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草船借箭
1.重点字词
妒忌 委托 呐喊 照办 预计 紧急 探听 布置 曹军 都督 鲁肃 遮盖 水寨 擂鼓 插秧 调度 2.近反义词
(1)近义词:吩咐一命令 推却一推辞 神机妙算一料事如神 (2)反义词:推却一接受 吩咐一听命 神机妙算一无计可施 3.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设计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挫败了周瑜的暗算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的特点。 4.知识点拨:
(1)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点拨:借鲁肃之口说出三天造十万支箭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侧面描写对下文描写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
点拨:周瑜因为妒忌诸葛亮,所以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因为诸葛亮告诉鲁肃,借船一事不能让周瑜知道,所以鲁肃向周瑜报告时,没有提诸葛亮借船的事,结果“草船借箭”的计划得以实施。因为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所以才选择了“大雾漫天”的天气去“借箭”。因为诸葛亮了解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所以判断曹军不敢轻易出动,只能叫弓弩手射箭,从而使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箭,共有十万多支。 5.课外拓展
★★积累文学常识:
(1)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三国演义》的作者。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品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第六课 景阳冈
1.重点字词
胸膛 寻思 耻笑 武艺 山冈 饥饿 碟子 斤两 随即 半夜三更
1
俺们 榜文 拐杖 申请 兼职 勿言 熟悉 坠落 截肢 拖泥带水 2.近反义词
(1)近义词:恰好一正好 诡诈一狡诈 惊吓一吓唬 耻笑一嘲笑 (2)反义词:恶意一善意 诡诈一忠厚 踉踉跄跄一四平八稳 3.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4.知识点拨
(1)武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 点拨:从“笑道”“横拖着梢棒”可以看出武松艺高人胆大。他虽然看到了大树上的文字,可还是无所畏惧地“横拖着梢棒,便上冈子来”,这体现了他的英雄本色。 (2)武松应对老虎的“三招”时,连用了四个“闪”字,有什么好处? 点拨:“闪”字指主动躲过,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到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闪”字体现了人物形象的鲜明。“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所以,这一个接一个的“闪”字,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 5.课外拓展
★★积累文学常识:
(1)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他的生平事迹,旧籍记载很少。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水浒传》: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第七课 猴王出世
1.重点字词
名曰 围圆 盖自 既久 灵通 耍子 明明朗朗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石窍 石碣 顽劣 瞑目 序齿 造化 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 拱伏无违 2.近反义词
(1)近义词:开辟一开拓 炎热一酷热 顽劣一顽皮 喜不自胜一欣喜若狂 (2)反义词:炎热一寒冷 仔细一马虎 宽阔一狭窄 喜不自胜一怒火冲天
顽劣一乖巧 抓耳挠腮一泰然自若
3.中心思想
课文主要描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
2
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4.知识点拨
(1)作者描写石猴出世的经过有什么作用?
点拨:石猴与其他众猴不同,他是由一块饱受日精月华的仙石进裂而生的。文章起笔就写出了石猴的神异出众,为后文写石猴的神通广大埋下了伏笔。 (2)石猴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点拨:一日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一个瀑布旁。群猴说谁有本事钻进瀑布寻到源头出来并且不受伤,他们就拜他为王。石猴第一个进去,然后他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所以众猴拜他为王。 5.课外拓展
★★积累文学常识:
(1)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人(现淮安市淮安区人)。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代表作《西游记》。 (2)《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
第八课 红楼春趣
1.重点字词
齐整 小器 忌讳 兴头 欢喜 凤凰 窗屉子 七手八脚 精致 铰断 稀烂 籰子 殷红 螃蟹 放晦气 飘飘飖飖 2.近反义词
(1)近义词:齐整一整齐 忌讳一避讳 精致一别致 七手八脚一手忙脚乱 (2)反义词:齐整一凌乱 精致一粗糙 欢喜一难过 七手八脚一井然有序 3.中心思想
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有趣故事,同时告诉我们:在古代,放风筝还包含着一种江南古老的习俗“放晦气”。 4.知识点拨
(1)落下来的大蝴蝶风筝很齐整,为什么探春和黛玉等人要将它送走呢?
点拨:古人放风筝有放晦气一说,探春和黛玉等人认为拾了别人放晦气的风等是拾了晦气。
(2)从文中找一找:探春、宝玉、宝琴、宝钗分别放了什么风等?
点拨:探春:凤凰风筝。宝玉:美人儿风筝。宝琴:大蝙蝠风筝。宝钗:一连七个大雁的风筝。
(3)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红楼春趣”中的“趣”?
点拨:放风筝的过程有趣,宝玉的美人儿风筝放不起来有趣,铰断风筝线放晦气有趣。
3
5.课外拓展
★★积累文学常识:
(1)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家族的衰落使他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红楼梦》。 (2)《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