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9年河南洛阳联考文综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年河南洛阳联考文综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员专用请勿外泄2019年河南洛阳联考文综模拟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扫码关注“洛阳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教资、招教、特岗资料+网课0元领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解析:A项,xùn/xùn;xiù/sù;chén/dān。B项,hè/huó;bó/bó;cuì/cuì。C项,xiào/jiào;gé/kè;zhǎo/zhǎo。D项,bǔ/fǔ;shì/ài;bào/páo。故选D。2.【答案】D。解析:A.义愤填赝——义愤填膺,群贤必至——群贤毕至。B.人声顶沸——人声鼎沸。计日成功——计日程功。C.要言不繁——要言不烦,兴高彩烈——兴高采烈。3.【答案】B。解析:A项,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意见;B项使用不正确,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4.【答案】B。解析:本题A项中“让阅读陪伴我成长”是主题,所以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C项中“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之间不能用顿号,而要用逗号;D项中“中国军事威胁论。”中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之外。B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D项的标点使用有误,第二个句号应为逗号。6.【答案】A。解析:本题所给句子主要是谈“思想”的,根据已给出的内容来看,⑤是继续举例卢梭有关思想的名言;①由周敦颐、卢梭的名言,点出“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人有思想,会思想”;③紧接着点出“中考作文是国家在考学生做人的能力,文字就是思想的载体”;②由“所以……”点明“学生要有思想,要会思想”;④由“因此”作结,点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由此判断,这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顺序应为:⑤①③②④。故选A。7.【答案】B。解析:“朕”本来泛指第一人称,后来专用于皇帝自称,属于词义缩小。故本题选择B项。8.【答案】D。解析:A项:明,第二天;B项:地,地域;C项:还不时。9.【答案】D。解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要用兵,就能战胜敌国。揭示了只有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道理。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1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10.【答案】B。解析:邹忌用的是设喻明理,以自身经验来告诫更具有说服性和委婉性,设喻从实处着眼,实写邹忌之“蔽”。11.【答案】D。解析:例句为定语后置句;A项,被动句;B项,被动句;C项,判断句;D项,定语后置句。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对用“于”“以”引导。12.【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修辞手法,考生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要有基本的判断能力。C为借代,“雕栏玉砌”借代旧国宫殿。其他几项为比喻。A项,“梨花一枝春带雨”,以带雨的梨花比喻流泪的女子。B项,“人似月”,以月比人。D项,“暮成雪”,以雪比喻白发。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这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B项置换叙述主体,语段谈论的是民主的好处与坏处,而非民主本身;C项“民主的坏处”和“没有民主的坏处”是两码事;D项与上下文的衔接不好。在空处应谈与好坏处相关的句子,故选A项。做这种题目有以下方法: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14.【答案】C。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备选的句子是从语段中抽出来的,故考生应运用好所给的语境。从语段来看,后面说“达到一定量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能够“达到一定量”的应是“汞及其化合物”,而不能是“人体”或“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故排除A、B两项。C、D两项的主语都是“汞及其化合物”,横线处后面的内容是“对人体产生危害”,但D项强调的是“汞及其化合物”侵入人体的途径,脱离语境,故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对联、文学常识知识和计算能力。这副对联说明老寿星141岁。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一花甲=60,花甲重开=60×2=120,三七岁月=3×7=21,所以120+21=141岁,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70(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双庆=70×2=140,更多一度春秋=140+1=141岁。16.【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是将选项中的书概括出标题,具体结合题干的要求:某位爱好写作的同学打算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个标题,编成集子。例如本题中的第一组和阅读相关,根据对选项中两个标题的分辨,用“悦读生活”较为美观和符合要求,所以可以排除AD。第三组中主要是在于思辨,例如《生命因思考而美丽》,所以可以排除B。故答案选C。17.【答案】C。解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规律的题目,逻辑规律主要有排中律、矛盾律和同一律,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2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题中A项,对同一个命题同时否定,违背排中律;B项,“一触即死,违者法办”,前后矛盾,违背矛盾律;D项有逻辑错误,“带头学雷锋的”也不一定就非要是青年团员不可。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教材古诗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C项,“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8时至20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0时至22时”错误,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故选C项。19.【答案】A。解析:A项“秦属参宿的分野,蜀属井宿的分野”错,秦应属井宿的分野,蜀应属参宿的分野。故选A。20.【答案】B。解析:B项,“《祝福》选自《呐喊》”错误。《祝福》选自《彷徨》。故选B。21.【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B项,“为降虏于蛮夷”为状语后置句。2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联的理解与辨析。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对联的要求,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梁山泊”表示地名,名词,排除A项、C项;结合“林冲”,名词,人名字分析,排除B项。也可以结合名著阅读内容,注意平时积累识记等,故选D。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古诗文是否符合语境可从下面几点考虑1、对象:①写什么②写给谁③时间;2、情感;3、意境。A项“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却很少有能到终了的。告诫人做事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与语境相符。B项“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放开眼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语境是多去观赏自然风物,诗句与语境不符。C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变革、不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与语境相符。D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树、李树不说话招呼,但由于花朵和果实吸引人,人们争着前来赏花摘果,使得树下自然走成一条小路。