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卷面分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 ,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②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见贤思齐焉, 。 (《论语》)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4分)
, 。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9分)
它是一片毫不起眼的叶子。整整一个夏天,它以自己的本色隐没于大树的盛装之中,给炎热的日子平添了 ① (一抹 一片)绿意。可是,如今秋天到了。在瑟瑟风声中,它日渐干枯,模样却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终于有一天,它从高高的枝头 ② (吹落 飘落)到了地上。那一刻,它不由得发出最后一声叹息:“唉,可悲的命呀,现在我一无用处了!”
恰好有一只小虫子经过,看到面前的落叶,二话没说,就(zuān)到了它的下面。 “多厚实的被子!”虫子发出由衷的赞叹, 。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瑟瑟( ) (zuān)到( ) ⑵文中的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① ②
⑶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联系上文,补写出虫子心理活动的语句。(加上标点不超过30个字)(3分) 3.读经典、学语文,完成(1)-(2)两小题。 (5分) (1) 某海报上写着“豹子头刊金印后,野猪林伏洒家前”,请简要概述与此相关的名着情节。(2分)
(2) 下面的语段出自高尔基的《童年》,语段中的“她”是谁?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她”与“我”在一起时最让你感动的一幕。(3分)
她说得温和甜蜜,每个字都是那么有耐心,我记住了每个字。
她笑的时候,黑色的眼珠亮亮的,闪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她牙齿雪白,面孔虽然有点黑,可依旧显得年青。
她脸上最煞风景的大概就是那个软塌塌的大鼻子、红鼻子头了。
她一下子从黑暗中把我领了出来,走进了光明,还为我周围的东西带来了美丽的光环!她是我永远的朋友,是我最了解的人,我与她最知心!
“她”是谁?
最让你感动的一幕:
4.综合性学习。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11分) (1)【感悟语文】(2分)语文是什么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一片金灿灿的麦地,学语文就是割麦子。”也有同学说:“语文是一块绿油油的西瓜地,学语文就是啃西瓜。” 你想说:“ ” (2)【语言品味】(3分)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①鲁迅的意思: 。 ②柯勒律治的意思: 。 (3)【反思语文】(3分)经常听到不少语文老师埋怨:如今的学生不爱语文,怕上语文课了。对此,同学们也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交流。有同学说:“学生不爱语文主要还是老师教的问题,上课呆板、教条,让人听了生厌。”也有同学说:“学生不爱语文主要还是课本编得不好。听说外国的语文课本好浪漫、好刺激。”还有同学说:“学生不爱语文主要还是我们同学自身的问题。整天为了应付考试,一心钻在题海里,哪里还有兴趣的影子?”而你并不赞成以上三种说法,你说: (4)【问题探究】(3分)在谈起学习语文的苦与乐的时候,有的同学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同学则是大倒苦水,你的感受呢?说出来,与同学分享一下吧!(50字左右)
二、阅读(55分) 得分 评卷 人 (一)(16分) 不画别人的风景
谭延桐
①怀斯是美国一位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我的朋友希望她正在读七年级的小女儿能够多临摹一些怀斯的风景画,可是她的女儿却说:“不,我不画别人的风景!”“不画别人的风景”,这句话让我为之一震。
②是的,别人的风景,即使再好,也是别人的风景;即使临摹得再逼真,也不可能变成自己的风景。这是肯定的。很显然,朋友的小女儿是不想失去自己才不假思索就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不画别人的风景”的。李可染说过:“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这个道理,她懂。
