大大拓展了纺 织品设计时图案设计的内容。从图案创作的主体和内容 来说,范围都极大地扩展了,因此数码印花图案的艺术 所谓数码印花技术,就是设计者通过Painter等软 件在计算机上设计,或是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的 帮助下,把所需的图案输入计算机中,再通过电脑印花 分色描稿系统和RIP软件控制喷墨印花系统,将专业染 液喷射到各种织物及平面材质上,利用数码技术进行的 印花。[11 数码印花技术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二十几 性都大大增强了。 (三)数码印花产业人才需求特点 数码印花色彩丰富并且可以自由设计图案,最大限 度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这要求数码印花产业中从 [收稿时间】2013—03—21 [作者简介]毕能能(1984一),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初级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章峰(1981一),男,浙江缙云人, 本科,初级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34 University Education ……___…………………………………………___…………………………………………………………………………………___……… 事纺织品设计的从业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行业的风格、 趋势与潮流,有较强的市场敏感度;紧跟市场和消费者 需求,不能像传统印花人员那样仍然从事着分色、描稿 等简单的按图样复制生产,而是要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 能力和个人创造力。 同时,从业人员在从事印花图案设计时,与绘画是 不同的,譬如说服装类花型,是通过更重要的制作过程 出来的,成品效果的好坏,是体现出设计和生产水平高 低的标志,必须密切地考虑应如何结合生产条件(如工 艺、染化料、印花方法等)。除了具备一定水平的艺术设 计知识外,也必须了解数码印花设备机器和印染材料品 花是加强染整技术创新,改进传统染整工艺,着重发展 清洁染整技术的有效途径。 纺织品设计专业定位必须紧跟数码印花技术的发 展动态。首先从生源源头上进行把控,纺织品设计专业 的招生对象为当年参加普通高校美术类或单招单考工 艺美术类考生。只有具备一定艺术或美术基础的学生, 才能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这也是作为今后 名专业的纺织品设计人员的基本要求。其次是适当增 加与数码印花技术有关的技法表现、印花专题设计等课 程时数,尽可能地使课程教学与实际技术相结合。最后 是与数码印花产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上 一种的使用。 三、数码印花产业人才需求对纺织品设计专业建设 的思考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绍兴本地的高职院校,于 2010年开设了纺织品设计专业。该校的纺织品设计专业 结合纺织产业和数码印花产业人才需求,在专业建设上 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理论与实际的调研并重,为人才培养方案建 设提供依据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在201 1年成立绍兴市轻纺产 业发展研究中心,旨在围绕绍兴纺织创意产品的设计、 纺织产业市场的建设与发展、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策 略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教师们以“产业转型升级背 景下绍兴纺织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等课题项目为牵引, 充分发挥研究中心在促进绍兴轻纺产业转型升级和提 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 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水 平最高的纺织品专业盛会之一。每年的纺博会上,数码 印花面料和数码印花机械产品的新品都很多。绍兴职业 技术学院师生利用做纺博会志愿者等机会,亲身融人这 场数码印花技术视觉和技术的盛宴。纺博会上参展的数 码印花产品和技术,代表着市场流行趋势,是将来就业 的指向灯。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国轻纺城所在地——绍兴 柯桥建有职业体验与就业服务中心,该中心依托中国轻 纺城产业,从绍兴金星外贸印染有限公司、浙江梅迪司 绣品服装有限公司等当地众多纺织企业中聘请数十名 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经理作为企业导师,采用“师 傅带徒弟”的形式,指导纺织品设计专业学生掌握从业 员工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使学生对数码印花产业状况 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紧跟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步伐,丰富专业建设 内容 按照政府对纺织业“集聚整合、控量提质、节能减 排”的基本要求,推进印染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数码印 与社会需求的顺利对接。如我校与绍兴数码印花的领航 者——浙江瓦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数码印花的教学 和实践开展合作:企业人员定期与专业教师开展交流, 并给学生介绍数码印花技术及花型流行趋势。学生可充 分利用参观企业最新的数码印花工艺,熟悉数码印花生 产的各个流程,参加企业的花型看样采购会等。这些措 施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吻合度非常高,极大地 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三)鼓励学生参加设计比赛和交流,培养学生适应 数码印花企业和社会行业的需求 数码印花的订单小、生产周期短、花型图案数量要 求多和品种丰富的特点,对从事纺织品设计的人员是个 巨大挑战。为了使纺织品设计专业的学生适应今后这种 职业状况,我校组织该专业的学生参加浙江瓦栏数码科 技有限公司组织的每月一次的面料花型设计大赛和一 年一次的创意杭州市长杯设计大赛面料花型分赛,与 1000多名设计师同台竞争;参与绍兴县飞梭纺织有限公 司婴儿童车面料征集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参加绍兴 县面料设计师协会定期举办的面料设计师沙龙活动,吸 收设计灵感,把握花型设计流行趋势。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走完在校专业学习生涯的指 示灯,以适应数码印花时代发展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是培养纺织品设计专业人才的前提,这样才能培养 出优秀的花型设计师,推动纺织业向艺术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1] 吕云麓.数码科技促进纺织品服装印花新发展[J].丝网印 刷,2012,(7):46. [2]林晓伟.丝网印花疵病分析[J].网印工业,2009,(6):31—35. [3]周建江.浅谈纺织中数码印花技术的应用[J].科技向导, 2011,(23):102. [4]原研哉,阿部雅世著,朱锷译.为什么设计[M].山东:山东 人民出版社.2010. [5]李鹏程,周宏.印刷与设计[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 社,2009. [6] 郦昕阳.以“职业体验中心”平台完善高职教育“后期实训 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9,(9):84—85. [责任编辑:钟岚]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