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

金融全球化下的中国金融改革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撼彰彰 自:密i 誓誓 置 俑甜 @匡 O。0甜 @匡甜 @O。0黜西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徐 江 中国民生银行重庆分行 刘渝蓉 在中国刚加入WTO的关键时期,应充分认识金融全 施全方位和规范化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也使各金  球化的影响,强化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准备,慎重应对挑 融机构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完善内控机制。战,主动采取建设性措施,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步 伐。 一4.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金融业的发 展。从世界经济的宏观层面讲,资本规模的增大,流动速 、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及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度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必然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与实体 经济的一些优势产业更易结合,促进某些产业特别是高 (一)金融全球化的影响 金融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影响程度不一样,所带来 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从微观层面讲,在优胜劣汰的竞 的正负面效应也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主要正面影响: 争“游戏”中,一些有一定经济规模、产品结构合理、技术 水平高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反之则被资本淘汰.或通过 这使微观层面的结构好转,有利于 1.能够降低融资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加速资本流 某些途径获得“新生”,动和融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 2.为各国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参与金融 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 5.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完善 各国已经从正、反 全球化,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市场金融体系 两方面意识到完善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尤其是巨额 提供了制度模仿样板、先进管理方法、管理经验及教训, 资金的流动对国际金融秩序稳定的潜在威胁,这将促使  使发展中国家少走弯路,实现跳跃式发展。同时,巨大的 各国致力于这方面的协作,共同负起责任。竞争压力迫使各国金融机构加速重组、合并,构建战略性 联盟,提高效率。 主要负面影响: 1.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强 金融全球化使各国经 3.促进各国与国际惯例接轨。各国金融业在全面融 济、金融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度增强的同 入国际金融市场时,必须遵循国际金融业的“游戏规则”, 时,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波动、经济危机迅速传导波 按照其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来运作。当前特别要 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导致各国特别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发 根据以巴塞尔协议为准则的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原则及 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大,金融危机爆发 破坏性也明显加大。 标准、方法进行经营管理..这将使各国在金融业加快实 频繁,・月刊・ (2口02年第09期)l 金融与保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瓣 培超 ■蕾ij; 业蕾 ,0阅国阅@匡国阅@0嗍岛凹喃国阅@匡 2.影响到相对落后国家的金融安全和主权问题。金 得份额,而且国内的市场也将被损失一部分.特别是金融 融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使相对落后国家处于不利地 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等将大部分被发达国 位,其经济、金融发展方向和进程屈从于发达国家的战略 家抢占。预计中国加入 m 5年后,外资银行的外币存 利益。发达国家利用其优势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进 款、人民币存款、外币贷款、人民币贷款、中间业务的市场 行干预和控制,造成金融霸权,并对其他国家金融安全和 分额将分别达15%、10%、33%、15%、50%左右 金融主权构成威胁。 7.对发展中国家产业政策带来巨大冲击。随着金融 3.加大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在 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为保护传统产业 浮动汇率制下,资本流动性的增加会削弱一国货币政策 和幼稚产业的金融政策受到限制.一些传统制造业被淘 的有效性,还会强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传导机制,加大一 汰,才开始起步的新兴产业如通讯、计算机等可能萎缩甚 国央行的调控难度;在金融开放状况下,国际资本流动及 至天折,这连带影响到本国金融业。 与本币的融通更加频繁,各国央行对资本流动风险控制 (二)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 的难度加大;增加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因素,削弱了各国 金融全球化给中国金融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尤其是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对汇 中国已加入 m,外资金融机构将在中国享受国民待 率制度的选择。 遇,以前的种种限制将在五年内逐步取消,其竞争激烈程 4.金融监管面临严峻考验。监管工作落后于形势, 度可想而知,这将带来更大的冲击。一是对中国金融机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监管水平低,对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的 竞争力的挑战。目前中国大部分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商 套利行为、违规经营、不公平竞争等缺乏必要的监管手 业银行金融产品种类单一,市场开发力度不够,经营管理 段,特别突出的是对跨国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及金融控 效率低、效益差。以生息资产收益率作比较.1998年中国 股公司资本充足率难以计算;随着金融结构复杂化及不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是5.83%、6.76%,而1999年 断的金融创新,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增加.监管难度加 美国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分别是12%、10%,这一差额 大,谨慎性监管成本将大幅度增加;缺乏统一的监管协调 超出两国名义利率水平的差额,说明中国银行业信贷管 机制,跨国监管难度巨大;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对分业经营 理能力较弱。