比喻为人真诚、忠实,自然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与语境相符。24.【答案】D。解析:本诗是一首抒情诗,所有叙事成分,但仍然是抒情诗。25.【答案】D。2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意象特征的解读的错误。《沁园春·长沙》中,结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等分析,写大山,树林,湘江,船只,鹰鱼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动植物,品类齐全,充满生机。《雨巷》中的雨巷,悠长、寂寥、颓败、陈旧、泥泞不堪。体现的是凄美。《再别康桥》,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故选B。27.【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荷塘月色》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荷塘月色》选段的理解与分析”,然后浏览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3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江南的美好回忆让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最终平静下来了”错误。如果说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只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作者极力描绘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故选C项。2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再别康桥》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这是针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设题,分析每个选项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本题中,C项,“八行一节”错误,从诗中来看,应该是四行一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故选C项。2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诗词鉴赏的能力。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白居易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因此,惊喜、激动不准确。30.【答案】B。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根据前文,“有道而无艺”对应的应当是“那是空洞的理论”,排除AC两项;根据“那是”“则”等词不难看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这句话应当在后。31.【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充盈生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发现和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热爱学习,乐于实践等,①③④观点正确,②争取所有荣誉是功利心强的表现,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B。32.【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青春期异性情感的相关知识。从题文中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不能过早地涉足爱河,否则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A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B观点正确,不合题意;人生难免有挫折,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失败和挫折,D观点正确,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3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青春的正确认识。“品格”体现的是我们要有坚强的意识、要有自尊心、自信心,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等,C观点正确;“规则”是指道德、纪律和规章制度等,我们要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而不能肆意放纵,A、B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因为本题是从错误角度考查,所以选择D答案。34.【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活出生命的精彩的认识,根据所学,活出生命的精彩,就要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向伟人和榜样学习,从小事做起,用真诚和热情去改变他人,消融冷漠等,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平凡人的生命也是有意义的,所以正确答案选A。3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集体生活成就我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依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4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据教材知识,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①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个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在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36.【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情感的认识,题文中罗阳兢兢业业,以身殉职的行为,体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对于国家的一种责任感,是一种崇高的爱国情怀,是对国家的一种义务感,所以①②③④观点都正确,正确答案选A。3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我保护,为防范性侵害,我们应该提高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远离危险,远离侵害;向黄色书刊坚决说“不”,尽量不独自外出,不要行走偏僻的道路,学点防身术,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故①②③④正确;正确答案是D。38.【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①观点正确;“奉法者强则国强”体现的是要加强法治建设,②观点不合题意;“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观点正确;“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39.【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正确对待小团体主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根据所学,对待小团体主义,我们要明辨是非,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坚持正确的行为,反对错误的行为,要心怀一把尺子,不被成见所“扰”,不被人言所“惑”,①②③观点正确。④没有认识到集体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A。40.【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和旅游消费支出比重提高,表明人们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人们转变消费观念,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A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不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B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41.【答案】D。解析:①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政府服务,未涉及完善政府的外部监督体系和树立政府在管理和服务中的权威。