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煤储运工艺设计及运行

煤储运工艺设计及运行

来源:爱go旅游网
54 第40卷,第3期 2014年6月 安徽化一【 ANHUI CHEMICAL INDUSTRY Vo1.40.No.3 Jun.2014 煤储运工艺设计及运行 孙旺胜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叙述了中盐红四方煤库储煤工艺方案的特点,提出煤储运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煤储运原料煤;燃料煤;干煤库;皮带机 doi:10.3969 ̄.issn.1008—553X.2014.03.021 中图分类号:TQ520.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553X(2014)03—0054—03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建28万吨/年合 成氨装置中,由于生产规模增大,作为原料或燃料用煤 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每天耗煤量已经超过3500t(其中 气化用煤1600t/d,燃料用煤2000ffd)。面对如此大的用 煤量,如何将煤的储运和制备系统设计合理,保证正常 生产,是工程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煤的贮存方式较多,一般有露天堆场式、室内库房 煤(年用量0.6165Mt)、280kffa合成氨的气化用煤(年用 量0.48Mt)的储运,并能满足二期建设规模的要求。 2.2设计范围 本T程用煤由铁路部门运抵厂区并负责卸煤至月 台,再由装载机、推土机等装卸机械运至卸煤槽,经皮带 机转运至干煤棚。在干煤棚经装载机运至往复式给煤机 下煤口,由皮带机运至破碎机。通过破碎装置,再经输送 式(矩形库或圆形库)、地槽式和贮仓式等几种。设计选用 时,要对贮煤量、投资费用、面积大小、环保卫生、管理水 平及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最终确定 合理的贮存方式。 系统分送至锅炉房煤仓和煤浆制备的磨前煤仓。 2.3贮煤方式 考虑厂区的自然条件并结合环保要求,设计确定露 天堆场及干煤棚贮煤。干煤棚布置在铁路南侧,长198 米,宽39米,周边设6米高挡料墙,半封闭的库房结构 利于环保。煤可堆高7.5米,则库容量约30000吨,锅炉 1贮煤方案的选定 我公司贮煤选用干煤库,两年的运行证明其优于 筒仓等其它贮煤方式,特点如下: (1)煤堆在干煤库储存,用装载机转堆,出煤连续均 匀,煤量多少可按要求进行调节。 燃煤和气化用煤分区堆放,可供锅炉运行约15天,气化 装置运行约l8天,满足设计要求。 煤场设置了4台容量3 m 的轮式装载机,承担转  (2)干煤库侧面为格栅下料口,配用往复给煤机 堆及系统上煤的任务。4运输系统 (变频器调节转速,控制输送量),料斗下料,可按生产需 2.本装置有两个相对独立的输送系统,分别将动力煤 要调整给煤量,操作简便。 原料煤(动力煤)自专用线经带式输送机送至 (3)与筒仓比较成本低,且不必考虑自燃及增加防 (原料煤)、爆装置。 (4)易于实现 煤系统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5)贮煤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煤质、煤量不受损 失。 于煤库或热电锅炉煤仓、气化炉煤仓。 2.4.1工艺流程简图 (1)原料煤流程 原料煤自专用线来一地下煤斗一轮式输送机一输 送带一布料器一千煤库一装载机一下煤口一输送带一 破碎除尘一输送带一气化煤仓 (6)干煤库增加了喷淋防尘装置,有效控制了进煤 时煤尘飞扬,减少环境污染,利于文明生产。 2煤储运的设计 2.1设计规模 (2)燃料煤流程 燃料煤自专用线来一地下煤斗一轮式输送机一输 送带一布料器一十煤库一装载机一下煤口一输送带一 破碎除尘一输送带一热电煤仓。 该装置服务于220t/h×3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用 收稿日期:2013—12-21 作者简介:孙旺胜(1966一).男.1988年毕业于安徽化工学校,l¨『:程师,主要从事化T丁 设计和施 I:作,l 3033065581,sunwangsheng123@126一m。 孙旺胜:煤储运工艺设计及运行 2.4.2流程简述 55 (L一1110)送往煤浆制备工段,由锅炉上煤带式输送机 (L一15A01)送往热电装置使用。 2.5贮煤要求 2.5.1粒度 来煤由火车送至装置地下卸煤槽,并在货场完成卸 车、倒运和堆存工作。火车卸下的物料经由轮式输送机、 皮带输送机送至热电干煤库和气化干煤库,专煤专用。 卸载和堆存在地下卸煤槽的煤用辅助机械输送到 地下上煤斗内,由叶轮给煤机(M一1101A/B)分别送到1 带式输送机(L一1IO1A/B),再经由2 带式输送机 (L一1102)穿过铁路涵洞输送到厂区内。 进入厂区的煤经由高倾角皮带机(L一1103AB)送入 1 转运楼内。根据煤种分类由1 电液动三通阀 进仓煤的粒度应小于lOOmm,若大于200mm,应进 行破碎加以控制。进仓煤的粒度小于0~80mm,并且在 火车卸煤前设有格栅住要防杂物),宽度约200×200mm。 经破碎后粒度小于10mm,输入煤仓用于生产。 2.5.2含水率 进干煤库的煤的含水率要求为5% 10%。含水率小 于<5%时,煤尘容易飞扬,影响环境卫生;含水率大于 10%时,则煤粉易粘结,在运输系统中也会产生问题,特 别是大倾角皮带,易粘接在皮带上,影响正常输煤,因而 进仓煤的含水率控制在8%较为合适。 2.5.3煤中杂物 (x—lIO1A/B)分配,再经由3 带式输送机(L一1104A/B) 分别送到2 转运楼和5 转运楼,由1 、2 高卸料带式输 送机送往干煤棚储存备用。 储存在干煤棚内的物料,由轮式装载机 (L一1113A—F)取料并输送到气化上煤斗(V一1101 A/B/C)和燃料上煤斗(V一1102A/B/C)内,然后经带式给 火车来煤在运输中加入木块及稻草防止撒料。卸煤 时,如果煤中的杂物诸如废枕木、废铁件、草包甚至雷管 等如不除去,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生产,而且破坏设备,造 成重大事故。为此,除格栅外,还在整条运输线上设置了 6台电磁除铁器,起到了去除杂物的作用。 料机(L一1107 A/B)送到3 转运楼和4 转运楼,再经由 2 电动液三通阀(X一1 102A/B)分料至5 带式输送机 (L-l 108A或B)上,最后输送至破碎楼进行破碎加工处理。 在破碎楼经破碎后的合格物料(D≤10ram)经收集 后落到6 带式输送机(L一1 109A/B)上送至6 转运楼,经 3 电动三通阀(X一1103A/B)分配,由7 带式输送机 3煤储运系统的设计 输煤系统立面图如下: 3.1干煤库的结构 干煤库一般由上煤设备、喷淋降尘装置、出煤装置 和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若含水量大于10%NIJ无需开 水,防止煤自燃。煤库的出煤装置有地下进煤斗、往复 式给煤机、皮带机、电磁除铁器、三通阀等设备。出煤装 置采用单系统输出。 3.2辅助设施 喷淋降尘装置;若储存时间长或煤库干燥则可适当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