1998年中国工行人均利润仅740美元,而花 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 旗银行则高达5万美元。不良贷款比例偏高,估计目前国 5.国际游资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增强。目前,全球共 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为25%左右,而1999年统计 有游资7.5万亿美元。国际游资具有短期性、盲目性、投 在中国境内外资银行这一比例为12%.美国银行为 机性的特点,其对高额利润的追逐导致虚拟资本的规模 0.67% 为弥补资本金不足,1998年财政部发行了2700 越来越大,不但强化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控 亿元的特种国债,用于补充四大银行的资本金,但年末它 制和影响,而且对各国的实体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们的资本充足率仍为4%~6%。因此.中国金融机构竞 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破坏性特别大。1997年全球金 争力普遍偏低。二是对中国金融业产权制度的挑战。国有 融商品交易总额达到36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经济规 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带来了银行经营政策 模的l2倍。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提供了很好的例证,1996 化、金融资金财政化、组织机构行政化等问题,严重制约 年涌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的资本达930 了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的进程,阻碍了现代银行制度的建 亿美元,而1997年却从这五国净流出120亿美元。 立。三是对人民银行宏观调控能力茨挑战。随着金融开放 6.国际经济势力重新划分,部分发展中国家市场份 和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人民银行更多依赖经济手段而不 额减小。随着金融全球开放,发达国家除保持原有市场 是行政手段调控,这将进一步增加调控的难度。此外.中 份额外,还可凭借优势抢占部分发展中国家原来独占的 国已加入 m,外资银行人民币来源将大大增加,它还 国内市场。而部分发展中国家不但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 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直接对货币市场、汇率 金融与保险l 竺! 竺 ・月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誓i∞ 舞 鬈 m誊簿 j; 幽 C鼬凰鼬@喹圆鼬回0鼬S凹啸圆鼬@喹 和股市造成影响,抵消货币政策的影响,降低调控效力。 组,实施跨国联营战略等。要从国内外机构设置、内部组 四是对金融监管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 织调整、产权制度、业务拓展、宏观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 金融监管法规体系不健全,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尤其对 与规划,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要充分利用加入wro 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监管方面相当薄 后短短几年的减让期,加快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使其综合 弱 随着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交易复杂化以及新的金 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融业务层出不穷.对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五是对分 业经营的挑战 目前,混业经营已成世界性趋势,而中国 (三)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要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 金融业基本仍按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实行银行 亏、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主要着眼点:一是尽快完善法 业、保险业、证券业分业经营。外资金融机构以“全能银 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二是加快产权制度 行”的形式进入后,其全面的服务和组合经营的低成本更 改革步伐,由现有的国家独资统一法人制通过股份制改 具优势,中国的金融机构将面临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六 造为多元投资、多级法人的控股制,从根本上解决所有者 是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挑战。目前中国的货币市场、资本 缺位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快组织结构、激励机 市场等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如200O年末中国境 制、内部管理一系列配套改革。四是完善内部经营机制. 内上市公司市值总额为48091亿元,仅占GDP的 提高资产质量,加强风险管理,增强赢利能力和发展能 53.7%,而1998年美国这一比例就达163.4%、香港地区 力。五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全能化步伐,放宽对国有商业 达206.3%、马来西亚达136%、新加坡达112%,而且金 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此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处理 融市场运行规则不健全,风险较大,相互关联性不强。加 不良资产,增加资本金,提高呆帐准备率,统一国内银行 入wro后,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国际游资的冲击 与外资银行的税率,增加银行经营透明度等 通过这些措 更将是巨大的。七是对外汇管理制度和政策的挑战。包 施提高国际竞争力。 括对汇率管理制度、方式及有效性的挑战,对外汇管理尤 其是资本项目管理政策的挑战等 .八是对人才战略的挑 一(四)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理顺中央银行利率 战。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我国金融机构用人机制的弊端 结构,逐步放开货币市场利率、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取 将进一步显露,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并将带走一 消对利率的限制与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二是建立统一 部分优质客户和利润。 灵活的调节商业银行头寸的货币市场。三是加快发展资 本市场,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四是 二、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更新观念,立改革开放意识 推进外汇体制改革,增强外汇制度的灵活性,完善浮动汇 在刚加入gq'o的关键时期,应充分认识金融全球化 率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同时.当前的金融市场 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不能消极应对,尤其不能有过分依 还需要在批发性融资、金融零售服务和市场中介服务三 赖五年过渡期保护政策的思想,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 个方面有较快的发展,以适应新的金融需求,开发各类潜 机感和责任心,牢固树立改革、开放和发展钓意识,正视 在的市场和客户,在加入wro后的保护期内尽早抢占市 现实,主动适应新形势,尽早研究和制定措施.