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尺寸公差带的大小由 标准公差 决定;位置由 基本偏差 决定。孔轴公差等级皆分为 20 个等级。
2. 齿轮副的侧隙的作用在于储存润滑油和补偿热变形等。
3. 表面粗糙度幅度特性评定参数有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的最大高度(Rz)两个,其中通常选用Ra。
4. .齿距累积总偏差是被测齿轮的 几何偏心和 运动 偏心的综合结果
5.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Ф50JS8,已知IT8=39µm,
则该孔的上偏差为 +0.019 mm,最大实体尺寸为 49.981mm,最大极限尺寸为 50.019mm 。
6.端面全跳动可以用 端面垂直度 来代替,它们体现的设计要求相同。
7.直线度公差中,给定平面内的公差带形状为 两平行直线;给定一个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 两平行平面 ;任意方向的公差带形状为 圆柱面 。
8. 用来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必检指单个齿距偏差(Δfpt)、齿廓总偏差(ΔFα)。
9. 零件的实际尺寸处处都做成了最大实体尺寸,形位误差又正好等于图样上的公差的给定值,该零件处于 实效 状态。零件处
于该状态时的作用尺寸是 实效 尺寸。
10.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Ф60(
0.0720.053)mm的轴,要求安全裕度为2µm时,该轴
的上验收极限为 60.070 ㎜,下验收极限为60.055 ㎜。
3页
11.在图样上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遵守 独立原则 。此时尺寸
公差只控制 实际尺寸 的变动范围,不控制 形位误差 。
12.测量表面粗糙度时,选择和规定取样长度的
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弱 表面波度 对 表面粗糙度 测量结果的影
响。
13.在装配图上,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需标注 轴颈 的公差带代号。若内圈相对于符合方向旋转,则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 较紧 。当轴颈选用h5公差带时,内圈与轴颈的配合性质为 过度配合 。
二、简答题(10分)
1. φ60M7/h6(应说明基准制,配合类别) 基轴制 过度配合
2.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Ra的上限制为3.2um;取样长度为0.8mm。
3.φ80k7○E 采用包容原则;轴的基本尺寸为Φ80mm;轴公差带为k7。
4. 说明图A形状公差代号含义及所遵守的公差原则
(1) Φ20圆柱体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mm的圆柱面内。 (2)遵守独立原则。
图A
四、改错及标注题(20分) 第 4 页
1. 试改正图B所示图样上形位公差的标注错误(形位公差项目不允许改变)
图B
2.试将下列公差要求标注在图c所示的图样上。 ⑴
mm 外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0.01㎜。
㎜,采用独立原则,其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上限值为1.6μm。 ㎜,采用包容要求,其表面粗糙度参数Rz的最大值为3.2μm。
⑵ 外圆柱面的尺寸为 ⑶ 外圆柱面的尺寸为 ⑷ 端面A对 ⑸
mm 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0.05㎜。
mm 圆柱面对
mm轴线的径向全跳动不超过0.05㎜。 mm 圆柱面和
mm 圆柱面的公共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
⑹ 键槽中心平面对0.02mm。
第5页
图C
五、分析计算题(20分)
1.已知基孔制配合
0.0390.034Ф40H8( ) /m7(,试确定配合性质不变的00.009 )
的基轴制配合
Ф40M8/h7中孔和轴的极限尺寸,孔和轴的最大和最小实体尺寸、孔和轴的公差以及配合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并画出孔、轴公差带图。
解:Th=IT8=39um Ts=IT7=25um △=IT8-IT7=14um
m7: ei=+9um Tf=Th+Ts=64mm
M8: ES=-ei+△=-9+14=+5 EI=ES-IT8=-34um h7: es=0 ei=-25um
MMS=Dmin=39.975mm LMS=Dmax=40.005mm MMS=dmax=40mm LMS=dmin=39.975mm Xmax=ES-ei=+5+25=30mm Ymax=EI-es=-34mm
第六页
2. 按图D的标注加工零件后测得该零件圆柱表面横截面积形状为一椭圆形,其长轴尺寸为31.99mm,
短轴尺寸为31.97mm.轴线直线度误差(轴线弯曲)产生在通过长轴的纵向截面内,误差值Ф0.005,试述该零件的合格条件?该零件合格与否?
解:合格条件: MSs≤Vs=MMSs+t形
Dmin=31.961mm≤da≤Dmax=32mm ∵MSs=31.99+0.005=31.995mm≤Vs dmin≤da=31.97,31.99≤dmax ∴该零件合格
图D
3. (交通工程专业必做题)
某工件设计要求表面粗糙度Rz≦6.3μm。用光切显微镜测量此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值,该量仪测微鼓轮分度i为0.29μm /格,物镜放大倍数为30倍,在5段取样长度l为0.8mm上测量,各段的测量数据列于下表: 取样长度li 峰、谷值 (格) 序号 1 2 3 4 5 hp1 88 76 73 69 59 l1 hv1 47 48 51 53 54 hp2 87 81 78 77 75 l2 hv2 52 60 64 68 69 hp3 89 88 84 79 72 l3 hv3 56 60 65 67 69 hp4 87 84 78 75 73 l4 hv4 54 58 61 66 70 hp5 90 76 73 69 68 l5 hv5 55 56 57 59 60 试确定该表面粗糙度是否合格。
hpihviRz=
i1i1555╳
0.29 RZ1=6.496 RZ2=4.93 RZ3=5.51 RZ4=5.104 RZ5=5.16
RziRz=
i155=5.44um≤6.3um ∴该表面粗糙度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