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学史

文学史

来源:爱go旅游网
文学史

胡适、老舍、鲁迅、戴望舒、张爱玲、沈从文、巴金、赵树理、茅盾、钱钟书、梁启超、

陈独秀、莫言、萧红、路遥、王安忆、葛飞、张恨水、穆实英、周作人、张承志。 胡适:(1)五四文学革命,1917年《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指责旧文学的流弊。(2)《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3)根据“意象派”诗人庞德关于诗歌要靠具体意象的主张,提出写“具体性”、“能引起鲜明扑人的影象”的新诗,倡导白话文运动。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1921年《她的失败》,在英国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曰子》(1927)、《二马》(1929),《小坡的生日》(1929)。

回国《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文博士》、《大明湖》。

抒情性小说《月牙儿》、《微神》、《阳光》,写实小说《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我这一辈子》、《月牙集》、《贫血集》、《东海巴山》、《微神集》和话剧《残雾》、《张自忠》、《面子问题》。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南京留学时取学名周树人,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思想,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1902年鲁迅考取官费留学到日本东京弘文书院,开始参加反清爱国运动。 《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 1911辛亥革命,《怀旧》。

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目的:改良人生,主题:现代性,强烈反传统,忏悔。

《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

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均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 《阿Q正传》、《故事新编》。

创作形式:(1)看客与被看(2)吃与被吃(3)还乡模式:归去来。 特征:文备众体。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1929年《我底记忆》、1933年《望舒草》、1937年《望舒诗稿》、1948年《灾难岁月》,戴望舒的成名作发表于1928年8月《小说月报》-《雨巷》,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这首诗典型的反映了30年代知识青年的苦闷、幻灭、彷徨而又对理想充满期待的复杂心态。诗句长短错落,音调和谐,节奏低沉徐缓;多次使用复沓手法,增强诗歌抒情气息,美化诗歌韵律;将音乐美的追求推到极致,叶圣陶称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纪元”。

张爱玲:原名张煐,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当即引起海上文坛的广泛关注,1944年出版小说集《传奇》、《流言》,相对于新文学的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张爱玲的写作是私人性的话语,也是现代都市市民的话语;张爱玲笔下的

市民是住在里弄、石库门中的新旧市民,是所谓小市民。 《倾城之恋》、《金锁记》、《秧歌》、《赤地之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懋琳、璇若,上官碧等,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

1926年第一个小说集《鸭子》。

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193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及其他许多优秀短篇,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这两部作品唱出了理想的生命之歌。 《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八骏图》、《某夫妇》、《大小阮》、《有学问的人》等作品展现的是病态的都市人生。

《柏子》、《会明》、《灯》、《丈夫》等篇,在对乡下人性格特征的展现的同时,对湘西乡村儿女人生悲喜剧进行了价值重估。在对乡下人生存方式的人性重估中,较有深度的是《萧萧》。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主张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阅读了《告少年》,其作者克鲁泡特金是19世纪70年代无政府主义思想家。 比较著名的有:《灭亡》(1929)、《死去的太阳》(1931)、《家》(1933)、《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春》(1938)、《秋》(1940)、《火》(1940,1942)、《憩园》(1944)、《第四病室》(1945)、《寒夜》(1947)等。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二黑结婚》(1943)。“大众化的作品”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在1927年发表《幻灭》是开始使用的笔名。五四时期茅盾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小说月报》,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学批评。

《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 左翼作家联盟。

长篇小说《子夜》(1933)、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后三篇被称为“农村三部曲”。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1)、《人-兽-鬼》(1946)、《围城》(1947)、诗学著作《谈艺录》(1948)、学术著作《管锥编》(1949)。 《围城》的三层含义:“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即对抗战时期城乡世相的描写;“文化反省层面”,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哲理思索层面”即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

梁启超:从晚清开始,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功归诸梁启超,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笔名饮冰室主人,主编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创新文体,提倡新民说,广泛介绍西方近现代文化思潮,宣传思想启蒙。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革命”。

陈独秀:主编《新青年》,德先生与赛先生,左翼。

莫言:农村生活题材,早期《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秋风》、《白沟秋千架》、到后来《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

萧红:原名张迺莹,中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短篇小说集《跋涉》、《牛车上》、《狂野的呼唤》,抗日文学受到左翼文坛的高度肯定。

路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