做好一切 场份额,并形成新的增长点。 准备,慎重应对挑战和风险,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世界潮 流 、 (五)改革金融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效力 随着货币市场的建立与完善、资本市场的开放、利率 (二)构建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快金融业发展 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及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汇率制度改革 金融全球化应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尽快构建中国 等,货币的层次、内涵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 金融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包括建立中国金融业的战略联 的相关性下降。因此,应对现行货币政策等进行相应改 盟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联盟,推进金融机构战略性重 革,以提高其有效性。一是对当前货币政策的局限性进行 ・月刊・ (2 年第09期)J 金融与保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嗍 嗍@童真嗍@O阅@ 扁曲嗍@匡 研究,分析金融开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包括对货币政策 变革,为其它方面的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金融创新 中介目标尤其是对货币供应量、利率波动及货币政策工 健康发展,满足金融资源分配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金融需 具运用、传导机制、效果的影响。二是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求多样化和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 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 (八)增加金融业科技投入,提高现代化水平 工具运用的环境,调整货币政策取向,提高中介目标的有 金融全球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中 效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货币政策的控制力和外在约 国金融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加大科 束,增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三是密切关 技投入,利用高科技手段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加快形成 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情况,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 电子化、自动化、现代化的金融服务系统,将电子信息技 中国家货币政策取向,以及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变化对 术广泛应用于存款、提款、转帐、汇兑、查帐、交换、控制、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采取相应对策,将金融开放对货币 金融买卖交易和咨询等金融活动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并 政策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利用这些技术开展金融创新,推进业务全能化和经营国 (六)促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际化。 面对金融改革开放,适应金融机构跨国经营与混业 (九)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经营的国际趋势、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迅猛发展的要求, 要按照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 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改进和完 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约 善多元化的监管体制.建立起有利于金融业发展和风险 束机制。当前要注意复合型、专门型两种金融人才的培 防范,有利于金融机构竞争力提高的监管体制,二是建 养,尤其要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产品研究与开发、衍生金融 立健全金融法规,特别要建立健全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和 工具交易、寿险精算、投资银行业务及国际业务管理等方 混业经营管理法规,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为金融监管提供 面的人才,并不断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 准则和依据。三是突出金融监管重点,加强对金融市场 力。 风险和国际游资的监管。四是培养高素质的监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金融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和效 【I J宋新国,吴景杰.论中国银行业加入WTO的发 果。五是加强国际合作,统一监管标准,构建平等的竞争 展态势【J】.财经问题研究,2000(9). 机制。同时,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监管的 【2】戴相龙.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金融形势及我国 关系,注意金融创新与违规经营的区别;处理好中资金融 的金融政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l999(2). 机构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关系,真正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对 【3】施京,吴建光.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业发展及其 中、外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处理好金融机构效率与金融 趋势【J】.国际金融,1999(11). 机构体系安全的关系。 【4】焦瑾璞.加入WTO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七)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强创新能力 fJ】.中国金融,2000(1). 金融创新是提高和改善金融资源分配效率.有效规 【5】赵晓菊,张霖,付丽华.“入世”与中资商业银行 避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金融创新已成为 产权制度创新【J】.上海金融,2001(2). 现代金融业最重要的基本动力源,全球金融创新此起彼 【6】李若谷.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挑战与我 伏。中国金融业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不但要开展金融 们的对策【J】.中国金融,2001(1). 技术、金融产品、交易办法等创新,还要在制度、政策和市 原栽《财经科学》(成都).21002.3 场方面开展创新,尤其要围绕建立符合国际化发展方向 的金融业管理制度.对不利于发展的旧体制进行根本性 金融与保险I 兰竺 塑 月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