③④符合题意,2018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以科技特派员助力精准扶贫等130项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此举意在推动各级政府改革创新、转变职能;激励地方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故答案为D。42.【答案】D。解析:①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③正确,题目表明了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④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答案为:D。4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知识。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5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①表述错误;题干强调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体现相对静止,②不合题意;中国高铁经历了一个从“跟跑”到“并肩跑”再到“领跑”的过程,这说明事物是运动的主体与承担者,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4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人类探测器嫦娥四号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对月球背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说明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反映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①③符合题意;②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不是讲认识的局限性;④表述错误,实践是检验对月球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本题选B。45.【答案】C。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未体现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②符合题意,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这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符合题意,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対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这反映了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相一致。故答案为C。46.【答案】D。解析: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指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D正确。47.【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不独立,党必须一开始就建立并牢牢地掌握革命武装,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而且敌人非常强大、残暴,中国人民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来夺取胜利。因此,备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48.【答案】C。解析:因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并不成熟和发达,与之相对应的,中国的工人阶级即无产阶级的规模并不大,但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所以排除②,本题选择C。49.【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故本题选C。50.【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兴办私学,在教育方面倡导“有教无类”,无论何种阶层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扩大了教育的受众群体,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故A项正确。51.【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其实质是政治上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成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标志,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传位贤能指的是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的是禅让制代替世袭制,这是商周之变,不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D项排除。所以答案选C项。52.【答案】C。解析:高僧玄奘西游印度是为了求取佛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6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学说,并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情况,;鉴真东渡日本是去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因此,两人都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对外交流,故C项正确;AD项与题意无关,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开凿丝绸之路的是西汉的张骞;故排除ABD项,选C项。53.【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从而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5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的信息可知,这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皇帝的君权。所以答案选A项。55.【答案】B。解析: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组成八国联军,由西摩尔率领进犯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故答案选择B项。5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以宗教平等为旗帜,以平均分配土地为经济纲领,实行圣库制度,这对于当时失去土地、深受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贫苦农民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广大农民阶级积极投身到运动中来,壮大了革命队伍,故A项符合题意。产品上交国库只是实行平均主义的一种方法;民主政治建设和兴办学校教育,都不能满足农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故BCD三项排除。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57.【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与材料“愚昧和迷信”相对的即为科学精神,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BCD三项皆与题意不符,排除。5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确立”“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指的是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项正确;B项是1949年确立的;C项是改革开放以后;D项1947年。故答案选A项。59.【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就,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②③④属于古代中东地区文明成果;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印度属于南亚地区,不属于中东,所以①不正确。故选C项。6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基础,故C项正确,本题答案为C项。61.【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独立宣言》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此《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点是自由和平等,故A项正确。