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该段米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抒情
2、 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 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1)外貌描写 (2)神态描写 (3)动作描写 理描写。
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 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 某某性格)。
4)语言描写
(5)心
3、 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
(2)渲染某
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
某气氛或突出某某环境的恶劣;(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 节的发展)。
如果是文中的第二或第三处自然环境描写,则可能还有一点作用:( 时间的推移变化,与上文某处景物描写相照应或形成对比。
5)交代了
4、 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开头) (3)插叙。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 (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 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 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 (2)时 间或空间的变化; 变化。
(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1)照 应文题的要详写 ;(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 (3)读者不太熟悉 的要详写。
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事件起因 (5)经过 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排比
;(5)反复
(1)人物 (6)结果。
(2)时间
)
(3)地点
(4
1)比喻 ; (2) 拟人 7
;(3)夸张;(4)
; (6)对偶或对仗 (7) 反问;(8)引用等。
9、 比喻有何作用?
(1)把某某比成某某,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 (2)表达了某某 人的某某感情。
10、 拟人修辞有什么作用?
(1)将某某描写对象人格化(或赋予某某以动感,化静为动) (2)生动形象地 写出某某的某某特点;(3)表达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
11、 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1)对比、衬托;(2)欲扬先抑; 象征;
(4)白描;
(3) (5)铺垫;
(6)设悬念,埋伏笔。
12、 开头语段有何作用?
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 ; (2)弓I起下文(或总领全 文、或为下文做铺垫); 趣。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调;(4)吸引读者阅读兴
13、 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结构上:(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尾圆合,结构严谨 ;(2)总结全文或收束全文。 中心或深化中心,突出了某某中心
;
,使文章首
内容上:(1)点明
(2)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启迪
读者去怎么怎么做。 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 揭示 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和冲击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 果;(3)戛然而止,给读者无限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14、 过渡句作用是什么?回答: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某某意思,引起下文的某 某意思。
15、 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或主要故事? 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
件+结果怎样,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 果等。实际上就是 5W who what、when where、why。 注:此类题变 形题极多,如概括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提取 材料主要信息的,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有把新闻改写成 有给新闻加标题的等。
一句话新闻的,
16、 题目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为什 么?)
从以下角度考虑:(1)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2)点明了某某中心; (3)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气或地点景物等;
(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
(6)点明主要事件;
(5)点明主要人物; (7)
题目有双关义,表面上是指某某,实际上是指某某; (8)与结尾相互照应;
(9)营造了某种氛围,让人产生某种美好或不好的联想;(10)采用了比喻或 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某某的某某特点; (11)点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 某种事物如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