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歌3》教学设计
课题:泥土的歌 课型:综合
授课班级:103 104班 课时:2课时
一. 德育目标:通过少数民族歌曲的学习,了解少数民族风情,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学唱和初步聆听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蒙古族的民歌,让学生感受各民族不同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学唱和欣赏,了解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尊重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
过程与方法:通过发声训练,柯尔文手势音阶,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
三. 教材分析:
《都达尔和玛利亚》是一首流传在中亚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民歌,由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C调,2/4拍,中速,旋律简单优美,适合学生学习。
《年轻的朋友》是藏族人民非常喜爱的艺术形式—酒歌。歌曲旋律稍慢,由四个不规
1 / 7
整的长短乐句构成,属于典型的民族调式。
《阿瓦尔古丽》是一首维吾尔族歌曲,C调,3/8拍,歌曲由四个长短不一的乐句组成,一,三,四乐句的尾音落在(re)上,旋律颇具维吾尔族音乐的韵味。
《银杯》是一首蒙古族酒歌,C调,4/4拍,中速,属于蒙古短调的音乐体裁,在音乐上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四. 学情分析:
对于学习歌谱,学生的畏难情绪特别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自信,我会运用柯尔文手势音阶,让学生体会音高关系,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让同学喜欢识谱。
五. 教学重点:
学唱哈萨克族民歌《都达尔和玛利亚》,欣赏藏族酒歌《年亲的朋友》、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以及蒙古族酒歌《银杯》。
六. 教学难点:
尝试根据旋律、节奏、速度、调式等要素,用自己的语言分析不同少数民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七. 教学方法:
2 / 7
示范法、讲解法、谈话法
八. 教学准备:
录音机、相关歌曲音频、电子琴、PPT
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歌唱课)
1. 组织教学:
先带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柯尔文手势音阶,为接下来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2. 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进入第三单元《泥土的歌》,同学们对泥土这个词语有什么理解和看法?
生:普通的土壤......
师:在我国民间有一种风俗,远行的人,会将家乡的泥土带在身上,那是一种思念家乡的行为,所以说泥土就是指家乡、民间,所以泥土的歌就是民歌。
3.发声训练:
呼吸练习、打嘟练习、柯尔文手势调音练习。
3 / 7
4.走进哈萨克族民歌,学习《都达尔和玛利亚》
a.简介哈萨克族以及代表乐器冬不拉。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等地。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哈萨克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安”是指歌曲,“奎衣”是指器乐曲,主要用冬不拉演奏。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最主要的乐器,有两根丝弦或钢弦,用于独奏,合奏,伴奏。
b.教师范唱《都达尔和玛利亚》
c.分乐句教唱
用电子琴先带学生识谱,并运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找到音高关系。
先教唱前四小节,在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在教唱后四小节。
在演唱的时候要求吐字清晰,优美抒情。
5.课堂小结
很多民歌都是很优美而且各具特色的,下一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更多不同的少数民族的生活。
第二课时(欣赏课)
4 / 7
1.组织教学
带学生复习并演唱上一节课学习的歌曲《都达尔和玛利亚》
2.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都达尔和玛利亚》是哪一个民族的歌曲吗?
生:哈萨克族......
师:那大家还记得哈萨克族的代表乐器是什么吗?
生:冬不拉.....
生:好的,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继续走进其他几个不同的少数民族。
3. 走进藏族民歌,听赏《年轻的朋友》
a. 先向学生介绍藏族的服饰、传统乐器、生活环境等。
b. 听赏歌曲《年轻的朋友》《卓玛》,提问:你能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及风俗习惯出发谈谈对藏族歌曲在旋律、曲调上的特点吗?
声音高亢嘹亮,听起来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曲调悠扬,主要以五声为主。
有藏语专用的语气词。(例如:呀啦索 )
5 / 7
c.简介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
4.走进蒙古民歌,欣赏《银杯》
师:和我们藏族同胞一样,每当有尊贵的客人到来,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总会手捧银杯,唱着优美的酒歌给客人敬酒,一表达他们的一片盛情。
a. 简单介绍蒙古族的服饰、生活环境和蒙古好汉三艺。
b. 欣赏《银杯》,提问这首歌曲的特点?
旋律深沉、悠远,节拍宽广、舒展。
c. 向学生介绍蒙古族民歌体裁分为短调和长调,欣赏长调歌曲《牧歌》
d. 介绍并听赏蒙古族神奇的唱法—呼麦
4. 走进哈萨克族民歌,欣赏都《达尔和玛利亚》
a. 简介哈萨克族。
b. 听赏歌曲《都达尔和玛利亚》,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特点?
c. 简介整理西部歌王-王洛宾。
d. 欣赏由哈萨克族歌手塔斯肯演唱的《都达尔和玛利亚》歌曲视频。
6 / 7
5. 走进维吾尔族民歌,欣赏《阿瓦尔古丽》
a. 简单介绍维吾尔族。
b. 听赏歌曲《阿瓦尔古丽》,学生思考:与我们熟悉的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相比,与这首歌旋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 欣赏歌舞视频《青春舞曲》,要求学生一起演唱。
6. 课堂小结
师: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石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璀璨的瑰宝,同学们要学习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不要让这块瑰宝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破碎。
十.课后反思
103 104班学生普遍识谱能力较弱,在唱谱的时候花费较多时间,而且由于班级少数民族较多,吐字还不够清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积极性很高。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