③我不禁想起了张大千。有一年,他去国外办画展,就在他自得地等待赞美时,却受到了观画者的“当头棒喝”:张大千在哪里?后来,张大千彻底摆脱了别人的影子,真正找到了“自己”,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④泰山有泰山的风景,黄山有黄山的风景……这谁都知道,如果它们彼此临摹,肯定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泰山和黄山了,大家也就彼此一样了,鼻子、眼睛、眉毛都一样了,再也分不清你和我了。那么,最终的下场就只有一个——可悲。
⑤数来数去,可悲的例子还真有不少,就比如那个以效颦而闻名于世的东施吧,本来,她活得好好的,却偏偏要去模仿美女西施,模仿西施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最终便成了世人的笑料。
⑥如果他们也能像我朋友的小女儿那样知道“临摹”的后果,不去“画别人的风景”,而是一心一意地“画自己的风景”,至少,遗憾是不会走近他们的。为了不让遗憾走近自己,像朋友的小女儿那样从小就清醒地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美好的境界自然就成了。
(选自《黄河文学》,有删改)
5.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6.说出第②节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7.结合语境,揣摩第③节中画线句子“张大千在哪里”的含义。(4分) 8.文章第⑥节说“不去‘画别人的风景’”,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5分)
(二)(24分)
书疗 张丽钧
①忧时喜时,都愿意去亲近书。
② 最近一段时间,迷上了重温。那感觉,像是在重访故人,更是在重访自己。 ③当忧伤劫持了我,早就学会了“书疗”。抛掉沉重的专业书籍,不要带任何功利色彩,宠着自己的阅读口味,读自己“最有感觉”的书。
④多少次,我从自家的书架上拣出雨果的那部《悲惨世界》。我要会晤16岁那年结识的小珂赛特。我要看一看,穿着破旧衣服的珂赛特,还走在去森林里提水的夜路上吗?路过笼在蜡烛光里的玩具店的时候,她又偷眼看那穿着紫红衣服的洋娃娃了没有?当这个8岁的女孩提着沉重的水桶走在可怕的夜路上的时候,那只大手有没有悄悄伸过来,使她陡然感到水桶变轻了许多……那只大手,在拿走了珂赛特水桶重量的同时,也拿走了我的忧伤。清晰地记得,我在这页书上哭过;如今,我又重拾了那哭。感谢雨果,感谢他再一次抚慰了我。想起那一年,在法国的“先贤祠”前,央人给我拍了许多许多照片,心里有个温柔的声音在说:就当是与长眠在这里的雨果合影了吧。今年初春,一家电视台邀我去担任“西方人文大师”主讲,让我从众多的大师中挑选一位自己“中意”的作家。“雨果!”我不假思索地说。对方笑了,说:“啊?怎么这么多人都抢雨果呀!不好意思,雨果已经被人选走了,你另选一位吧。”我于是选了巴尔扎克,因为讲巴尔扎克注定绕不过雨果。200多年了,悲悯的雨果,一直用他的作品降着悲悯的甘霖,给尘世间焦渴的人们带来福祉。
⑤很久以前,读海子的诗。看他写:“梭罗这人有脑子/梭罗手头没有别的/抓住了一根棒木/那木棍揍了我/狠狠揍了我/像春天揍了我……”我懵了。在我的心里,伟大的作家总是要“救人”的,可是,海子却说,这位作家是在“揍人”。某一些时日,正春风得意,驱遣着自己随梭罗再一次走近他那片静谧澄澈的湖水。当听他说“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时,我突然就想起了海子的诗,果真就是被木棒“狠狠揍了”的感觉啊!不幸被梭罗言中,我不就是热烈地向往着“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的一个至俗的人吗?最初阅读的时候,这个精妙的句子怎么会被我粗疏的心轻易忽略了呢?而今天,这个句子举着一根多情的“棒木”,宿命般地揍了我。而这样的挨揍,又是多么美妙、多么值得记述啊!难怪海子说“像春天揍了我”,这样的训诫,凛冽中裹着暖意,让你在一个寒战之后不期然看见了枝上鼓胀的花蕾,你清醒极了,充盈极了。一个傲然独坐在南瓜上的剪影,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你面前,除了膜拜,你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⑥从台湾来的毛老师认真地问我:“为什么那些在世博会上排队等待的人们不带着一本书呢?”我被问得张口结舌,却记得在去看世博的时候,往包里塞了一本书。我替那些忘了带书的人羞惭。那些在长队里百无聊赖地玩手机的人,舍弃了被好书抚慰一下的美好机缘。
⑦好的阅读究竟像什么?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即使是同一个,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做出不同的回答吧。最近看一个评论家的“酷论”说,好的阅读就是引燃的炸药,它会在你心里炸出一个大坑,并在你身上留下终生难愈的无数细密难言的伤口。检点自己的心与身,发现它们幸运地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大坑”与“伤口”。我想,生命若想与“浅薄”决裂,大概离不开这样的“大坑”与“伤口”吧?好的书,会以撕裂你的方式,拯救你。
⑧书可疗伤,书可疗俗,书可御寒,书可却暑。海子走时,带了4本书,他肯定是打算到那边去精读的吧?真想知道,那根棒木,可又幸福地揍了他?