B项,宣告独立,脱离外邦统治为《独立宣言》内容;C项,强调建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为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D项,通过立法的方式来限制王权为英国《权利法案》的内容,B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6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了殖民扩张浪潮,西班牙与葡萄牙通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7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过殖民掠夺获得大量财富,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凭借良好的地缘优势航海贸易迅速发展,意大利因位于地中海沿岸,远洋不便,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被取代。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63.【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C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三国同盟的形成是在1882年;轴心国集团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故AB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项。6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5.【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者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概括的不全面,故排除;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76.【答案】B。解析:考查冠词。句意:苍穹之下,一部柴静发行的103分钟的纪录片,让公众意识到空气污染的问题并且鼓励人们都献出一份努力使空气质量发生些改变。前半句中一部纪录片是单数,应该用冠词a;后半句中的makeadifference发生差别,是固定搭配,故选B。77.【答案】B。解析:考查介词短语辨析。inhonorof以……的荣誉,为了纪念;inconcertwith和……相呼应,与……合作,和……一致;inlightof根据,鉴于,从……观点来看;incontactwith和……相联系。句意:为了在世界上生存下去,我们必须与别人合作,但为了自我生存下去我们必须单独行动。故选B。78.【答案】D。解析:考查代词。句意:如果你正在看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有人进入你的房间,未经你的允许把它关上了,你将会怎样呢?固定句式:动词+it+when(if)-从句,在此句式中it做形式宾语,如Iwouldappreciateitwhen/if.....要是……,我感激不尽。故选D。79.【答案】D。解析:考查连词。A.since因为;B.although虽然;C.unless除非;D.while当……时候。句意:现代科学发现,当人在用筷子时,有30个关节和50块肌肉共同作用,这对于大脑来说是个有利的刺激。根据题意可知选D项。80.【答案】C。解析: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经过成人仪式的宣誓,这些高中生觉得现在他们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两个句子共用一个主语theseniorstudents,并且“宣誓”这个动作发生在feel之前,故用havingdone形式。81.【答案】D。解析:考查同位语从句和主语从句。suggestion后面的从句不缺少成分,因此不是定语从句,排除A、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对suggestion进行补充说明,C;“_____Jimmysuggestedtome”是主语从句,且suggested后缺少宾语,that引导主语从句不作任何成分,排除B,故选D。82.【答案】A。解析:考查口语交际。A.Nooffence请勿见怪;B.Noworries无忧无虑;C.Noneed不必;D.Nowonder难怪。句意:——为什么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别见怪,但是我认为你不擅长管理。A项符合情境。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8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83.【答案】C。解析:考查时态和动词词义辨析。lookfor表示动作,find表示结果,根据语境可知选择C。84.【答案】D。解析:考查定语从句。句意:这是我十年前住过的房子。定语从句中先行词house作地点状语,可以用inwhich代替,所以选D。85.【答案】D。解析:考查倒装句。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本句意思是:虽然他尝试了,仍然没有打开门。故选D。试题分析:当你和朋友聊天时他在打哈欠,你不要生气。科学研究表明,打哈欠是可以互相感染的。86.【答案】D。解析:考查连词。A.when当……时;B.before在……之前;C.while在……期间;D.after在……之后;根据语境可知当一个人打哈欠后,其他人也会跟着打哈欠,after符合语境,故选D。87.【答案】A。解析:考查动词。A.observed观察;B.saw看见;Cnoticed注意;D.watched观看;这是研究者观察了100多位来自四个大洲的男士和女士后得到的结论,observe指带着某种目的观看,故选A。88.【答案】B。解析:考查名词。A.age年龄;B.sex性别;C.profession职业;D.health健康;观察的结果表明,种族和性别对想打哈欠没有影响,sex符合语境,故选B。89.【答案】A。解析:考查动词短语。A.passedon传递;B.passedby经过;C.passedaway去世;D.passedthrough通过;一个人先打哈欠带动其他人打哈欠,这种无法控制的冲动是从第一个人那里传递过来的,passon符合语境,故选A。90.【答案】D。解析:考查比较等级。A.most最多地;B.more更多地;C.less较少地;D.least最少地;这种现象最不可能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用least构成最高级,故选D。91.【答案】C。解析:考查形容词。A.distant距离远的;B.different不同的;C.close紧密的;近的;D.fond喜欢的;研究表明,这种蔓延性的打哈欠取决于我们和某个人的关系亲密程度,A、B、D三项均与语境不符,故选C。92.【答案】D。解析:考查动词。A.need需要;B.lose丢失,失去;C.control控制;D.develop培养,发展;在四五岁时我们领会了打哈欠的含义,也就是在那时我们培养了恰当地识别彼此情感的能力,developtheabilitytodosth.培养做某事的能力,故选D。93.【答案】A。解析:考查连接词。A.what什么,代词;B.which哪一个(些),代词;C.how如何,副词;D.who谁,代词;knowing后是一个宾语从句,该宾语从句中缺少宾语,要用代词what作about的宾语,故选A。94.【答案】D。解析:考查名词。A.snakes蛇;B.fish鱼;C.cats猫;D.dogs狗;下文讲的是一个用狗做的实验,上文的“itisonlycontagiousinhumansandchimps(猩猩)and,accordingtoarecentstudy,dogs.”也提示了该处的答案,故选D。95.【答案】B。解析:考查名词。A.beliefs想法,观点;B.bonds联系,纽带;C.basis基础;D.bodies身体;研究者认为,狗的这种技能可以让它们和主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纽带,buildbondswithsb.与某人建立纽带,故选B。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9报名专线:400-6300-999学员专用请勿外泄96.【答案】C。解析:考查推理题。从第一段的第一、二句我们可以看出因为美国孩子的学术成就缓慢,很多美国家长到日本取经,然而他们看到的不是他们所预料的,由此我们知道,很多美国人认为日本非常重视孩子的学术教育。97.【答案】B。解析:考查细节理解题。从第二段我们知道,62%的美国人把groupexperience作为他们的三个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故选B。98.【答案】D。解析:细节题。从第一段的Topreparechildrenforsuccessfulcareers…andtheabilitytofunctionasamemberofagroup可知。99.【答案】C。解析:原文同义转述。文章最后1句说几项更进步的计划已经把自由玩耍课作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途径引入了一些日本幼儿园。由此得知C是正确选项,其它三个选项未提到。100.【答案】D。解析:考查细节理解题。从文章最后一段“SomeJapaneseparentsbelievethatiftheiryoungchildrenattendauniversity-basedprogram,itwillincreasethechildren'schancesofeventuallybeingadmittedtotop-ratedschoolsanduniversities.”可知D是正确选项。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10报名专线:400-6300-9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