(选自《青年文摘》)
9.理解文章标题“书疗”的含义。(4分) 10.赏析第⑦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11.选文说:“我被问得张口结舌,却记得在去看世博的时候,往包里塞了一本书。我替那些忘了带书的人羞惭。”我为什么替别人羞惭?(3分) 12.请结合加点字理解“梭罗这人有脑子/梭罗手头没有别的/抓住了一根棒木/那木棍揍了我/狠狠揍了我/像春天揍了我……”这句话的含义?(4分). 13.请结合选文第④⑤段说说读书有怎样的疗效。(4分) 14分析第⑧段在我那种的作用。(5分)
(三)(15分)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略无阙处 阙: (2)属引凄异 引
(3)怀民亦未寝 未寝: (4)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请找出选文(一)中写江水清澈的句子以及选文(二)中描写月光澄澈的句子。(4分) 1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二)的作者夜游承天寺的原因。(3分)
得分 评卷三、作文(60分,含卷面分5分)
人
19.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个人一天在路上看到一只蚕茧,就把它带回家。于是,不久这只蚕茧终于开始蠢蠢欲动了,可是很长时间小蝴蝶好像卡在茧中无法挣脱出来。好心驱使他用剪刀剪开蚕茧,小蝴蝶终于顺利脱壳而出。但遗憾的是,不久因无力飞翔而死。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帮助它,它反而死了呢?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帮助》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安徽省中考模拟试题答案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1)①半卷红旗临易水②出淤泥而不染③衣冠简朴古风存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1)sè 钻(2)①一抹 ②飘落
(3)“它日渐干枯,模样也变得越来越难看了。”或“它日渐干枯,模样变得越来越难看了。”
(4)示例:它想:“这下冬天不用发愁了,到时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着重从虫子内心高兴、愉悦、满足的角度来描写,语句通顺、连贯即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不是心理活动的不得分。)
3. (1)《水浒传》中,林冲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两公差被陆虞候收买,途中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把林冲绑在树上,想打死他。危急时刻鲁智深救下林冲,又护送他安全到达沧州府。
(2) 外祖母(1分) 对“最感动的一幕”的描述要求语言简洁,表述清晰、完整。(2分)示例:在去往尼日尼的船上,外祖母给“我”讲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
4.(1)要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表达对语文的理解。示例: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她传承着人类文明。(2分,形象比喻,句式相同,内容相符)
(2)①鲁迅的意思:要博览群书,读各种各样的好书。
②柯勒律治的意思:读书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2分,意思对即可)
(3)提示:回答此题有一点难度。它要求对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要有一个整体把握,不能以偏概全。示例:你们想想,“绿油油的西瓜地”, “金灿灿的麦地”,多么富有生机,富有诱惑力!语文就该像今天的语文课一样生动、有趣、有收获,不是吗?(回答应结合本课内容,有创意为好,观点对即可。3分)
(4)示例:语文很广阔,亦很丰富;语文很生动,亦很美丽;猜字谜,背成语,对对子,诵诗书,学习语文不亦乐乎。我愿与语文同行。(2分,能围绕话题连贯展开,字数符合要求即 二、阅读(55分)
(一)5.不要一味模仿别人,要拥有自己的个性。或:不画别人的风景,而要画好自己的人生风景。 6.引证;作用:引用名人的话,使文章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7.张大千的画里充满了模仿的痕迹,看不出他个人的艺术风格。
8.示例1:我同意作者以点。我曾经完全照搬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的学习方法,结果我的成绩并没有得到提高。我发现,他的方法并不适合我,因为我和他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去画别人的风景。 示例2:我不同意作者观点。我初学打乒乓球时,模仿教练的一招一式,水平提高很快。所以,我认为,画别人的风景还是有必要的。
(二)9.书是一味药,书可疗伤,可疗俗。书可御寒,书可祛暑。
10.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阅读比作引燃的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可以在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痕迹,突出了阅读之功效,表达出作者对阅读的推崇。
11.因为“那些在长队里百无聊赖地玩手机的人,舍弃了被好书抚慰一下的美好机缘”。
12.“揍”是敲击的意思,意思是读梭罗的诗给人以警醒、训诫,生动形象地说明梭罗的书有疗俗的功效。 13.读雨果可以疗忧伤,他用悲悯的甘霖,给尘世间带来福祉;读梭罗的书可以疗俗。
14.内容:写出了书的疗效。点明主旨,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结构:收束全文,照应前文,点题。 (三)15(1)阙:通“缺”,缺口 (2)延长 (3)没有睡觉 (4)共同,一起 16.(1)即便是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1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8.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二来那晚月色很美。 三、作文(60分,含5分卷面分) 19.见中考作文标准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安徽省中考模拟试题 语文答题卷 题号 得分 评卷人 一 二 三 卷面分 总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号 得分 ………………………………………………………………………………………………………………………………………… 一、 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10分) (1)(6分)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4分) , 。 , 。 2.(9分) (1)(2分) (2)(2分) (3)(2分) (4)(3分) 得分 3.(5分) (1)(2分) (2)(3分)“她”是谁 最让你感动的一幕: 4.(11分) (1)(2分) (2)(3分)① ② (3)(3分) (4)(3分) 评卷人 二、 阅读(55分)
(一)(16分)
5(3分) 6(4分) 7(4分) 8(5分)
(二)(24分)
9(4分) 10(4分) 11(3分) 12(4分) 13(4分) 14(5分) (三)(15分)
15(4分)(1) (2)
(3) (4) 16(4分)(1) (2) 17(4分) 18(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 作文(60分,含卷面分5分) 题目: …… 题… … … … … … … … … 答…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